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9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工程系统破坏的弱场控制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来贵 李建新 +1 位作者 赵娜 任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1-673,共3页
岩石工程系统的破坏发生在系统相对最薄弱部位和环节,系统的弱场控制着岩石工程的承载力。在建立弱场控制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度问题的弱场控制原理及其发生判据,利用数值分析和红外监测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含梯形孔洞混凝土... 岩石工程系统的破坏发生在系统相对最薄弱部位和环节,系统的弱场控制着岩石工程的承载力。在建立弱场控制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度问题的弱场控制原理及其发生判据,利用数值分析和红外监测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含梯形孔洞混凝土试件弱场控制的演化过程及对应的破坏现象,证实岩石工程系统的弱场是岩石结构与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弱场是岩石工程系统破坏的控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工程 弱场控制 强度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一种新的血管生物力学实验模型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波 姜宗来 +3 位作者 张炎 刘艳春 覃开荣 杨向群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5-230,共6页
本文设计并建立一种新型的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分别施加定常流与脉动流,检测其运行稳定性后,将猪颈总动脉进行体外培养7d,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与透射电镜技术,评价培养动脉的状态。结果表明,颈外动脉进行体外培养7d... 本文设计并建立一种新型的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分别施加定常流与脉动流,检测其运行稳定性后,将猪颈总动脉进行体外培养7d,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与透射电镜技术,评价培养动脉的状态。结果表明,颈外动脉进行体外培养7d仍然存活,血管几何形态结构与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本系统能够提供多种较为稳定的应力培养条件,为血管生物力学和血管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应力 器官培养 血管重建 平滑肌细胞 几何形态学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柔体系统碰撞动力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43
3
作者 刘才山 陈滨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4,共8页
多柔体系统碰撞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针对多柔体系统碰撞动力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述,其中包括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描述、碰撞模型的建立、铰接间隙引起的碰撞问题、数值算法、... 多柔体系统碰撞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针对多柔体系统碰撞动力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述,其中包括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描述、碰撞模型的建立、铰接间隙引起的碰撞问题、数值算法、实验研究、控制等几个方面,并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 碰撞 间隙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宫密封-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求解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思涌 薛自华 +1 位作者 陆圯 郑铁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1-45,共5页
迷宫密封广泛应用于各种旋转机械,研究密封内流体与转子的相互作用,对系统稳定性分析有重要意义。利用双控制体模型给出迷宫密封内不可压缩流场的控制方程,并用Jeffcot模型对转子-密封系统建模,求解此非线性动力模型得到系统转子位移与... 迷宫密封广泛应用于各种旋转机械,研究密封内流体与转子的相互作用,对系统稳定性分析有重要意义。利用双控制体模型给出迷宫密封内不可压缩流场的控制方程,并用Jeffcot模型对转子-密封系统建模,求解此非线性动力模型得到系统转子位移与密封腔内压强的数值解。以不平衡转子-密封系统为例,计算分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并用Hopf分岔图与Poincare截面图进行直观表示。结果表明减小转子质量偏心对提高系统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密封 双控制体模型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无违约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颖 马建敏 +1 位作者 苏芳 张文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2-947,共6页
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为3阶微分代数方程,已有的约束违约稳定法存在位移违约问题,数值仿真准确性和稳定性不足。本文将求解高阶微分代数方程的降阶理论、ε嵌入处理方式与隐式龙格库塔法相结合,提出了直接满足位移约束条件的多体系统动力... 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为3阶微分代数方程,已有的约束违约稳定法存在位移违约问题,数值仿真准确性和稳定性不足。本文将求解高阶微分代数方程的降阶理论、ε嵌入处理方式与隐式龙格库塔法相结合,提出了直接满足位移约束条件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无违约算法,避免了约束违约问题。该方法先将多体动力学方程转化为2阶微分代数方程,并与位移约束方程联立;再应用ε嵌入隐式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求解。应用两种方法分别对单摆机构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不仅能适应较大步长,且准确性和稳定性均优于约束违约稳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 动力学分析 微分代数方程 约束违约 隐式龙格库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舵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广 郑铁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2-505,共4页
针对某型导弹舵系统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出利用机械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和控制系统仿真软件MATLAB联合建立舵系统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的方法,使用地面物理试验数据校正了该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大量的虚拟试验预估了复杂环境下舵系统的... 针对某型导弹舵系统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出利用机械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和控制系统仿真软件MATLAB联合建立舵系统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的方法,使用地面物理试验数据校正了该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大量的虚拟试验预估了复杂环境下舵系统的展开性能、锁紧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能,获得了较为完整的虚拟试验数据,为该舵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系统 虚拟样机 展开性能 锁紧性能 操纵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弱面控制岩石力学系统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姚再兴 刘向峰 范福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3-534,共2页
在含有弱面的岩石微元体中,弱面的倾角不同,岩石力学系统的结构形式就不同,其力学特性随着弱面倾角的变化而变化;弱面的力学参数的变化也是控制整个岩石微元体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弱面的粘聚力越大,微元体系统承载能力越大,并且承载能... 在含有弱面的岩石微元体中,弱面的倾角不同,岩石力学系统的结构形式就不同,其力学特性随着弱面倾角的变化而变化;弱面的力学参数的变化也是控制整个岩石微元体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弱面的粘聚力越大,微元体系统承载能力越大,并且承载能力随弱面内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微元体 单一弱面 承载能力 结构形式 结构参数 力学系统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碰撞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才山 陈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1999年第3期5-11,共7页
本文针对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碰撞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述,包括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描述、碰撞模型的简化和处理、铰接间隙引起的碰撞问题、数值算法、实验研究、控制等几个方面。并根据目前的发现现状和研究中存... 本文针对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碰撞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述,包括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描述、碰撞模型的简化和处理、铰接间隙引起的碰撞问题、数值算法、实验研究、控制等几个方面。并根据目前的发现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体系统 动力学 碰撞 间隙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系统斜碰撞动力学中的结构柔性效应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才山 陈滨 王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2000年第2期24-27,共4页
本文针对重力场下作大范围回转运动的柔性梁与一固定斜面发生斜碰撞的情况 ,建立起系统含碰撞的一致线性化的动力学方程。根据Hertz接触理论和线性切线接触刚度建立碰撞接触模型。针对结构不同刚度的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 ,由仿真算例的... 本文针对重力场下作大范围回转运动的柔性梁与一固定斜面发生斜碰撞的情况 ,建立起系统含碰撞的一致线性化的动力学方程。根据Hertz接触理论和线性切线接触刚度建立碰撞接触模型。针对结构不同刚度的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 ,由仿真算例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结构的柔性对碰撞过程中的微运动具有明显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斜碰撞 结构柔性 效应 多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改进的离散零空间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颖 马建敏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6-501,共6页
通过对已有离散零空间矩阵计算方法的改进,构造了改进的离散零空间等效变换公式,该公式可不依赖于特定的积分方法,能简洁、方便的与多种数值积分方法相结合。基于改进公式,提出了改进的离散零空间算法框架,并将该框架与一般变分积分法结... 通过对已有离散零空间矩阵计算方法的改进,构造了改进的离散零空间等效变换公式,该公式可不依赖于特定的积分方法,能简洁、方便的与多种数值积分方法相结合。基于改进公式,提出了改进的离散零空间算法框架,并将该框架与一般变分积分法结合,构造了约束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改进的离散零空间算法。通过曲柄滑块机构的数值实验,验证了改进的离散零空间等效变换公式的正确性,示例了其与数值积分算法的良好结合性,说明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多体系统 微分代数方程 离散零空间 变分积分法 约束违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柔性对系统碰撞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才山 陈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4-67,共4页
针对在重力场下作大范围回转运动的柔性梁与一固定斜面发生斜碰撞的情况,根据Hertz 接触理论和非线性阻尼项建立法向碰撞接触模型。引入线性切线接触刚度建立切向碰撞接触模型,以考虑接触过程中由于切向相对速度的换向作用引起... 针对在重力场下作大范围回转运动的柔性梁与一固定斜面发生斜碰撞的情况,根据Hertz 接触理论和非线性阻尼项建立法向碰撞接触模型。引入线性切线接触刚度建立切向碰撞接触模型,以考虑接触过程中由于切向相对速度的换向作用引起的摩擦力的变化。利用假设模态法和Lagrangian 方程建立系统含碰撞过程的一致线性化的动力学模型。最后根据不同刚度下的柔性梁的动力学仿真计算,探讨了结构柔性对系统碰撞过程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斜碰撞 结构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milton原理的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才山 陈滨 +1 位作者 阎绍泽 吴德隆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9年第5期32-36,共5页
首先基于Ham ilton 原理建立起一般柔性体连续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进而以水平面内作大范围回转运动的柔性梁为例,在Eu1er-Bem oulli梁模型的假设前提下,根据轴向不可伸长的柔性梁的几何约束条件,推导出作... 首先基于Ham ilton 原理建立起一般柔性体连续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进而以水平面内作大范围回转运动的柔性梁为例,在Eu1er-Bem oulli梁模型的假设前提下,根据轴向不可伸长的柔性梁的几何约束条件,推导出作大范围刚体运动的柔性梁连续系统的一致线性化振动微分方程。采用假设模态法对其离散化,导出考虑刚弹耦合作用的柔性梁有限维离散化动力学模型。文中最后给出了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体 动力学 多体系统 数学模型 哈密顿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对边坡力学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彩红 王永岩 李剑光 《煤矿开采》 2007年第1期8-10,13,共4页
为了研究边坡力学系统变形的稳定性,通过对岩质边坡流变机制的分析,以岩石蠕变模型理论为基础,对模型基本元件的参数取值范围进行改变,及引进一种非牛顿黏滞体模型,建立一种能够反映岩石加速蠕变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组合模型... 为了研究边坡力学系统变形的稳定性,通过对岩质边坡流变机制的分析,以岩石蠕变模型理论为基础,对模型基本元件的参数取值范围进行改变,及引进一种非牛顿黏滞体模型,建立一种能够反映岩石加速蠕变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组合模型:H-K-VP-(H‖—N‖St.V)(其中,—N为非牛顿黏滞体模型),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岩石的蠕变性态,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及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流变机制 蠕变模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铰接间隙与杆件柔性的空间伸展机构单元的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模拟──第二部分 : 系统动态特性的计算模拟结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滨 潘寒萌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7年第3期33-40,共8页
以文献1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根据,对于伸展机构典型单元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模拟,得到了伸展机构关节力,伸展中的振动和摇摆以及间隙和其他非理想因素的耦合效应等如何依赖于铰接间隙及杆件柔性的一系列典型结果。
关键词 柔性 动力学 数学模拟 空间伸展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宽轴承-转子系统碰摩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席慧玲 孙保苍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7-550,共4页
利用通过变分方法得到的有限宽轴承非定常油膜力的解析公式,以有限宽轴承-刚性Je?cott转子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其运动特性时,除考虑油膜力外,还考虑碰摩,将这两种非线性因素综合起来,用数值模拟研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借助相图、分... 利用通过变分方法得到的有限宽轴承非定常油膜力的解析公式,以有限宽轴承-刚性Je?cott转子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其运动特性时,除考虑油膜力外,还考虑碰摩,将这两种非线性因素综合起来,用数值模拟研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借助相图、分岔图、Poincare映射图及频谱图分析系统的运动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在特定的参数组合下出现了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为解决实际工程系统中遇到的问题,如故障诊断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宽轴承-转子 碰摩 油膜力 变分方法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与控制科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3-29,共7页
基于对力学与控制科学的相似性的分析 ,阐述了 4个有意义的力学系统控制问题 :1具非完整约束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控制 ;2具非单一平衡位置的力学系统及其总体性质 ;3多体动力学与控制 ;4具分布参数的力学系统 .最后给出了一个具启示性... 基于对力学与控制科学的相似性的分析 ,阐述了 4个有意义的力学系统控制问题 :1具非完整约束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控制 ;2具非单一平衡位置的力学系统及其总体性质 ;3多体动力学与控制 ;4具分布参数的力学系统 .最后给出了一个具启示性的看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控制系统 非完整约束 非单一平衡位置 多体 分布参数力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约束力学系统在白噪声激励下的平稳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海平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2-417,共6页
该文研究受非线性或者线性非完整约束的力学系统在白噪声激励下的平稳响应,得到两类系统的精确解,并举例说明所得结果.
关键词 分析力学 随机微分方程 随机响应 白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到多点打击的非理想离散系统冲击动力学
18
作者 姚文莉 陈滨 +1 位作者 赵振 尉立肖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5-700,共6页
研究受到多个打击的离散系统考虑库仑摩擦时动力学的求解方法。当离散系统受到冲击时,若约束为非理想时,摩擦作用点的滑动速度的变化及黏滞现象会带来相应的摩擦力方向的变化,所以按照经典的离散系统的冲击动力学的方法无法处理在无限... 研究受到多个打击的离散系统考虑库仑摩擦时动力学的求解方法。当离散系统受到冲击时,若约束为非理想时,摩擦作用点的滑动速度的变化及黏滞现象会带来相应的摩擦力方向的变化,所以按照经典的离散系统的冲击动力学的方法无法处理在无限小的冲击时间内摩擦力的积分问题。在引入新的无量纲的时间参数后,通过建立相应的动量冲量的一阶微分方程,在趋近于零的冲击区间的讨论变为在有限区间中来分段研究含滑动黏滞的冲击过程,得到了受到多点打击的离散系统考虑库仑摩擦时的动力学的求解方法,即根据冲击前的初始状态无需回到繁琐的微分方程的求解便可以得到冲击后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给出了计算流程及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 多点打击 离散系统 分段 冲击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工程系统破坏的弱场控制原理
19
作者 任昕 王来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35-137,共3页
岩石工程系统的破坏发生在系统相对最薄弱部位,系统的弱场控制着岩石工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问题,在建立弱场控制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度问题的弱场控制原理及其发生判据,并以岩粱为例说明了强度问题弱场发生的实例,分析了弱场的... 岩石工程系统的破坏发生在系统相对最薄弱部位,系统的弱场控制着岩石工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问题,在建立弱场控制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度问题的弱场控制原理及其发生判据,并以岩粱为例说明了强度问题弱场发生的实例,分析了弱场的不同源性,并且分析了悬臂岩粱强度问题的弱场不同源性;阐明了结构因素、环境因素和结构在环境作用下的演化因素弱场的影响;又以岩粱为例指出了人为控制岩石工程系统破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工程 弱场 控制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系综理论发展可靠工程转捩模型的一种新思路 被引量:3
20
作者 毕卫涛 唐帆 +1 位作者 胡永煌 佘振苏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6-1148,I0003,共14页
边界层转捩是一个科学与工程难题。当代工程转捩模型建立在间歇因子的唯象演化基础上,包含大量的经验参数和关联函数,其物理意义模糊导致适用范围不明确。随着高速流动的物理新因素的增加,出现了模型复杂性迅速增长,而可靠性越来越低的... 边界层转捩是一个科学与工程难题。当代工程转捩模型建立在间歇因子的唯象演化基础上,包含大量的经验参数和关联函数,其物理意义模糊导致适用范围不明确。随着高速流动的物理新因素的增加,出现了模型复杂性迅速增长,而可靠性越来越低的尴尬状况。根本性的瓶颈在于缺乏完整的湍流边界层理论,这一状况在壁湍流的结构系综理论诞生后出现了显著变化。该理论将固壁对湍流脉动形成的对称性约束表述为形成少数个结构系综,利用结构系综的广义拉伸对称性假设,完成了对于规范边界层平均速度和湍动能的完整剖面的统一描述,与大量实验和计算数据精确符合。将该理论应用于描述边界层的流向变化,便自然形成了从层流到过渡区再到湍流充分发展区的三系综刻画,实现了对转捩全过程的完整描述。本文提出了一个构建典型工程边界层转捩模型的新思路:依据实验和可靠的计算数据确定转捩边界层的流向结构系综,提炼反映转捩边界层物理状态和相似性的多层结构参数,进而形成物理图像清晰、定量描述精确的新型转捩模型。针对自由来流湍流诱发的平板边界层强迫转捩和有攻角的高超声速尖锥转捩两类流动,证明了上述思路的可行性,获得了对大湍流度下平板转捩的全分量、全流域的精准理论描述。将所发展的SED-SL代数转捩模型应用到高超声速尖锥的计算,得到了与实验一致的计算结果。通过细致刻画边界层流动的多层结构系综,有望推动转捩模型研究进入一个物理化、精确化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转捩 转捩模型 结构系综理论 湍动能 尖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