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牙周骨再生引导支架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迪 康俊嘉 +2 位作者 黄若希 赵嘉钰 连小洁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5-2142,共8页
在牙槽骨缺损治疗中,传统的植骨方法往往由于修复过程中软组织的长入而使修复失败。因此,研究设计出不同线间距的双层支架模型,并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了一种双层的引导膜在防止软组织长入的同时引导骨再生,主要是通过海藻酸钠(SA)分别与... 在牙槽骨缺损治疗中,传统的植骨方法往往由于修复过程中软组织的长入而使修复失败。因此,研究设计出不同线间距的双层支架模型,并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了一种双层的引导膜在防止软组织长入的同时引导骨再生,主要是通过海藻酸钠(SA)分别与α-磷酸三钙(α-TCP)和氯化钙的两步交联,为进一步加强生物活性和力学性能,复合了纳米丝素纤维(SFF)。通过Pr值和微丝坍塌评价复合生物墨水的可打印性,利用SEM、XRD、和FTIR分别对支架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评价。最后用CCK-8、ALP、茜素红等试验评价复合支架的细胞活性、促成骨分化能力。结果表明,当α-TCP的比例为40%(质量分数)时,SFF的浓度从0.5%增加至2%,支架的可打印性、力学性能和成骨活性得到提高,溶胀率和降解率下降。研究的支架有望在引导牙周骨组织再生等方面的临床治疗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Α-磷酸三钙 海藻酸钠 纳米丝素纤维 骨再生引导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双交联丝素/海藻酸钠/矿化胶原骨修复支架材料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迪 甘芳巾 +3 位作者 连小洁 黄若希 张斯若 徐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骨修复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成骨活性和力学性能,为骨再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3D打印技术可制备具有一定孔结构、生物活性和一定力学性能的支架材料。本研究将丝素蛋白(SF)通过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反应得到SF-GMA引入光聚合基团,... 骨修复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成骨活性和力学性能,为骨再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3D打印技术可制备具有一定孔结构、生物活性和一定力学性能的支架材料。本研究将丝素蛋白(SF)通过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反应得到SF-GMA引入光聚合基团,再与海藻酸钠(SA)复合构建双交联体系;同时,为提高成骨细胞活性和力学性能,材料复合了矿化胶原(HAC)和纳米丝素纤维(SFF),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骨缺损修复支架。实验结果表明,当SF-GMA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在1~4 wt%,复合SFF后,复合支架的压缩弹性模量提高,平均值范围为0.23~0.37 MPa;复合矿化胶原后,支架的降解率降低,第28 d的平均降解率范围为22%~32%。另外由细胞实验结果可见,复合SF-GMA和HAC后,随着SF-GMA浓度的增加,MC3T3-E1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本研究可为骨组织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骨修复 矿化胶原 海藻酸钠 纳米丝素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剂对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促细胞黏附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李怡桐 孙艳艳 +3 位作者 乔绍俊 侯丽莉 李熳琴 于玉凤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9-795,共7页
通过CCK8实验探究75%乙醇、碘伏、葡萄糖酸洗必泰、苯扎氯铵、苯扎溴铵对细胞的毒性以及对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rhColⅢ)促细胞的黏附活性的影响,预测消毒剂的使用在面部填充时对胶原蛋白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结果显示:... 通过CCK8实验探究75%乙醇、碘伏、葡萄糖酸洗必泰、苯扎氯铵、苯扎溴铵对细胞的毒性以及对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rhColⅢ)促细胞的黏附活性的影响,预测消毒剂的使用在面部填充时对胶原蛋白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结果显示:各消毒剂对NIH/3T3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HFB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均表现出细胞毒性,比较结果为:葡萄糖酸洗必泰<苯扎氯铵、苯扎溴铵<75%乙醇、碘伏,该结果也间接提示75%乙醇、碘伏消毒效果较佳;将各消毒剂原液稀释100倍后,其对rhColⅢ促细胞黏附活性影响比较为:葡萄糖酸洗必泰、苯扎氯铵<75%乙醇<碘伏、苯扎溴铵。碘伏和苯扎溴铵工作液直接接触rhColⅢ均显著降低其促细胞黏附活性,碘伏、葡萄糖酸洗必泰、苯扎溴铵工作液直接接触rhColⅢ可导致其发生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 填充 消毒剂 细胞毒性 细胞黏附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in care efficacy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based on in vitro level
4
作者 Jian Wang Yuhui Fan +3 位作者 Danfeng Li Ningwen Cheng Ling Li Yufeng Yu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0-1038,共9页
Studying the skin car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based on in vitro level.The stability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was first analyzed by tre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n its skincare ... Studying the skin car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based on in vitro level.The stability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was first analyzed by tre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n its skincare efficacy based on in vitro level was evaluated by detecting the inhibition rate of elastase,the inhibition rate of collagenase,the protein content of type I collagen in human fibroblasts,the inhibi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with human keratinocytes,and the effects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on the expression of hyaluronic acid(HA),filaggrin(FLG)and transglutaminase 1(TGM1)in keratinocyt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was able to maintain stability at temperatures below 70℃.With regard to its skincare efficacy,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could inhibit elastase and collagenase activities and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type I collagen content in human fibroblasts.It also showed good inhibition of ROS in keratinocytes in vitro and could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HA,FLG,and TGM1 in keratinocytes.In short,the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exhibited a favourable skin care effect in vitro level.This study proved that it has potential firming,anti-wrinkle,moisturizing,and repairing efficacy,and is a valuable cosmetic raw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stability human fibroblast cell in vitro keratinocytes skin care effica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系与非洲系寨卡病毒株对神经胶质细胞感染性及稳定性差异研究
5
作者 于玉凤 何振瑞 +3 位作者 乔绍俊 范秀玲 王珊 王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80-1086,共7页
目的明确亚洲系ZIKV与非洲系ZIKV感染性与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择亚洲系SZ01与非洲系MR766病毒株在神经胶质细胞中展开研究。使用CCK8法检测SZ01与MR766对星形胶质细胞U251、U87和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细胞T98G感染性差异;qRT-PCR或病毒空... 目的明确亚洲系ZIKV与非洲系ZIKV感染性与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择亚洲系SZ01与非洲系MR766病毒株在神经胶质细胞中展开研究。使用CCK8法检测SZ01与MR766对星形胶质细胞U251、U87和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细胞T98G感染性差异;qRT-PCR或病毒空斑法检测SZ01与MR766在游离状态和感染细胞状态时,对37℃和40℃的耐受能力;最后,通过使用病毒空斑法检测反复冻融对SZ01与MR766稳定性的影响。结果ZIKV对U251、U87的感染性高于T98G,SZ01对星形神经胶质细胞的感染性强于MR766;游离状态下,SZ01对40℃的耐受能力高于MR766;在40℃高温下,SZ01在神经胶质细胞内的增殖速度快于MR766;SZ01对于反复冻融的耐受性高于MR766。结论亚洲系ZIKV的感染性及稳定性均显著高于非洲系ZIKV,或与其持续性感染致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神经胶质细胞 感染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