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缓蚀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金属材料防腐中的应用
1
作者 徐姿仪 陈倚 +4 位作者 韩嘉茹 魏雅晓 乔冬升 邱丽娜 弓爱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17,共17页
金属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及电子制造等领域,但因腐蚀问题导致其寿命缩短、安全隐患增大,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损失。缓蚀剂是一种经济高效的防腐手段,其中植物缓蚀剂(Plant corrosion inhibitors)以绿色... 金属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及电子制造等领域,但因腐蚀问题导致其寿命缩短、安全隐患增大,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损失。缓蚀剂是一种经济高效的防腐手段,其中植物缓蚀剂(Plant corrosion inhibitors)以绿色友好、原料来源广泛、易于提取等优势成为研究热点。系统综述了植物缓蚀剂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其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的构效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部分体系在酸性介质中对碳钢、铜等材料的缓蚀效率超过95%,且利用复配协同效应(如与碘化钾结合)可以显著提升缓蚀效率。采用电化学(EIS、PDP)结合吸附等温线的方法时,植物缓蚀剂多表现为混合型抑制机制,其吸附行为与Langmuir、Freundlich或Temkin等温模型拟合。此外,现代提取技术(超声波、微波辅助)与传统方法相比,在效率和环保性上更具优势。最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优化提取工艺,拓展其在电子制造和航空航天等精密工业中的应用,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缓蚀剂数据库等,旨在为植物缓蚀剂的设计及多领域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植物缓蚀剂 腐蚀防护 绿色化学 腐蚀抑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及其合金超精密抛光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嘉茹 蒋淼锦 +4 位作者 陈倚 魏雅晓 乔冬升 徐姿仪 弓爱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9,共13页
镍及其合金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对其表面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然而,由于其韧性高、硬度高、导热系数小,可加工性较差,传统表面加工方法存在加工硬化、表面划痕、加工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对镍及其合金进行超精密抛光已成为一... 镍及其合金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对其表面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然而,由于其韧性高、硬度高、导热系数小,可加工性较差,传统表面加工方法存在加工硬化、表面划痕、加工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对镍及其合金进行超精密抛光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聚焦于高效率、高质量、低损伤抛光,综述了应用于镍及其合金加工的电化学抛光(ECP)、化学机械抛光(CMP)、磁流变抛光(MRF)与激光抛光(LP)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表面质量、抛光效率、形状限制、环境污染以及加工成本这几个方面对各超精密抛光技术进行了对比,并概述了不同抛光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不同种类镍合金所适用的抛光方法。归纳总结发现,ECP与CMP成本较低,是目前加工镍及其合金的主流方式,但其抛光液存在污染。MRF与LP对环境友好,可用于复杂形状表面的抛光,但操作过程复杂、成本较高。最后基于目前镍及其合金超精密抛光所存在的问题与现有的技术,对超精密抛光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镍及其合金的超精密抛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合金 抛光 材料去除机理 抛光效率 表面质量 超精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分子诱导的微孔镧系-2-羧基肉桂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长艳 李杨 +1 位作者 李文军 车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40-2144,共5页
由水热法合成了2个微孔镧系超分子配合物[Ln(CCA)(OH)(phen)(H2O)]n·n(phen)·nH2O(Ln=Yb,1;Er,2;H2CCA=2-羧基肉桂酸;phen=1,10-菲啰啉),并用元素分析、IR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研究表明,2个配合物都是由... 由水热法合成了2个微孔镧系超分子配合物[Ln(CCA)(OH)(phen)(H2O)]n·n(phen)·nH2O(Ln=Yb,1;Er,2;H2CCA=2-羧基肉桂酸;phen=1,10-菲啰啉),并用元素分析、IR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研究表明,2个配合物都是由配体2-羧基肉桂酸连接而形成的一维双链结构,该链状结构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扩展为具有微孔结构的超分子。1,10-菲啰啉在微孔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模板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羧基肉桂酸 镧系金属配合物 微孔结构 模板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配位-沉淀法合成疏水ZnO及提高泡沫稳定性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顾少楠 李文军 +2 位作者 罗文利 常志东 周花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4-602,共9页
以Zn(NO3)2·6H2O为原料,25%氨水为配位剂,用NaOH做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制备了具有不同表面接触角的氧化锌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表面ζ电位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过程中体系中的组分分布以及... 以Zn(NO3)2·6H2O为原料,25%氨水为配位剂,用NaOH做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制备了具有不同表面接触角的氧化锌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表面ζ电位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过程中体系中的组分分布以及各组分对形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泡沫稳定性的实验结果表明:颗粒质量浓度为0.03%,接触角为52.9°的氧化锌颗粒具有对泡沫最强的稳定作用。同时对颗粒的疏水改性和提高泡沫性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配位沉淀 形貌可控 疏水效应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硅笼取代的混杂酞菁卟啉三层铽单分子磁体(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璐 曾涑源 +3 位作者 刘涛 孙君善 窦建民 姜建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61-1773,共13页
通过在铽的酞菁卟啉混杂三层的卟啉周边共价连接体积庞大的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得到了首个包含POSS的混杂三层Tb2(Pc)[T(OPOSS)4PP]2(1)[H2Pc=phthalocyanine;H2T(OPOSS)4PP=5,10,15,20-tetra{[[N-[heptakis(isobutyl)propoxy]phenyl]... 通过在铽的酞菁卟啉混杂三层的卟啉周边共价连接体积庞大的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得到了首个包含POSS的混杂三层Tb2(Pc)[T(OPOSS)4PP]2(1)[H2Pc=phthalocyanine;H2T(OPOSS)4PP=5,10,15,20-tetra{[[N-[heptakis(isobutyl)propoxy]phenyl]octasiloxane]}porphyrin]。为了对比研究,同时合成了类似的三层化合物Tb2(Pc)(TPP)2(2)(H2TPP=5,10,15,20-tetraphenyporphyrin)。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外加磁场的条件下,Tb2(Pc)[T(OPOSS)4PP]2(1)和Tb2(Pc)(TPP)2(2)分别表现出单分子磁体和非单分子磁体的性质,这充分说明了共价连接均匀分布的POSS基团有效地分离了磁性核心,从而改善了酞菁卟啉混杂三层的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吡咯化合物 三明治 POSS 分子杂化 单分子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性分子键角与键偶极矩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曹静思 韦美菊 陈飞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39-1648,共10页
研究了基态极性分子的键角和键偶极矩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原子偶极矩校正的Hirshfeld(ADCH)电荷来计算键偶极矩,利用电子的局域函数和键临界点处的局域函数值来分析键的电子结构。通过对IVA族(IVA=C,Si,Ge)、VA族(VA=N,P,As)、VIA族(VI... 研究了基态极性分子的键角和键偶极矩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原子偶极矩校正的Hirshfeld(ADCH)电荷来计算键偶极矩,利用电子的局域函数和键临界点处的局域函数值来分析键的电子结构。通过对IVA族(IVA=C,Si,Ge)、VA族(VA=N,P,As)、VIA族(VIA=O,S,Se)和VIIA族(VIIA=F,Cl,Br)元素形成的系列共价型基态分子,以及环状基态分子的键角和键偶极矩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键的电子结构类似的情况下,由于键偶极矩的排斥作用,这些分子的键角随键偶极矩的增加而增大。这一发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分子几何结构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分子 键角 键偶极矩 原子电荷 电子局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抛光液中磨料的种类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倚 张偲淼 +3 位作者 屈蔚然 郑书佳 孙一嘉 弓爱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100,122,共14页
磨料在抛光液中主要起机械作用,磨料的理化性质,如硬度、粒径、浓度等,是影响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性能的重要因素,对抛光效率有较大影响。针对我国抛光液对外依赖、需求量大,但精度等指标达不到市场要求等... 磨料在抛光液中主要起机械作用,磨料的理化性质,如硬度、粒径、浓度等,是影响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性能的重要因素,对抛光效率有较大影响。针对我国抛光液对外依赖、需求量大,但精度等指标达不到市场要求等问题,同时由于磨料在抛光液的抛光性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寻求效果更好的改性磨料或新型磨料材料,以促进化学机械抛光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故此,归纳汇总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出的新型钢抛光液,聚焦于抛光液磨料这一重要组分中不同物质的物化性质及其作用,对抛光性能(如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和光泽度等)的影响等,分类别阐述了不同物质的优劣势、复配协同作用以及在现有抛光液中的效果,为之后抛光液配方研究中磨料的选择提供参考。归纳总结发现,混合与复合磨料较单一磨料有较大的提升,稀土掺杂、核/壳结构等改进存在较大的研究价值,组分间的复配协同作用对抛光性能的提升有一定作用。最后,基于目前钢抛光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具有前景的技术,对钢抛光液中磨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抛光液 磨料 抛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平面共轭的酞菁卟啉二联体的合成及光谱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康 齐冬冬 +5 位作者 Mack John 王海龙 李文军 边永忠 小林长夫 姜建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79-1789,共11页
5,10,15,20-四(4-氯苯基)-2′,3′-二氰基[2,3-β]卟啉和4,5-二(丁烷氧基)邻二氰基苯在锂存在的条件下在正戊醇中回流四聚,然后用醋酸处理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平面共轭酞菁二联体H4{[(DAPc(OC4H9)6][TClPP]}(1)(其中DAPc(OC4H9)6是2,3,9,10... 5,10,15,20-四(4-氯苯基)-2′,3′-二氰基[2,3-β]卟啉和4,5-二(丁烷氧基)邻二氰基苯在锂存在的条件下在正戊醇中回流四聚,然后用醋酸处理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平面共轭酞菁二联体H4{[(DAPc(OC4H9)6][TClPP]}(1)(其中DAPc(OC4H9)6是2,3,9,10,16,17-六(丁烷氧基)-22,25-二氮杂酞菁的二价阴离子,TClPP是5,10,15,20-四(4-氯苯基)卟啉的二价阴离子)。这种二联体和Zn(OAc)2.2H2O在DMF和甲苯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双金属配合物Zn2{[(DAPc(OC4H9)6][(TClPP)]}(2)。质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一系列的表征方法证明了这种双核的混杂四吡咯结构。电子吸收光谱和磁圆二色谱证明了酞菁发色团和卟啉发色团之间存在有效的分子内电子相互作用。这一结论进一步得到了理论计算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吡咯化合物 酞菁 卟啉 共轭二联体 混杂双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时溶液的表面吸附(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飞武 卢天 武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99-1503,共5页
溶液的表面吸附仍是表面热力学当中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新的热力学态函数,表面吸附的平衡条件是这个态函数的微分为零.基于这个条件,我们推导了描述平衡时表面吸附的新方程.在推导过程中没有采用假想分界面.... 溶液的表面吸附仍是表面热力学当中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新的热力学态函数,表面吸附的平衡条件是这个态函数的微分为零.基于这个条件,我们推导了描述平衡时表面吸附的新方程.在推导过程中没有采用假想分界面.新的表面吸附方程和Gibbs表面吸附方程完全不一样.还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氯化钠溶液,模拟结果和我们的理论预测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 平衡条件 吉布斯吸附方程 热力学态函数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多参考态微扰理论计算电子亲和势(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志辉 陈飞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64-2076,共13页
采用二阶多参考微扰理论计算了F,Cl,OH,SH,CN,CH2和NH2的电子亲和势.另外,还考察了基函数和完全活性空间大小对电子亲和势精度的影响.通过和CASSCF,CASPT2,CCSD,CCSD(T),B3LYP,X3LYP,M06,HCTH,TPSS,B97D3,m PW2PLYP和B2PLYP的计算结果... 采用二阶多参考微扰理论计算了F,Cl,OH,SH,CN,CH2和NH2的电子亲和势.另外,还考察了基函数和完全活性空间大小对电子亲和势精度的影响.通过和CASSCF,CASPT2,CCSD,CCSD(T),B3LYP,X3LYP,M06,HCTH,TPSS,B97D3,m PW2PLYP和B2PLYP的计算结果比较发现,针对目前所用的基函数,二阶多参考态微扰理论的总体计算效果是最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亲和势 多参考态微扰理论 基函数 完全活性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和三元复合物中阳离子硫键与磷键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江 秦兴美 陈飞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39-1446,共8页
采用MP2/cc-pVDZ和cc-pVTZ基组分别对复合物XH 2S^+…NCH2P和NCH 2P…PyX(X=NH 2,CH 3,H,CN,F,Cl,Br)中的硫键和磷键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键长、键临界点的电荷密度(ρ)、拉普拉斯密度(▽2ρ)、范德华表面穿透距离、二阶稳定化能和电荷转... 采用MP2/cc-pVDZ和cc-pVTZ基组分别对复合物XH 2S^+…NCH2P和NCH 2P…PyX(X=NH 2,CH 3,H,CN,F,Cl,Br)中的硫键和磷键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键长、键临界点的电荷密度(ρ)、拉普拉斯密度(▽2ρ)、范德华表面穿透距离、二阶稳定化能和电荷转移量对硫键和磷键相互作用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取代基X为吸电子基团时,形成的硫键较强.当X为给电子基团时,形成的磷键较强.利用能量分解方法分析了取代基—CN导致硫键稳定性反常的可能原因.还进一步讨论了三元复合物H 3S^+…NCH 2P…PyX(X=NH2,CH3,H,CN,F,Cl,Br)中硫键和磷键的协同相互作用以及取代基对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比相同的2种单体在三元复合物和二元复合物中的二阶稳定化能和相互作用能的差值,说明了硫键与磷键起到相互促进的正协同作用,增强了三元复合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硫键 磷键 协同作用 键临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受体对自由卟啉探针荧光识别性能的影响(英文)
12
作者 耿聪 郑慧 +1 位作者 陈玉婷 姜建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52-2158,共7页
通过对2个N,N-二吡啶胺基受体修饰的自由卟啉化合物(Porphyrin-2-DPA)光学识别性能的系统研究,可以得知:该卟啉化合物中心刚性共轭的四吡咯环状结构不仅作为灵敏的光学信号基团、更是作为第一离子配位受体,在非共轭的N,N-二吡啶胺基受... 通过对2个N,N-二吡啶胺基受体修饰的自由卟啉化合物(Porphyrin-2-DPA)光学识别性能的系统研究,可以得知:该卟啉化合物中心刚性共轭的四吡咯环状结构不仅作为灵敏的光学信号基团、更是作为第一离子配位受体,在非共轭的N,N-二吡啶胺基受体辅助下,对Pb2+/Cu2+离子表现出灵敏的多重信号分析识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卟啉 N N-二吡啶胺基(DPA) 阳离子 多重分析物 多重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能量的拟合和外推
13
作者 曹静思 陈飞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0-1139,共10页
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计算与完全活性空间中的活性电子数和活性轨道数有关,但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的能量不是活性电子数和活性轨道数的单调递减函数,因此活性轨道数和活性电子数不能用来外推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的能量。... 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计算与完全活性空间中的活性电子数和活性轨道数有关,但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的能量不是活性电子数和活性轨道数的单调递减函数,因此活性轨道数和活性电子数不能用来外推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的能量。为此,我们定义了一个新的变量:活性空间中的最大未占满轨道数。我们对一系列单重态、双重态和三重态分子进行了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的计算,并利用活性空间中的活性电子数和最大未占满轨道数这两个变量,对这些基态能量进行了拟合和外推,拟合的均方根误差都在10^(-6)数量级。外推能量的精度优于MP4,对小分子体系,其精度高于CCSD。外推的完全的组态相互作用(FCI)能量值和实际计算的FCI值也很接近。另外,我们还利用外推能量来优化双原子分子的平衡键长,并计算谐振频率,其精度优于CASS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空间 活性电子 活性轨道 能量外推 键长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光催化氧化硫醚成亚砜的超薄卟啉的共价有机骨架纳米片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文博 党辉 +4 位作者 刘文苹 郁宗华 曹韡 王康 姜建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07-1314,共8页
单线态氧(^(1)O_(2))可将硫醚化合物选择性氧化为亚砜,而开发具有高^(1)O_(2)量子产率的高效光敏剂至关重要。本文中我们报道了超薄二维共价有机骨架(COFs)纳米片(NSs)COF⁃367 NSs的制备和表征。COF⁃367 NSs在各种有机溶剂中的良好分散... 单线态氧(^(1)O_(2))可将硫醚化合物选择性氧化为亚砜,而开发具有高^(1)O_(2)量子产率的高效光敏剂至关重要。本文中我们报道了超薄二维共价有机骨架(COFs)纳米片(NSs)COF⁃367 NSs的制备和表征。COF⁃367 NSs在各种有机溶剂中的良好分散性和高效率的光收集赋予其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1)O_(2)的显著性能,且远优于块体COF⁃367。我们还证明了COF⁃367 NSs是硫醚化合物光催化氧化成亚砜的优良非均相催化剂,具有高效率和选择性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骨架 纳米片 单线态氧 光催化剂 硫醚 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乙硫基取代的三层酞菁铕二聚体修饰ITO电极构筑电化学多巴胺和尿酸传感器
15
作者 魏闯宇 陈艳丽 姜建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通过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来扩展酞菁配合物的共轭结构,合成了三明治三层酞菁铕二聚体配合物[Pc(SC_(2)H_(5))_(8)]_(2)Eu_(2)[BiPc(SC_(2)H_(5))_(12)]Eu_(2)[Pc(SC_(2)H_(5))_(8)]_(2),使用Quasi-Langmuir-Shäfer(QLS)方法将... 通过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来扩展酞菁配合物的共轭结构,合成了三明治三层酞菁铕二聚体配合物[Pc(SC_(2)H_(5))_(8)]_(2)Eu_(2)[BiPc(SC_(2)H_(5))_(12)]Eu_(2)[Pc(SC_(2)H_(5))_(8)]_(2),使用Quasi-Langmuir-Shäfer(QLS)方法将配合物薄膜修饰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ITO)电极表面,利用多种谱学手段对配合物分子在薄膜内的排列进行表征,发现分子采取J聚集模式Edge-on排列在ITO电极表面,该薄膜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质,导电率高达8.86×10^(−5)S/cm.将配合物薄膜修饰的ITO电极成功应用于多巴胺(DA)和尿酸(UA)的电化学灵敏检测,最低检测限分别达到1.35和1.64μmol/L,灵敏度分别达到110和186.5 mA·μL·mol^(−1)·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型酞菁稀土配合物 多巴胺 尿酸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的四(4-N,N-二乙胺基苯基)卟啉/多酸(钠)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及其气敏性质
16
作者 邢传旺 李东 +4 位作者 刘承奔 孔霞 李希友 陈艳丽 姜建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10-2116,共7页
选择Keggin型12-磷钨酸(TPA)及其钠盐(Na TP)水溶液为亚相,用四(4-N,N-二乙胺基苯基)卟啉化合物(H_2TNPP)自组装膜为功能模板,釆用低成本的QLS法成功制备了2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H_2TNPP/TPA,H_2TNPP/Na TP QLS薄膜。薄膜结构、形... 选择Keggin型12-磷钨酸(TPA)及其钠盐(Na TP)水溶液为亚相,用四(4-N,N-二乙胺基苯基)卟啉化合物(H_2TNPP)自组装膜为功能模板,釆用低成本的QLS法成功制备了2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H_2TNPP/TPA,H_2TNPP/Na TP QLS薄膜。薄膜结构、形貌及半导体性质测试发现:H_2TNPP分子在H_2TNPP/TPA,H_2TNPP/Na TP复合膜中均采取H-聚集模式,TPA亚相上H-聚集程度更大。而在纯H_2TNPP膜中其为J-聚集模式。3种薄膜表面均为纳米颗粒形貌,以H_2TNPP/Na TP膜表面颗粒均一,颗粒尺寸最小(~60 nm),H_2TNPP/TPA膜表面缺陷较多,颗粒尺寸最大(~150 nm)。薄膜导电性依次为H_2TNPP/Na TP(3.00×10-5S·cm-1)>H_2TNPP/TPA(2.49×10-5S·cm-1)>H_2TNPP膜(1.53×10-5 S·cm-1)。常温气敏测试发现:3种薄膜在30 s内对浓度小于1.88 mg·m-3的NO2气体都有响应,灵敏度依次为H_2TNPP/Na TP(43%)>H_2TNPP膜(16%)>H_2TNPP/TPA(4.5%)。具有最小颗粒尺寸和最高导电性的H_2TNPP/Na TP复合薄膜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并且对NO2检测限低至0.094 mg·m-3。显示出了非常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为制备低成本、高灵敏度、环境友好的快速室温NO2气敏器件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多酸 自组装 有机/无机薄膜 气敏性质 NO2 室温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