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经济因素影响下的黔东南苗族习惯法变异与流失——以凯里周边两个苗族乡区标志性人和事物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向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95-5498,共4页
黔东南苗族的传统习惯法中有存在一些具有独特作用的人和事物,如鬼师、理老、活路头、寨老和草标。笔者详细介绍了这些特定的人和事物在黔东南苗族中的存在,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中这些民族习惯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黔东南苗族的传统习惯法中有存在一些具有独特作用的人和事物,如鬼师、理老、活路头、寨老和草标。笔者详细介绍了这些特定的人和事物在黔东南苗族中的存在,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中这些民族习惯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演变的过程中,有些甚至失去了原用的作用或被新的组织形式代替。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习惯法变异与流失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到国家法与民族法之间的结合点,完善少数民族的法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因素 黔东南 苗族习惯法 遗留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对司法实践的影响——以刑事案件被告人权利保护在司法实践中的“难点”为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向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9-73,共5页
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的结婚规则中有早婚、姑舅表婚的习俗和按民族仪式代替婚姻登记的传统,这为婚姻双方当事人感情破裂时的权利保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也容易导致当事人的权利受损。更为严重的是,生育前不办理准生证,生育时在家中生... 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的结婚规则中有早婚、姑舅表婚的习俗和按民族仪式代替婚姻登记的传统,这为婚姻双方当事人感情破裂时的权利保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也容易导致当事人的权利受损。更为严重的是,生育前不办理准生证,生育时在家中生产,无法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到孩子上户口时,一些父母为避免因早婚、早育或超生被计生部门罚款而将孩子的年龄多报几岁。这些孩子日后一旦犯罪,就为司法机关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要负刑事责任带来了难度,也成为刑事案件被告人权利保护的额外负担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婚姻习惯法 当事人 权利保护 司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习惯法中的神判方式遗留与现代司法实践探析——以黔东南特殊地域的司法文化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向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1期64-69,共6页
黔东南的苗族多居住于交通不便的雷公山、月亮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苗族传统习惯法中有独特的纠纷解决方式——"神判",在苗族村落社会内部长时期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神判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失去了... 黔东南的苗族多居住于交通不便的雷公山、月亮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苗族传统习惯法中有独特的纠纷解决方式——"神判",在苗族村落社会内部长时期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神判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却并没有消亡,仍然在现代的司法实践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也是神判方式在苗族习惯法中的遗留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习惯法 神判 遗留 司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习惯法的特殊规则对刑事案件的影响——以黔东南“扫家”、“看米”、“蛊”引发的司法个案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向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65-69,共5页
在黔东南民族习惯法中有许多特殊的规则,如家中发生"不好"的事情时就要"扫家",借此达到驱邪、避晦的目的,有的司法机关就以此寻求疑难刑事案件的突破。"看米"则是苗族民众请鬼师看病或占卜的一种方式,通... 在黔东南民族习惯法中有许多特殊的规则,如家中发生"不好"的事情时就要"扫家",借此达到驱邪、避晦的目的,有的司法机关就以此寻求疑难刑事案件的突破。"看米"则是苗族民众请鬼师看病或占卜的一种方式,通过鬼师"看米"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同时,在传统的苗族村落社会内部,民众对于"蛊"讳莫如深,一些不法之徒就利用民众对"蛊"的恐慌心理实施敲诈勒索犯罪。这些都对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习惯法 民族习惯法的特殊规则 黔东南民族地区 刑事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黔东南地区生产救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范连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724-12726,共3页
在提出生产救灾政策的基础上,介绍了生产救灾政策措施的推行及绩效。
关键词 建国初期 黔东南 生产救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建国初期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具推广工作 被引量:3
6
作者 范连生 《古今农业》 2011年第1期36-43,共8页
建国初期,推广新式农具是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改造和保证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展了农具推广工作。虽然一些地区没有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盲目推广农具,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农具推广没有达... 建国初期,推广新式农具是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改造和保证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展了农具推广工作。虽然一些地区没有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盲目推广农具,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农具推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总的说来,这一时期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农具的推广,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黔东南 农具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