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采光照明环境和用眼行为与儿童近视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攀峰 李婷婷 +7 位作者 陶舒曼 牟星月 曹钰璇 江唐军 刘雅 仲爱梅 陶芳标 伍晓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9-503,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家庭采光照明环境现况并分析其与近视的关联,为儿童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苏省东台市2所小学的151名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散瞳验光结果将儿童分为近视组和对照组,实地测量儿童家庭采光照明环境。采用χ^(2)... 目的了解儿童家庭采光照明环境现况并分析其与近视的关联,为儿童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苏省东台市2所小学的151名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散瞳验光结果将儿童分为近视组和对照组,实地测量儿童家庭采光照明环境。采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采光照明环境与儿童近视之间的关联。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近视组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0.5 h的比例(85.7%)高于对照组(71.6%),近视组儿童读写距离<30 cm的比例(50.8%)高于对照组(21.6%),近视组儿童桌面照度均匀度(台灯+顶灯)≥0.7的比例(39.7%)低于对照组(70.5%)(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读写距离≥30 cm为参照组,读写距离<30 cm的儿童近视的风险较高,OR值为3.73(95%CI:1.74~8.02);以桌面照度均匀≥0.7为参照组,桌面照度均匀度<0.7的儿童近视的风险较高,OR值为3.32(95%CI:1.61~6.84)(P<0.05)。结论家庭采光照明环境和用眼行为均与儿童近视存在关联,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应重点关注家庭层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青少年 家庭采光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6省不同出生年代父母的近视情况对其3~9岁子女近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振珊 李婷婷 +8 位作者 张向林 杨凤 周攀峰 曹钰璇 刘锋 陶舒曼 许韶君 伍晓艳 陶芳标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7-492,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年代的父母及其3~9岁子女的近视情况,分析父母近视程度对其子女近视的影响,为未来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3-7月,在本项目组调查范围覆盖的全国6省中,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22158名3~9岁儿童及...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年代的父母及其3~9岁子女的近视情况,分析父母近视程度对其子女近视的影响,为未来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3-7月,在本项目组调查范围覆盖的全国6省中,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22158名3~9岁儿童及其父母开展近视防控相关调查。采用χ^(2)_(趋势)检验比较不同出生年代父母的近视和中高度近视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出生年代父母近视程度对其子女近视的影响。结果父亲和母亲的总体近视率分别为37.3%和45.0%,其3~9岁儿子和女儿的总体近视率分别为19.0%和20.0%。其中,1985-1989年出生的父亲和母亲的近视率最高,分别为40.8%和48.3%;1995-1999年出生的父亲的近视率最低,为26.6%;1970-1974年出生的母亲的近视率最低,为17.9%。调整后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不同年代出生的未近视的父亲为参照组,1975-1979年、1980-1984年、1985-1989年、1990-1994年出生的患轻度近视和中高度近视的父亲影响其子女发生近视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1.55、1.62、1.35、1.46、1.30、1.74、1.41和1.42;以不同年代出生的未近视的母亲为参照,1970-1974年出生的患轻度近视的母亲、1975-1979年出生的患中高度近视的母亲,以及1980-1984年、1985-1989年、1990-1994年出生的患轻度近视和中高度近视的母亲影响其子女发生近视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9.37、1.56、1.49、1.89、1.45、1.77、1.33、1.74、1.56、1.67(P<0.05)。结论近视的遗传性相对稳定,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环境变化影响个体近视的机制不同,因此父母应高度重视处于发育关键期的低龄子女的近视预防工作,通过科学的干预措施以延缓其近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年代 父母近视 儿童近视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6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筛查性近视分布情况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凤 李婷婷 +5 位作者 高振珊 张向林 许韶君 陶舒曼 伍晓艳 陶芳标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3-486,498,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6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和筛查性近视的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的近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3-7月在项目组调查6省中,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181981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远视力筛查和电脑验光,采用χ^(2)检验比... 目的了解我国6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和筛查性近视的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的近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3-7月在项目组调查6省中,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181981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远视力筛查和电脑验光,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学段及城乡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筛查性近视的检出差异.结果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0.4%,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51.0%.χ^(2)检验结果显示,女性的视力不良与筛查性近视检出率分别为63.5%和53.8%,均高于男性的57.6%和48.4%;幼儿园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8.2%,高于小学1~3年级(34.4%)、小学4~6年级(53.7%)、初中(70.6%),低于高中(83.0%);幼儿园儿童青少年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8.6%,低于小学1~3年级(20.2%)、小学4~6年级(46.8%)、初中(67.3%)、高中(80.5%).城市儿童青少年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1.1%,高于乡村儿童青少年的59.4%;城市儿童青少年的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50.7%,低于乡村儿童青少年的51.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筛查性近视检出率均较高,未来应提升公众对视力保护的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近视防控策略,以降低未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青少年 视力不良 筛查性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层面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影响因素定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曹钰璇 李婷婷 +9 位作者 高振珊 杨凤 周攀峰 张向林 陈玉明 江唐军 刘锋 陶舒曼 陶芳标 伍晓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4-508,共5页
目的基于家庭层面,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主要因素,为合理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干预措施、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23年4-12月,采取非概率抽样法选取我国部分省市中参与过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调查的120名家长开展焦点小组访... 目的基于家庭层面,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主要因素,为合理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干预措施、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23年4-12月,采取非概率抽样法选取我国部分省市中参与过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调查的120名家长开展焦点小组访谈。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采用Nvivo 12.0主题框架分析法对定性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访谈结果显示,限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户外活动、定期复查视力、学校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以及社区的积极宣传等是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家长及儿童青少年时间紧张、家长视力保健行为意识薄弱、学校开展近视防控活动形式单一、学校未能很好落实视力筛查政策等是主要障碍因素。结论家长时间观念、视力保健行为意识较弱,学校层面近视防控活动形式单一,以及视力筛查制度等政策落实是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故未来可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推进多样化近视防控活动、落实视力筛查制度等干预措施,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青少年 定性研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筛查性近视与主要带养人报告近视的差异研究
5
作者 张向林 李婷婷 +6 位作者 高振珊 曹钰璇 黄思哲 陶舒曼 伍晓艳 许韶君 陶芳标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3-498,共6页
目的分析中山市1~3年级小学生的近视现况、其与主要带养人报告近视的差异,并探索影响报告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儿童青少年早期近视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3年5-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中山市部分小学生... 目的分析中山市1~3年级小学生的近视现况、其与主要带养人报告近视的差异,并探索影响报告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儿童青少年早期近视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3年5-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中山市部分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采用χ^(2)检验分析筛查性近视和报告近视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近视结果报告一致性的因素。结果中山市1~3年级学生总体筛查性近视率为25.3%,父母报告显示1~3年级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为12.1%,父母总体知晓率为81.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1年级为参照,3年级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为1.453(95%CI:1.160~1.819);以眼健康素养评分不良为参照,评分一般和评分良好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分别为0.524(95%CI:0.423~0.649)和0.379(95%CI:0.293~0.467);以未进行过散瞳验光组为参照,进行过散瞳验光组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为0.615(95%CI:0.455~0.831);以父母双方近视为参照,父母双方均不近视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为0.669(95%CI:0.514~0.872);以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为参照,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及中专和大专及以上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分别为0.514(95%CI:0.322~0.821)、0.355(95%CI:0.222~0.567)和0.313(95%CI:0.195~0.503)。结论眼健康素养评分良好和进行过散瞳验光是影响报告一致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未来应加强对父母近视防控的健康教育,提高父母对孩子近视状况的知晓度和报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近视 眼健康行为评分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暴露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锋 陶芳标 伍晓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9-512,共4页
近视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逐年递增,并呈现高发与低龄化趋势,故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手段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必要途径。多数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影... 近视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逐年递增,并呈现高发与低龄化趋势,故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手段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必要途径。多数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空气污染作为一种短期内可改善降低的环境因素,在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是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儿童青少年的空气污染暴露现况、空气污染物与近视之间的关联证据,以及通过过敏性炎症、视网膜缺血、多巴胺途径揭示空气污染物影响近视的生物学机制,能够为降低空气污染、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近视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