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氧阴离子团簇与小分子碳氢化合物反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8
1
作者 马嘉璧 吴晓楠 +2 位作者 赵艳霞 何圣贵 丁迅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61-1767,共7页
为了在分子层次上揭示相关催化反应的机理,人们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与碳氢化合物分子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相比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阳离子,阴离子对一些碳氢化合物的活性弱得多,因此研究还很少.在本工作中,我们通过激光溅射产生钒氧团... 为了在分子层次上揭示相关催化反应的机理,人们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与碳氢化合物分子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相比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阳离子,阴离子对一些碳氢化合物的活性弱得多,因此研究还很少.在本工作中,我们通过激光溅射产生钒氧团簇阴离子VxOy-,产生的团簇在接近热碰撞条件下与烷烃(C2H6和C4H10)以及烯烃(C2H4和C3H6)在一个快速流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飞行时间质谱用来检测反应前后的团簇分布.在VxOy-与烷烃的反应中,生成了产物V2O6H-和V4O11H-;在与烯烃的反应中,产生了相应的吸附产物V4O11X-(X=C2H4或C3H6).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V2O6-和V4O1-1可以活化烷烃(C2H6和C4H10)的C-H键,也可以与烯烃(C2H4和C3H6)发生3+2环化加成反应形成一个五元环结构(-V-O-C-C-O-),C-H键活化与环加成反应都需经历可以克服的反应能垒.理论计算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合.V2O6-和V4O1-1团簇都具有氧原子自由基(O·或O-)的成键特征,活性O-物种也经常出现在钒氧催化剂表面,因而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表面活性氧物种与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钒氧团簇 飞行时间质谱 C—H键活化 多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LH2中色素分子间的单重激发态能量传递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晓辉 梁俊 +5 位作者 马菲 苏文杰 王鹏 付立民 艾希成 张建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9-153,共5页
采用飞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手段观测了在500和800nm激发下高光培养的紫色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Rps).palustris外周捕光天线LH2(HL—LH2)中不同共轭链长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简称Car)和细菌叶绿素α(Bacteriachlorophy... 采用飞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手段观测了在500和800nm激发下高光培养的紫色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Rps).palustris外周捕光天线LH2(HL—LH2)中不同共轭链长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简称Car)和细菌叶绿素α(Bacteriachlorophyll α,简称BChl α)的特征吸收光谱,光谱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HL—LH2中不同Car分子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单重激发态能量平衡过程,Car分子同时向BChl α分子发生多途径的单重激发态能量传递,B800主要接受来自Car的S2和S1态能量;B850则主要接受来自长共轭链Car(共轭双键数目n=13)的S1态和B800的激发态能量,整个能量传递过程在3~5ps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捕光天线 细菌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激发态能量传递 时间分辨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紫质中视黄醛超快异构化反应的动态光谱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义室 钟声 +2 位作者 艾希成 胡坤生 张建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0-143,共4页
利用飞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方法研究了菌紫质(BR)光循环中视黄醛超快异构化反应过程.发展了结合全局拟合的奇异值分解(SVD)分析方法,建立了超快异构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解析了几个重要的中间态I460,J625和K590的物种相关差异光谱(SADS)和... 利用飞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方法研究了菌紫质(BR)光循环中视黄醛超快异构化反应过程.发展了结合全局拟合的奇异值分解(SVD)分析方法,建立了超快异构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解析了几个重要的中间态I460,J625和K590的物种相关差异光谱(SADS)和布居动力学,确定了光致异构化反应过程.同时明确了700nm附近存在的受激荧光来自于弗兰克-康登跃迁态(H中间态)的贡献,其衰减寿命为0.04ps.这些结果对深入认识H态在超快异构化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紫质 超快异构化 奇异值分解 受激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ro)-C蛋白三维结构域交换的机理:来自分子模拟的线索(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永棋 康雪 +1 位作者 夏斌 刘志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11-2417,共7页
SARS冠状病毒主蛋白酶(Mpro)在病毒的蛋白酶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pro的晶体结构显示它存在两种形式的二聚体:一种是发生三维结构域交换的形式,另一种是非交换的形式.Mpro的C端结构域(Mpro-C)单独表达时也能形成与全长Mpro类似的三... SARS冠状病毒主蛋白酶(Mpro)在病毒的蛋白酶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pro的晶体结构显示它存在两种形式的二聚体:一种是发生三维结构域交换的形式,另一种是非交换的形式.Mpro的C端结构域(Mpro-C)单独表达时也能形成与全长Mpro类似的三维结构域交换二聚体.三维结构域交换通常发生在蛋白质的表面,但Mpro-C的结构域交换却发生在疏水核心.在本文中,我们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及三维结构域交换预测算法研究了Mpro-C中被高度埋藏的核心螺旋片段发生交换的机理.我们发现基于结构与基于序列的已有算法都不能正确预言出Mpro-C和Mpro中发生结构域交换的铰链区位置.分子模拟结果表明Mpro-C中的交换片段在天然态下埋藏得很好,但在变性单体中则会被释放并暴露在外面.因此,在完全或部分解折叠状态下交换片段的打开有助于促进单体间的相互作用及结构域交换二聚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主蛋白酶 分子模拟 结构域交换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解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_3H]^+分子基态势能面的从头计算研究(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巍 屈军艳 赵新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51-756,共6页
使用CCSD(T)/aug-cc-pVTZ从头计算方法,对犤He3H犦+分子的一些特殊构型的电子基态势能进行扫描,并以此为基础对三体相互作用势在惰性气体质子簇中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即使在这样一个简单的体系中三体相互作用的影响都是不能忽略的... 使用CCSD(T)/aug-cc-pVTZ从头计算方法,对犤He3H犦+分子的一些特殊构型的电子基态势能进行扫描,并以此为基础对三体相互作用势在惰性气体质子簇中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即使在这样一个简单的体系中三体相互作用的影响都是不能忽略的.另一方面,在犤He3H犦+分子稳定构型附近仅将势能展开至三体相互作用项便可提供较精确的相互作用信息,但在强排斥区域更高阶作用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同时讨论了犤He4H犦+的稳态结构.犤He3H犦+与犤He4H犦+的稳态结构表明,犤HenH犦+簇中存在着一个犤He2H犦+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3H]+ 分子基态 势能面 从头计算 稳定构型 三体相互作用 [He4H]^+ 氦氢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单分子动力学实验的微流控混合器(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支泽勇 刘鹏程 +1 位作者 黄岩谊 赵新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90-1995,共6页
设计制作了用于单分子动力学实验的微流控混合器,该混合器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芯片和石英载玻片密封而成,具有低的荧光背景,广泛的生物相容性,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够在非平衡态下进行单分子荧光探测.我们设计的压力控制系统和进... 设计制作了用于单分子动力学实验的微流控混合器,该混合器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芯片和石英载玻片密封而成,具有低的荧光背景,广泛的生物相容性,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够在非平衡态下进行单分子荧光探测.我们设计的压力控制系统和进样流路方便而稳定,保证了微流路中流形的长时间稳定,从而实现了样品流速和流量的精准控制.这些技术特点保证了单分子探测得到准确和高信噪比的结果.利用蛋白质的塌缩过程远快于混合过程的特点,采用荧光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作为指示物,分辨出蛋白质变性态的特征峰,并利用变性态的荧光共振能量传递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表征出混合器在适合于单分子探测条件下的混合时间为15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混合 单分子探测 荧光共振能量传递 蛋白质折叠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聚集态的光谱与AFM研究(英文)
7
作者 柳汀汀 于安池 +4 位作者 罗国斌 赵新生 应立明 黄岩谊 黄春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4,共6页
在不同表面压的LB膜上,应用光谱学和原子力显微镜学研究了由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形成的多种聚集态.这些分子聚集态使光谱的峰值位移,谱带加宽.AFM的形貌图进一步说明了膦脂单分子膜的不均一性.根据激子理论,以45°取... 在不同表面压的LB膜上,应用光谱学和原子力显微镜学研究了由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形成的多种聚集态.这些分子聚集态使光谱的峰值位移,谱带加宽.AFM的形貌图进一步说明了膦脂单分子膜的不均一性.根据激子理论,以45°取向角存在的罗丹明染料聚集体更符合-A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态 AFM 膦脂分子 LB膜 光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溶剂中囊泡等分子有序组合体的形成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建滨 韩峰 吴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79-784,共6页
总结了各类表面活性剂在乙醇等非水及混合溶剂中的囊泡、胶束等聚集体的形成规律,着重讨论了非水体系中介电常数改变对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聚集体形成的影响.对反胶束等不同分子有序组合体在非水体系中的形成情况也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非水溶剂 囊泡 分子有序组合体 胶束 表面活性剂 乙醇 沉淀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交换的几种分子筛的氮氩分离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关莉莉 段连运 谢有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4-689,共6页
采用水溶液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高Li+交换度的4A、13X和LSX分子筛,并在25℃下测定了它们的静态吸附等温线和动态穿透曲线.研究发现,高Li+离子交换度的4A、13X和LSX分子筛都具有较大的氮吸附容量和较高的氮氩分离选择性,说明高Li+离子交换度... 采用水溶液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高Li+交换度的4A、13X和LSX分子筛,并在25℃下测定了它们的静态吸附等温线和动态穿透曲线.研究发现,高Li+离子交换度的4A、13X和LSX分子筛都具有较大的氮吸附容量和较高的氮氩分离选择性,说明高Li+离子交换度的4A、13X和LSX分子筛是较好的氮氩分离吸附剂.从动态穿透曲线结果来看,所研究的三种分子筛都有一个最优的吸附分离压力,在本文研究的压力范围内,这个最优压力在0.6 MPa附近.对比高锂交换度的三种分子筛,以高锂交换度的LSX分子筛的氮氩吸附分离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氩分离 4A 13X LSX 吸附等温线 穿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标记的GCN4单体肽与DNA位点的分子识别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旭 邓巍 +1 位作者 曹傲能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34-838,共5页
酵母转录激活因子GCN4调控细胞中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是典型的含bZIP结构域的DNA结合蛋白.本文合成了天然蛋白GCN4的碱性区(226-252),并在其N末端引入色氨酸残基W,做为单体肽GCN4-W.圆二色(CD)实验表明,突变后的单体肽仍能序列特异性识别... 酵母转录激活因子GCN4调控细胞中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是典型的含bZIP结构域的DNA结合蛋白.本文合成了天然蛋白GCN4的碱性区(226-252),并在其N末端引入色氨酸残基W,做为单体肽GCN4-W.圆二色(CD)实验表明,突变后的单体肽仍能序列特异性识别DNA结合位点AP-1和ATF/CREB.用荧光滴定方法获得了GCN4-W与DNA位点结合形成复合物的表观解离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GCN4 单体肽 DNA 位点 分子识别 圆二色 酵母转录激活因子 荧光滴定 解离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室温固态反应制备球霰石型CaCO_3粒子 被引量:7
11
作者 任引哲 齐利民 马季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92-1494,共3页
Submicrometer-sized, spherical vaterite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acrylic acid)(PAA). The obtained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IR and SEM. I... Submicrometer-sized, spherical vaterite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acrylic acid)(PAA). The obtained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IR and SEM. It was revealed that with increasing PAA amount, the crystal polymorph of CaCO 3 particles varied gradually from pure calcite through a mixture of calcite and vaterite to pure vaterite, and the particle size decreased generally. It was proposed that in solid-state reaction, PAA induced the formation of vaterite and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from vaterite to calcite was prevented completely due to the absence of H 2O,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pure vaterite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固态反应 制备 球霰石 CaCO3粒子 聚丙烯酸 晶型调控 无机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含肉桂酸的单链Bola型两亲分子在有机溶剂中的光致二聚和聚集行为(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阎云 郭素 +4 位作者 熊玮 卢婷 李子臣 黄建滨 付宏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制备了一种含肉桂酸基团的Bola型两亲分子HDC(4-(10-羟基癸氧基)-10-羟基癸氧基肉桂酸酯).第一次观察到该分子在有机溶剂中经紫外光照发生光致二聚.分离出来的二聚HDC在20%的乙醇/水混合溶剂中能形成球形的囊泡.同时发现溶剂的介电常数... 制备了一种含肉桂酸基团的Bola型两亲分子HDC(4-(10-羟基癸氧基)-10-羟基癸氧基肉桂酸酯).第一次观察到该分子在有机溶剂中经紫外光照发生光致二聚.分离出来的二聚HDC在20%的乙醇/水混合溶剂中能形成球形的囊泡.同时发现溶剂的介电常数大小与光致二聚过程密切相关,介电常数的大小不仅关系到反应发生与否,而且直接影响到反应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型两亲分子 肉桂酸衍生物 光致二聚 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在亲水表面的单个分子行为(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洪莲 柳汀汀 +1 位作者 罗国斌 赵新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69-775,共7页
单个分子实验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实验可得到分子性质分布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均相和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轨迹直接记录了分子性质的涨落,包含了丰富的动力学信息.在诸多单个分子检测技术中,单分子光学检测技... 单个分子实验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实验可得到分子性质分布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均相和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轨迹直接记录了分子性质的涨落,包含了丰富的动力学信息.在诸多单个分子检测技术中,单分子光学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可探测到凝聚相内部单个分子的能力.进行单分子检测的关键是消除拉曼和瑞利散射以及杂质荧光等背景的干扰,利用共焦、近场和隐失场激发减少激发体积和检测体积,可以降低背底,提高信噪比.本实验利用共焦荧光显微镜观测单个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在亲水玻璃表面的扩散、脱附,及其荧光闪烁的行为.实验表明,除由表面的平均力场阻碍分子运动外,还有一些特殊位点会造成长时间的特异性吸附,并得到特异性吸附的分子的脱附速率,(5.9±0.2)s-1.用穿越时间分布函数测得分子在表面的扩散速率为(3.3±0.1)×10-8cm2·s-1,与分子在磷脂膜中的扩散速率相当.观测到了一些吸附的分子出现了荧光闪烁的现象,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 标记 磷脂分子 亲水表面 单个分子检测 共焦荧光显微镜 荧光闪烁 扩散 脱附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第三受体蛋白三维结构及其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毅 王悦 +5 位作者 卞富永 史强 葛茂发 王树 张兴康 徐四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32-2446,共15页
基于牛视紫红质模板蛋白,同源模建多巴胺第三受体(D_3R)蛋白三维结构,在1-棕榈酰-2-油酰-卵磷脂(POPC)膜-水模型环境,开展30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提炼优化其结构,取得稳定的D_3R蛋白三维结构(2B08-D_3R).在该蛋白基础上,采用MP2/6-31G(d,p... 基于牛视紫红质模板蛋白,同源模建多巴胺第三受体(D_3R)蛋白三维结构,在1-棕榈酰-2-油酰-卵磷脂(POPC)膜-水模型环境,开展30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提炼优化其结构,取得稳定的D_3R蛋白三维结构(2B08-D_3R).在该蛋白基础上,采用MP2/6-31G(d,p)方法,计算多巴胺(Dop)与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的结合能,确定五个残基(Asp117、Ser208、His272、Phe269和Thr276)为活性位点.五个活性位点残基分别位于D_3R蛋白跨膜螺旋区TM3、TM5和TM6,组成活性空腔结构.多巴胺分子以其苯基平面与TM2-TM7包围的圆柱体空腔平行和非共价键结合方式保留在D_3R蛋白中,与D_3R蛋白结合能E_b为-97.8 kJ·mol^(-1)基于3PBL D_3R突变体晶体结构,构建了另外一个含有多巴胺分子的D_3R蛋白结构(Dop-3PBL-D_3R),确定在该蛋白结构中,多巴胺的活性位点氨基酸是Asp83、His272、Phe269、Phe268和Trp265.在该蛋白结构中,多巴胺分子同样以其苯基平面与TM2-TM7包围的圆柱体空腔平行和非共价键方式结合,与该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能是-80.5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计算 D_3R 3PBL 活性位点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同源模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一枝花中薯蓣皂苷的分离及结构鉴定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崔艳 张秀凤 +1 位作者 刘扬 严宝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63-566,共4页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研究了七叶一枝花中的薯蓣皂苷。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了七叶一枝花中的3种薯蓣皂苷;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几种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再用MS/MS获得了这几种化合物进一步的结构信息。...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研究了七叶一枝花中的薯蓣皂苷。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了七叶一枝花中的3种薯蓣皂苷;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几种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再用MS/MS获得了这几种化合物进一步的结构信息。采用此方法可快速分析鉴定从七叶一枝花中分离得到的薯蓣皂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甾体皂苷 薯蓣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DNA分子内电荷转移超交换机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四川 艾希成 +3 位作者 冯娟 张汝波 张启元 张兴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40-643,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寡聚核苷酸组成的双链DNA分子,通过检测样品中二氨基嘌呤(Ap)荧光峰强度和相对荧光量子产率来研究DNA分子内电荷转移.实验中直接分辨和观测到双链DNA分子内电荷转移超交换机理,超交换机理在近距离起作用;而电荷转移...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寡聚核苷酸组成的双链DNA分子,通过检测样品中二氨基嘌呤(Ap)荧光峰强度和相对荧光量子产率来研究DNA分子内电荷转移.实验中直接分辨和观测到双链DNA分子内电荷转移超交换机理,超交换机理在近距离起作用;而电荷转移跳跃机理,可能是通过极子运动形式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DNA 分子内电荷转移 二氨基嘌呤 超交换机理 跳跃机理 隧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分子液-液相分离的物理化学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长胜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4-168,共15页
近年来,有关生物分子通过液-液相分离机制进行组织定位、功能调控的研究发展迅速。相分离产生的聚集体在众多细胞活动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聚集体的生物功能是以相分离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本文将从相分离聚集体的基本性质、... 近年来,有关生物分子通过液-液相分离机制进行组织定位、功能调控的研究发展迅速。相分离产生的聚集体在众多细胞活动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聚集体的生物功能是以相分离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本文将从相分离聚集体的基本性质、相图、微观结构,相分离的统计热力学、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等方面阐释相分离物理化学机制研究相关进展。对于生物分子相分离的重要功能体系进行了列举和归纳,收集了相分离研究的模式体系,探讨了生物分子相分离的生物功能同物理化学机制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生物分子相分离的调控机制和调控分子的设计方法,并对生物分子相分离物理化学机制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子液-液相分离 液态聚集体 天然无序蛋白质 多价作用 分子聚集的计算模拟 相分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化对聚芴类分子发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义室 黎静 +5 位作者 艾希成 付亚琴 周建军 李林 薄志山 张建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5-1928,共4页
运用稳态吸收、稳态荧光光谱及皮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树枝化对聚芴分子的光谱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在1×10-5mol/L四氢呋喃溶液中,非树枝化聚芴和不同代数的树枝化聚芴的稳态吸收和稳态荧光光谱基本一致,表明树枝化不影响... 运用稳态吸收、稳态荧光光谱及皮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树枝化对聚芴分子的光谱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在1×10-5mol/L四氢呋喃溶液中,非树枝化聚芴和不同代数的树枝化聚芴的稳态吸收和稳态荧光光谱基本一致,表明树枝化不影响聚芴基团的本征电子性质;在薄膜状态下,紧密排列的聚芴分子表现出明显的链间聚集行为.不同代数树枝化聚芴的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溶液状态下的发光为单指数衰减行为,而薄膜状态下的发光为多指数衰减行为,且其发光寿命随树枝化代数增加而增长,表明树枝化基团抑制了邻近的聚芴分子之间能量传递所致的激发态能量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芴 树枝化 能量传递 时间分辨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T能量分解和氮苄叉基苯胺分子π电子离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艳平 包鹏 虞忠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26-1529,共4页
为了探索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中氮苄叉基苯胺分子π电子离域的本质,介绍了将非平面分子氮苄叉基苯胺分子的DFT能量分成π和σ的方法,并将π和σ电子能量分成单电子能部分:动能ΔEKπ(θ),ΔEKσ(θ)和位能ΔEPπ(θ),ΔEPσ(θ);双电... 为了探索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中氮苄叉基苯胺分子π电子离域的本质,介绍了将非平面分子氮苄叉基苯胺分子的DFT能量分成π和σ的方法,并将π和σ电子能量分成单电子能部分:动能ΔEKπ(θ),ΔEKσ(θ)和位能ΔEPπ(θ),ΔEPσ(θ);双电子相互作用部分:库仑作用ΔEπJπ(θ),ΔEσJσ(θ),ΔEπJσ(θ)和交换相关作用ΔEπXπC(θ),ΔEσXCσ(Δ)以及ΔEπXCσ(θ),分析了垂直离域能ΔEV的稳定性及π电子离域对π和σ体系的影响.在B3LYP/6-31G*,6-311G*,6-31G(2d),6-311G(2d)水平下的计算结果表明,与经典观点不同,π电子的离域是失稳定的,且平面时失稳定性最强;分析各个能量分量表明,在π电子的离域过程中,π和σ体系均对基组较敏感,π体系本身单电子能的影响大于σ体系,π电子离域对双电子部分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π-σ的耦合作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能量分解 π电子离域 氮苄叉基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新种型含肉桂酸的Bola型两亲分子在LB膜中的分子排列和分子识别(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阎云 郭素 +3 位作者 熊玮 黄建滨 李子臣 马季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0-555,共6页
制备了一种含肉桂酸基团的Bola型两亲分子HDC(4-(10-羟基癸氧基)-10-羟基癸氧基肉桂酸酯).该分子在空气/水界面形成多分子层Langm uir膜结构.紫外光照可使膜中H D C 分子发生光致二聚,也可使H D C与1,16-十六碳二醇形成的混和膜中HDC ... 制备了一种含肉桂酸基团的Bola型两亲分子HDC(4-(10-羟基癸氧基)-10-羟基癸氧基肉桂酸酯).该分子在空气/水界面形成多分子层Langm uir膜结构.紫外光照可使膜中H D C 分子发生光致二聚,也可使H D C与1,16-十六碳二醇形成的混和膜中HDC 分子发生二聚.光照前后膜中分子倾角分别为58.8°和53.2°.从实验结果推测了分子排列模型,认为HDC 分子在LB膜中有序排列,这来源于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和疏水亚甲基链的Z 型构象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型肉桂酸衍生物 LB膜 光致二聚 分子排列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