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养殖动物病毒病的防控思路和措施(上) 被引量:1
1
作者 唐绍林 高雪 陈明卫 《当代水产》 2015年第6期78-79,共2页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高密度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有些养殖品种养殖年限的延长,主要养殖种类的病毒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给水产养殖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如以前大量发病的草鱼出血病(见图1)、青鱼出血病(见图2)、海水鱼真鲷虹彩...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高密度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有些养殖品种养殖年限的延长,主要养殖种类的病毒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给水产养殖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如以前大量发病的草鱼出血病(见图1)、青鱼出血病(见图2)、海水鱼真鲷虹彩病毒病、海水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病、鳜鱼脾肾坏死病毒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性有增无减,近些年来在我国陆续新发现的一些病毒病,如锦鲤疱疹病毒病(见图3)、鲫鱼疱疹病毒病给鲤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虹彩病毒病 锦鲤疱疹病毒病 水产养殖 草鱼出血病 南美白对虾 养殖种类 养殖业者 海水鱼 养殖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动物病毒病的防控思路和措施(中)
2
作者 唐绍林 高雪 陈明卫 《当代水产》 2015年第7期80-81,共2页
3防病毒病的诱发因素有时水产养殖动物携带病毒,但养殖环境稳定,没有强烈应激的情况下,并不发病,也能正常养殖到出塘,也就是说隐性感染可以不发病。但有的池塘鱼虾携带病毒,当水环境剧烈变化或其它强烈应激发生时病毒病就开始爆发,造成... 3防病毒病的诱发因素有时水产养殖动物携带病毒,但养殖环境稳定,没有强烈应激的情况下,并不发病,也能正常养殖到出塘,也就是说隐性感染可以不发病。但有的池塘鱼虾携带病毒,当水环境剧烈变化或其它强烈应激发生时病毒病就开始爆发,造成鱼虾死亡(示意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动物 池塘鱼 草鱼出血病 气泡病 水环境 锦鲤疱疹病毒病 并塘 水体环境 免疫增强剂 死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动物病毒病的防控思路和措施(下)
3
作者 唐绍林 高雪 陈明卫 《当代水产》 2015年第8期88-89,共2页
5发生病毒病后控制影响死亡的因素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病毒病以后的死亡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鱼体抗病能力、病毒致病力的影响以外,还受到水质环境、人为管理等方面的影响,由于目前养殖生产者和一些鱼病防治人员对病毒病认识上的不足,... 5发生病毒病后控制影响死亡的因素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病毒病以后的死亡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鱼体抗病能力、病毒致病力的影响以外,还受到水质环境、人为管理等方面的影响,由于目前养殖生产者和一些鱼病防治人员对病毒病认识上的不足,采取不合理的处理方法导致大量死亡的案例屡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动物 鱼病防治 水质环境 养殖生产者 死亡高峰 死亡数量 抗病能力 死亡量 气泡病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和幼鱼肠道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莉芳 邢秀苹 +3 位作者 赖红娥 杨欢欢 秦贵信 杨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14,共8页
【目的】研究大豆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幼鱼肠道组织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初始体质量为(10.12±0.08)g/尾的鲤稚鱼、(116.89±0.13)g/尾的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饲养试验。以鱼粉为... 【目的】研究大豆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幼鱼肠道组织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初始体质量为(10.12±0.08)g/尾的鲤稚鱼、(116.89±0.13)g/尾的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饲养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混合油脂(m(玉米油)∶m(鱼油)=1∶1)为脂肪源,糊精、面粉作为饲料糖源,分别配制成5种等氮(鲤稚鱼和幼鱼饲料粗蛋白含量分别约为400和360g/kg)等能(总能分别约为16.9和15.2MJ/kg)的半精制饲料,其中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30,60,90,120g/kg。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组织学方法,探讨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幼鱼肠道组织的影响。【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大豆抗原蛋白Glyicinin添加量为30,60,90,120g/kg组的鲤稚鱼中肠和后肠皱襞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前肠皱襞高度、肠质量、肠长、肠体指数和肠长指数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添加量的增加,鲤幼鱼前肠、中肠和后肠皱襞高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大豆抗原蛋白Glyicinin的添加量为60,90,120g/kg组鲤幼鱼后肠皱襞高度、肠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Glyicinin的添加量为120g/kg组鲤幼鱼肠长和肠长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肠和中肠皱襞高度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肠道形态变化来看,当Glyicinin添加量为60g/kg时,鲤稚鱼肠绒毛开始出现局部断裂或破损;当Glyicinin添加量为90和120g/kg时肠道组织形态进一步被破坏,中肠和后肠受到Glycinin的影响较严重。当Glyicinin添加量为60g/kg时,鲤幼鱼肌层开始出现变薄的现象;当Glyicinin添加量为90和120g/kg时,肠道形态受到的影响较显著,绒毛出现断裂或者缺失。【结论】当鲤稚鱼饲料中大豆抗原蛋白Glyicinin的添加量为30g/kg时,就会引起中肠和后肠皱襞高度下降;而当Glyicinin的添加量为60g/kg时会引起鲤幼鱼后肠皱襞高度下降,同时鲤稚鱼和鲤幼鱼肠道形态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抗原蛋白 稚鱼 幼鱼 肠道组织 大豆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养殖池塘底泥理化指标和细菌数量变化的检测 被引量:12
5
作者 迟爽 刘海军 +3 位作者 刘冉 赵振军 马家好 崔龙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通过检测刺参养殖池塘底泥的6项理化指标和8类细菌数量,研究了山东省莱州刺参养殖池塘底质的周年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底泥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趋势相同,变化范围分别为(7.15±0.40)^(7.80±0.21)和(42.8±85.5)^(-... 通过检测刺参养殖池塘底泥的6项理化指标和8类细菌数量,研究了山东省莱州刺参养殖池塘底质的周年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底泥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趋势相同,变化范围分别为(7.15±0.40)^(7.80±0.21)和(42.8±85.5)^(-351.0±61.5)mV。硫化物的变化趋势与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相反,其含量变化范围为(47.66±47.01)^(496.12±418.57)μg/g(干重)。总氮、总磷和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57.42±103.40)^(865.83±187.85)、(166.83±17.12)^(241.32±27.21)μg/g和0.27%±0.08%~0.37%±0.10%。异养细菌、弧菌和芽孢杆菌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27±5.55)×105^(6.41±8.48)×106、(5.39±4.32)×103^(1.62±2.01)×105和(1.31±1.57)×104^(7.57±1.66)×104 CFU/g。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80±1.16)×105^(1.31±1.64)×107个/g、(2.67±2.48)×103^(5.11±5.88)×104个/g和(8.08±8.99)×10^(1.45±1.73)×103个/g,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1年内的变化趋势相同。硫还原细菌和硫氧化细菌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62±5.53)×102^(7.22±5.52)×104个/g和(6.50±5.17)×101^(1.00±1.16)×104个/g,两种细菌数量在一年内的变化趋势相反。研究表明,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与硫氧化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硫化物含量分别与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及硫还原细菌的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机碳含量与硫还原细菌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刺参养殖池塘底泥的多项理化指标和细菌数量之间显著相关,关系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池塘 底泥 理化指标 细菌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pH对黄金鲈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婳 邢秀苹 +3 位作者 黄权 吴莉芳 杨欢欢 王洪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温度和pH对黄金鲈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pH对黄金鲈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其中,蛋白酶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淀粉酶和脂肪酶分别采用淀粉酶试剂盒和脂肪酶试剂盒测定。【结... 【目的】研究温度和pH对黄金鲈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pH对黄金鲈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其中,蛋白酶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淀粉酶和脂肪酶分别采用淀粉酶试剂盒和脂肪酶试剂盒测定。【结果】在设定的温度和pH范围内,黄金鲈各组织器官消化酶的活力均随着温度和pH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胃和肝脏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肠、中肠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50℃;胃、中肠、肝脏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5℃,前肠和幽门盲囊的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0℃;各组织器官脂肪酶活力最适温度均为40℃。黄金鲈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和肝脏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2.5,8.0,9.0,9.0和6.0,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为6.0,6.0,7.0,7.0和6.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6.0,7.0,7.0,7.0和7.0。黄金鲈不同组织器官的消化酶活力不同。在最适温度下,不同组织器官蛋白酶活力顺序为幽门盲囊>前肠>胃>中肠>肝脏,淀粉酶的活力顺序为肝脏>前肠>中肠>幽门盲囊>胃,脂肪酶的活力顺序为肝脏>胃>前肠>幽门盲囊>中肠。【结论】黄金鲈消化酶活力的最适温度均高于其生长的最适水温。胃蛋白酶在强酸性时活力较高,肝脏蛋白酶活力在偏酸性条件下较高,肠道和幽门盲囊蛋白酶活力在偏碱性时较高;淀粉酶活力在中性偏酸性时较高;脂肪酶在中性时活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鲈 消化酶活力 温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养殖池塘中浮游和底栖藻类群落的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冉 迟爽 +4 位作者 程敬伟 曾勇 赵振军 马家好 崔龙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79-584,共6页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对山东省莱州市仿刺参养殖区的6口面积为5000~6000 m2,水深1.8~2.0 m的养殖池塘中的浮游和底栖藻类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群落的组成、密度、生物量、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对山东省莱州市仿刺参养殖区的6口面积为5000~6000 m2,水深1.8~2.0 m的养殖池塘中的浮游和底栖藻类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群落的组成、密度、生物量、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McNaugton优势度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池塘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7门40种,主要由硅藻组成;底栖藻类18种,均属硅藻门。浮游藻类密度为7.810×105~249.662×105个/L ,生物量为1.65~12.07 m g/L ,多样性指数为2.09~2.93,均匀度为0.56~0.78,丰富度为1.74~2.42。浮游藻类优势种的种类较多,优势种随时间而变化。底栖藻类密度为4.124×105~14.289×105个/cm2,生物量为2.60~11.27 mg/cm2,多样性指数为1.67~2.73,均匀度为0.48~0.73,丰富度为1.41~1.83。底栖藻类优势种种类较少,一年中优势种几乎不变。浮游藻类与底栖藻类的密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莱州仿刺参养殖池塘中浮游与底栖藻类多样性较好,池塘生态环境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池塘 浮游藻类 底栖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鲈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婳 吴莉芳 +3 位作者 杨欢欢 邢秀苹 秦贵信 张东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2-137,共6页
【目的】分析测定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的肌肉营养成分,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20尾体质量为(142.29±4.31)g的黄金鲈为检测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肌肉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及氨基酸含量。【结果】... 【目的】分析测定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的肌肉营养成分,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20尾体质量为(142.29±4.31)g的黄金鲈为检测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肌肉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及氨基酸含量。【结果】黄金鲈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79.1g/kg,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86.2,12.1和12.6g/kg。氨基酸总量为84.07%(质量分数,干样,下同),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36.66%,占氨基酸总量的43.62%,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2.57,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量为42.06%,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33.14%。鱼肉中富含Ca、Mg、Zn等矿物质元素。【结论】黄金鲈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较丰富,粗脂肪含量较低,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经常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鲈 含肉率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球蛋白对幼鲤生长、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吴莉芳 赖红娥 +4 位作者 杨欢欢 杨婳 邢秀苹 王洪鹤 秦贵信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1,共7页
【目的】研究大豆球蛋白(Glycinin)对幼鲤生长、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初始体质量为(10.12±0.08)g鲤稚鱼和初始体质量为(116.89±0.13)g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 【目的】研究大豆球蛋白(Glycinin)对幼鲤生长、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初始体质量为(10.12±0.08)g鲤稚鱼和初始体质量为(116.89±0.13)g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鲤稚鱼和幼鱼的饲料等氮(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36%)等能(总能分别是16.9和15.2 MJ/kg),大豆球蛋白的添加梯度为0、3.0%、6.0%、9.0%、12.0%,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结果和结论】在鲤稚鱼和幼鱼的配合饲料中,不同比例添加大豆球蛋白,会导致其生长性能不同程度地下降.鲤稚鱼3.0%、6.0%、9.0%和12.0%组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效率、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鲤幼鱼3.0%组的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0%、9.0%和12.0%组的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随着大豆球蛋白的添加量增加,鲤稚鱼和幼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3.0%组鲤稚鱼和幼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0%、9.0%和12.0%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鲤稚鱼和幼鱼肌肉中的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鲤稚鱼配合饲料中大豆球蛋白的添加比例不应超过3.0%;鲤幼鱼配合饲料中大豆球蛋白的添加比例不应超过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球蛋白 稚鱼 幼鱼 生长 饲料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龙波 周雪莹 +2 位作者 吕虹 刘爱民 马家好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51,共5页
为探讨大菱鲆的消化生理,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胃黏膜上皮由柱状细胞组成,胃腺上皮由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构成,幽门盲囊与肠黏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数量不等的黏液细胞组成。胃黏膜柱状细胞呈现酸性磷酸酶和一... 为探讨大菱鲆的消化生理,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胃黏膜上皮由柱状细胞组成,胃腺上皮由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构成,幽门盲囊与肠黏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数量不等的黏液细胞组成。胃黏膜柱状细胞呈现酸性磷酸酶和一定的脂酶活性;胃腺Ⅰ型细胞分泌黏液,Ⅱ型细胞呈现蛋白酶活性。幽门盲囊与肠黏膜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其游离端胞质和质膜还分别具有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肝细胞呈现蛋白酶活性,另有贮存糖原和脂肪等功能。胰腺仅显示较弱的脂酶及非特异性酯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消化系统 组织学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与患白鳃病大黄鱼造血器官组织学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龙波 迟爽 +4 位作者 李新华 刘冉 李倩 赵振军 马家好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0-355,共6页
为了解大黄鱼白鳃病的发病机制,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正常鱼造血器官的组织学结构及患白鳃病鱼的病理变化。明显的脾小梁将脾实质分隔成无数不规则的小叶,脾实质主要结构有白髓、红髓、椭圆体和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白髓由密集的小淋巴... 为了解大黄鱼白鳃病的发病机制,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正常鱼造血器官的组织学结构及患白鳃病鱼的病理变化。明显的脾小梁将脾实质分隔成无数不规则的小叶,脾实质主要结构有白髓、红髓、椭圆体和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白髓由密集的小淋巴细胞聚集形成,椭圆体位于小叶的中央,周围围绕红髓,脾脏内有许多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头肾淋巴组织可以分为淋巴细胞聚集区和粒细胞聚集区,前者主要由密集的小淋巴细胞构成,后者主要由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构成。头肾内含有肾间组织细胞。大黄鱼肾脏由泌尿组织和淋巴组织构成,淋巴组织组成及分区同头肾。患白鳃病大黄鱼的鳃和肝脏呈灰白色,胆汁增多。脾脏脾小梁和小叶的结构消失,大量红细胞淤积在红髓中,红细胞表现为严重的退行性变化,小淋巴细胞稀少,大量的巨噬细胞含有不同颜色的吞噬团块。头肾和肾脏淋巴细胞聚集区的小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聚集区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而粒细胞聚集区的单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肾小管腔内含有胆色素颗粒。肝脏、鳃及其他器官的血管里血细胞特别是红细胞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白鳃病 脾脏 头肾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与患白鳃病大黄鱼的血细胞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龙波 迟爽 +2 位作者 李新华 韩涛 马家好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196,共5页
比较了正常与患白鳃病大黄鱼血细胞类型、大小、数量和形态变化等指标的差异。正常大黄鱼的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小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栓细胞7种类型,红细胞数为(2.44±0.22)×106个... 比较了正常与患白鳃病大黄鱼血细胞类型、大小、数量和形态变化等指标的差异。正常大黄鱼的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小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栓细胞7种类型,红细胞数为(2.44±0.22)×106个/mm3,白细胞数为(9.89±1.51)×104个/mm3,小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栓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7.51±9.59)%、(7.03±5.24)%、(4.40±3.99)%、(19.27±15.34)%、(2.87±2.20)%和(38.91±11.56)%,血红蛋白含量为(6.68±1.38)g/100mL。患白鳃病大黄鱼的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减少(P<0.01),而大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加(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血细胞 白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流河水库细菌现存量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东升 赵文 +2 位作者 李杰 徐锋 朱莹 《水产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3-37,共5页
本文采用AODC法研究了碧流河水库2008年4~11月水体中细菌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密度变化在6.09×107~13.9×107cell·mL-1之间,平均值为10.4×107±6.30×107cell·mL-1,其中5月份最高,6月... 本文采用AODC法研究了碧流河水库2008年4~11月水体中细菌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密度变化在6.09×107~13.9×107cell·mL-1之间,平均值为10.4×107±6.30×107cell·mL-1,其中5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最高值出现在5月份下游右侧中层(5.32×108cell·mL-1),是其它采样位点测定值的3~10倍,细菌数量水平、垂直分布无规律,细菌总数与高猛酸钾指数呈正相关;细菌生物量为4.94±2.37mg·L-1。杆菌长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杆菌宽与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细菌体积与细菌数量、温度分别呈显著的正、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流河水库 细菌密度 细菌生物量 细菌大小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微藻与细菌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龙波 吴雪 +3 位作者 王琛 刘冉 冯继兴 马家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249-252,共4页
综述了目前水环境中微藻和细菌间相互促进、相互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构建以藻-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水生生态调控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提出了今后藻-菌关系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微藻 细菌 相互关系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孵化水体pH值对锯缘青蟹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宏印 姚海富 +3 位作者 李贵玲 刘斌 贾惠丽 熊艳屏 《水产养殖》 CAS 2010年第9期8-11,共4页
采用组织学、光学显微镜和卵离体培育法,探讨孵化用水pH对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胚胎发育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锯缘青蟹胚胎发育孵化水体适宜pH值7.0~9.0,最适pH值为7.8~8.2;pH值对锯缘青蟹孵化率、畸形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相对显著,... 采用组织学、光学显微镜和卵离体培育法,探讨孵化用水pH对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胚胎发育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锯缘青蟹胚胎发育孵化水体适宜pH值7.0~9.0,最适pH值为7.8~8.2;pH值对锯缘青蟹孵化率、畸形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相对显著,但对孵化时间影响不显著;pH值范围在7.0~7.8和8.2~9.0对锯缘青蟹孵胚胎发育影响大于7.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锯缘青蟹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崔龙波 刘冉 +2 位作者 王琛 程敬伟 曲凌云 《科学养鱼》 2015年第3期54-56,共3页
大菱鲆具有生长速度快和易集约化养殖等特点,自1999年创立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以来,山东半岛及环渤海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厂化养殖企业和个体养殖户,大菱鲆养殖已经发展成为年产量超过6万吨的海水养殖支柱产业。... 大菱鲆具有生长速度快和易集约化养殖等特点,自1999年创立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以来,山东半岛及环渤海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厂化养殖企业和个体养殖户,大菱鲆养殖已经发展成为年产量超过6万吨的海水养殖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大菱鲆的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越来越严重地制约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盾纤毛虫病被广泛认为是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其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造成损失大。本研究中,我们选取山东省的莱州、昌邑、海阳,辽宁省的兴城、绥中,以及江苏省的赣榆等大菱鲆主要养殖代表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盾纤毛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各地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感染现状及其风险因素,旨在为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纤毛虫病 工厂化养殖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范围 个体养殖户 绥中 支柱产业 昌邑 海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在鱼体内积累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尚晓迪 何志强 《河北渔业》 2009年第5期44-45,共2页
重金属作为水体中一类重要的污染物,其在鱼体内的沉积和积累是水产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了解重金属在鱼体体内积累作用和沉积部位,使我们更好地为水产品安全的认识和检测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 重金属 积累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河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建华 张亚丽 孙俭 《河北渔业》 2013年第7期30-31,61,共3页
目前,池塘养殖河蟹有传统模式和生态模式,传统模式因其成本高、药物残留多而逐渐被生态养殖模式所代替。生态养殖技术根据生态学原理及河蟹的生物学特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养殖系统的自净及代谢能力。与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 目前,池塘养殖河蟹有传统模式和生态模式,传统模式因其成本高、药物残留多而逐渐被生态养殖模式所代替。生态养殖技术根据生态学原理及河蟹的生物学特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养殖系统的自净及代谢能力。与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生态养殖具有持续、高效率保持水环境稳定的特点,因为河蟹是变温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养殖技术 池塘养殖 河蟹 苏南地区 生态养殖模式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原理 生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气单胞菌引起池塘草鱼死亡案例
19
作者 田海军 李世伟 《水产养殖》 CAS 2017年第5期44-47,共4页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属于鲤形目,草鱼属,俗称鲩鱼,因其生长迅速、饵料来源广泛,并且生长迅速、产量高,成为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是我国特有鱼类,但以其独特的食性和觅食手段从而被当作拓荒者带到世界各地[1]...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属于鲤形目,草鱼属,俗称鲩鱼,因其生长迅速、饵料来源广泛,并且生长迅速、产量高,成为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是我国特有鱼类,但以其独特的食性和觅食手段从而被当作拓荒者带到世界各地[1]。草鱼养殖过程中容易患上烂鳃、肠炎、赤皮、病毒性出血病等多种疾病,细菌性病原致病的情况很严重。因此,通过对草鱼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对草鱼病害的防治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单胞菌 烂鳃 四大家鱼 淡水养殖 鲤形目 死亡案例 药敏实验结果 细菌性疾病 死亡量 病原菌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和膨化大豆粉对鲤鱼生长及其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邢秀苹 杨欢欢 +3 位作者 韦庆勇 吴莉芳 闫磊 全亚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17,28,共6页
【目的】研究豆粕和膨化大豆粉对鲤鱼生长、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为优化鲤鱼人工配合饲料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利用豆粕和膨化大豆粉替代约60%(质量分数)的鱼粉,以全鱼粉为对照,配制成3种等氮(粗蛋白含量为360g/kg)、等能(... 【目的】研究豆粕和膨化大豆粉对鲤鱼生长、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为优化鲤鱼人工配合饲料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利用豆粕和膨化大豆粉替代约60%(质量分数)的鱼粉,以全鱼粉为对照,配制成3种等氮(粗蛋白含量为360g/kg)、等能(总能为15.2 MJ/kg)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对初始体质量为(27.25±0.09)g的鲤鱼进行8周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算鲤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相关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豆粕组和膨化大豆粉组鲤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豆粕组鲤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膨化大豆粉组鲤鱼肌肉中粗蛋白和水分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大豆蛋白源对鲤鱼肌肉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鲤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肌肉营养成分因素,相同鱼粉替代水平下膨化大豆粉的替代效果优于豆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大豆蛋白源 生长状况 饲料利用 肌肉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