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质层的含水量及其对皮肤生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蔄茂强 刘俐 吕成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16-818,共3页
角质层的水分含量对皮肤乃至整个机体都具有重要的生物调节作用,其因机体的内在因素(性别、年龄、遗传、营养及代谢等)及生活环境(湿度)的不同而不同。角质层含水量的多少对皮肤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观察角质层的含水量,... 角质层的水分含量对皮肤乃至整个机体都具有重要的生物调节作用,其因机体的内在因素(性别、年龄、遗传、营养及代谢等)及生活环境(湿度)的不同而不同。角质层含水量的多少对皮肤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观察角质层的含水量,有助于了解机体的生物状态;适当地调节角质层的含水量有利于延缓皮肤老化和防治某些皮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 角质层 皮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患者愈后表皮某些生理功能障碍研究
2
作者 宋顺鹏 吕成志 +2 位作者 李兆研 郭晨雁 蔄茂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05-707,共3页
目的:了解麻风愈后者其原受累及部位是否存在角质层生理功能障碍。方法:利用多功能皮肤生理仪对麻风患者痊愈后前臂原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酸碱度、透过皮肤水分丢失率及屏障功能的恢复速度进行测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麻风愈后者... 目的:了解麻风愈后者其原受累及部位是否存在角质层生理功能障碍。方法:利用多功能皮肤生理仪对麻风患者痊愈后前臂原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酸碱度、透过皮肤水分丢失率及屏障功能的恢复速度进行测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麻风愈后者原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明显降低(P<0.002),以瘤型麻风患者降低幅度最大;皮肤表面的pH明显增高(P<0.0001),界线类偏结核型患者pH改变不甚明显;麻风愈后者原皮损处的基础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好于正常人,以界线类偏瘤型患者水分丢失量降低最明显;麻风愈后者原皮损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恢复速度无明显改变。结论:麻风患者痊愈后仍然有角质层生理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角质层含水量 皮肤表面酸碱度 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