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
1
作者 李润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于2012年6月成立。研究所秉承“求实、创新、合作、贡献”发展理念,面向农业、能源和环境的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
关键词 能源研究所 山西农业大学 分子农业 生物 科技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生物技术 助力功能农业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润植 季春丽 崔红利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共12页
微藻是一类重要的光合微生物,固碳能力强,生长速率快和生活周期短,在全球能量转化和碳循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微藻资源和微藻生物技术已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水产养殖业、医药与美容业、废水处理环保业、生物能源业、生物化工和生物... 微藻是一类重要的光合微生物,固碳能力强,生长速率快和生活周期短,在全球能量转化和碳循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微藻资源和微藻生物技术已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水产养殖业、医药与美容业、废水处理环保业、生物能源业、生物化工和生物制造业等领域。本文围绕"微藻生物技术助力功能农业"这一主题,重点论述微藻生物技术、微藻资源综合开发和微藻产业的发展,及其在解决全球能源保障、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提出和讨论微藻生物技术产业化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功能农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固碳 生物燃油 微藻环境治理 微藻饵料饲料 微藻功能食品 功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能源作物亚麻荠及种子油脂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苑丽霞 郝敬云 +2 位作者 周广航 孙毅 李润植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634-638,642,共6页
亚麻荠(Camelina sativa(L.)Crantz)是一种新型的能源作物,其商业化开发前景广阔。在介绍亚麻荠主要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和种子脂肪酸组成等基础上,重点论述亚麻荠种子脂肪酸合成代谢途径及其基因调控网络,以及亚麻荠在生物能源领域中... 亚麻荠(Camelina sativa(L.)Crantz)是一种新型的能源作物,其商业化开发前景广阔。在介绍亚麻荠主要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和种子脂肪酸组成等基础上,重点论述亚麻荠种子脂肪酸合成代谢途径及其基因调控网络,以及亚麻荠在生物能源领域中的应用,讨论和分析亚麻荠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 脂肪酸 种子油 合成调控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源生物刺激剂的制备及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靖洁 刘珅坤 +3 位作者 唐涛 葛保胜 李润植 崔红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4-174,共11页
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绿色高效安全生产及设施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寻找新型的传统化肥替代品、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及保护生态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生物刺激剂是具有... 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绿色高效安全生产及设施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寻找新型的传统化肥替代品、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及保护生态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生物刺激剂是具有调控植物生长作用的成分和(或)微生物的统称,用于农业生产,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群落微生物,能促进作物的代谢与生长,增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提升作物抗逆能力及提高作物产量与产品品质。微藻体内具有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天然活性物质,是制备新型生物刺激剂的理想来源。微藻用于环境治理的同时,可获得足量的微藻生物质来制备生物刺激剂,从而达到治理环境、降低成本及提质增效的目的。就微藻源生物刺激剂的定义及功能、微藻全细胞和天然活性物质生物刺激剂的制备、应用效果及对植物和土壤的作用原理进行综述,以期为微藻源强效生物刺激剂的规模化制备及农业生产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生产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和农药 农业面源污染 生物刺激剂 微藻 设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生红球藻HaeDGAT2-3的分子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宏江 赵春超 +3 位作者 许文鑫 杭伟 崔红利 李润植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669-676,共8页
雨生红球藻被认为是天然虾青素的理想来源,虾青素主要储存于富含虾青素酯和三酰甘油(TAGs)的油体中,而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作为三酰甘油及虾青素酯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在雨生红球藻中尚未见报道。试验通过同源克隆与RACE扩增技术相... 雨生红球藻被认为是天然虾青素的理想来源,虾青素主要储存于富含虾青素酯和三酰甘油(TAGs)的油体中,而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作为三酰甘油及虾青素酯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在雨生红球藻中尚未见报道。试验通过同源克隆与RACE扩增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2型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2-3)的cDNA序列全长,其中,HaeDGAT2-3序列编码区全长为1149 bp,共编码383个氨基酸;BLASTp分析结果显示,HaeDGAT2-3与衣藻来源的DGAT2相似性达到54.02%;保守功能域分析表明,HaeDGAT2-3蛋白包含DGAT2家族典型的LPLAT超基因家族;多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HaeDGAT2-3蛋白中包括7个保守的功能基序,说明其可能属于DGAT2家族。研究首次从雨生红球藻中克隆得到编码DGAT2的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对进一步了解雨生红球藻虾青素酯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 三酰甘油 多序列比对 系统进化 雨生红球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生物肥提高谷子对氮磷胁迫的耐受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慧敏 李炯珊 +4 位作者 张克燕 张春辉 季春丽 王计平 李润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0-1141,共12页
【目的】氮磷营养缺乏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微藻生物肥是由单细胞光合藻类生物质构成的一种新型肥料,其促进作物生长和改良土壤肥力的功效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解析微藻生物肥对谷子(Setaria italica L.)生长的促进作用,特别... 【目的】氮磷营养缺乏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微藻生物肥是由单细胞光合藻类生物质构成的一种新型肥料,其促进作物生长和改良土壤肥力的功效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解析微藻生物肥对谷子(Setaria italica L.)生长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提高谷子对氮磷缺乏的耐受性的生物学功能,为微藻生物肥在谷子等作物的化肥减量和绿色可持续生产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供试谷子品种为‘晋谷21’。采用水培试验,设置正常氮磷(霍格兰标准营养液中氮和磷含量分别为210和71 mg/L)、无氮磷(营养液中氮和磷含量均为0 mg/L)和1/2氮磷(营养液中氮和磷含量分别为105和35.5 mg/L)3个氮磷水平。制备小球藻(Chlorella sp.DT01)(DT)、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A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DB)3种微藻生物肥,分别与3个氮磷处理液等比混合,共构成9个处理,每个氮磷水平下设置1个不添加微藻微生物溶液处理为对照。在谷子幼苗生长至两叶一心时,将其移入处理液中,在温室条件下连续培养9天,期间每3天补充1次处理液。处理结束时,测定各处理谷子幼苗的生长指标、生物量、色素含量、光合活性和氮磷含量等生理生化参数,并通过qRT-PCR技术分析氮磷转运蛋白相关基因(SiNRT1.11、SiNRT2.1、SiPHT1.2和SiPHT1.1)的表达谱。【结果】与正常氮磷处理相比,无氮磷和1/2氮磷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谷子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叶绿素a,b和类葫萝卜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在3种剂量氮磷处理下,施用3种微藻生物肥处理均显著提高谷子幼苗鲜重和干重、光合色素含量(特别是类胡萝卜素)和光合作用参数[实际光化学效率Y(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此外,微藻生物肥还显著增加了谷子幼苗全氮和全磷含量。微藻生物肥DT处理的促生效应最显著。qRT-PCR检测谷子幼苗氮磷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显示,微藻生物肥DT处理显著上调谷子幼苗地上部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SiNRT1.11和根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SiNRT2.1的表达,以及根系中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SiPHT1.2和SiPHT1.1的表达。【结论】施用微藻生物肥能显著提高谷子幼苗地上部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SiNRT1.11和根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SiNRT2.1,以及根系中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SiPHT1.2和SiPHT1.1的表达,进而改善谷子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提高谷子对氮磷胁迫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Setaria italica L.) 微藻生物肥 氮磷缺乏 生理生化特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素介导的长春花生物碱次生代谢转录调控机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致荣 陈钊 李润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3-542,共10页
萜类吲哚生物碱(terpeniod indole alkaloids,TIAs)是植物中产生的一类具有药理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药用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因含有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等重要的抗肿瘤萜类吲哚生物碱而成为研究TIAs次生代谢的主要模式植物.应... 萜类吲哚生物碱(terpeniod indole alkaloids,TIAs)是植物中产生的一类具有药理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药用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因含有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等重要的抗肿瘤萜类吲哚生物碱而成为研究TIAs次生代谢的主要模式植物.应用正、反向遗传学和各种代谢组学技术对长春花TIAs次生代谢途径及其调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相继鉴定了参与TIAs代谢途径调控的CrORCAs、CrMYCs、CrZCTs和CrWRKYs等转录因子,特别是发现茉莉素(jasmonates,JAs)介导TIAs生物合成的转录调控网络.本文以长春花TIAs生物合成途径为模式,重点论述其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参与调节的转录因子,尤其是茉莉素介导的调控网络及机制,解析植物中这些天然抗癌生物碱合成积累水平低的制约因素和组织细胞特异性,讨论基于这些新知识的长春花抗肿瘤TIAs代谢工程策略和工厂化绿色生产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素 萜类吲哚生物碱 次生代谢 转录调控网络 长春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不同絮凝剂对埃氏小球藻絮凝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奎 王亚君 +4 位作者 武振晋 陈通 季春丽 薛金爱 李润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54-59,76,共7页
[目的]建立简易高效收集能源微藻的技术体系。[方法]以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为目标藻株,选取金属盐类(氯化铁、硫酸铁、氯化铝、硫酸铝钾,)、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类(聚丙烯酰胺、壳聚糖)为絮凝剂比... [目的]建立简易高效收集能源微藻的技术体系。[方法]以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为目标藻株,选取金属盐类(氯化铁、硫酸铁、氯化铝、硫酸铝钾,)、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类(聚丙烯酰胺、壳聚糖)为絮凝剂比较分析其在小球藻采收时絮凝效率和相应的絮凝条件。[结果]综合考虑絮凝效果和絮凝剂用量,这8种絮凝剂里硫酸铁、硫酸铝钾,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可以有效地絮凝小球藻,具体结果为:静置80min,硫酸铁浓度为0.3g·L-1,絮凝效率为95%;硫酸铝钾浓度为0.7g·L-1,絮凝效率95%;氢氧化钙浓度为0.5g·L-1,絮凝效率97%;氢氧化钠浓度为0.9g·L-1,絮凝效率93%。[结论]综合成本、絮凝效率、环境影响等因素,氢氧化钙是最佳的采收小球藻的絮凝剂,其最佳絮凝条件为藻液pH=8,OD680=1.2,搅拌速率150r·min-1,搅拌时间2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氏小球藻 采收 絮凝 絮凝剂 絮凝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荠FAD2-1和FAD3-1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宝玲 孙岩 +4 位作者 高昌勇 苑丽霞 薛金爱 李润植 张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242-250,共9页
△-12脂肪酸脱氢酶FAD2(fatty acid desaturase 2)和△-15脂肪酸脱氢酶FAD3(fatty acid desaturase 3)是控制亚油酸(18∶2;ω-6)和亚麻酸(18∶3;ω-3)合成的限速酶,亦在植物抵御低温等环境胁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工... △-12脂肪酸脱氢酶FAD2(fatty acid desaturase 2)和△-15脂肪酸脱氢酶FAD3(fatty acid desaturase 3)是控制亚油酸(18∶2;ω-6)和亚麻酸(18∶3;ω-3)合成的限速酶,亦在植物抵御低温等环境胁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了亚麻荠(Camelina sativa)FAD2-1和FAD3-1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硫键、磷酸化位点、高级结构、保守域和功能系统进化等特征。结果表明,FAD2-1和FAD3-1编码蛋白理论pI相近(分别为8.39和8.42),然而前者不稳定系数(40.04)显著高于后者(29.46)。FAD2-1蛋白的磷酸化位点为23个,多于FAD3磷酸化位点(18个),预示FAD2-1更易受翻译后调控。这两种蛋白均含有3个保守的组氨酸富集区(Hisbox),且在C端含有内质网滞留信号,赋予其定位于内质网和催化双键形成的活性。FAD2-1的a-螺旋比例(45.31%)高于FAD3-1(33.16%),然而后者无规则卷曲比例(51.93%)大于前者(44.53%)。3D结构模拟显示,FAD2-1和FAD3-1功能域大小和构象存在差异,这可能影响到底物选择性和催化效率。这些结果为全面解析亚麻荠种子油脂合成和ω-3族脂肪酸富集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 ω-3与ω-6族脂肪酸 脂肪酸脱饱和酶(FAD)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随子MYB基因家族的鉴定及ElMYB114在油脂合成中的功能分析
10
作者 惠生娟 葛丽萍 +4 位作者 王子瑜 张玉胜 苏云婷 孙岩 李润植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
MYB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代谢和种子发育等生命过程。为探究其在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油脂合成及积累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对续随子MYB转录因子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分析了其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理化性质、启动子顺式元件... MYB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代谢和种子发育等生命过程。为探究其在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油脂合成及积累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对续随子MYB转录因子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分析了其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理化性质、启动子顺式元件以及时空表达谱,并克隆了ElMYB114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转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进一步鉴定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1)全基因组鉴定获得199个续随子MYB基因,命名为ElMYB1~ElMYB199,编码蛋白均具有SANT结构域;(2)ElMYB114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3)荧光定量qRT-PCR分析结果表明,ElMYB114基因在种子发育后期的表达量最高;(4)与转空载对照相比,异源表达ElMYB114基因的烟草株系,其叶片总油脂含量分别提高了3.7%和4.2%,种子总脂含量分别提高了11.0%和10.7%,表明过表达ElMYB114基因可提高植物组织的总油脂积累。研究为深入解析MYB介导的续随子油脂生物合成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随子 MYB转录因子 ElMYB114 油脂合成与调控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油料作物亚麻荠种子油脂积累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苑丽霞 郝敬云 +2 位作者 周广航 薛金爱 李润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71-276,共6页
亚麻荠(Camelina sativa (L.) Crtz.)是一种新型优质油料作物,含油量高达40%以上,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占油脂的58%以上,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和多种工业领域.为更深入解析亚麻荠种子油脂合成与积累机制,测定了在山西太... 亚麻荠(Camelina sativa (L.) Crtz.)是一种新型优质油料作物,含油量高达40%以上,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占油脂的58%以上,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和多种工业领域.为更深入解析亚麻荠种子油脂合成与积累机制,测定了在山西太谷自然条件下,亚麻荠种子形态发育、种子含油量、种子脂肪酸组成,以及蛋白质合成积累的动态过程.结果发现:发育早期阶段1~16 DAF(days after flowering)的亚麻荠种子高含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但含油量较低;在种子发育中间阶段16~24 DAF,种子油脂迅猛积累,多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幅度提高,在24 DAF每粒平均含油量可达0.47 mg,含油量达到26.8%;在种子发育后期阶段24~36 DAF,油脂合成与积累相对缓慢,由于干燥失水,含油量持续升高.在36 DAF的时候与其它组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相比,种子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较高,分别是14.8%和41.3%.本文为亚麻荠新种植区域品种遗传改良和建立相配套的栽培体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 种子发育 种子油 脂肪酸 油脂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藻藻泥乙醇脱水干燥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亚君 赵奎 +4 位作者 武振晋 孙繁荣 季春丽 薛金爱 李润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为有效降低小球藻油脂提取过程中湿藻体脱水干燥成本。[方法]以BG11培养液培养的小球藻进行离心预处理后加入不同浓度和比例的乙醇、经不同的脱水次数,探究在不同条件下湿藻泥的脱水效果,并以湿藻泥脱水干燥后制备的藻粉为材料,... [目的]为有效降低小球藻油脂提取过程中湿藻体脱水干燥成本。[方法]以BG11培养液培养的小球藻进行离心预处理后加入不同浓度和比例的乙醇、经不同的脱水次数,探究在不同条件下湿藻泥的脱水效果,并以湿藻泥脱水干燥后制备的藻粉为材料,比较了小球藻藻粉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油脂提取率。[结果]加入的乙醇浓度为80%,乙醇溶液与藻泥中原含水量的体积比为1∶1,经一次挥发脱水后,湿藻泥中的含水率可从89.04%降至30.1%。[结论]藻粉含水率在40%以下时,对粗油脂得率影响较小,即湿藻用乙醇进行协助脱水时,藻泥含水量降至40%以下即可进行油脂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湿藻泥 脱水 乙醇处理 含水率 油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赤霉素提高微藻耐酸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史飞飞 程宇娇 +3 位作者 马浩天 程蔚兰 宋程飞 李润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5,共6页
[目的]利用烟道气培养微藻能固定CO_2、消除NO_x和SO_x的污染,又可降低微藻高附加值产品的制备成本。然而,烟道气中高浓度的CO2、NOx和SOx会造成培养液的急剧酸化,进而抑制微藻的生长。因此需要耐酸性的微藻适应培养液的酸化环境。[方法... [目的]利用烟道气培养微藻能固定CO_2、消除NO_x和SO_x的污染,又可降低微藻高附加值产品的制备成本。然而,烟道气中高浓度的CO2、NOx和SOx会造成培养液的急剧酸化,进而抑制微藻的生长。因此需要耐酸性的微藻适应培养液的酸化环境。[方法]通过调整培养液的初始pH值(3.0),从6株目标微藻中筛选耐酸性最强的微藻,通过添加适量赤霉素进一步提高该株藻的耐酸性。[结果]培养液初始pH 3.0条件下,6株目标藻株中栅藻生长最快,展现较强的耐酸性。0~20mg·L-1赤霉素可促进栅藻的生长,并能将培养液pH值调整到正常值8~9之间,其中10mg·L-1赤霉素促进栅藻的生长最明显。在培养液初始pH 2.5(烟道气通入时的pH)条件下,添加10mg·L-1赤霉素的栅藻经历4-6d适应期后恢复生长,在第10天时生物量(干重)达到0.45g·L-1。[结论]在酸性培养液中,添加赤霉素促进栅藻生长和提高其耐酸性,主要机制是恢复培养液pH到正常值(8~9)。该研究为构建和优化基于微藻培养固定烟道气CO_2,实现NO_X和SO_X的减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气 栅藻 赤霉素 耐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藻贴壁培养供氮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季春丽 刘天中 李润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共9页
[目的]贴壁培养是微藻培养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克服传统液体悬浮培养方式耗水量大、收获困难、能耗高等优势。当该方法用于培养富油微藻时,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调控氮元素供给以获得高产油率。本文旨在研究氮元素对微藻贴壁培养时生... [目的]贴壁培养是微藻培养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克服传统液体悬浮培养方式耗水量大、收获困难、能耗高等优势。当该方法用于培养富油微藻时,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调控氮元素供给以获得高产油率。本文旨在研究氮元素对微藻贴壁培养时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以及优化氮营养的供给。[方法]以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目标藻种进行贴壁培养,设定不同氮浓度和总氮量处理,检测不同氮供给方式对栅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在贴壁培养条件下,恒定氮浓度为1.76mmol·L^(-1)时,栅藻总脂和TAG产率分别高达3.80和2.01g·m^(-2)·d^(-1)。总氮量为1.76mmol时,可使得160cm^2的栅藻总脂和TAG产率达到最大值。[结论]栅藻贴壁培养优化供氮策略为60L氮浓度为1.76mmol·L^(-1)的BG-11培养基可使得1m^2接种量为10g·m^(-2)的栅藻的总脂和TAG产率达到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藻 贴壁培养 氮浓度 总氮量 供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藻共生提高小球藻生物量和产油率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靖洁 段露露 +3 位作者 程蔚兰 季春丽 崔红利 李润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84,共9页
微藻规模化养殖常伴随着细菌的影响,存在于微藻藻际的细菌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及藻菌共生的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为建立有益的菌藻共生体系和提高微藻生物质产量,以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为试材,分离藻际微环境的菌群,并运用16S ... 微藻规模化养殖常伴随着细菌的影响,存在于微藻藻际的细菌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及藻菌共生的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为建立有益的菌藻共生体系和提高微藻生物质产量,以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为试材,分离藻际微环境的菌群,并运用16S rDNA测序进行鉴定。通过藻菌(1∶1)共培养筛选优势促生菌。人工构建不同比例的菌藻共培养体系,分析优势促生菌对微藻生长和生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埃氏小球藻藻株SXND-25藻际分离到6个菌种,属于菠萝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鹑鸡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gallinarum)和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 coli)四个菌属。其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菠萝泛菌(Pantoea)为优势促生菌。与其他不同比例菌藻共培养相比,埃氏小球藻与菠萝泛菌1∶5共培养的促生效果突出,埃氏小球藻在第8天生物量达5.86 g/L,藻细胞含油量为26.88%,总油脂产量为1.575 g/L且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高达554-564mg/L。另一优异组合为埃氏小球藻与假单胞菌1∶1共培养,埃氏小球藻第8天生物量为4.12 g/L,藻细胞含油量达29.50%,总油脂产量提高到1.215 g/L,但MUFA含量低(168-175 mg/L)。研究表明在埃氏小球藻培养过程中,适量添加促生菌,可同时提高埃氏小球藻生物质和油脂产量,这为探究藻菌互作效应以及有益藻菌共生体系应用于微藻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 藻际菌群 藻菌共生 微藻生物量 油脂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肝、心、肾、胸腺抗氧化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帅行 马浩天 +2 位作者 李润植 葛保胜 崔红利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57,共4页
急性过量饮酒会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引起胃出血、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已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目前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合成药物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急需发掘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可代替人工合成药物。选择钝顶螺旋藻多糖作为研究对象... 急性过量饮酒会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引起胃出血、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已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目前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合成药物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急需发掘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可代替人工合成药物。选择钝顶螺旋藻多糖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螺旋藻多糖对急性酒精中毒损伤的影响。将30只小鼠作为处理对象随机分为空白、模型、阳性对照、低剂量及高剂量组,每组连续灌胃给药21 d(1次/d);第22天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通过灌胃方式给予12 mL/kg的50%乙醇,12 h后处死,解剖肾、心、肝及胸腺,研磨取上清,通过检测各组织中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丙二醛以及肝中丙氨酸氨基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探究钝顶螺旋藻多糖对急性酒精中毒后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螺旋藻多糖组中的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含量有显著提升,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中,丙氨酸氨基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明显下降,恢复至阳性对照组水平。研究结果为治疗急性酒精性中毒引起的肾、心、肝及胸腺的氧化损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多糖 急性酒精中毒 器官 氧化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生红球藻UVR8的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宏江 杭伟 +3 位作者 马浩天 王晓丹 李润植 崔红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25-2032,共8页
【目的】获得雨生红球藻中紫外抗性蛋白(Uvresistance locus 8,UVR8)的cDNA序列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以雨生红球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源克隆方法获得紫外抗性蛋白UVR8的cDNA序列全长,并通过生物信息手段对其理化性质、蛋白... 【目的】获得雨生红球藻中紫外抗性蛋白(Uvresistance locus 8,UVR8)的cDNA序列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以雨生红球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源克隆方法获得紫外抗性蛋白UVR8的cDNA序列全长,并通过生物信息手段对其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HaeUVR8的编码区全长为1554 bp,共编码517个氨基酸,预测理论等电点为5.56,理论分子量为54.31 kD。通过BLASTp分析,与拟南芥中UVR8的相似性达到51%,与莱菌衣藻中UVR8的相似性达到59%。通过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HaeUVR8蛋白中存在UVR8蛋白的典型结构域,包括7个叶片螺旋结构和保守的色氨酸残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高等植物和真核绿藻来源UVR8s有共同祖先。【结论】本研究首次获得雨生红球藻中编码UVR8的基因序列,发现其结构与高等植物UVR8相似,暗示二者可能有相似的作用机制,为雨生红球藻中UVR8的表达、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解析雨生红球藻适应紫外光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抗性蛋白 CDNA全长 结构域 系统进化 雨生红球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藻培养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8
作者 马浩天 李润植 +2 位作者 张宏江 杭伟 崔红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3-90,共8页
当前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排放含有大量氮磷、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粪污废水,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治理畜禽废水的任务迫在眉睫。由于传统畜禽废水处理方式及应用存在较多不足,基于微藻生物技术处理废水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当前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排放含有大量氮磷、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粪污废水,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治理畜禽废水的任务迫在眉睫。由于传统畜禽废水处理方式及应用存在较多不足,基于微藻生物技术处理废水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藻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单细胞生物,具有高效的脱氮除磷及纳污能力,其主要利用同化作用吸附污水中的氮,通过磷酸化作用吸附、沉降磷,依靠细胞膜上的官能团对重金属进行富集。基于以上生理基础,大多数微藻的氮磷吸附率和重金属富集率可以高达80%。目前微藻对畜禽废水污染组分的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氮磷、重金属,实际应用方式多为高效藻类塘、活性藻、固定化技术、光生物反应器等。但是微藻处理畜禽废水仍存在分子机理研究较少,生产实际经验不足等问题。基于微藻处理畜禽废水的机理,通过综述若干微藻去除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效率,总结国内外微藻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存在问题,展望了微藻废水工程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废水 微藻培养 污水净化 氮磷去除 重金属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脂氧合酶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立军 刘萌萌 +3 位作者 刘宝玲 王志龙 薛金爱 李润植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531-538,共8页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然而在当今全球自然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棉花的生产受到了严重制约。而脂氧合酶(LOX)能够在多种逆境中表现出应激反应,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通过对陆地棉基因组数据的检索比对,鉴定脂氧合酶家族基因,并对其基因...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然而在当今全球自然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棉花的生产受到了严重制约。而脂氧合酶(LOX)能够在多种逆境中表现出应激反应,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通过对陆地棉基因组数据的检索比对,鉴定脂氧合酶家族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理化性质、进化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对不同组织和冷、热、盐、PEG共4种非生物胁迫下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后,进一步对陆地棉幼苗4℃冷胁迫处理下的差异基因进行RT-qPCR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22个GhLOX家族基因,不均匀分布于A和D基因组的15条染色体上,编码775~919个氨基酸,多为酸性亲水性蛋白,其中,有6个定位于细胞质中,16个定位于叶绿体中;进化关系显示,GhLOX家族基因分为9-GhLOX、13-GhLOX I、13-GhLOX II共3个亚家族;基因结构显示,保守基序由5个组氨酸残基相连的38个氨基酸组成,13-GhLOX I、13-GhLOX II亚家族相比于9-GhLOX亚家族基因结构相差较大。GhLOX家族基因在11个组织和4种非生物胁迫下存在差异表达,进一步对4℃低温处理下的6个GhLOX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GhLOX-A5和GhLOX-D5基因可以快速响应低温胁迫。研究结果可为后续GhLOX家族基因在陆地棉冷胁迫中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也为棉花高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脂氧合酶(LOX)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模式 冷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氏小球藻去鸡场废水氮磷效果及总脂积累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浩天 张宏江 +2 位作者 杭伟 崔红利 李润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48,共6页
[目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已造成严重的废水污染,本研究拟建立微藻净化畜禽废水技术体系,以期有效脱氮除磷和同时获得大量高脂含量的微藻生物质。[方法]通过检测一养鸡场废水中氮磷等污染成分,并以其为研究对象,选用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 [目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已造成严重的废水污染,本研究拟建立微藻净化畜禽废水技术体系,以期有效脱氮除磷和同时获得大量高脂含量的微藻生物质。[方法]通过检测一养鸡场废水中氮磷等污染成分,并以其为研究对象,选用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为试材,系统分析该微藻在不同稀释倍数的鸡场废水中的生长表型、脱氮除磷效率及油脂产率。[结果]在鸡场废水原液及2倍稀释液中,埃氏小球藻的生长均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除氮率和油脂产率均较低;在高稀释倍数(≥4倍)的废水中,微藻生长迅速,并且氮磷去除率高达80.3%和75.0%;藻细胞油脂含量随废水稀释倍数的增加而增加,最高达34.6%。[结论]在鸡场废水原液和低倍稀释的废水中,埃氏小球藻生长受阻;在稀释4倍以上的废水中,藻细胞生长良好、脱氮除磷效率和油脂产率均较高。利用微藻处理鸡场废水,既可高效去污,又可获得富油的微藻生物质。这为后续建立基于微藻净化畜禽废水联产生物柴油等高值微藻产品的生产工艺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氏小球藻 鸡场废水 稀释倍数 氮磷去除 油脂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