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刑事法律体系衔接实践与进一步科学化——基于《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的微观衔接 被引量:3
1
作者 施琦 王志亮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84-87,共4页
《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的相互衔接以及它们与其他部门法的衔接是目前理论和实践探讨的热点。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衔接与进一步科学化是我国刑法学理论与刑法实践发展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推进我国刑事法律体系中《刑法》《刑事... 《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的相互衔接以及它们与其他部门法的衔接是目前理论和实践探讨的热点。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衔接与进一步科学化是我国刑法学理论与刑法实践发展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推进我国刑事法律体系中《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的法条之间的有机结合,精准地打击犯罪、治理犯罪,也为刑事执行法的制定奠定基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法律体系日趋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法律体系 法理基础 衔接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控制困局透视——以2013年若干“影响力个案”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军 《法治研究》 2014年第3期71-77,共7页
对2013年度若干"影响力个案"分析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刑事法律风险控制方面存在六大困局。在现实政商生态、市场环境、社会氛围、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制约下,民营企业家在"依附权力"与"远离政治"、"... 对2013年度若干"影响力个案"分析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刑事法律风险控制方面存在六大困局。在现实政商生态、市场环境、社会氛围、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制约下,民营企业家在"依附权力"与"远离政治"、"潜规则"与"明规则"、"经营创新"与"刑事陷阱"、"老经验"与"新规矩"、"高收益"与"高风险"、"高调"与"低调"之间很难平衡把握,从而将刑事法律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只有从制度安排、机制运行层面入手,为民营企业家提供宽松的生存环境,充分释放民营经济的活力,引导民营企业家潜心经营、积极创新、创造财富,才能有效破解民营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控制中的种种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犯罪 刑事法律风险 民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宋英辉 陈剑虹 +6 位作者 王君悦 薛国俊 郭云忠 王贞会 何挺 宋洨沙 滕秀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109,共15页
我国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实践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规范与地方立法等阶段。实地调查显示,各地检察机关开展救助的初衷有所不同,但都收到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保证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化解加害人... 我国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实践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规范与地方立法等阶段。实地调查显示,各地检察机关开展救助的初衷有所不同,但都收到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保证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化解加害人与被害人的矛盾,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防止被害人的二次被害和向犯罪人的转变;维护司法权威与社会和谐等。问卷调查显示,社会公众对被害人救助的知悉度并不高,却有很高的认可度;普遍认为不宜以犯罪类型作为确定救助对象的标准,而应在遵循救急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被害人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救助;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是否给予被害人精神性救助持肯定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 救济 补偿 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反恐刑事政策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秀梅 赵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7,共12页
反恐刑事政策对于指导和促进反恐刑事法治至关重要。反恐刑事政策就是国家遏制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对策。我国应当确立和贯彻四项反恐刑事政策:一是宽严相济、以严为主;二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三是打早打小、预防为主;四是注重国际合作。
关键词 中国 反恐 刑事政策 恐怖活动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中心 被引量:31
5
作者 阴建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0,218,共4页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现行刑事法律规范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亦同样以积极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旨趣。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在确保良好法律效果的基础上,争取更好的社会效果,并努力寻求两者的有机契合。法官应娴熟驾...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现行刑事法律规范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亦同样以积极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旨趣。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在确保良好法律效果的基础上,争取更好的社会效果,并努力寻求两者的有机契合。法官应娴熟驾驭各种制度内资源,巧妙游刃于规则与事实之间,竭力在规则和制度的约束下达致平衡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 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 有机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新闻媒体的个案报道研究——以刑事案件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印波 李文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2,共5页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法官独立审判且防止其自身滥用裁判权;媒体作为不受权力支配的中立力量,恰好发挥司法监督的作用。因媒体报道而实现司法公正的案例不乏其数,然而媒体大肆报道以至破坏独立公正司法的争议也不绝于耳...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法官独立审判且防止其自身滥用裁判权;媒体作为不受权力支配的中立力量,恰好发挥司法监督的作用。因媒体报道而实现司法公正的案例不乏其数,然而媒体大肆报道以至破坏独立公正司法的争议也不绝于耳。公民知情权及司法公开原则是法治社会不可动摇的基石。在审判中心主义的视野下进行司法改革,需要社会为司法营造自主空间,保持司法机关与媒体的良性互动。须借助行业规定、法律责任规范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中心主义 个案报道 独立公正司法 民意 媒体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据能力意义上的关联性--以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奚玮 余茂玉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4期68-72,共5页
将证据的关联性分为证据能力意义上的关联性与证明力意义上的关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立法价值,揭示了在诉讼程序的不同阶段对证据的关联性进行考察的不同侧重点。证据能力意义上的关联性,其功能重在限定证据调查的范围,以避免无此... 将证据的关联性分为证据能力意义上的关联性与证明力意义上的关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立法价值,揭示了在诉讼程序的不同阶段对证据的关联性进行考察的不同侧重点。证据能力意义上的关联性,其功能重在限定证据调查的范围,以避免无此意义上的关联性之证据为审判人员所接触从而对案件裁判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此项功能的发挥以证据能力意义上的关联性之法定化和证据筛选程序之完善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性 证据能力 法定化 证据筛选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言论的刑法规制范围——兼评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会彬 《法治研究》 2014年第3期78-85,共8页
从有害网络言论的社会危害性来看,部分危害严重的网络言论有刑法规制的必要。但必须从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公民言论自由权的保障要求、网络言论的危害程度要求划定其处罚边界。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从有害网络言论的社会危害性来看,部分危害严重的网络言论有刑法规制的必要。但必须从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公民言论自由权的保障要求、网络言论的危害程度要求划定其处罚边界。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有积极意义,但其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存在着侵犯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危险,而且其关于网络言论型诽谤罪"情节严重"的细化规定也不尽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言论 自由保障 刑法规制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适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问题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晓亮 王霁 《法治研究》 2013年第1期54-65,共12页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是我国当前司法上非常重视,理论上却研究不多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死刑案件中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启示性意义。死刑适用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评价因素和标准完全不同,对后者的评价并不需要完全以刑事...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是我国当前司法上非常重视,理论上却研究不多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死刑案件中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启示性意义。死刑适用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评价因素和标准完全不同,对后者的评价并不需要完全以刑事法律的明确规定作为基本依据,也不需要在准确理解和严格遵守刑事法律规定的要求下进行评价,相反,后者是以刑事法律之外的因素作为依据并根据其他标准进行基本的分析评价。在死刑问题上必须注意民意的价值和作用,对于民意进行有效地疏导,为实现死刑适用的社会效果以及为死刑适用社会效果的正确评价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案件 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 民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恐怖主义参战人员刑事立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振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9-205,共7页
《刑法修正案(九)》针对外国恐怖主义参战人员进行了必要而及时的规定,将资助恐怖活动培训、为恐怖活动培训招募、运送人员的行为、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以及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 《刑法修正案(九)》针对外国恐怖主义参战人员进行了必要而及时的规定,将资助恐怖活动培训、为恐怖活动培训招募、运送人员的行为、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以及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而偷越国(边)境的行为犯罪化。从刑法的行为规制功能出发,在法规竞合的场合,如无法条明确规定,应坚持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在涉及外国恐怖主义参战人员的案件中,选择适用特殊法条的规定。为了有效预防外国恐怖主义参战人员的跨国流动,尤其是在以间歇式旅行的方式奔赴目的国情况日渐增多的情况下,进行严格的边境管理、展开有效的多边合作是必要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活动 恐怖分子 跨国流动 执法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害胎儿行为刑事处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曼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前我国的刑法体系无法包容伤害胎儿的行为,从狭义的伤害胎儿行为出发,对我国实践中伤害胎儿行为处理办法和理论争议进行总结和评析,以承认出生后为活体的"人"在胎儿时期的生命和健康是一项刑法法益为前提,提出了增设故意伤... 目前我国的刑法体系无法包容伤害胎儿的行为,从狭义的伤害胎儿行为出发,对我国实践中伤害胎儿行为处理办法和理论争议进行总结和评析,以承认出生后为活体的"人"在胎儿时期的生命和健康是一项刑法法益为前提,提出了增设故意伤害胎儿罪的主张,并对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和罪名安排进行了具体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胎儿行为 堕胎 故意伤害胎儿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境内的恐怖主义及其反恐策略研究——法律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庞冬梅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66,81,共6页
俄罗斯的恐怖主义源于近代的"涅恰耶夫"现象,其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恐怖主义在当代俄罗斯社会的滥觞对其社会政治稳定、公民安全以及国家领土的完整造成严重威胁。俄罗斯当局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立法、... 俄罗斯的恐怖主义源于近代的"涅恰耶夫"现象,其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恐怖主义在当代俄罗斯社会的滥觞对其社会政治稳定、公民安全以及国家领土的完整造成严重威胁。俄罗斯当局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立法、行政、司法相结合的综合机制。发展国民经济、培育市民社会是当代俄罗斯根除恐怖主义的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恐怖主义 反恐策略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犯的刑事责任合理性研究
13
作者 李冠煜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70-76,共7页
结合犯的刑事责任是一种加重刑事责任。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刑法有关结合犯的规定各有特点。结合犯刑罚的创制和裁量必须坚持"并合主义",使结合犯的刑事责任与结果加重犯的刑事责任有所区别,体现合理性。
关键词 结合犯 刑事责任 法定刑 并合主义 大陆法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络服务中的知识产权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锐 刘磊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2,共5页
伴随着P2P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社会公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获得和使用他人作品的能力得到了扩张,导致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的流失。如何借助刑法对P2P网络服务进行规范,以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P2P网络... 伴随着P2P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社会公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获得和使用他人作品的能力得到了扩张,导致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的流失。如何借助刑法对P2P网络服务进行规范,以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P2P网络服务商和P2P网络用户的刑事责任分析的基础上,对P2P网络服务的刑法规制问题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知识产权 刑事责任 网络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刑事政策研究——以中国新冠疫情防控刑事政策为中心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秉志 袁彬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9-157,255,共10页
中国疫情防控刑事政策立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需要,是对中国疫情防控总体政策的贯彻和"非典"疫情防控刑事政策的延续。精准化、依法从严是中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刑事政策的纵向和横向要求,并具体表现为"依法及... 中国疫情防控刑事政策立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需要,是对中国疫情防控总体政策的贯彻和"非典"疫情防控刑事政策的延续。精准化、依法从严是中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刑事政策的纵向和横向要求,并具体表现为"依法及时、从严惩治"。中国疫情防控刑事政策的司法表达是用好、用足刑事法律,及时、重点惩治犯罪。中国疫情防控刑事政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法治化的考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法治化的趋势要求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刑事政策进行动态化调整,同时要完善刑法立法,将紧迫的社会形势等从重处罚情节、从轻处罚情节在刑法立法上进行列举式规定,并完善妨害疫情防控措施行为的刑法立法,严密法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 刑事政策 精准化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患法律关系研究评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韵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11期71-74,共4页
1996年国内学者首现对医患法律关系的研究,收集1996~2018年10月期刊中有关医患法律关系研究的所有文献,进行数统分析。数据表明医患法律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2002年~2010年,其中医学领域学者对医患法律关系最为关注,但缺乏既有医学又有... 1996年国内学者首现对医患法律关系的研究,收集1996~2018年10月期刊中有关医患法律关系研究的所有文献,进行数统分析。数据表明医患法律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2002年~2010年,其中医学领域学者对医患法律关系最为关注,但缺乏既有医学又有法学背景的人才对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对于医患法律关系属性的定位,主流观点是民事法律关系,也有学者提出为社会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以及消费法律关系。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医患关系不是单一的法律关系,要结合具体案件或就诊的实际阶段来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法律关系 属性定位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视角下社区矫正多元参与体系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苏明月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7,共13页
人是社会中、具体社区中的人,作为社区内处遇的社区矫正,无论是执行主体还是被执行对象都依赖社区而存在。社区矫正作为开放式的刑事执行制度,不是简单地将矫正对象置于社会内放任自流,而是要求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合理整合社会力量,构... 人是社会中、具体社区中的人,作为社区内处遇的社区矫正,无论是执行主体还是被执行对象都依赖社区而存在。社区矫正作为开放式的刑事执行制度,不是简单地将矫正对象置于社会内放任自流,而是要求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合理整合社会力量,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矫正体系。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路径是党政主导下的多元共治,社区矫正法确立的社区矫正多元参与体系,在理论逻辑上与多元共治理念一致,同时实践中存在多元共治的基层体系与社区矫正多元参与体系如何融合发展的问题。社区矫正是一项与基层治理密切相关的实践问题,其发展中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区矫正 多元参与 多元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模式下触罪未成年人法律规制的空间与局限 被引量:5
18
作者 苏明月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5,共15页
触罪未成年人是指实施了刑法规定所禁止的行为,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受刑事司法管辖的未成年人。我国没有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对越轨未成年人的行为规制体系具有刑事司法与行政二元规制的特点,修法进一步加强了二元模式的构建。《... 触罪未成年人是指实施了刑法规定所禁止的行为,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受刑事司法管辖的未成年人。我国没有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对越轨未成年人的行为规制体系具有刑事司法与行政二元规制的特点,修法进一步加强了二元模式的构建。《刑法修正案(十一)》限定性地降低了刑事责任年龄,将触罪未成年人进入刑事司法管辖的核准追诉权赋予最高人民检察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明确了触罪行为的定义,填补了修法前对触罪行为在立法规制上的不足,但新设的专门矫治教育仍延续行政干预的模式,未能实现司法化。修法后发生的案例使人们再次反思对触罪未成年人法律规制的整体制度设计问题。独立少年司法制度的缺失,使得刑事责任年龄成为刑事司法管辖的分水岭,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后,一旦有更低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发生,人们仍会不停追问刑事司法制度的效能。对修法前后立法样态、司法困境与社会现实的观察与反思,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构建触罪未成年人法律规制体系,力求实现公平与效率、未成年人保护与社会防卫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罪行为 刑事责任年龄 专门教育 专门矫治教育 二元规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刑合意效力问题研究
19
作者 王超 张式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根据从宽系谱中量刑从宽所依据的法律内容与从宽逻辑,量刑从宽制度可以分为实体从宽、程序从宽与混合从宽三种模式。唯在程序从宽的制度论域中,才有探讨量刑合意效力的制度空间。量刑合意的效力来源可以从“利益说”与“规范意思说”的... 根据从宽系谱中量刑从宽所依据的法律内容与从宽逻辑,量刑从宽制度可以分为实体从宽、程序从宽与混合从宽三种模式。唯在程序从宽的制度论域中,才有探讨量刑合意效力的制度空间。量刑合意的效力来源可以从“利益说”与“规范意思说”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论证。量刑合意的有效性需要法官对其进行合法性评价并予以确认。透视我国认罪认罚量刑建议效力的司法实践问题,混合从宽模式带来的局限性是其根本症结。为此,不仅需要正视检法两家的制约关系,而且应当重视量刑合意中的当事人权益,实现量刑合意效力问题由规范性向合理性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刑合意 效力 程序从宽 实体从宽 混合从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研究 被引量:50
20
作者 赵秉志 彭新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133,共12页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我国反腐倡廉实践的理论表达和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蕴涵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我国反腐倡廉实践的理论表达和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蕴涵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理论观点,主要包括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反腐倡廉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反腐与改革协同推进、发挥巡视的震慑作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和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等。应当坚持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指导,以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凝聚反腐共识,促进反腐立法完善,推动反腐司法改进,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健全和指导反腐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反腐倡廉思想 反腐倡廉建设 廉洁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