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王金秀
刘家斌
+6 位作者
林琪
刘义国
周圆
段文萍
耿兴华
李玲燕
师长海
《农学学报》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藜麦在胶东半岛地区的适应性,并确定其适宜的播种时期。为此,针对‘青藜1号’设置了7个播期,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展开评价。结果显示,7个播期处理的藜麦株高为163.50~172.08 cm,茎粗为19.59~26.07 mm,有效分枝率...
本试验旨在探究藜麦在胶东半岛地区的适应性,并确定其适宜的播种时期。为此,针对‘青藜1号’设置了7个播期,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展开评价。结果显示,7个播期处理的藜麦株高为163.50~172.08 cm,茎粗为19.59~26.07 mm,有效分枝率为39.81%~55.91%,主穗长为46.08~54.75 cm,且上述指标均随着播期的推迟显著降低;籽粒产量、千粒重和籽粒直径均随播期的推迟显著降低,其中,产量最高达4432.56 kg/hm^(2),千粒重最高为2.94 g;早播处理(3月12日)的籽粒粗蛋白为14.44%、粗脂肪为7.27%、淀粉含量为63.62%,均显著高于晚播。本研究表明,在胶东半岛低海拔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适当早播(3月中旬)能实现藜麦的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沿海地区
播种时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滨海盐碱地苜蓿-小黑麦轮作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网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京磊
王国良
+4 位作者
吴波
贾春林
张进红
周圆
马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8-1062,共15页
把豆科植物纳入作物轮作体系,不仅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一条关键途径,尤其是应用在低投入和低多样性农业系统时。然而,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于豆科作物轮作的响应仍鲜有研究。以典型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
把豆科植物纳入作物轮作体系,不仅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一条关键途径,尤其是应用在低投入和低多样性农业系统时。然而,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于豆科作物轮作的响应仍鲜有研究。以典型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入探究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共现网络模式对于冬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夏玉米(Zea mays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冬小黑麦两种轮作模式的响应。结果显示,相对于小黑麦-玉米轮作,苜蓿-小黑麦轮作对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小,但降低了真菌群落丰富度,这可能与土壤氮和磷含量的变化有关。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苜蓿-小黑麦轮作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但改变了真菌群落结构,这可能与土壤pH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有关。共现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小黑麦轮作增加了细菌群落共现网络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具体表现在网络节点数、连接数、平均连接度、关键节点以及负连接数的增加,平均路径长度的降低。然而,真菌群落共现网络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却表现出了相反的趋势。该研究表明,细菌和真菌对苜蓿轮作具有不一致的响应,在探究豆科作物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时,应当充分考虑这种不一致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作物
轮作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王金秀
刘家斌
林琪
刘义国
周圆
段文萍
耿兴华
李玲燕
师长海
机构
青岛
农业
大学农学院
青岛丽麦香
农业
科技
有限公司
初心
(
东营
)
现代农业
有限公司
出处
《农学学报》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基金
青岛丽麦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项目“优质藜麦高效生产及全产业链开发利用”(20213702032449)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青岛地区藜麦种植推广与新品种培育”(22-1-3-3-zyyd-nsh)。
文摘
本试验旨在探究藜麦在胶东半岛地区的适应性,并确定其适宜的播种时期。为此,针对‘青藜1号’设置了7个播期,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展开评价。结果显示,7个播期处理的藜麦株高为163.50~172.08 cm,茎粗为19.59~26.07 mm,有效分枝率为39.81%~55.91%,主穗长为46.08~54.75 cm,且上述指标均随着播期的推迟显著降低;籽粒产量、千粒重和籽粒直径均随播期的推迟显著降低,其中,产量最高达4432.56 kg/hm^(2),千粒重最高为2.94 g;早播处理(3月12日)的籽粒粗蛋白为14.44%、粗脂肪为7.27%、淀粉含量为63.62%,均显著高于晚播。本研究表明,在胶东半岛低海拔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适当早播(3月中旬)能实现藜麦的高产优质。
关键词
藜麦
沿海地区
播种时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性状
Keywords
quinoa
coastal areas
sowing date
agronomic traits
yield
quality character
分类号
S5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滨海盐碱地苜蓿-小黑麦轮作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网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京磊
王国良
吴波
贾春林
张进红
周圆
马冰
机构
农业
农村部华东都市
农业
重点实验室/生态园艺植物育种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
农业
科学院休闲
农业
研究所
山东省
农业
科学院黄河三角洲
现代农业
研究院
初心
(
东营
)
现代农业
有限公司
昌邑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8-1062,共15页
基金
滨海盐碱地智慧生态农业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2023YFD2001405)
东营市盐碱地综合利用专项(2023YJDZX06)
+2 种基金
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3TSGC004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24F12)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CRAS-34)。
文摘
把豆科植物纳入作物轮作体系,不仅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一条关键途径,尤其是应用在低投入和低多样性农业系统时。然而,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于豆科作物轮作的响应仍鲜有研究。以典型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入探究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共现网络模式对于冬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夏玉米(Zea mays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冬小黑麦两种轮作模式的响应。结果显示,相对于小黑麦-玉米轮作,苜蓿-小黑麦轮作对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小,但降低了真菌群落丰富度,这可能与土壤氮和磷含量的变化有关。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苜蓿-小黑麦轮作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但改变了真菌群落结构,这可能与土壤pH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有关。共现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小黑麦轮作增加了细菌群落共现网络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具体表现在网络节点数、连接数、平均连接度、关键节点以及负连接数的增加,平均路径长度的降低。然而,真菌群落共现网络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却表现出了相反的趋势。该研究表明,细菌和真菌对苜蓿轮作具有不一致的响应,在探究豆科作物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时,应当充分考虑这种不一致响应。
关键词
豆科作物
轮作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网络分析
Keywords
legumes
rotati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structure
network analysis
分类号
S154.1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金秀
刘家斌
林琪
刘义国
周圆
段文萍
耿兴华
李玲燕
师长海
《农学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滨海盐碱地苜蓿-小黑麦轮作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网络结构的影响
张京磊
王国良
吴波
贾春林
张进红
周圆
马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