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川猫湾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
1
作者
罗业文
胡家雄
+2 位作者
李林
姚美
吴维权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0期3874-3876,共3页
通过2016年4月28日的试验,绿色防控模式(30%茶皂素300倍稀释液+调节剂B型750倍稀释液+3%多抗霉素750倍稀释液)对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分别较常规防控模式(30%唑虫酰胺1 000倍稀释液+25%戊唑醇800倍稀释液)高9.9、13.0、10.3个百分点;...
通过2016年4月28日的试验,绿色防控模式(30%茶皂素300倍稀释液+调节剂B型750倍稀释液+3%多抗霉素750倍稀释液)对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分别较常规防控模式(30%唑虫酰胺1 000倍稀释液+25%戊唑醇800倍稀释液)高9.9、13.0、10.3个百分点;经7月26日调查,绿色防控模式对茶园主要病虫害控制效果与常规防控模式相比,害虫减少75.8%,病害降低了85.2%,且保护了天敌,3种天敌数量是常规防控模式的2.3倍;经9月25日调查,以常规防控模式为对照,绿色防控模式对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枝梢黑点病、茶饼病的防控效果分别为62.5%、85.9%、90.3%、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川猫湾茶叶
绿色防控模式
常规防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漆筷广漆界面工艺改进
被引量:
2
2
作者
鲁黎
李晖
+4 位作者
杨柳
洪克俭
杨志斌
洪鸿
罗业文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生漆中加入聚合桐油,名曰广漆,广泛用于漆筷和家具涂装,是我国生漆利用的一种古老方法。本研究以传统制作工艺为基础,在生漆与聚合桐油的混合阶段,引入了高速分散搅拌和研磨两种方法,从而使生漆与聚合桐油的偶连更加紧密,分散更加均匀,...
生漆中加入聚合桐油,名曰广漆,广泛用于漆筷和家具涂装,是我国生漆利用的一种古老方法。本研究以传统制作工艺为基础,在生漆与聚合桐油的混合阶段,引入了高速分散搅拌和研磨两种方法,从而使生漆与聚合桐油的偶连更加紧密,分散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干燥时间短,界面涂层均匀。通过实验得出:在春秋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配比是4∶6,在夏冬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配比应选择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漆
桐油
广漆界面
工艺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合桐油——天然生漆改性涂料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鲁黎
杨柳
+3 位作者
杨志斌
洪克俭
洪鸿
罗业文
《湖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26-29,共4页
本文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在生漆与聚合桐油的混合阶段,引入了高速分散搅拌,研磨两种方法,从而使生漆与聚合桐油的偶连更加紧密,分散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干燥时间短,涂层均匀,性能稳定。试验表明:基于生漆与桐油的成本差距巨大的考虑...
本文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在生漆与聚合桐油的混合阶段,引入了高速分散搅拌,研磨两种方法,从而使生漆与聚合桐油的偶连更加紧密,分散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干燥时间短,涂层均匀,性能稳定。试验表明:基于生漆与桐油的成本差距巨大的考虑,按照经济性与技术性相统一的原则,认为在春秋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搭配比例是4∶6,在夏冬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搭配比例是6∶4。通过涂刷,涂层表面的物理性能漆膜附着力达到国标1级,抗冲击性60~70 cm,涂层表面硬度达到了国标铅笔2 H,表面光泽度120%,柔韧性1.0 mm。进行的耐碱性、耐酸性、耐盐性、97﹟汽油、沸水中进行耐腐蚀性以及在200℃时的耐热性的性能测试,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漆
桐油
改性涂料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彩色生漆的调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柳
杨志斌
+4 位作者
洪克俭
鲁黎
李晖
洪鸿
罗业文
《湖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20-23,共4页
采取真空减压过滤,注入氮气加热的方法,阻断漆酚氧化的条件,经过滤脱色手段,除去焦化的黑色物质,调制固化剂,促进漆酚与其发生聚合、交联,从而固化成膜的新型技术方法对彩色生漆进行调色调制。在对主漆、颜料、固化剂的不同调配比例进...
采取真空减压过滤,注入氮气加热的方法,阻断漆酚氧化的条件,经过滤脱色手段,除去焦化的黑色物质,调制固化剂,促进漆酚与其发生聚合、交联,从而固化成膜的新型技术方法对彩色生漆进行调色调制。在对主漆、颜料、固化剂的不同调配比例进行实验的基础上,分别选出制取白色、黑色、红色、黄色、蓝色面漆的最佳调制方案。并对本方法和传统方法调制的色漆在颜色、理化性能、使用性能进行比较,本方法调制的色漆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生漆
生漆调制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含量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尺蠖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
2
5
作者
龙同
朱志刚
+8 位作者
程贤亮
曹春霞
杨妮娜
黄大野
胡洪涛
姚经武
杨自文
罗业文
雷该翔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4期6242-6244,共3页
在鄂东南茶叶种植区,采用喷雾法实施了自制高含量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50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茶尺蠖...
在鄂东南茶叶种植区,采用喷雾法实施了自制高含量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50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茶尺蠖1-2龄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与药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每公顷使用量900-450 g,药后1 d对茶尺蠖1-2龄幼虫防效为36.94%-28.14%;药后3 d防效达到86.35%-77.96%;药后7 d对茶尺蠖幼虫防效显著,达到94.44%-86.43%,每公顷施药900-675 g与对照药剂2.5%联苯菊酯EC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量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
防效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皓达养分增效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黄学明
牟绪华
冉露
《长江蔬菜》
2023年第4期67-70,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二袋子”肥、高氮中磷低钾肥、配方肥、配方肥与有机肥结合4种不同施肥方式与武汉皓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皓达养分增效剂拌混作底肥施用对马铃薯的增产增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仅“二袋子”肥拌混皓达养分增...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二袋子”肥、高氮中磷低钾肥、配方肥、配方肥与有机肥结合4种不同施肥方式与武汉皓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皓达养分增效剂拌混作底肥施用对马铃薯的增产增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仅“二袋子”肥拌混皓达养分增效剂增产幅度未达到5%,增产不显著;其他3种肥料拌混皓达养分增效剂的增产幅度都超过5%,增产显著;且随着肥料氮磷钾配比的不断优化及与有机肥的结合,增产幅度及效益不断提高。皓达养分增效剂与肥料拌混施用促进了马铃薯单薯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从而实现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皓达养分增效剂
宜施壮配方肥
鄂马铃薯10号
利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川猫湾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
1
作者
罗业文
胡家雄
李林
姚美
吴维权
机构
湖北省
利川市茶叶局
湖北省
利川市
沙溪农业服务中心
武汉安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0期3874-3876,共3页
文摘
通过2016年4月28日的试验,绿色防控模式(30%茶皂素300倍稀释液+调节剂B型750倍稀释液+3%多抗霉素750倍稀释液)对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分别较常规防控模式(30%唑虫酰胺1 000倍稀释液+25%戊唑醇800倍稀释液)高9.9、13.0、10.3个百分点;经7月26日调查,绿色防控模式对茶园主要病虫害控制效果与常规防控模式相比,害虫减少75.8%,病害降低了85.2%,且保护了天敌,3种天敌数量是常规防控模式的2.3倍;经9月25日调查,以常规防控模式为对照,绿色防控模式对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枝梢黑点病、茶饼病的防控效果分别为62.5%、85.9%、90.3%、29.6%。
关键词
利川猫湾茶叶
绿色防控模式
常规防控
防治效果
Keywords
Lichuan Cat Bay tea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odel
convention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漆筷广漆界面工艺改进
被引量:
2
2
作者
鲁黎
李晖
杨柳
洪克俭
杨志斌
洪鸿
罗业文
机构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湖北腾龙洞民族工艺有限公司
利川市
都亭林业站
利川市茶叶局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27,共3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天然生漆黏土与改性生漆涂料加工技术引进"(2012-4-05)
文摘
生漆中加入聚合桐油,名曰广漆,广泛用于漆筷和家具涂装,是我国生漆利用的一种古老方法。本研究以传统制作工艺为基础,在生漆与聚合桐油的混合阶段,引入了高速分散搅拌和研磨两种方法,从而使生漆与聚合桐油的偶连更加紧密,分散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干燥时间短,界面涂层均匀。通过实验得出:在春秋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配比是4∶6,在夏冬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配比应选择6∶4。
关键词
生漆
桐油
广漆界面
工艺改进
Keywords
lacquer
tung oil
guangqi interface
process improvement
分类号
TQ630.43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合桐油——天然生漆改性涂料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鲁黎
杨柳
杨志斌
洪克俭
洪鸿
罗业文
机构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湖北腾龙洞民族工艺有限公司
利川市
都亭林业站
利川市茶叶局
出处
《湖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26-29,共4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天然生漆粘土与改性涂料加工技术引进"(2012-4-05)
文摘
本文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在生漆与聚合桐油的混合阶段,引入了高速分散搅拌,研磨两种方法,从而使生漆与聚合桐油的偶连更加紧密,分散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干燥时间短,涂层均匀,性能稳定。试验表明:基于生漆与桐油的成本差距巨大的考虑,按照经济性与技术性相统一的原则,认为在春秋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搭配比例是4∶6,在夏冬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搭配比例是6∶4。通过涂刷,涂层表面的物理性能漆膜附着力达到国标1级,抗冲击性60~70 cm,涂层表面硬度达到了国标铅笔2 H,表面光泽度120%,柔韧性1.0 mm。进行的耐碱性、耐酸性、耐盐性、97﹟汽油、沸水中进行耐腐蚀性以及在200℃时的耐热性的性能测试,表现良好。
关键词
生漆
桐油
改性涂料
性能研究
Keywords
lacquer
tung oil
modified coating
performance study
分类号
TQ630.68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彩色生漆的调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柳
杨志斌
洪克俭
鲁黎
李晖
洪鸿
罗业文
机构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湖北腾龙洞民族工艺有限公司
利川市
都亭林业站
利川市茶叶局
出处
《湖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20-23,共4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天然生漆粘土与改性生漆涂料加工技术引进"(2012-4-05)
文摘
采取真空减压过滤,注入氮气加热的方法,阻断漆酚氧化的条件,经过滤脱色手段,除去焦化的黑色物质,调制固化剂,促进漆酚与其发生聚合、交联,从而固化成膜的新型技术方法对彩色生漆进行调色调制。在对主漆、颜料、固化剂的不同调配比例进行实验的基础上,分别选出制取白色、黑色、红色、黄色、蓝色面漆的最佳调制方案。并对本方法和传统方法调制的色漆在颜色、理化性能、使用性能进行比较,本方法调制的色漆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
关键词
彩色生漆
生漆调制
技术研究
Keywords
colored lacquer
lacquer modulation
technical research
分类号
TQ630.1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含量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尺蠖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
2
5
作者
龙同
朱志刚
程贤亮
曹春霞
杨妮娜
黄大野
胡洪涛
姚经武
杨自文
罗业文
雷该翔
机构
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创新中心生物农药分中心/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利川市茶叶局
赤壁茶产业发展
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4期6242-6244,共3页
基金
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2011AA10A201)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07-620-001-03-08)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CFB228)
文摘
在鄂东南茶叶种植区,采用喷雾法实施了自制高含量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50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茶尺蠖1-2龄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与药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每公顷使用量900-450 g,药后1 d对茶尺蠖1-2龄幼虫防效为36.94%-28.14%;药后3 d防效达到86.35%-77.96%;药后7 d对茶尺蠖幼虫防效显著,达到94.44%-86.43%,每公顷施药900-675 g与对照药剂2.5%联苯菊酯EC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高含量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
防效
田间试验
Keywords
high level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Ectropis obliqua Prout
control effect
field trials
分类号
S433.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82.7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皓达养分增效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黄学明
牟绪华
冉露
机构
利川市茶叶局
利川市
种子技术推广站
利川市
土肥站
出处
《长江蔬菜》
2023年第4期67-70,共4页
基金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鄂农计发[2021]18号、20号文件)。
文摘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二袋子”肥、高氮中磷低钾肥、配方肥、配方肥与有机肥结合4种不同施肥方式与武汉皓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皓达养分增效剂拌混作底肥施用对马铃薯的增产增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仅“二袋子”肥拌混皓达养分增效剂增产幅度未达到5%,增产不显著;其他3种肥料拌混皓达养分增效剂的增产幅度都超过5%,增产显著;且随着肥料氮磷钾配比的不断优化及与有机肥的结合,增产幅度及效益不断提高。皓达养分增效剂与肥料拌混施用促进了马铃薯单薯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从而实现增产。
关键词
皓达养分增效剂
宜施壮配方肥
鄂马铃薯10号
利川
Keywords
Haoda nutrient synergist
Yishizhuang formula fertilizer
Emalingshu No.10
Lichuan
分类号
TQ449.4 [化学工程—化学肥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川猫湾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
罗业文
胡家雄
李林
姚美
吴维权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漆筷广漆界面工艺改进
鲁黎
李晖
杨柳
洪克俭
杨志斌
洪鸿
罗业文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聚合桐油——天然生漆改性涂料及其性能的研究
鲁黎
杨柳
杨志斌
洪克俭
洪鸿
罗业文
《湖北林业科技》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彩色生漆的调制技术研究
杨柳
杨志斌
洪克俭
鲁黎
李晖
洪鸿
罗业文
《湖北林业科技》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含量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尺蠖田间药效试验
龙同
朱志刚
程贤亮
曹春霞
杨妮娜
黄大野
胡洪涛
姚经武
杨自文
罗业文
雷该翔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皓达养分增效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黄学明
牟绪华
冉露
《长江蔬菜》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