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对油松林新生叶氮磷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郑蓉蓉 马江涛 +3 位作者 常天进 杨屹宇 郭晋平 张芸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8,共8页
探究不同施N量下油松新生叶氮(N)磷(P)养分特征及其对驱动因子的响应规律,对了解未来环境条件变化如何影响植物养分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研究以山西省3个典型区域气候条件的40年生油松林为对象,设置4个N添加处理[0 g/m^(2)(对照)... 探究不同施N量下油松新生叶氮(N)磷(P)养分特征及其对驱动因子的响应规律,对了解未来环境条件变化如何影响植物养分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研究以山西省3个典型区域气候条件的40年生油松林为对象,设置4个N添加处理[0 g/m^(2)(对照)、5 g/m^(2)(低)、10 g/m^(2)(中)、15 g/m^(2)(高)],研究N添加引起的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变化与新生叶N、P养分变化的关系,分析其共性作用规律及气候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施N量的增加,中温带半干旱区和暖温带半干旱区新生叶N、P含量均显著增加,而暖温带半湿润区新生叶N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P含量呈减小趋势;中温带半干旱区和暖温带半干旱区新生叶N、P比(N/P)随施N量的增大而增大,新生叶N/P为4.83~14.14,研究区油松生长受N限制,施N使限制有所缓解,而暖温带半湿润区新生叶全磷(TP)含量和N/P在施N量间差异不显著;2)随着施N量的增加,油松林下土壤全氮(TN)含量显著增大,土壤铵态N(NH_(4)^(+)-N)、硝态N(NO_(3)^(-)-N)和速效P(PO_(4)^(-)-P)均呈增大趋势。新生叶TN与土壤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N/P和NO_(3)^(-)-N呈显著负相关;3)不同气候区域油松林新生叶对N梯度的响应敏感度不同,中温带半干旱区、暖温带半干旱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区新生叶N含量与土壤N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回归斜率分别为6.46>6.06>2.60。暖温带半湿润区油松林新生叶N、P养分含量对施N量的敏感性最低,油松新生叶N含量相比于新生叶P含量更易受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说明油松通过调节N、P养分利用策略应对林地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施氮 叶片养分 土壤养分 气候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对华北落叶松叶片化学计量与养分重吸收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素新 张芸香 郭晋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9-254,263,共7页
为了解华北落叶松林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重吸收效率与N素供应的关系,以24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水平(0,8,15 g/(m^(2)·a))连续6年的野外氮添加控制试验,测定氮添加后华北落叶松成熟叶片、凋落叶片和林分土壤... 为了解华北落叶松林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重吸收效率与N素供应的关系,以24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水平(0,8,15 g/(m^(2)·a))连续6年的野外氮添加控制试验,测定氮添加后华北落叶松成熟叶片、凋落叶片和林分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叶片C含量在年际间差异显著(P<0.05),氮添加显著增加成熟叶2016—2018年的C、N含量,降低2018年的P含量,导致2018年N/P在轻度氮添加下比对照增加20.20%,重度氮添加下增加34.43%,2018年N/P在重度氮添加下出现峰值20.50,表明氮添加在一定程度上驱动该林分生长的P养分限制;凋落叶中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在年际间和氮添加处理下均呈显著差异(P<0.05),氮添加显著增加凋落叶2016—2018年的C含量、C/P和N/P,显著降低2016—2018年的P含量;2016—2018年,轻度氮添加下NRE(氮重吸收效率)和NRE/PRE(氮重吸收效率/磷重吸收效率)显著降低,氮添加下PRE(磷重吸收效率)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NRE与凋落叶N含量,PRE与凋落叶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和-0.772;氮添加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氮的含量,降低土壤pH(除2016年)和速效磷含量。氮添加导致华北山地针叶林树木生长受不同程度的P养分限制,推测氮添加驱动的林分受P限制可能与该区土壤养分初始状况有关,为全球气候变化下森林的养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华北落叶松林 生态化学计量 重吸收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华北落叶松林凋落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素新 张芸香 郭晋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8,共7页
为探索氮沉降对不同起源华北落叶松林凋落叶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在山西关帝山林区进行4年的野外定点模拟氮沉降试验,设置氮沉降梯度分别为0,8和15 g/(m^(2)·a),研究不同浓度氮添加对其凋落叶C、N、P质量分数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 为探索氮沉降对不同起源华北落叶松林凋落叶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在山西关帝山林区进行4年的野外定点模拟氮沉降试验,设置氮沉降梯度分别为0,8和15 g/(m^(2)·a),研究不同浓度氮添加对其凋落叶C、N、P质量分数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天然林凋落叶轻度氮处理下C、N质量分数分别显著增加5.9%和9.0%,重度氮处理下P显著降低7.8%;人工林轻度氮处理下C、N、P分别显著增加4.3%、16.3%和4.9%,重度氮处理下N显著增加14.8%,P显著降低13.4%;2)轻度氮处理显著降低天然林和人工林C∶N,重度氮处理显著增加C∶P和N∶P;3)相关性分析表明:天然林凋落叶C与土壤C、N、P,凋落叶N与土壤C、N、C∶P、N∶P呈正相关;人工林凋落叶C与土壤C,N与土壤N、P,P与土壤C、C∶N、C∶P呈正相关。总之,氮添加对凋落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不同,存在氮添加与林分起源的交互作用,相比较天然林,人工林凋落叶对氮沉降的响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林 天然林 人工林 氮沉降 凋落叶 生态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暗处理对百里香挥发性物质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司家屹 王祎琛 +1 位作者 毛俊俨 杨秀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51,共10页
为研究黑暗处理对植物挥发物释放日变化节律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在1天中6个时间点对正常光照和黑暗处理下的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测定。研究表明:百里香释... 为研究黑暗处理对植物挥发物释放日变化节律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在1天中6个时间点对正常光照和黑暗处理下的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测定。研究表明:百里香释放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烯烃类、芳香烃类、醇类、酚类和酯类,其中烯烃类挥发物的数量与相对含量均最多。正常光照下共检测出80种挥发物,8:00为挥发高峰期,12:00和0:00为挥发低谷期。黑暗处理组中共检测出77种,16:00数量最少,20:00数量最多。黑暗处理影响了各类挥发物相对含量日变化趋势,并且减小挥发物相对含量日变化波动幅度,其中烯烃类、芳香烃类、醇类挥发物的变化范围分别为正常光照的41.57%,61.03%,42.87%。本试验为进一步探明植物挥发物释放机理提供了试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 挥发性成分 黑暗处理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