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的开发 被引量:26
1
作者 姚伟 文劲宇 +1 位作者 程时杰 蒋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101,共7页
详细介绍了电力系统暂态仿真软件的开发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power system simulation toolbox,PSST)。该仿真工具箱目前可完成潮流计算,小干扰稳定分析和动态时域仿真等方面的分析和研... 详细介绍了电力系统暂态仿真软件的开发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power system simulation toolbox,PSST)。该仿真工具箱目前可完成潮流计算,小干扰稳定分析和动态时域仿真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具有使用方便、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克服了常规的大型商业化软件难以添加新模块的缺点,能够无缝地以Simulink模块的形式添加自定义新模块。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仿真精度的要求灵活选用合适的Simulink求解器进行仿真求解而无需修改仿真模型。通过对同一个新英格兰系统进行时域仿真,将PSST和电力系统工具箱(power system toolbox,PST)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验证PSST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以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广域附加阻尼控制器的设计为例阐述了用PSST设计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看出,PSST非常适合用于电力系统控制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MATLAB/SIMULINK 暂态稳定 仿真工具 广域附加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服务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架构方案 被引量:35
2
作者 毕艳冰 蒋林 +2 位作者 王新军 崔立真 张大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2-99,共8页
智能调度作为现代电力系统及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针对传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架构存在的信息孤岛和软件设计的高耦合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架构的解决方案。针对采用... 智能调度作为现代电力系统及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针对传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架构存在的信息孤岛和软件设计的高耦合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架构的解决方案。针对采用面向服务的软件设计理念构造和集成的电力调度控制系统所面临的服务粒度规划、服务实体实现的问题,尝试采用改进型代理模型解决。针对传统多代理系统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存在的高耦合问题,提出采用新的面向服务的设计方法,以更好地体现多代理系统的独立自治、灵活和协作的设计初衷。对传统自适应代理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了面向服务的服务监听型自适应代理模型。最后通过设计实现基于多代理的面向服务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仿真系统,验证了该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调度控制系统 面向服务架构(SOA) 多代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追踪技术的中频真空电弧弧后特性研究
3
作者 蒋原 马速良 +4 位作者 武雨田 何安景昇 李擎 武建文 夏尚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138-4147,共10页
为更全面地掌握中频真空电弧的弧后特性,该文采用目标检测及交并比跟踪等视觉追踪技术分析电弧图像,三维重构了弧后金属液滴的喷溅轨迹,并基于此求解了电弧内部的空间压力梯度。实验及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中频真空电弧发生弧后击穿时,... 为更全面地掌握中频真空电弧的弧后特性,该文采用目标检测及交并比跟踪等视觉追踪技术分析电弧图像,三维重构了弧后金属液滴的喷溅轨迹,并基于此求解了电弧内部的空间压力梯度。实验及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中频真空电弧发生弧后击穿时,电弧电压发生频率为50 kHz的高频振荡,弧后期间在双视角电弧图像中均观察到了大量的金属液滴喷溅。在考虑将电弧压力梯度作为金属液滴喷溅的驱动力的情况下,灭弧室内的压力梯度可达到1.2MPa/mm。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均达到10^(5)m/s^(2)数量级,喷溅速度为10m/s数量级,从触头边缘喷溅至灭弧室玻璃内壁的时间尺度为ms级。金属液滴表面的Cu蒸气密度为2.2×10^(19)m^(-3),在喷溅过程中,金属液滴持续蒸发,液滴表面Cu的质量分数从65%下降到10%,大量Cu蒸气进入灭弧室,减弱弧后介质恢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真空电弧 弧后特性 金属液滴 多目标跟踪 电弧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最优控制力的确定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健 J.Wang Q.H.Wu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5-167,共3页
对一种车辆主动悬架装置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该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该主动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应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全状态反馈控制器,以获得最优的主动控制力。对控制器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按... 对一种车辆主动悬架装置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该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该主动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应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全状态反馈控制器,以获得最优的主动控制力。对控制器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按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方式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车辆性能改善方面主动系统优于被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最优控制 车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替代气体热开断能力与物性参数关系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阎究敦 张权 曹昆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30,共8页
文中讨论了在探索选择六氟化硫(SF_6)替代气体的过程中关于气体开断能力研究的重要性,并对气体开断能力的评估进行了阐述。简要总结了目前工业界对SF_6替代气体开断试验的结果。以N_2和CO_2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开断性能劣于SF_6的原因... 文中讨论了在探索选择六氟化硫(SF_6)替代气体的过程中关于气体开断能力研究的重要性,并对气体开断能力的评估进行了阐述。简要总结了目前工业界对SF_6替代气体开断试验的结果。以N_2和CO_2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开断性能劣于SF_6的原因,初步建立了喷口电弧中气体开断能力与物性参数间的关系,为理解SF_6替代气体开断机理及选择判据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替代气体 喷口电弧 N2 CO2 湍流模型 开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信延迟的分散网络化预测负荷频率控制 被引量:18
6
作者 姚伟 文劲宇 +2 位作者 孙海顺 程时杰 蒋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92,共9页
针对现代电力市场情况下负荷频率控制系统存在不可忽略的通信延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化预测控制的分散负荷频率控制策略。这种控制策略在改进的广义预测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延迟补偿器以补偿固定和随机通信网络通信延迟,此外,... 针对现代电力市场情况下负荷频率控制系统存在不可忽略的通信延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化预测控制的分散负荷频率控制策略。这种控制策略在改进的广义预测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延迟补偿器以补偿固定和随机通信网络通信延迟,此外,还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归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预测模型来消除系统运行状态改变和模型不精确的影响。以3区域负荷频率控制系统为例,考虑了发电机组发电速率约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网络化预测控制的分散负荷频率控制不仅能够有效补偿固定和随机通信延迟,且其控制效果优于常规的比例积分型负荷频率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通信延迟 发电速率约束 网络化预测控制 负荷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数据分发服务的智能变电站IEC 61850的实现方法 被引量:20
7
作者 毕艳冰 蒋林 +2 位作者 张大海 王新军 崔立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9-155,7,共7页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需要实时可靠的通信支持。IEC 61850作为智能变电站的通信标准,没有定义具体的通讯协议的实现方法,造成具体实现中面临映射多样化、非标准化以及实现复杂的问题。针对IEC 61850标准中的模型与常规的基...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需要实时可靠的通信支持。IEC 61850作为智能变电站的通信标准,没有定义具体的通讯协议的实现方法,造成具体实现中面临映射多样化、非标准化以及实现复杂的问题。针对IEC 61850标准中的模型与常规的基于制造报文规范(manufacturing messagespecification,MMS)映射的不足,以及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中间件的紧耦合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完全基于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方式的数据分发服务规范(data distributionsservice,DDS)映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bstract communicationservice interface,ACSI)的新方法。DDS提供丰富的服务质量策略,适合对实时数据要求高的应用环境。采用符合DDS规范的中间件作为映射实现的工具,设计了具体的映射实例模型,并针对电力工程应用特点,得出IEC 61850实现工程应用的标准步骤。相对于其他的软件中间件(如CORBA-TAO)映射的方法,基于DDS的中间件提供了一个简便、快速、规范的实现。最后设计实现智能变电站实时通信仿真系统,并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数据分发服务 中间件 IEC 618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滞影响的SVC广域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7
8
作者 姚伟 文劲宇 +1 位作者 程时杰 蒋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9-246,共8页
本文提出了考虑时滞影响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广域附加阻尼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以含有SVC的新英格兰电力系统为例,通过几何可控/可观度分析选择SV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广域输入信号,采用留数法计算得出了其时滞补偿参数,随后采用时滞稳... 本文提出了考虑时滞影响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广域附加阻尼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以含有SVC的新英格兰电力系统为例,通过几何可控/可观度分析选择SV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广域输入信号,采用留数法计算得出了其时滞补偿参数,随后采用时滞稳定性判据分析了含有SVC常规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增益与闭环电力系统的时滞稳定裕度的关系,最后根据时滞稳定裕度结果确定了SVC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考虑时滞影响的SVC附加阻尼控制器既能够提高系统的阻尼特性,又具有一定的时滞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 静止无功补偿器 广域 附加阻尼控制 几何可控/可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信延迟的网络化预测广域阻尼控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姚伟 文劲宇 +2 位作者 孙海顺 程时杰 蒋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8-255,共8页
针对电力系统广域稳定控制存在运行方式多变和通信延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化预测控制的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该网络化预测控制在改进的广义预测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延迟补偿器以补偿固定和随机通信延迟。此外,还通过带... 针对电力系统广域稳定控制存在运行方式多变和通信延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化预测控制的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该网络化预测控制在改进的广义预测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延迟补偿器以补偿固定和随机通信延迟。此外,还通过带变遗忘因子的递归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预测模型以消除系统运行状态改变和模型不精确的影响。对四机两区域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网络化预测广域阻尼控制器既能显著改善区间振荡模式的阻尼,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补偿固定和随机通信延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广域测量系统 网络化预测控制 广域阻尼控制器 通信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96
10
作者 肖登明 阎究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9-707,共9页
文中介绍了GIL的发展历史和应用范围、特点,以及国内外GIL的应用状况,分析了第一代SF_6气体绝缘的GIL和第二代SF_6混合气体绝缘的GIL的运行情况,提出了采用SF_6体积分数10%~20%的混合气体绝缘的GIL作为第二代GIL的发展方向。指出了压缩... 文中介绍了GIL的发展历史和应用范围、特点,以及国内外GIL的应用状况,分析了第一代SF_6气体绝缘的GIL和第二代SF_6混合气体绝缘的GIL的运行情况,提出了采用SF_6体积分数10%~20%的混合气体绝缘的GIL作为第二代GIL的发展方向。指出了压缩空气绝缘不适用于高压及以上等级的GIL,提出了采用CF3I混合气体作为第三代GIL的研究发展方向。研究分析了CF3I混合气体的绝缘强度、液化温度和温室效应等特性,指出了CF3I与N_2混合气体可以作为超特高压GIL中SF_6的替代气体,在绝缘强度、液化温度和成本造价上都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对CF3I体积分数为10%~30%的混合气体进行可行性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 SF6替代气体 CF3I 混合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条件下空气与SF_6喷口电弧换热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权 杨芳 +1 位作者 祁海洋 阎究敦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1-47,共7页
空气作为来源丰富的自然气体其绝缘和电流开断性能得到了很多研究。近几年来作为Fluoroketone的稀释气体在中压开关中进行了SF_6替代试验。大量结果表明基于空气的气吹断路器故障电流开断能力远远小于SF_6断路器,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回... 空气作为来源丰富的自然气体其绝缘和电流开断性能得到了很多研究。近几年来作为Fluoroketone的稀释气体在中压开关中进行了SF_6替代试验。大量结果表明基于空气的气吹断路器故障电流开断能力远远小于SF_6断路器,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回答为什么空气电弧的时间常数远大于SF_6电弧的时间常数、其开断性能远远弱于后者的问题。文中基于可靠的实验数据对二维轴对称微分湍流电弧模型中的湍流参数首先进行了标定,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空气电弧的能量交换机理。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小电流空气喷口电弧径向和轴向散热相当,而在SF_6电弧中径向散热占绝对主导地位。两者散热机理的差异与径向温度分布(弧柱半径大小)有直接关系,而径向温度分布由物性参数ρCp通过湍流换热控制。因此,文中的研究结果为找出瞬态电弧中(开断过程)气体的不同开断能力的原因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替代气体 空气电弧 超音速喷口 伏安特性 湍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桂宏 黄赫 刘祥炎 《电气工程学报》 2018年第9期1-7,共7页
针对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传统直接转矩控制(DTC)在数字控制条件下的特点,在分析定子磁链幅值、转矩角和转矩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以降低稳定运行时的转矩脉动和减少起动时间为目标,研究了含零矢量DTC的控制性能,并从仿真角度对传统DT... 针对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传统直接转矩控制(DTC)在数字控制条件下的特点,在分析定子磁链幅值、转矩角和转矩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以降低稳定运行时的转矩脉动和减少起动时间为目标,研究了含零矢量DTC的控制性能,并从仿真角度对传统DTC进行优化。确定零矢量最优作用区间,保证了电机稳定运行时较低的转矩脉动又实现了电机具有较短的起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零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辨识结果连续性的Type-Ⅲ型工商业负荷辨识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段晶 李勇 +3 位作者 张振宇 李巍巍 蒋林 李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5-72,共8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可以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从而减少电量消耗。其中,由于状态的连续可变性,连续变化(Type-Ⅲ)型负荷的辨识一直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Type-Ⅲ型负荷的辨识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可以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从而减少电量消耗。其中,由于状态的连续可变性,连续变化(Type-Ⅲ)型负荷的辨识一直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Type-Ⅲ型负荷的辨识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算法。首先,根据互信息理论进行负荷特征选择;然后,利用残差神经网络作为深度CNN的基本架构,提取负荷多维特征并实现Type-Ⅲ型负荷的初辨识;最后,为了解决CNN辨识结果中存在的状态断点问题,采用HMM完成负荷辨识结果的连续性优化。在复杂的工商业运行环境中,对具有代表性的Type-Ⅲ型负荷数据进行了算法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辨识Type-Ⅲ型工商业负荷的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互信息 残差神经网络 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CO_2和SF_6喷口电弧电流开断能力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煜敬 张豪 +2 位作者 张权 姚永其 阎究敦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40,共10页
文中研究了瞬态条件下电弧在3种不同气体中(N_2、CO_2和SF_6)熄弧时的形态及能量交换机理。首先根据实验结果对湍流电弧模型进行了严格校准、确认其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对3种电弧进行仿真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能量守恒分析,指出了不同气... 文中研究了瞬态条件下电弧在3种不同气体中(N_2、CO_2和SF_6)熄弧时的形态及能量交换机理。首先根据实验结果对湍流电弧模型进行了严格校准、确认其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对3种电弧进行仿真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能量守恒分析,指出了不同气体燃弧过程中对电弧特性起主导作用的能量输运机理。基于湍流电弧中径向温度分布曲线的特征,阐述并确认了喷口电弧的电流开断能力与气体的物性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替代气体 电流开断能力 瞬态电弧 能量榆运过程 物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