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硫、氮杂环类衍生物对铜缓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刘琳
彭丹
张艳萍
张强
钱建华
-
机构
辽宁省功能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4-23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1176030)
辽宁省创新团队(LT2015001)
辽宁省第三批特聘教授计划
-
文摘
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5-巯基-1-甲基四唑(MMT)和1-(2-二甲基氨基乙基)-1H-5巯基四氮唑(MTZ)2种四氮唑化合物在1mol/L 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电化学结果表明,缓蚀剂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铜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提高铜的耐腐蚀性能,且2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为MTZ>MMT。量化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两种缓蚀剂均以平行于铜表面的方式吸附在金属表面,并且MTZ比MMT具有更强的反应活性和更稳定的吸附性能。两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的理论评价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
关键词
铜腐蚀
缓蚀剂
极化曲线
量化计算
分子动力学模拟
-
Keywords
copper corrosion
corrosion inhibitor
polarization curves
quantum calculation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
分类号
O646.6
[理学—物理化学]
-
-
题名两种噻二唑衍生物对铜缓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钱建华
苏红玉
彭丹
张强
刘琳
-
机构
渤海大学辽宁省功能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研究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
-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8-522,共5页
-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第三批特聘教授支持计划(2014-323)资助
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LT2015001)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06023)资助
-
文摘
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5-巯基-2-氨基-1,3,4噻二唑(AMT)和5-甲基-2-氨基-1,3,4噻二唑(MATD)在硫-乙醇溶液中对金属铜的缓蚀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缓蚀剂的加入有效降低了铜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抑制了铜电极的腐蚀,两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为AMT>MATD。量化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了缓蚀剂分子的活性位点和在铜(111)面的吸附形态。两种缓蚀剂的缓释效率的理论评价与电化学测试结果相一致。
-
关键词
噻二唑衍生物
缓蚀剂
极化曲线
分子动力学模拟
-
Keywords
thiadiazole derivatives
inhibitor
polarization curves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
分类号
O646.6
[理学—物理化学]
-
-
题名噻二唑类衍生物对银片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琳
刘璐
张艳萍
张强
钱建华
-
机构
功能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渤海大学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研究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
-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3-83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6030)资助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R2011033)资助
-
文摘
通过接触角测定、金相显微分析、增重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以2-甲基-5-(戊基二硫代)-1,3,4-噻二唑为主要成分的复配型缓蚀剂(TSJ-T6)、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MMTD)和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TD)对银片在单质硫与硫醇共存体系中的缓蚀性能。由接触角和金相显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缓蚀剂分子通过吸附作用在银片与腐蚀介质之间形成了缓蚀膜,对银片的腐蚀起到了良好的抑制作用;增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缓蚀剂在较低浓度时对银片均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其中以TSJ-T6的缓蚀性能最优;且三种缓蚀剂在银片表面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缓蚀剂在Ag(111)表面的吸附行为。
-
关键词
噻二唑衍生物
银片
增重
接触角分析
分子动力学模拟
-
Keywords
thiadiazole
silver
weight gain
contact angle analysis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
分类号
O646.1
[理学—物理化学]
-
-
题名席夫碱自组装膜对铜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苏红玉
刘琳
张强
钱建华
-
机构
辽宁省功能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93-1297,共5页
-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第三批特聘教授支持计划资助(2014-323)
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资助(LT2015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606023)。
-
文摘
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铜表面制备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缩4-甲酰苯甲酸(A)缓蚀膜。通过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该席夫碱膜在3wt.%Na Cl溶液中对金属铜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自组装分子膜能有效抑制铜片的腐蚀,当浓度为15 mmol·L-1,组装时间为6 h时缓蚀效果最佳,高达97.11%。量化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了缓蚀剂分子的活性位点和在Cu(111)面的吸附形态。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的理论评价与电化学测试结果相一致。
-
关键词
席夫碱
自组装膜
缓蚀性能
分子动力学模拟
-
Keywords
Schiff base
self assembled membrane
corrosion inhibition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
分类号
O646.6
[理学—物理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