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驾现场物证采集与检测技术进展
1
作者 李玉静 何洪源 +2 位作者 赵霞 贾镇 崔根源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15-1824,共10页
近年来,吸毒人数与毒驾案件的增长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现场物证采集与检测技术是毒驾管控和查处的重要工作,相关制度体系要求在现场执法过程中应明确证据收集和认定依据,建立复杂生物样品中滥用药物的快速筛查方法.本... 近年来,吸毒人数与毒驾案件的增长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现场物证采集与检测技术是毒驾管控和查处的重要工作,相关制度体系要求在现场执法过程中应明确证据收集和认定依据,建立复杂生物样品中滥用药物的快速筛查方法.本文介绍了毒驾现场中血液、尿液、人体口腔液和呼气颗粒物等常见物证,总结了毒驾现场物证采集的干基质斑点技术和体积吸收微量采样技术,综述了免疫分析技术、原位电离质谱技术、电化学传感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技术等毒驾现场物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毒驾的现场执法及认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驾 物证采集 检测技术 毒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抗凝剂对血迹视觉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钱尊磊 邬孟奇 石钰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58,共9页
目的研究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K2,EDTA-K2)、柠檬酸钠和肝素钠3种常用抗凝剂对血迹形态、颜色等视觉特征的影响。方法将采集的新鲜血液分别使用EDTA-K2、柠檬酸钠和肝素钠处理,在亚克力板和瓷砖两种客... 目的研究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K2,EDTA-K2)、柠檬酸钠和肝素钠3种常用抗凝剂对血迹形态、颜色等视觉特征的影响。方法将采集的新鲜血液分别使用EDTA-K2、柠檬酸钠和肝素钠处理,在亚克力板和瓷砖两种客体上制备血迹样本,以未经抗凝处理的血迹作为对照样本,观察并记录血迹的干燥时间以及湿润比、裂纹数量、碎片数量、中心印痕面积占比、平均灰度值等特征的变化。结果抗凝剂延缓了血迹的干燥进程,在3.5 h时,亚克力板上EDTA-K2、柠檬酸钠和肝素钠抗凝血迹的湿润比分别为54.80%、56.68%和60.60%,高于无抗凝剂血迹(25.70%)。抗凝剂增加了血迹的裂纹数量、碎片数量和中心印痕面积占比,3种视觉特征的变化在柠檬酸钠抗凝血迹中最明显,干燥后的裂纹数量为0.93条/mm,碎片数量为46块,中心印痕面积占比为48.41%。抗凝剂降低了血迹的平均灰度值,其中,柠檬酸钠抗凝血迹的平均灰度值达到峰值的时间最长,为3.5 h。上述特征在瓷砖客体上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结论3种常用抗凝剂改变了血迹的视觉特征,在进行血迹形态分析实验时,不建议使用抗凝血作为替代品制备实验样本。基于血迹干燥过程中的视觉特征变化,可帮助推断血迹遗留时间,并可辨识使用抗凝血伪造的流血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法医现场学 血迹 抗凝剂 视觉特征 干燥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足足迹识别研究综述
3
作者 王昆 郭威 +1 位作者 王尊严 韩文强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7,共14页
赤足足迹识别技术是图像识别技术的一个分支,在刑侦、医疗以及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进行人身识别的手段。但是该技术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框架,也没有一个规范化的流程。为了给今后的研究人员提供指导,需要规范不同足... 赤足足迹识别技术是图像识别技术的一个分支,在刑侦、医疗以及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进行人身识别的手段。但是该技术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框架,也没有一个规范化的流程。为了给今后的研究人员提供指导,需要规范不同足迹图像的识别流程,并对赤足足迹识别技术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首先对赤足足迹识别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回顾该技术的发展脉络,并根据采集方式的不同将赤足足迹图像分为油墨捺印足迹图像、足底扫描图像、光学足迹采集设备采集的足迹图像以及足迹压力采集系统采集的足压图像四类,并指出后两种图像是目前赤足足迹识别研究的热点。之后分别从赤足足迹数据集、图像预处理、识别方法三个方面分析赤足足迹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其中,识别方法分为传统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后者又进一步划分为网络结构创新方法和损失函数优化方法。在给出识别方法的评价指标后,从多个方面对各种方法进行对比。最后指出该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赤足足迹 人身识别 足迹图像 足压图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SiO_(2)复合纳米球阵列的海洛因及其代谢物的SERS检测与高效鉴别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凌艺 杨馨 +4 位作者 魏懿 杨瑞琴 赵倩 张洪文 蔡伟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50-3157,共8页
高危阿片类毒品海洛因的泛滥,对国家安定、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高效、准确的海洛因及其代谢物的检测鉴定方法在打击毒品犯罪,处理涉毒案件以及公安禁毒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兼具... 高危阿片类毒品海洛因的泛滥,对国家安定、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高效、准确的海洛因及其代谢物的检测鉴定方法在打击毒品犯罪,处理涉毒案件以及公安禁毒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兼具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指纹识别及无损检测等优点,能够实现对毒品的高效、便携检测。若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避免人为错判的发生,进而实现自动精确分类识别的目的。针对溶液中微/痕量海洛因及其代谢物,提出了基于Au/SiO_(2)复合纳米球阵列(Au/SiO_(2)NSA)的SERS检测与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它们的灵敏检测与高效鉴别。首先,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和磁控溅射沉积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SERS活性和结构一致性的Au/SiO_(2)NSA,以此为SERS基底(芯片),结合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成功实现了对水溶液中海洛因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6-单乙酰吗啡(6-MAM)和吗啡)的灵敏检测,检测限低至10^(-4)mg·mL^(-1)。然后,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中的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支持向量机(SVM)对所获得的谱图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在HCA和PCA均能准确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径向核函数、线性核函数、多项式核函数、S型核函数中任意一种建立的PCA-SVM模型,均能够100%地对海洛因、6-MAM和吗啡进行定性识别;选取基于径向核函数的SVM模型,对不同浓度海洛因定量区分的准确率可达90.1%;而通过基于线性核函数的SVM模型,对不同浓度6-MAM和吗啡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4.8%、70.2%。这项工作不仅为基于SERS的灵敏检测与精准鉴别提供了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高质量基底(芯片),也为对海洛因及其代谢物进行准确的分类及识别给出了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Au/SiO_(2)复合纳米球阵列 模式识别 海洛因及其代谢物 灵敏检测 精准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