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玉明 陶芳标 伍晓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3,148,共5页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前位,并伴有低龄化和重度化趋势。视力问题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聚焦于健康教育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作用,从理论模型、传播方式和传...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前位,并伴有低龄化和重度化趋势。视力问题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聚焦于健康教育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作用,从理论模型、传播方式和传播对象3个方面就健康教育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和控制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预防和控制研究提供有效方式,减少近视所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近视 健康教育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6省不同出生年代父母的近视情况对其3~9岁子女近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振珊 李婷婷 +8 位作者 张向林 杨凤 周攀峰 曹钰璇 刘锋 陶舒曼 许韶君 伍晓艳 陶芳标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7-492,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年代的父母及其3~9岁子女的近视情况,分析父母近视程度对其子女近视的影响,为未来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3-7月,在本项目组调查范围覆盖的全国6省中,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22158名3~9岁儿童及...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年代的父母及其3~9岁子女的近视情况,分析父母近视程度对其子女近视的影响,为未来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3-7月,在本项目组调查范围覆盖的全国6省中,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22158名3~9岁儿童及其父母开展近视防控相关调查。采用χ^(2)_(趋势)检验比较不同出生年代父母的近视和中高度近视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出生年代父母近视程度对其子女近视的影响。结果父亲和母亲的总体近视率分别为37.3%和45.0%,其3~9岁儿子和女儿的总体近视率分别为19.0%和20.0%。其中,1985-1989年出生的父亲和母亲的近视率最高,分别为40.8%和48.3%;1995-1999年出生的父亲的近视率最低,为26.6%;1970-1974年出生的母亲的近视率最低,为17.9%。调整后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不同年代出生的未近视的父亲为参照组,1975-1979年、1980-1984年、1985-1989年、1990-1994年出生的患轻度近视和中高度近视的父亲影响其子女发生近视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1.55、1.62、1.35、1.46、1.30、1.74、1.41和1.42;以不同年代出生的未近视的母亲为参照,1970-1974年出生的患轻度近视的母亲、1975-1979年出生的患中高度近视的母亲,以及1980-1984年、1985-1989年、1990-1994年出生的患轻度近视和中高度近视的母亲影响其子女发生近视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9.37、1.56、1.49、1.89、1.45、1.77、1.33、1.74、1.56、1.67(P<0.05)。结论近视的遗传性相对稳定,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环境变化影响个体近视的机制不同,因此父母应高度重视处于发育关键期的低龄子女的近视预防工作,通过科学的干预措施以延缓其近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年代 父母近视 儿童近视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球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肾损害的相关性
3
作者 王紫薇 李闵 +1 位作者 高慧 邓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0,共7页
目的:探讨链球菌(Streptococcus)感染是否有可能加重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肾损害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的485例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诊断是否合并链球... 目的:探讨链球菌(Streptococcus)感染是否有可能加重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肾损害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的485例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诊断是否合并链球菌感染分为两组,合并链球菌感染组(实验组)91例患儿,对照组394例患儿。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初步挑选合适的测试项目,再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尿蛋白、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检测项目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与IgG(Spearman r=-0.328)、纤维蛋白降解产物(Spearman r=-0.207)、总蛋白(Spearman r=-0.202)和球蛋白(Spearman r=-0.223)均呈轻度相关性。两组患儿在平均年龄(P=0.001)、IgG(P<0.001)、纤维蛋白降解产物(P=0.019)、血清总蛋白(P<0.001)、球蛋白(P<0.001)、IgA(P<0.001)、IgM(P=0.003)、补体C3(P=0.016)、补体C4(P=0.002)、白蛋白/球蛋白比例(P=0.007)、血清碱性磷酸酶(P=0.036)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P=0.039)的平均水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为研究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将抗链球菌溶血素O、年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作为自变量,尿蛋白检测参数和肝肾功能作为因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10岁和低补体血症可能是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加重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链球菌感染可能会加重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肾损害,其中低补体血症、炎症、纤维蛋白溶解和凝血异常可能起重要作用。合并链球菌感染的患儿临床上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出院后应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肾炎 链球菌感染 肾损害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内质网应激及滋养细胞凋亡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分析
4
作者 康芬 吴永远 李晓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探讨早、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SPE)和正常妊娠孕妇胎盘组织中内质网应激(ERS)和滋养细胞凋亡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与SPE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就诊的早、晚发型SPE单胎孕妇的胎盘组织各20例(早发组、晚发组),选择同期在该院分娩的... 目的探讨早、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SPE)和正常妊娠孕妇胎盘组织中内质网应激(ERS)和滋养细胞凋亡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与SPE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就诊的早、晚发型SPE单胎孕妇的胎盘组织各20例(早发组、晚发组),选择同期在该院分娩的血压正常无其它妊娠并发症的孕妇20例作为正常组。透射电镜观察胎盘组织中滋养细胞内质网的超微结构,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胎盘组织中ERS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和磷酸化肌醇需求酶1(p-IRE1)α],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组织中增殖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胎盘组织滋养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孕妇组胎盘组织中滋养细胞内质网体积正常,无扩张和肿胀。而SPE组胎盘组织内质网出现明显水肿,呈现显著扩张的状态,且早发组比晚发组扩张明显;与正常组相比,早发组和晚发组胎盘组织中ERS相关蛋白GRP78(P<0.001,P<0.05)和CHOP(P<0.01,P<0.001)的表达水平及eIF2α(P<0.0001,P<0.01)、IRE1α(P<0.0001,P<0.001)磷酸化水平增加,p-eIF2α/eIF2α(P<0.001)和p-IRE1α/IRE1α(P<0.05)比值及GRP78蛋白(P<0.01)表达水平在早发组中均高于晚发组;与正常组相比,早发组和晚发组每个视野下Ki67阳性细胞数减少(P<0.0001,P<0.05),早发组胎盘Ki67阳性细胞数少于晚发组(P<0.01);早发组胎盘组织中每个视野阳性凋亡细胞多,滋养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两组(P<0.001,P<0.01)。结论SPE患者胎盘组织滋养细胞凋亡增加和增殖受抑制可能与ERS过度激活相关,其在早发型SPE患者胎盘组织中激活水平高于晚发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 内质网应激 增殖 凋亡 孕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孕期过度增重与学龄前儿童肥胖关联的出生队列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付伟男 黄朝辉 郝加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29,165,共6页
目的探索孕前BMI、孕期增重对学龄前儿童肥胖测量指标的影响,为孕期妇女体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产检的1 769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孕产期母婴健康记录表》与医院电子医疗系统收集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增重(GWG)等信息... 目的探索孕前BMI、孕期增重对学龄前儿童肥胖测量指标的影响,为孕期妇女体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产检的1 769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孕产期母婴健康记录表》与医院电子医疗系统收集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增重(GWG)等信息,使用《学龄前儿童健康与行为记录表》进行儿童期随访收集学龄前儿童喂养方式、体力活动等信息,体检收集上臂围、上臂皮褶厚度、腹壁皮褶厚度、身高和体质量等身体测量资料,描述相关特征的分布情况及孕前BMI、孕期增重对学龄前儿童肥胖测量指标的影响。结果孕妇GWG过度770例,占50.7%。孕前BMI(χ^(2)=46.08)、家庭年收入(χ^(2)=15.07)、孕次(χ^(2)=12.22)、妊娠意愿(χ^(2)=19.05)不同的孕妇组组间GW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控制孕妇年龄、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孕妇GWG过度与学龄前儿童上臂围(β=0.091,95%CI:0.118~0.505)、上臂皮褶厚厚度(β=0.086,95%CI:0.217~1.067)、腹壁皮褶厚度(β=0.059,95%CI:0.014~0.938)和年龄别BMIZ分(β=0.150,95%CI:0.205~0.456)正相关。孕期BMI消瘦组与学龄前儿童上臂围(β=-0.182,95%CI:-0.896~-0.522)、上臂皮褶厚度(β=-0.138,95%CI:-1.586~-0.758)、腹壁皮褶厚度(β=-0.118,95%CI:-1.563~-0.638)、年龄别BMIZ分(β=-0.182,95%CI:-0.588~-0.342)呈负向相关。结论孕妇GWG过度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孕前BMI较低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体质指数 孕期增重 学龄前儿童 肥胖 皮褶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与出生结局的关联研究:脐动脉血流参数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潘颖 周莉 +7 位作者 窦连杰 顾纪俊 黄丹 黄朝辉 张安慧 陶红 张黎 郝加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出生结局和孕晚期脐动脉(UA)血流参数的影响,并分析UA血流参数在GDM与出生结局中的作用。方法以中国安徽—芜湖出生队列为基础,收集189例GDM孕妇为病例组,在非GDM孕妇中按照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进行1∶1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出生结局和孕晚期脐动脉(UA)血流参数的影响,并分析UA血流参数在GDM与出生结局中的作用。方法以中国安徽—芜湖出生队列为基础,收集189例GDM孕妇为病例组,在非GDM孕妇中按照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进行1∶1配对,选择189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按孕晚期空腹血糖将GDM孕妇分为控制不良组和控制良好组,并收集分析孕晚期UA血流参数和胎儿出生结局信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控制不良组和控制良好组UA参数升高(F=6.63,P<0.05;F=4.43,P<0.05;F=5.57,P<0.05)。GDM血糖控制不良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高和大于胎龄儿风险上升。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显示,控制不良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Z评分与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β=-209.78,95%CI:-301.48~-118.07)。S/D指数Z评分在血糖控制不良与出生体质量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58.41(95%CI:-106.40~-19.65),占总效应的25.98%。结论GDM血糖控制不良是胎儿体质量增加的危险因素,UA血管功能以部分中介作用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GDM孕妇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以更好地保护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脐动脉血流参数 出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素养及其对心理问题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胡婕 黄雪雪 +1 位作者 万宇辉 张诗晨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8-1122,共5页
心理健康素养是改善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作为重要的心理健康资源,近年来备受关注。提高对心理健康素养的认识,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开发能更好预测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化评定量表,可推动我国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监测和干预的发展。... 心理健康素养是改善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作为重要的心理健康资源,近年来备受关注。提高对心理健康素养的认识,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开发能更好预测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化评定量表,可推动我国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监测和干预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心理健康素养对心理问题的影响研究进行综合阐述,以便为促进我国居民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精神卫生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素养与中学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联研究
8
作者 李丹琳 姜璇 +3 位作者 杨蓉 万宇辉 徐慧琼 张诗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68-1772,共5页
目的了解中学生健康素养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联,为深入认识低健康素养所致的不良健康效应提供循证依据。方法2017年12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沈阳市某学校全体在校学生91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测... 目的了解中学生健康素养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联,为深入认识低健康素养所致的不良健康效应提供循证依据。方法2017年12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沈阳市某学校全体在校学生91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评价健康素养水平。通过秩和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结果911例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3.92~16.83(15.41±1.73)岁,男生479例(52.6%)。健康素养总得分为(106.34±19.06)分,TNF-α总体水平为5.63(4.84,6.64)ng/L,IL-6为3.05(2.43,3.98)ng/L。女生、初中女生和高中女生健康素养得分与TNF-α水平均呈负相关(rs=-0.133、-0.201、-0.121,均P<0.05)。初中生和初中女生的健康素养得分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_s=-0.343、-0.708,均P<0.05)。结论健康素养与初中女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6)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炎症因子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向卉芬 张品 +7 位作者 徐祖滢 刘振冉 黄悦 黄玉婷 吴琼 李艺冉 李蓉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4-689,共6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2个FET周期PCOS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的妊娠结局分为未着床组(A组)、流产组(B1组)和活产组(B2组)。比较这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2个FET周期PCOS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的妊娠结局分为未着床组(A组)、流产组(B1组)和活产组(B2组)。比较这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并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再按照获取优质囊胚数的百分位数(0~3、4~6、7~10、≥11个)将患者分为C1、C2、C3、C4组,比较不同优质囊胚数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882个PCOS患者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71.09%(627/882),活产率61.68%(544/882),流产率13.24%(83/627)。单因素分析显示,在A、B1和B2这三组的比较中,体质量指数(BMI)、不孕类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_(2))水平、获卵数和优质囊胚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五项差异指标进行进一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1.046,95%CI:1.001~1.093,P=0.044)和有既往妊娠史(OR=1.417,95%CI:1.030~1.950,P=0.032)是PCOS患者成功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A组与B2组比较:OR=0.920,95%CI:0.880~0.962,P=0.000;B1组与B2组比较:OR=0.923,95%CI:0.862~0.988,P=0.022;而优质囊胚数增多则是妊娠成功的独立保护因素。在优质囊胚数C1-C4这四组之间比较中,与其他三组相比,C4组的促性腺激素(Gn)总量最低,获卵数最多(P<0.05)。C4组的BMI、促卵泡生成素(FSH)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较C1组低,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生成素(LH/FSH)比值比C1组高(P<0.05)。C4组与C3组相比,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较低,与C2和C3组相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较高(P<0.05)。结论BMI、既往妊娠史和优质囊胚数是预测PCOS患者FET周期妊娠结局的独立因素。优质囊胚数更多的患者在FET周期中具有更高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冻融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囊胚培养 既往妊娠史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正常反应人群拮抗剂方案单用高纯度尿促性素促排卵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千花 曹云霞 曾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6-970,共5页
目的比较卵巢正常反应人群(NOR)拮抗剂方案中单用高纯度尿促性素(HP-hMG)与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促排卵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行NOR拮抗剂助孕的患者,根据拮抗剂方案中采用超促排卵药物的不同,分为HP-hMG组和rFSH组。统计两组患... 目的比较卵巢正常反应人群(NOR)拮抗剂方案中单用高纯度尿促性素(HP-hMG)与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促排卵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行NOR拮抗剂助孕的患者,根据拮抗剂方案中采用超促排卵药物的不同,分为HP-hMG组和rFSH组。统计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促排卵情况、实验室指标以及临床结局等指标。结果最终纳入614例NOR患者:HP-hMG组(n=216),rFSH组(n=398)。两组间hCG注射日P及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hMG组hCG注射日E2水平显著降低(P<0.001);HP-hMG组生化妊娠率(69.23%vs 63.51%)以及临床妊娠率(66.67%vs 59.46%)较rFSH组有升高的趋势。HP-hMG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2.31%vs 3.02%)较rFSH组有降低趋势。结论对于NOR接受拮抗剂方案助孕的患者,与采用rFSH相比,单独使用HP-hMG能够获得同样较好的临床妊娠率,并在降低OHSS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正常反应人群 高纯度尿促性素 重组人卵泡刺激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控制性超促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期长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首次拮抗剂失败后PCOS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11
作者 王田娟 王超 +6 位作者 邢琼 徐玉萍 张文香 周平 许孝凤 魏兆莲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6-982,共7页
目的探讨首次拮抗剂治疗失败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再次超促排卵时分别采用黄体期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诱导排卵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的优劣。方法检索首次采用拮抗剂方案行IVF/ICSI-ET助孕失败后再次超促排卵的PCOS患者163例,根据... 目的探讨首次拮抗剂治疗失败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再次超促排卵时分别采用黄体期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诱导排卵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的优劣。方法检索首次采用拮抗剂方案行IVF/ICSI-ET助孕失败后再次超促排卵的PCOS患者163例,根据第二次超促排卵方案,分为黄体期长方案组(共95例)和拮抗剂方案组(共68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指标除了LH,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黄体期长方案组患者自身超排卵对比,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Gn总天数、Gn总使用量、hCG注射日雌二醇(E_(2))值、获卵数、卵子成熟率、2PN受精数、2PN卵裂数、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首次拮抗剂周期(P<0.05)。拮抗剂方案组患者自身超排卵对比也观察到类似改善。③两组第二次超促排卵周期比较,黄体期长方案组Gn总天数、总用量、总费用较高(P<0.05),而hCG注射日E_(2)及LH水平、卵子成熟率显著低于拮抗剂方案(P<0.05),但两组间获卵数、2PN受精数、2PN卵裂数、囊胚形成率、OHS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两组第二次超促排卵新鲜移植周期比较,黄体期长方案新鲜移植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解冻周期的妊娠结局比较,拮抗剂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高于黄体期长方案组(P<0.05),但着床率、活产率、新生儿胎龄及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首次拮抗剂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适当增加Gn启动剂量及用量,两种方案均能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相较于黄体期长方案,再次使用拮抗剂方案保持了其优势,包括治疗周期短、成本低、患者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 黄体期长方案 拮抗剂方案 控制性促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6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筛查性近视分布情况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凤 李婷婷 +5 位作者 高振珊 张向林 许韶君 陶舒曼 伍晓艳 陶芳标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3-486,498,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6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和筛查性近视的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的近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3-7月在项目组调查6省中,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181981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远视力筛查和电脑验光,采用χ^(2)检验比... 目的了解我国6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和筛查性近视的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的近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3-7月在项目组调查6省中,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181981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远视力筛查和电脑验光,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学段及城乡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筛查性近视的检出差异.结果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0.4%,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51.0%.χ^(2)检验结果显示,女性的视力不良与筛查性近视检出率分别为63.5%和53.8%,均高于男性的57.6%和48.4%;幼儿园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8.2%,高于小学1~3年级(34.4%)、小学4~6年级(53.7%)、初中(70.6%),低于高中(83.0%);幼儿园儿童青少年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8.6%,低于小学1~3年级(20.2%)、小学4~6年级(46.8%)、初中(67.3%)、高中(80.5%).城市儿童青少年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1.1%,高于乡村儿童青少年的59.4%;城市儿童青少年的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50.7%,低于乡村儿童青少年的51.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筛查性近视检出率均较高,未来应提升公众对视力保护的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近视防控策略,以降低未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青少年 视力不良 筛查性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采光照明环境和用眼行为与儿童近视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攀峰 李婷婷 +7 位作者 陶舒曼 牟星月 曹钰璇 江唐军 刘雅 仲爱梅 陶芳标 伍晓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9-503,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家庭采光照明环境现况并分析其与近视的关联,为儿童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苏省东台市2所小学的151名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散瞳验光结果将儿童分为近视组和对照组,实地测量儿童家庭采光照明环境。采用χ^(2)... 目的了解儿童家庭采光照明环境现况并分析其与近视的关联,为儿童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苏省东台市2所小学的151名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散瞳验光结果将儿童分为近视组和对照组,实地测量儿童家庭采光照明环境。采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采光照明环境与儿童近视之间的关联。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近视组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0.5 h的比例(85.7%)高于对照组(71.6%),近视组儿童读写距离<30 cm的比例(50.8%)高于对照组(21.6%),近视组儿童桌面照度均匀度(台灯+顶灯)≥0.7的比例(39.7%)低于对照组(70.5%)(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读写距离≥30 cm为参照组,读写距离<30 cm的儿童近视的风险较高,OR值为3.73(95%CI:1.74~8.02);以桌面照度均匀≥0.7为参照组,桌面照度均匀度<0.7的儿童近视的风险较高,OR值为3.32(95%CI:1.61~6.84)(P<0.05)。结论家庭采光照明环境和用眼行为均与儿童近视存在关联,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应重点关注家庭层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青少年 家庭采光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褪黑素的人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技术在COH周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宇 韩星星 +4 位作者 张琦琦 刘璐 许孝凤 章志国 邹慧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3-988,共6页
目的比较同一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治疗周期中,体内成熟与改良技术体外培养成熟(IVM)的卵母细胞的早期胚胎发育能力及临床结局,探讨补充褪黑素的IVM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59例患者在COH周期中的920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常规体外受... 目的比较同一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治疗周期中,体内成熟与改良技术体外培养成熟(IVM)的卵母细胞的早期胚胎发育能力及临床结局,探讨补充褪黑素的IVM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59例患者在COH周期中的920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常规体外受精(IVF/ICSI)处理,同时收集同周期中1283个未成熟卵母细胞,在添加褪黑素的改良IVM培养基中培养成熟后行ICSI处理。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助孕技术与改良IVM技术这两种方式,对辅助生殖治疗的助孕结局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与从COH周期中收集到的行常规IVF/ICSI处理的成熟卵母细胞相比,经改良IVM技术促成熟的卵母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较低。但经胚胎移植后,两种方式获得的成熟卵母细胞的临床结局包括临床妊娠率、足月产率、婴儿体长、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VM可以提高从COH周期中回收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卵子利用率,改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培养成熟技术 体外受精 控制性超促排卵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层面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影响因素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钰璇 李婷婷 +9 位作者 高振珊 杨凤 周攀峰 张向林 陈玉明 江唐军 刘锋 陶舒曼 陶芳标 伍晓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4-508,共5页
目的基于家庭层面,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主要因素,为合理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干预措施、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23年4-12月,采取非概率抽样法选取我国部分省市中参与过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调查的120名家长开展焦点小组访... 目的基于家庭层面,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主要因素,为合理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干预措施、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23年4-12月,采取非概率抽样法选取我国部分省市中参与过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调查的120名家长开展焦点小组访谈。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采用Nvivo 12.0主题框架分析法对定性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访谈结果显示,限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户外活动、定期复查视力、学校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以及社区的积极宣传等是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家长及儿童青少年时间紧张、家长视力保健行为意识薄弱、学校开展近视防控活动形式单一、学校未能很好落实视力筛查政策等是主要障碍因素。结论家长时间观念、视力保健行为意识较弱,学校层面近视防控活动形式单一,以及视力筛查制度等政策落实是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故未来可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推进多样化近视防控活动、落实视力筛查制度等干预措施,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青少年 定性研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期妇女子宫内膜息肉中γδ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子晗 杨雨露 +4 位作者 邹慧娟 张雪珂 杨文娟 孙东莹 许孝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976,共6页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EP)中γδT细胞和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因EP不孕的患者(EP组,n=57)和非子宫因素的不孕症患者(Control组,n=44)。分别取EP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EP)中γδT细胞和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因EP不孕的患者(EP组,n=57)和非子宫因素的不孕症患者(Control组,n=44)。分别取EP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评价两组一般特征,使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增殖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息肉中CD3和TCRγδ阳性细胞的表达,使用ELISA检测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使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EP中γδT细胞的表达情况与相关各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EP组织中γδT细胞数目明显增加,炎性因子IL-17和IFN-γ水平也明显升高,并呈线性关系(P<0.05)。结论γδT细胞数目与EP导致的不孕症有关,提示可能通过调控细胞亚群失衡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导致了胚胎植入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子宫内膜息肉 IL-17 IFN-Γ 炎症反应 胚胎植入失败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遭受欺凌和手机依赖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穆紫微 荣璠 +2 位作者 余伟强 肖婉 万宇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0-826,共7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遭受欺凌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及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南通市1499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同伴关系-欺凌者与被欺凌者量表(RAPRI-T)被欺凌部分、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简表(SAS-SV)、患者健康问卷-抑郁9条目... 目的:探讨大学生遭受欺凌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及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南通市1499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同伴关系-欺凌者与被欺凌者量表(RAPRI-T)被欺凌部分、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简表(SAS-SV)、患者健康问卷-抑郁9条目(PHQ-9)评估欺凌经历、手机依赖程度、抑郁症状。使用SPSS宏程序PROCESS 3.2进行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不同欺凌形式中,传统言语欺凌检出比例最高。遭受欺凌、SAS-SV、PHQ-9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17~0.42,均P<0.001)。在遭受欺凌得分与PHQ-9得分的关系中,SAS-SV得分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6.70%;遭受欺凌与性别的交互项与PHQ-9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β=0.09,P<0.001),随着欺凌得分的增加,女生PHQ-9得分较男生PHQ-9得分高。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欺凌与抑郁症状的关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欺凌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受到性别因素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遭受欺凌 手机依赖 抑郁症状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在阻断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家系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新突变遗传的应用
18
作者 王凝 郝燕 +7 位作者 陈大蔚 章志国 匡丹 张清 尹奕琪 魏兆莲 周平 曹云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二代测序(NGS)技术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连锁分析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RPKD)家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个ARPKD家系,女方孕期产检发现胎儿有多囊肾行引产,胎儿基因检测为多囊肾/多... 目的探讨基于二代测序(NGS)技术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连锁分析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RPKD)家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个ARPKD家系,女方孕期产检发现胎儿有多囊肾行引产,胎儿基因检测为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PKHD1)复合杂合突变c.10444C>T(父源)和c.4303del(母源),其中c.4303del突变为首次报道。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NGS在突变位点两侧2M区域内选择335个信息丰富、紧密连锁的SNP位点作为遗传连锁标记,构建夫妇双方携带基因突变的SNP风险单体型。体外受精后行囊胚培养。对活检获得的滋养层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扩增(WGA)后,采用Sanger测序直接检测PKHD1基因突变,采用基于NGS的SNP连锁分析鉴别携带突变的染色体,同时进行拷贝数变异(CNV)分析以进行低深度的染色体非整倍性筛查。结果6个活检囊胚中有4个为未携带突变的整倍体,有1个携带杂合突变的嵌合体,1个测序数据波动大,无法判断。选择其中1枚未检测到突变的优质整倍体胚胎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ET),足月分娩一健康婴儿。结论应用基于NGS的SNP连锁分析进行PGT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可有效阻断ARPKD在家系中的垂直传递,同时可避免因妊娠非整倍体胚胎而导致的流产问题。该研究也是首次针对PKHD1基因c.4303del突变的PGT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 SNP连锁分析 二代测序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筛查性近视与主要带养人报告近视的差异研究
19
作者 张向林 李婷婷 +6 位作者 高振珊 曹钰璇 黄思哲 陶舒曼 伍晓艳 许韶君 陶芳标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3-498,共6页
目的分析中山市1~3年级小学生的近视现况、其与主要带养人报告近视的差异,并探索影响报告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儿童青少年早期近视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3年5-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中山市部分小学生... 目的分析中山市1~3年级小学生的近视现况、其与主要带养人报告近视的差异,并探索影响报告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儿童青少年早期近视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3年5-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中山市部分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采用χ^(2)检验分析筛查性近视和报告近视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近视结果报告一致性的因素。结果中山市1~3年级学生总体筛查性近视率为25.3%,父母报告显示1~3年级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为12.1%,父母总体知晓率为81.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1年级为参照,3年级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为1.453(95%CI:1.160~1.819);以眼健康素养评分不良为参照,评分一般和评分良好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分别为0.524(95%CI:0.423~0.649)和0.379(95%CI:0.293~0.467);以未进行过散瞳验光组为参照,进行过散瞳验光组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为0.615(95%CI:0.455~0.831);以父母双方近视为参照,父母双方均不近视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为0.669(95%CI:0.514~0.872);以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为参照,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及中专和大专及以上的报告一致率较高,OR值分别为0.514(95%CI:0.322~0.821)、0.355(95%CI:0.222~0.567)和0.313(95%CI:0.195~0.503)。结论眼健康素养评分良好和进行过散瞳验光是影响报告一致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未来应加强对父母近视防控的健康教育,提高父母对孩子近视状况的知晓度和报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近视 眼健康行为评分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暴露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锋 陶芳标 伍晓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9-512,共4页
近视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逐年递增,并呈现高发与低龄化趋势,故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手段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必要途径。多数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影... 近视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逐年递增,并呈现高发与低龄化趋势,故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手段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必要途径。多数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空气污染作为一种短期内可改善降低的环境因素,在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是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儿童青少年的空气污染暴露现况、空气污染物与近视之间的关联证据,以及通过过敏性炎症、视网膜缺血、多巴胺途径揭示空气污染物影响近视的生物学机制,能够为降低空气污染、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近视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