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化硼功能化改性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柯雪 董姗 +5 位作者 刘婵玉 李梦莎 游峰 江兵兵 江学良 姚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90,共11页
高导热绝缘材料在应对日益严峻的电子元器件领域的热管理问题中的应用广泛,以氮化硼改性高分子基导热复合材料已成为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引入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氮化硼纳米材料,不仅可以解决高分子材料热导率低的问题,还能使得所制氮化... 高导热绝缘材料在应对日益严峻的电子元器件领域的热管理问题中的应用广泛,以氮化硼改性高分子基导热复合材料已成为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引入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氮化硼纳米材料,不仅可以解决高分子材料热导率低的问题,还能使得所制氮化硼改性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得到提升。文中简要介绍了氮化硼的结构特性及各种制备方法,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六方氮化硼从功能化、取向分散、三维导热网络构建3个方面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以及六方氮化硼和零维、一维、多元导热填料协同杂化高分子材料。最终,提出现阶段六方氮化硼改性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导热性能 填料杂化 复合材料 功能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转换发光材料La(OH)3∶Er3+/Yb3+的制备及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吴亚丹 胡圳 +4 位作者 赵丽 王世敏 董兵海 王二静 郭海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8-714,共7页
针对N719染料仅可吸收可见光这一局限,本研究旨在通过引入上转换发光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来拓宽光谱吸收范围,提高光的捕获率,进而达到提高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首先,采用水热合成法以不同pH值的先驱体溶液... 针对N719染料仅可吸收可见光这一局限,本研究旨在通过引入上转换发光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来拓宽光谱吸收范围,提高光的捕获率,进而达到提高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首先,采用水热合成法以不同pH值的先驱体溶液,成功制备了Yb^(3+)/Er^(3+)双掺杂La(OH)_3粉末,然后将适量合成的稀土发光粉掺入TiO_2纳米浆料中,采用刮涂法成膜制备光阳极,并将其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发光粉的加入拓宽了光谱吸收范围,在其掺杂量达到3%时,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sc提高到17.72mA·cm-2,最终获得了8.3%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材料 稀土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阳极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响应的纳米复合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梅唯 徐琪 徐祖顺 《胶体与聚合物》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技术和生物医学的融合推动了肿瘤治疗新平台的发展。其中,超声介导的治疗方法有声动力疗法(SDT)、超声机械疗法(SMT)、声压电疗法(SPT)和声热疗法(STT)。本文通过阐述这四种疗法的概念和声敏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治... 近年来,纳米材料技术和生物医学的融合推动了肿瘤治疗新平台的发展。其中,超声介导的治疗方法有声动力疗法(SDT)、超声机械疗法(SMT)、声压电疗法(SPT)和声热疗法(STT)。本文通过阐述这四种疗法的概念和声敏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治疗原理和改性策略,旨在展示声敏纳米复合材料在肿瘤超声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超声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硅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热学力学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闫礼成 蔡芳昌 文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4-157,161,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硅灰石(Wollastonite)复合材料,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悬臂梁冲击机、差热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聚烯烃弹性体和硅灰石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硅灰石(Wollastonite)复合材料,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悬臂梁冲击机、差热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聚烯烃弹性体和硅灰石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E弹性体对PP有很好的增韧作用,提高了PP的冲击强度,硅灰石在一定程度上有增强的作用,提高了PP/POE的拉伸强度;POE和硅灰石使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有所提高,但使熔点有所降低。当POE占3%(质量分数,下同),硅灰石占3%时,复合材料的热学、力学性能最优,冲击强度比纯PP高出15.4%,拉伸强度高出2.6%,结晶温度高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烯烃弹性体 硅灰石 增韧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稀土铕双功能荧光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峥 朱海娥 +3 位作者 周英杰 闫凯 易昌凤 徐祖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28-834,共7页
首先制备了油酸和十一烯酸钠改性的水基磁流体,然后在其存在的情况下,将可聚合的稀土铕配合物单体Eu(AA)3Phen(AA=丙烯酸,phen=邻菲罗啉)与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在过硫酸钾的引发下,进行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来制备荧光磁性高分子... 首先制备了油酸和十一烯酸钠改性的水基磁流体,然后在其存在的情况下,将可聚合的稀土铕配合物单体Eu(AA)3Phen(AA=丙烯酸,phen=邻菲罗啉)与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在过硫酸钾的引发下,进行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来制备荧光磁性高分子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粒度仪表征了粒子的形貌及粒径,发现荧光磁性微球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及较窄的粒径分布;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了粒子的化学及晶体结构;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粒子的磁性及荧光性能,发现荧光磁性微球具有超顺磁性,其荧光发射光谱在594和619 nm处出现Eu3+的特征荧光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磁流体 无皂乳液聚合 稀土 荧光磁性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博 孙争光 +1 位作者 任军 张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4,共4页
高内相乳液(HIPEs)模板法可通过对乳液模板的调控来实现对多孔材料结构的预先控制。综述了基于高内相乳液制备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根据纳米组分的不同,将此类多孔材料分为无机物/聚合物体系、聚合物/聚合物体系及黏土/聚合物... 高内相乳液(HIPEs)模板法可通过对乳液模板的调控来实现对多孔材料结构的预先控制。综述了基于高内相乳液制备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根据纳米组分的不同,将此类多孔材料分为无机物/聚合物体系、聚合物/聚合物体系及黏土/聚合物体系,介绍了该类材料在催化载体、电磁、吸附及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相乳液 多孔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接枝马来酸酐相容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陆学敏 周威 +1 位作者 赵辉 蒋涛 《胶体与聚合物》 2011年第4期168-170,180,共4页
利用马来酸酐(MAH)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与基质沥青接枝反应制得改性沥青,研究了MAH用量、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DCP用量对MAH转化率的影响,并用离析法与荧光显微镜研究了改性沥青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结果表明:MAH添加量为沥... 利用马来酸酐(MAH)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与基质沥青接枝反应制得改性沥青,研究了MAH用量、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DCP用量对MAH转化率的影响,并用离析法与荧光显微镜研究了改性沥青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结果表明:MAH添加量为沥青质量的4%,引发剂DCP用量为总单体量的0.5%,在120~140℃反应4~5h时可以获得较高的转化率,改性沥青与环氧树脂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环氧树脂 马来酸酐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志 蔡芳昌 +4 位作者 杨莉 胡萍 廖和兴 刘志伟 文胜 《胶体与聚合物》 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
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纳米SiO2复合材料,利用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电子拉伸机、悬臂梁冲击试验机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聚烯烃弹性体和纳米SiO2对聚丙烯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纳米SiO2复合材料,利用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电子拉伸机、悬臂梁冲击试验机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聚烯烃弹性体和纳米SiO2对聚丙烯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的用量为3%时,PP/PO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此时的冲击强度是最低;POE和纳米SiO2对PP均有成核作用,两者的加入提高了PP的结晶温度,但纳米SiO2的加入使PP/POE复合体系的熔点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烯烃弹性体 纳米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MMT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文杰 蔡芳昌 +6 位作者 李汪洋 闫礼成 张弛 彭成周 陈功 周刚 叶正涛 《胶体与聚合物》 2012年第4期171-173,186,共4页
以聚丙烯(PP)回收料为基体,改性蒙脱土(MMT)为填充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P/MMT复合材料,探讨了MMT用量对PP/MMT复合材料的热行为、机械性能及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MMT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提... 以聚丙烯(PP)回收料为基体,改性蒙脱土(MMT)为填充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P/MMT复合材料,探讨了MMT用量对PP/MMT复合材料的热行为、机械性能及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MMT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提高26%,断裂伸长率提高520%,冲击强度提高11%。MMT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但对其熔点的影响不大;随着MMT的添加,PP/MMT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当MMT的含量为1 wt%时,其熔融指数达到最大值,体系的粘度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蒙脱土 增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空穴传输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静 张爱平 +2 位作者 梁子辉 吴聪聪 王世敏 《胶体与聚合物》 2022年第1期45-50,共6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潜力等优势,是近年来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空穴传输材料具有传输空穴和阻挡电子的双重作用,是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空穴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潜力等优势,是近年来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空穴传输材料具有传输空穴和阻挡电子的双重作用,是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空穴传输材料的作用方式和主要类别,总结了无机空穴传输材料的种类、特点及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对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 空穴传输材料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二氧化钛光阳极的制备及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小洁 董兵海 +3 位作者 陈凤翔 万丽 赵丽 王世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38-145,共8页
二氧化钛由于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良好的光电性能、制作工艺简单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其中,大部分光阳极主要是由纳米颗粒组成,但纳米颗粒不利于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及传输、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的... 二氧化钛由于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良好的光电性能、制作工艺简单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其中,大部分光阳极主要是由纳米颗粒组成,但纳米颗粒不利于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及传输、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的提升。因此,可采用一维纳米结构光阳极替换纳米颗粒,这有利于提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一维纳米材料具有较少的晶界,可为电荷提供通道、加速电子的传输,且能有效减少空穴/电子的复合,减少电子与染料的复合,从而提高效率。同时一维二氧化钛其较大的比表面积,不仅有利于染料吸附量增加,而且能有效提高电流密度。综述了几种一维二氧化钛制备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对二氧化钛光阳极的能带结构、光吸收特性、染料吸附量和电子传输过程的影响,介绍了近几年一维二氧化钛在染料敏化太阳能中的应用。最后,对一维二氧化钛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二氧化钛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阳极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制备聚吡咯/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太平 周文 +3 位作者 董兵海 万丽 许祖勋 王世敏 《胶体与聚合物》 2013年第3期124-126,129,共4页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聚吡咯/石墨烯(PPy/GE)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发现聚吡咯均匀地包覆在石墨烯表面。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复合材料对电极对I-/I3-电解...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聚吡咯/石墨烯(PPy/GE)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发现聚吡咯均匀地包覆在石墨烯表面。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复合材料对电极对I-/I3-电解质氧化还原体系具有较好的催化能力。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说明掺入聚吡咯后可有效降低石墨烯对电极的电荷转移阻抗。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在AM 1.5(100mW.cm-2)的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得到4.12%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石墨烯 原位聚合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AT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文 李太平 +3 位作者 董兵海 许祖勋 万丽 王世敏 《胶体与聚合物》 2013年第4期164-167,共4页
以石墨烯、五水四氯化锡、三氯化锑为原料制备了石墨烯/ATO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XRD,FT-IR,SEM,TEM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TO纳米粒子吸附在石墨烯的表面,增加了导电结点、形成了导电网络结构,有效地避免... 以石墨烯、五水四氯化锡、三氯化锑为原料制备了石墨烯/ATO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XRD,FT-IR,SEM,TEM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TO纳米粒子吸附在石墨烯的表面,增加了导电结点、形成了导电网络结构,有效地避免了石墨烯片的堆叠,同时增强了石墨烯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ATO 纳米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氢硅油在聚合物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莎 孙争光 蔡鑫 《胶体与聚合物》 2013年第2期86-89,共4页
综述了含氢硅油在制备接枝、嵌段、网络共聚物等方面的应用,概述了含氢硅油在制备乳化剂、消泡剂、柔软剂、农用助剂、日化助剂、涂料添加剂、仿生超疏水界面及硅橡胶等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含氢硅油 硅氢加成反应 接枝 嵌段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作用下CuInS_2纳米材料的溶剂热法制备研究
15
作者 郭健勇 陈稳 陈飞明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3-6,共4页
近年来,三元系铜铟硫CuInS_2(CIS_2)光伏材料以其高吸收系数(可达10^(-5) cm^(-1))、较高的理论开路电压值和较好的环境兼容性,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溶剂热方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180oC、32 h条件下合成黄铜矿结构C... 近年来,三元系铜铟硫CuInS_2(CIS_2)光伏材料以其高吸收系数(可达10^(-5) cm^(-1))、较高的理论开路电压值和较好的环境兼容性,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溶剂热方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180oC、32 h条件下合成黄铜矿结构CIS2纳米粉体基础上,研究表面活性剂CTAB对CIS2合成的影响,结合SEM、TEM等测试分析对CTAB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CIS2 溶剂热 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重示温涂层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6
作者 周靖翔 徐祖顺 《胶体与聚合物》 2022年第4期159-161,共3页
本文将配制的变色油墨掺杂到有机硅改性的超支化聚氨酯(HPU)中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三重示温涂层材料(MHPU)。测试结果表明,室温下呈砖红色的MHPU涂层在温度升至35℃时转变成绿色,在50℃转变成黄色,在70℃转变成白色,同时该三重示温效... 本文将配制的变色油墨掺杂到有机硅改性的超支化聚氨酯(HPU)中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三重示温涂层材料(MHPU)。测试结果表明,室温下呈砖红色的MHPU涂层在温度升至35℃时转变成绿色,在50℃转变成黄色,在70℃转变成白色,同时该三重示温效果具备可逆性,在温度降低时能恢复至原来颜色。并且MHPU的热稳定性和涂层基本性能均表现优异。该涂层材料因其特殊的三重示温功能和良好的抗疲劳度,在高压输电、电路检修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材料 三重示温 可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加工法制备氮化硼/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导热复合材料的性能
17
作者 董姗 唐敢 +4 位作者 金卉 李庚 江兵兵 游峰 江学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32,共8页
以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位反应加工成功制备了BN/PMMA/HDPE高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PMMA与HDPE不同质量比时的相形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当PMMA与H... 以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位反应加工成功制备了BN/PMMA/HDPE高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PMMA与HDPE不同质量比时的相形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当PMMA与HDPE的质量比为9:11时,复合材料构成了完善的双连续结构,BN选择性分散在原位反应加工法制备的BN/PMMA/HDPE高导热复合材料的PMMA相中,这种双连续结构及选择性分散的设计有利于提升材料的导热性能和耐热性能。导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BN的质量分数为40%时,原位反应加工法制备的BN/PMMA/HDPE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了0.92W/(m·K),相对于纯HDPE提升了283%,相对于简单熔融共混法制备的BN/PMMA/HDPE导热复合材料提升了接近20%。同时,动态力学热分析表明,在温度为40℃时,BN的质量分数为30%时,原位反应加工法制备的BN/PMMA/HDPE导热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比简单熔融共混法制备的BN/PMMA/HDPE导热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提升了46%,并且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维卡软化点测试表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和维卡软化点都有提升。其研究为制备高导热耐热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原位反应加工法 双连续结构 导热系数 耐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沉积技术在新型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航 董兵海 +4 位作者 万丽 孔梦琴 赵丽 王二静 王世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9-18,共10页
原子层沉积技术(ALD)是一项正处于发展之中、在许多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制备技术,该技术在纳米结构和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首先概述了ALD技术的工... 原子层沉积技术(ALD)是一项正处于发展之中、在许多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制备技术,该技术在纳米结构和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首先概述了ALD技术的工作原理,简要介绍了近几年ALD技术在硅基太阳能电池和铜铟镓硒薄膜电池(CIGS)中的应用,然后重点综述了原子层沉积纳米功能薄膜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为代表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原子层沉积功能薄膜的特点和优势,展望了ALD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 纳米功能薄膜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性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胶束化行为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国强 李小龙 +1 位作者 熊圣东 徐祖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4-629,共6页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为大分子单体,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含氟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为功能性单体,采用大分子单体接枝共聚法,制备了一种温敏性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P(NIPAAm-co-HFMA)-g-PEG.利用FTIR,1H N...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为大分子单体,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含氟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为功能性单体,采用大分子单体接枝共聚法,制备了一种温敏性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P(NIPAAm-co-HFMA)-g-PEG.利用FTIR,1H NMR,19F NMR和GPC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共聚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约为38.9℃,高于人体正常的生理温度;利用荧光探针技术测定了共聚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当共聚物溶液温度高于LCST时,其cmc明显变小;利用激光光散射粒度仪(LLS)测定了共聚物胶束的水合粒径及其分布,当温度达到LCST时,胶束粒径明显变小,温度过高时,粒径又有所增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共聚物胶束的形貌,结果表明,P(NIPAAm-co-HFMA)-g-PEG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球状胶束粒子,随着温度的升高,共聚物胶束由松散的核壳结构转变成更加紧凑的球状结构,且粒径明显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性 含氟聚合物 两亲接枝共聚物 胶束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型聚合物微球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鹏辉 胡晓熙 +1 位作者 易昌凤 徐祖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0,73,共4页
中空型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结构特殊的微球材料,目前已在涂料、造纸、生物医药、化妆品等多个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中空型聚合物微球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功能化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空 聚合物微球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