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芸豆-蓝靛果复合发酵液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佳 丁方莉 +9 位作者 安宇 曾雪莹 张智慧 李思楠 徐开媛 周芳 王颖 张璐 徐炳政 孙泽堃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31,共10页
为提高杂粮与小浆果的利用度,研究复配乳酸菌发酵芸豆-蓝靛果复合汁制备发酵液并优化其工艺参数。选取四种乳酸菌对芸豆-蓝靛果复合汁接种发酵,以活菌数为指标筛选复配乳酸菌后,进行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复合发酵液的工艺参数... 为提高杂粮与小浆果的利用度,研究复配乳酸菌发酵芸豆-蓝靛果复合汁制备发酵液并优化其工艺参数。选取四种乳酸菌对芸豆-蓝靛果复合汁接种发酵,以活菌数为指标筛选复配乳酸菌后,进行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复合发酵液的工艺参数,并对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得到复配乳酸菌L1:L2等比例复配接种芸豆-蓝靛果复合汁,优化得到的复合发酵液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原料复配比例1:1、初始pH5.0、接种量2%、发酵温度34℃,此条件下复合发酵液的活菌数为9.89 lg CFU/mL。经检测,复合发酵液中总酚及黄酮含量均在16 h达到最高,分别为2204.96μg/mL和701.09μg/mL。抗氧化实验表明,在发酵过程中芸豆-蓝靛果复合汁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最高清除值为98.23%和93.77%,最优条件制备的芸豆-蓝靛果复合发酵液抗氧化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 蓝靛果 乳酸菌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制备、生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思楠 王玺 +8 位作者 安宇 余钧 徐开媛 王佳 张智慧 王萌 王阿琴 王颖 张璐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402,共9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求的增长,具有潜在食用及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BAPs)受到了广泛关注。植物源BAPs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目前,大量的植物源BAPs经分离纯化被鉴定出来,除了具...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求的增长,具有潜在食用及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BAPs)受到了广泛关注。植物源BAPs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目前,大量的植物源BAPs经分离纯化被鉴定出来,除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之外,还具有抗氧化、降糖、降血压和抑菌等多种生理活性。本文就植物源BAPs的制备方法、生理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植物源BAPs在后续食品和医药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制备方法 生理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磷酸甘油醛对酵母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成卓 刘国玉 中西秀树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8,共7页
在酿酒酵母孢子中,存在糖酵解产物3-磷酸甘油醛(3-glyceraldehyde phosphate,GAP)参与的抑制萌发的负调节机制,但是目前的调控途径并不完善。该研究目的是发现GAP对萌发孢子的影响,并深入了解其负调控机制。重点分析以GAP为底物的糖酵... 在酿酒酵母孢子中,存在糖酵解产物3-磷酸甘油醛(3-glyceraldehyde phosphate,GAP)参与的抑制萌发的负调节机制,但是目前的调控途径并不完善。该研究目的是发现GAP对萌发孢子的影响,并深入了解其负调控机制。重点分析以GAP为底物的糖酵解酶——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在调控机制中的作用。该文采用富营养培养基和热处理等多种条件诱导酵母孢子萌发,并通过荧光增白剂染色来测定萌发率。分别在有无GAP的条件下诱导萌发,研究GAPDH的表达水平。接着利用qPCR的方法检验GAPDH mRNA的表达水平。此外,在酵母中敲除TDH1、TDH2和TDH3这3个GAPDH的结构基因,分析突变体的萌发效率。结果显示当营养物诱导或加热处理促使孢子萌发时,GAPDH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在孢子萌发的过程中添加GAP反而会增加GAPDH水平。qPCR结果显示孢子萌发时GAPDH的mRNA水平没有降低,故GAPDH表达水平的降低是因为在萌发过程中蛋白被降解。且GAPDH单个结构基因的缺失会增加孢子的萌发率。结果表明GAPDH参与GAP介导的负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期细胞 酵母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孢子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模拟消化探究白芸豆多肽降糖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思楠 王萌 +8 位作者 余钧 徐开媛 徐炳政 王佳 张智慧 郑骁阳 王阿琴 王颖 张璐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2-297,共6页
该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复合发酵法制备的白芸豆多肽(white kidney bean polypeptides,WKBPs)为研究对象,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发酵前后白芸豆氨基酸组成变化,通过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WKBPs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采用体外模拟... 该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复合发酵法制备的白芸豆多肽(white kidney bean polypeptides,WKBPs)为研究对象,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发酵前后白芸豆氨基酸组成变化,通过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WKBPs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采用体外模拟消化实验探究经胃肠道消化后WKBPs的体外降糖活性变化规律(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评估WKBPs在体外模拟消化系统中生物活性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发酵制备的WKBPs发酵后必需氨基酸含量从6.47 g提高到10.66 g,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从7.36 g增加到13.81 g,碱性氨基酸含量从2.49 g增加到3.65 g,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1000 Da以下;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的IC 50值分别为0.64和0.53 mg/mL;经胃肠模拟消化后,WKBPs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随消化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WKBPs的添加能够降低淀粉的体外消化性。该结果为WKBPs在营养健康食品和医药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消化性 降糖活性 氨基酸组成 分子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钠协同低温冻融促进发芽芸豆富集γ-氨基丁酸的机理研究
5
作者 徐开媛 王默涵 +7 位作者 刘金洋 安宇 李思楠 王佳 张智慧 段盛林 王颖 张璐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0-196,共7页
该研究以发芽芸豆为原料进行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协同低温冻融处理,对处理前后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进行测定,并利用... 该研究以发芽芸豆为原料进行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协同低温冻融处理,对处理前后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进行测定,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对MSG协同低温冻融促进发芽芸豆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SG协同低温冻融可以显著促进发芽芸豆GABA的富集,处理后GABA含量为仅发芽处理组的3.33倍。发芽芸豆在MSG协同低温冻融处理后GAD活性未发生显著变化、DAO活性和PAO活性显著降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发现,MSG协同低温冻融会引起发芽芸豆体内氨基酸、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类代谢物质变化,并主要通过调节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途径、β-丙氨酸代谢途径、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途、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途、丁酸代谢途径促进GABA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钠 低温冻融 发芽芸豆 γ-氨基丁酸富集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种发酵制备白芸豆多肽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6
作者 李思楠 王萌 +7 位作者 安宇 王晴 徐开媛 王佳 张智慧 王玺 王颖 张璐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21,共9页
为探究复合菌种发酵制备白芸豆多肽(White kidney bean polypeptides,WKBPs)的最佳工艺条件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为发酵剂,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制备WKBPs的工艺进行优化,利用超滤膜进行分级分离,测定不... 为探究复合菌种发酵制备白芸豆多肽(White kidney bean polypeptides,WKBPs)的最佳工艺条件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为发酵剂,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制备WKBPs的工艺进行优化,利用超滤膜进行分级分离,测定不同分子量WKBPs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活性最好的组分,并结合体外模拟消化体系评价经胃肠消化后WKBPs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48 h、温度37℃、接种量9%、米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复配比例1:1条件下WKBPs得率为63.47%;超滤后分子量组分WKBPs-4(Mw<3 kDa)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WKBPs-4浓度在0.2~1.0 mg/m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抗氧化能力随WKBPs-4浓度的增加而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Fe^(3+)还原力IC_(50)值分别为0.47、0._(50)、0.46和0.66 mg/mL;经胃肠消化后WKBPs-4仍保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在肠消化终点240 min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4.29%和77.34%。本研究可为白芸豆高值利用及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芸豆多肽 复合菌种发酵 超滤 抗氧化活性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发酵模型研究芸豆-蓝靛果复合发酵液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7
作者 王佳 王玺 +7 位作者 周芳 安宇 张智慧 李思楠 徐开媛 苑鹏 王颖 张璐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1-218,共8页
该研究利用复配乳酸菌发酵制备芸豆-蓝靛果复合发酵液(kidney bean-haskap compound fermentation broth,FKBH)、芸豆发酵液(kidney bean fermentation broth,FKB)和蓝靛果发酵液(haskap fermentation broth,FH),研究了不同原料发酵液... 该研究利用复配乳酸菌发酵制备芸豆-蓝靛果复合发酵液(kidney bean-haskap compound fermentation broth,FKBH)、芸豆发酵液(kidney bean fermentation broth,FKB)和蓝靛果发酵液(haskap fermentation broth,FH),研究了不同原料发酵液的基础理化性质与抗氧化性能,随后通过体外发酵模型分别评估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FKB相比,FKBH可显著提高黄酮及单宁含量,且FKBH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FKB;通过体外发酵模型分析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表明,与FH相比,FKBH可显著增加肠道菌群中有益菌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FKBH、FKB和FH均可降低肠道菌群中有害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的相对丰度。综上,芸豆和蓝靛果复合发酵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肠道菌群调节作用。该研究可为杂粮与小浆果的复合发酵产品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 蓝靛果 体外发酵模型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活方式干预战胜肥胖症 被引量:8
8
作者 陈伟 李子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2期1-5,I0001,共6页
近年来,我国成人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逐年攀升,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已达几百亿元,预防和治疗国民的超重/肥胖刻不容缓。减重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膳食和体育运动)调整、内科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其中,科学合理的营养治... 近年来,我国成人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逐年攀升,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已达几百亿元,预防和治疗国民的超重/肥胖刻不容缓。减重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膳食和体育运动)调整、内科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其中,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联合运动干预仍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基础治疗措施。本文就当前流行的几种与减重相关的膳食模式(如限制能量平衡膳食、高蛋白膳食和间歇性禁食)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制订饮食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营养管理 生活方式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参中水苏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9
作者 滑利洲 王永霞 +7 位作者 马芙俊 段盛林 刘士伟 郑骁阳 于有强 王文鑫 曾雪莹 周芳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5期48-51,共4页
以水苏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热水浸提法从地参中提取水苏糖,使用单因素正交法优化提取工艺,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2.5(g∶mL),浸提时间3.5 h,重复次数2次,浸提温度65℃,此时水苏糖提取率为32.34%。同时检测水苏糖对DPPH自由基和A... 以水苏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热水浸提法从地参中提取水苏糖,使用单因素正交法优化提取工艺,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2.5(g∶mL),浸提时间3.5 h,重复次数2次,浸提温度65℃,此时水苏糖提取率为32.34%。同时检测水苏糖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得出水苏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参 水苏糖 抗氧化活性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改性增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邹延 苑鹏 +7 位作者 周芳 闫梦晴 李海枝 曾雪莹 王皓天 张天宇 刘国玉 段盛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6-385,共10页
酵母β-葡聚糖是存在于酵母细胞壁中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功能性多糖。然而,酵母β-葡聚糖致密的三螺旋结构导致其溶解性较差,这严重制约了酵母β-葡聚糖的应用潜力,故对酵母β-葡聚糖进行改性增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全面回顾了酵母... 酵母β-葡聚糖是存在于酵母细胞壁中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功能性多糖。然而,酵母β-葡聚糖致密的三螺旋结构导致其溶解性较差,这严重制约了酵母β-葡聚糖的应用潜力,故对酵母β-葡聚糖进行改性增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全面回顾了酵母β-葡聚糖的来源与结构,并深入探讨了国内外改性增溶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概述了酵母β-葡聚糖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行业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酵母β-葡聚糖物理、化学与生物改性策略,分析了不同改性增溶方法的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Β-葡聚糖 改性增溶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GI植物基代餐粉的开发与评价
11
作者 潘聪 周志桥 +13 位作者 刘士伟 刘金洋 王成祥 张美娜 孙锋锋 张青飞 于有强 马喜山 王玺 王文鑫 马芙俊 郑骁阳 刘义凤 杨宗玲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7期24-30,共7页
秉持产品开发逻辑,开发一款低GI植物基代餐粉并对其进行电子感官评价。开发过程涉及产品配方调配、供能营养素配比优化、产品溶解性及流动性改善,并对产品进行GI值测试,同步开展电子鼻、电子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经过湿法高速制粒调整... 秉持产品开发逻辑,开发一款低GI植物基代餐粉并对其进行电子感官评价。开发过程涉及产品配方调配、供能营养素配比优化、产品溶解性及流动性改善,并对产品进行GI值测试,同步开展电子鼻、电子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经过湿法高速制粒调整,代餐粉的流动性指数测算为82.5,粉体粒径主要分布在600μm左右,代餐粉溶解性符合规范标准要求。通过人体GI值测试该代餐粉GI值为55,属于低GI食品。电子感官评价记录口味数据,有助于优化代餐粉的状态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 代餐粉 粉体特性 制粒 低血糖生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酶解小米粉的开发研究及产品评价
12
作者 王文鑫 杨东 +12 位作者 于有强 杨元智 潘聪 郑晓阳 刘士伟 马玥 王启 马喜山 刘金洋 苑鹏 柳嘉 曾雪莹 段盛林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5期25-30,共6页
对延安小米进行生物酶解,优化酶解工艺,对不同工艺小米粉进行物性评价及电子感官对比。采用单因素试验,以DE值与感官评分为测定指标,研究了生物酶制剂种类、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小米浆DE值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 对延安小米进行生物酶解,优化酶解工艺,对不同工艺小米粉进行物性评价及电子感官对比。采用单因素试验,以DE值与感官评分为测定指标,研究了生物酶制剂种类、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小米浆DE值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酶解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使用α-中温淀粉酶,酶添加量0.6%,在55℃条件下酶解50 min,以此条件所得酶解小米粉的水解度较高、粒径较小,DE值达到55.36%,平均粒径仅13.42μm。同时,风味得到强化,强于普通小米粉。通过上述试验得知,生物酶解可进一步改善小米粉的物理特性,同时对小米粉成品的感官品质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粉 生物酶解 工艺优化 产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黄酮类物质提取纯化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萌 王子纯 +10 位作者 黄京美 张璐 高铭 丁方莉 王晴 苑鹏 段盛林 姜慧 王永霞 谭志超 柳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7-496,共10页
沙棘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其主要的功能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是优质的黄酮来源。本文归纳整理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沙棘黄酮类物质提取纯化方法的原理及特点、结构及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沙棘黄酮类物质的代谢特征,并从调... 沙棘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其主要的功能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是优质的黄酮来源。本文归纳整理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沙棘黄酮类物质提取纯化方法的原理及特点、结构及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沙棘黄酮类物质的代谢特征,并从调节肠道微生态的角度阐述了沙棘黄酮抗病毒、抗炎、保护肝脏、改善肥胖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的作用机制。总结发现沙棘黄酮虽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但其低生物利用度与生理功效之间的机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应关注沙棘黄酮的功能机理和应用研究,以促进沙棘黄酮的开发利用和沙棘的精深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黄酮 提取纯化 结构检测 生理功能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及呼吸系统病患所需全营养配方食品的开发 被引量:5
14
作者 段盛林 陈伟 +2 位作者 夏凯 刘义凤 韩晓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新冠肺炎的爆发和全球范围大流行震惊了世界,激发了消费者对食物结构和消费方式的新思考;卫生营养健康的科学理念和美好生活的诉求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势必将对食品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刚刚兴起的特医产业。面对尚无特效药的新... 新冠肺炎的爆发和全球范围大流行震惊了世界,激发了消费者对食物结构和消费方式的新思考;卫生营养健康的科学理念和美好生活的诉求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势必将对食品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刚刚兴起的特医产业。面对尚无特效药的新冠肺炎疫情集中聚集爆发,营养支持治疗是一线抗疫的重要干预手段,而适合于新冠临床患者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尚属于空白。基于呼吸系统疾病人群病症特点和营养需求,根据合理配比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例,强化微量元素形成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诊疗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开发理念,通过原料配方筛选以及工艺研究和优化,最终形成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特定全营养粉剂、乳剂和功能性脂肪乳,为疫情后的营养治疗与生命生存质量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产业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呼吸系统疾病 全营养配方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食物过敏及其饮食干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建辉 潘聪 +4 位作者 王玺 苑鹏 夏凯 韩晓峰 梁爱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39-343,349,共6页
儿童食物过敏为儿童食品安全带来巨大隐患。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食物过敏检测率和发病率大幅增加。鉴于食物过敏原种类的复杂性,远离过敏源的食物管理治疗方法无法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因而,饮食辅助及替代治疗或称&... 儿童食物过敏为儿童食品安全带来巨大隐患。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食物过敏检测率和发病率大幅增加。鉴于食物过敏原种类的复杂性,远离过敏源的食物管理治疗方法无法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因而,饮食辅助及替代治疗或称"饮食干预治疗"对于儿童食物过敏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儿童食物过敏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机制原理及过敏源等最新研究进行简要分析,针对儿童食物过敏的预防及饮食干预治疗研究的新发展进行探究,探讨配方奶粉、益生菌、益生元等膳食补充剂的研究现状,为低敏膳食产品的开发及儿童食物过敏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食物过敏 饮食干预治疗 益生菌 益生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发酵对谷物营养和功能活性成分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武伟超 桑若杰 +8 位作者 刘磊 李雅丽 刘士伟 刘金洋 于有强 马芙俊 曹续东 王利红 段盛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11-418,共8页
谷物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食,是人体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来源。然而近年来,我国居民谷物消费量逐年下降。此外,谷物食品存在消化吸收效率不高,部分谷物含有抗营养因子等缺陷,同时产品缺乏创新,限制了谷物类产品的消费和推广。已有研究... 谷物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食,是人体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来源。然而近年来,我国居民谷物消费量逐年下降。此外,谷物食品存在消化吸收效率不高,部分谷物含有抗营养因子等缺陷,同时产品缺乏创新,限制了谷物类产品的消费和推广。已有研究证实,发芽和发酵作用可影响谷物营养及功能活性成分的变化,而且可以增强谷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降低部分人群的过敏反应,并且可以改善谷物的风味,有效提升谷物的营养及使用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发芽和发酵作用对谷物营养及功能活性成分的影响,并对谷物类加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对谷物类食品加工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发芽和发酵在谷物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发芽 发酵 营养成分 功能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量功能红曲工程米的智能电子感官评价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玺 杜玉兰 +7 位作者 喻勤 欧阳道福 严建刚 柳嘉 刘士伟 苑鹏 文剑 段盛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66-270,284,共6页
为开发一款含有功能性红曲米粉的口感较好的工程米,以糙米、薯粉等粗粮为主要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的方式制备红曲米粉,其添加量分别为0.5%、1%、2%、4%的4款工程米。利用电子舌、电子鼻和质构仪对工程米的感官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为开发一款含有功能性红曲米粉的口感较好的工程米,以糙米、薯粉等粗粮为主要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的方式制备红曲米粉,其添加量分别为0.5%、1%、2%、4%的4款工程米。利用电子舌、电子鼻和质构仪对工程米的感官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功能性红曲米粉添加量的增加,工程米的口感品质有明显差异,2%及4%添加量的工程米苦味升高,而0.5%添加量涩味最明显;1%添加量在甜味、鲜味及丰富度指标方面较高,且苦味、涩味较低;1%及4%添加量硬度、弹性等质构特性较好,且1%添加量能够赋予产品更加明显的风味特征,说明功能性红曲米粉添加量为1%的工程米口感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红曲 工程米 电子鼻 电子舌 质构仪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饮品中γ-氨基丁酸的富集工艺、消化吸收特性及其抗焦虑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雪 刘金洋 +5 位作者 丁振江 马洪江 夏凯 刘士伟 曹秋阁 段盛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7-205,共9页
通过大豆胁迫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豆类产品功能化的研究热点,但富含GABA的原料与产品在消化吸收特性和抗焦虑评价方面缺乏系统研究。该研究旨在通过大豆胁迫发芽工艺富集GABA,制备富含天然GABA的植物基饮... 通过大豆胁迫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豆类产品功能化的研究热点,但富含GABA的原料与产品在消化吸收特性和抗焦虑评价方面缺乏系统研究。该研究旨在通过大豆胁迫发芽工艺富集GABA,制备富含天然GABA的植物基饮品,构建体外模拟消化和人结直肠腺癌单层细胞(Caco-2)模型,研究其消化吸收特性,构建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细胞(PC12)损伤和斑马鱼焦虑模型,评估其抗焦虑作用。结果表明,热胁迫、谷氨酸钠胁迫和盐胁迫均可显著富集GABA,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43%、123%和136%;通过浸泡工艺和发芽工艺优化,确定最佳工艺为35℃浸泡4 h,25℃循环水喷淋、避光发芽24 h;体外模拟消化和Caco-2细胞吸收模型显示植物基饮品消化前后GABA含量最高,其消化产物对GABA的转运吸收能力均高于其他市售产品;此外,植物基饮品的消化产物可缓解皮质酮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的损伤,促进GABA发挥PC12神经细胞保护功能,且植物基饮品具有缓解1-(3-氯苯基)哌嗪盐酸盐诱导的斑马鱼焦虑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富集 植物基饮品 消化吸收特性 抗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全营养乳和传统全营养乳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迎香 刘金洋 +6 位作者 夏凯 杨宗玲 丁振江 张子阳 曹亚洲 柳嘉 段盛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5,共7页
为了研究乳化剂对全营养乳体外消化的影响,分别采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颗粒(Octenyl succinic acid starch,OS)、玉米醇溶蛋白颗粒(Zein)和磷脂(Phospholipid,PL)作为乳化剂,通过剪切、高压均质制备三种全营养乳,然后利用pH-stat法模拟全... 为了研究乳化剂对全营养乳体外消化的影响,分别采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颗粒(Octenyl succinic acid starch,OS)、玉米醇溶蛋白颗粒(Zein)和磷脂(Phospholipid,PL)作为乳化剂,通过剪切、高压均质制备三种全营养乳,然后利用pH-stat法模拟全营养乳体外消化,研究OS、Zein两种Pickering乳化剂和PL传统乳化剂对全营养乳消化特性的影响,测定了消化过程中全营养乳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微观结构和脂质消化速率。结果表明:模拟消化过程中,三种乳液的粒径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三种乳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经消化后OS乳液、Zein乳液和PL乳液的电位值分别为:-14.53、-19.90、-18.80 mV,Zein乳液的油滴被脂肪酶水解的程度最大;Zein乳液、OS乳液和PL乳液最终游离脂肪酸的释放率分别为:20.54%、17.21%、14.29%,Pickering全营养乳的体外脂质消化速率高于传统全营养乳,有利于全营养乳脂质的消化吸收,有助于提高乳液中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全营养乳 传统全营养乳 乳化剂类型 体外消化 脂肪酸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激活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并引发炎症反应
20
作者 孙常津 杨岩 +1 位作者 刘国玉 中西秀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4,共7页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AGE)是免疫球蛋白受体,能够与多种配体结合,研究发现RAGE参与了非专职吞噬细胞对组蛋白修饰的微米颗粒的吞噬过程,但目前没有研究证明组蛋白是RAGE的配体。该研...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AGE)是免疫球蛋白受体,能够与多种配体结合,研究发现RAGE参与了非专职吞噬细胞对组蛋白修饰的微米颗粒的吞噬过程,但目前没有研究证明组蛋白是RAGE的配体。该研究对组蛋白分子能否直接激活RAGE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进行探究。使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哺乳动物细胞对可溶性组蛋白分子的内化;采用钙黄绿素乙酰氧基甲酯/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检测胞内活性氧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炎症因子的释放。结果表明,组蛋白分子能够被野生型HEK293T细胞内化并于胞内溶酶体中聚集,RAGE-敲除细胞则无法内化组蛋白;培养基组蛋白质量浓度在100μg/mL时对细胞无明显毒性,细胞活性正常;组蛋白能够通过RAGE刺激细胞活性氧水平升高,并释放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组蛋白与DNA结合能够增强对RAGE的刺激。以上结果表明,组蛋白能够激活RAGE及其下游炎症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组蛋白 胞饮 活性氧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