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的里程碑——第五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康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第1期130-137,共8页
在第五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这一主题,从宏观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微观上则聚焦于:传统村落及生态文化区的保护;生态产品... 在第五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这一主题,从宏观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微观上则聚焦于:传统村落及生态文化区的保护;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的定位、开发和市场化问题;传承人的选拔、培养、管理及相关政策问题;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此次峰会的召开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区间的交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 会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生成风险与传承危机对策研究——以贵州黔东南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4期126-130,共5页
作为社会记忆与历史积淀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与少数民族农耕的生产方式相配套的上层建筑之一。在少数民族地区与现代接轨并逐渐被边缘化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面临现代传媒、经济建设、人口流动、产业发展冲击的生存风险。同时文化载体的... 作为社会记忆与历史积淀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与少数民族农耕的生产方式相配套的上层建筑之一。在少数民族地区与现代接轨并逐渐被边缘化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面临现代传媒、经济建设、人口流动、产业发展冲击的生存风险。同时文化载体的持续缩减、形式规模的持续萎缩、文化主体空巢化、传承后继乏人等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的危机。因此,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增加文化自觉意识、运用市场调节机制,才能保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 生成风险 传承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背景及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
3
作者 曾梦宇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原生态"一词在文化领域流行后,迅速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尽管有关"原生态"存与否的争论尚未偃旗息鼓,但"原生态"对我们经济生活的影响已无法避免,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尤甚。
关键词 原生态 西部 民族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文化对人居环境的优化——以贵州省黄岗侗寨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麻春霞 罗康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2期24-30,共7页
利用本民族文化去优化本民族的生息环境,是民族文化在适应所处环境的过程中,始终需要重点应对的生存问题。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而必然是在该民族与其所处生态环境进行不断的磨合,经过多重的筛选和整合后,最终才能获得的优化成... 利用本民族文化去优化本民族的生息环境,是民族文化在适应所处环境的过程中,始终需要重点应对的生存问题。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而必然是在该民族与其所处生态环境进行不断的磨合,经过多重的筛选和整合后,最终才能获得的优化成效。一旦这一适应目标获得之后,那么该民族的生息环境必然会为个人的身心健康提供最佳的物质与精神满足。同时,又能使得该民族生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最终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适应 环境优化 黄岗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反排苗族木鼓舞文化生态及变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烨 刘礼国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对反排苗族木鼓舞文化生态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反排木鼓舞文化生态环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处于不断解构和建构的变迁状态,反排木鼓舞文化生态随着文化生态环境变化、传承方式的改变,外来文化的影响,政府导向作用增强,其文化生态发生了本... 对反排苗族木鼓舞文化生态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反排木鼓舞文化生态环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处于不断解构和建构的变迁状态,反排木鼓舞文化生态随着文化生态环境变化、传承方式的改变,外来文化的影响,政府导向作用增强,其文化生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祭祀文化转化成大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排苗寨 木鼓舞 文化生态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广侗族原生态集体婚俗考察
6
作者 龙泽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4期146-152,共7页
以小广为个案,通过对小广原生态集体婚俗的考察,梳理了小广婚俗的历史改革和当代变迁。认为原生态文化是流变的,发展的。必须在发展中保护和传承原生态文化。
关键词 小广侗族 原生态 集体婚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方略研究——以黔湘桂侗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曾梦宇 张雪梅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第3期120-124,共5页
目前,学校传承路径在非遗传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利用和完善好这一路径,在实践的基础上,还应从制定专项制度、构架传承体系、规范教材及教学内容、建设师资队伍以及切实保障经费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校传承 黔湘桂侗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与中国传统文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淳于步 杨文斌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5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服饰图案是许多古老民族标志性符号之一,是这个民族文化精神中的图腾崇拜、思辨模式等文化根基的标识。在中华民族一万来年的文化流程中,创造了无比辉煌的悟性文化和标识自己民族文化根基的图案,如五行图、太极图等。然而在秦汉以后的... 服饰图案是许多古老民族标志性符号之一,是这个民族文化精神中的图腾崇拜、思辨模式等文化根基的标识。在中华民族一万来年的文化流程中,创造了无比辉煌的悟性文化和标识自己民族文化根基的图案,如五行图、太极图等。然而在秦汉以后的文化变革里,这些民族文化的根符号逐渐消失殆尽。奇怪的是,在贵州的苗族的文化体系中,却很好的保存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符号,几千年来自然地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至今仍然烟云未散。通过对贵州苗族服饰图案的文化解析,可以洞见苗族文化体系与中华古老文化的文化亲情和血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服饰图案 阴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人当代生境与传承——基于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吴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4期105-111,共7页
通过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调查,分析传承人的当代生境与传承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保护传承人以及传承人培育方面进行思考。根据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严重缺位情况,加大申报力度,完善传承人队伍;从经济资... 通过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调查,分析传承人的当代生境与传承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保护传承人以及传承人培育方面进行思考。根据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严重缺位情况,加大申报力度,完善传承人队伍;从经济资助、社会保障与精神关怀三方面落实具体保护措施,实施人性化管理;设立保护性基地扶持重要项目传承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加强传承人管理和服务,并有计划地选拔传承人进行深造和培训,不断提高对传承人的服务质量和文化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当代生境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屏文书的价值、研究方法与开发利用途径--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0
10
作者 龙泽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4期31-35,共5页
2010年10月15-16日在锦屏县召开的"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邀请了我国契约文书研究专家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80余人。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锦屏文书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提出了锦屏文书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2010年10月15-16日在锦屏县召开的"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邀请了我国契约文书研究专家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80余人。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锦屏文书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提出了锦屏文书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本次会议对于锦屏文书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文书 清水江 木商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畲族“凤凰衣”的文化考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祥慧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4期96-102,共7页
贵州畲族"凤凰衣"从来源与流传来看是勇敢与智慧的化身;从制作与传承上体现了畲族妇女基本的技能和才智;"凤凰衣"的特征表现出畲族深邃的文化和美化的艺术;畲族"凤凰衣"表达了民族象征和身份标志的社会... 贵州畲族"凤凰衣"从来源与流传来看是勇敢与智慧的化身;从制作与传承上体现了畲族妇女基本的技能和才智;"凤凰衣"的特征表现出畲族深邃的文化和美化的艺术;畲族"凤凰衣"表达了民族象征和身份标志的社会识别功能;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凤凰衣"即将成为远去的风景,引发了对保护问题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畲族 凤凰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族传统文化对物质生存空间的能动适应——以黔东南侗族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康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第4期106-111,共6页
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可以感知,侗族传统文化对物质生存空间的共享,主要来源于对自然环境改造和对社会环境应对的一种经验总结,并因此按照侗族文化形成一个有序的结构,而且每一个构成部分都赋予了特定的社会价值,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地协... 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可以感知,侗族传统文化对物质生存空间的共享,主要来源于对自然环境改造和对社会环境应对的一种经验总结,并因此按照侗族文化形成一个有序的结构,而且每一个构成部分都赋予了特定的社会价值,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地协调和完善,最终达到对所处生境的能动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文化 能动适应 生存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苗歌调式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淳于步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雷公山山高林密的"喊山调"或"过山调",南宫山高谷深大风呼啸的"高坡调"或"穿堂调",清水江中游十里长滩的"临水调",番召在大山中间夹着的一群平缓小馒头山的"回旋滑调",无... 雷公山山高林密的"喊山调"或"过山调",南宫山高谷深大风呼啸的"高坡调"或"穿堂调",清水江中游十里长滩的"临水调",番召在大山中间夹着的一群平缓小馒头山的"回旋滑调",无不透露出这些区域的苗族同胞与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揭示了这个民族非常独特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我们从音乐与人类生活和生存的关系入手,走出另外一条剖析苗族为何如此依赖自然、崇拜自然的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歌 调式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重原住民族文化在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景连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原住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特殊的历史过程、文化传播和对所处生态环境适应的整合产物,是长期历史积淀的可持续体系。因而规划和引导原住民族的发展,都必须尊重原住民族的主导地位,应当支持与扶助他们按自己的文化特点,去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 原住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特殊的历史过程、文化传播和对所处生态环境适应的整合产物,是长期历史积淀的可持续体系。因而规划和引导原住民族的发展,都必须尊重原住民族的主导地位,应当支持与扶助他们按自己的文化特点,去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更需要从自身文化的特点对现代化的普适性内涵作能动的取舍,并巧妙地利用,才能确保全球文化的多元并存,才能使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住民族 主导地位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勇与贵州新疆民族工作的开展
15
作者 刘鹤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
杨勇曾担任贵州和新疆的主要负责人。在贵州工作期间,杨勇认真宣传和落实民族政策,扎实开展民族工作,多次指示:贵州是个多民族地区,兵团政治部和各军、师政治部要对干部战士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各级政治机关要注意从地方报刊、杂志、... 杨勇曾担任贵州和新疆的主要负责人。在贵州工作期间,杨勇认真宣传和落实民族政策,扎实开展民族工作,多次指示:贵州是个多民族地区,兵团政治部和各军、师政治部要对干部战士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各级政治机关要注意从地方报刊、杂志、档案中收集有关贵州的政治经济情况、民俗风情、地理气候、生活习惯等资料,研究云贵川的社会情况。在新疆工作期间,杨勇充分认识新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开展民族工作调研,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尽力解决少数民族生活困难,重视发展民族教育,注意保护民族文化。在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推动了贵州与新疆社会稳定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勇 贵州 新疆 民族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江文书所见清代贵州苗侗地区的田粮计量单位考 被引量:25
16
作者 龙泽江 谭洪沛 吴小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7,共5页
清水江文书是继敦煌吐鲁番文书和徽州文书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三大文书,其民间蕴藏量至少在30万件以上,目前已收藏进档案馆馆藏达10万多件。清水江文书的主要内容是清代和民国时期苗族侗族人民买卖山林和田地的契约。由于这些契约具有完整... 清水江文书是继敦煌吐鲁番文书和徽州文书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三大文书,其民间蕴藏量至少在30万件以上,目前已收藏进档案馆馆藏达10万多件。清水江文书的主要内容是清代和民国时期苗族侗族人民买卖山林和田地的契约。由于这些契约具有完整的归户性特点和清晰的历史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 文书 计量单位 清代 贵州 民国时期 吐鲁番 蕴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贵州清水江侗族鱼鳞册评介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洪波 龙泽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鱼鳞册是明清土地管理的地籍清册,遗留至今的数量很少,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遗存尤为罕见。贵州清水江下游天柱县新发现的贵州清水江侗族鱼鳞册共4册,较为完整的记录了一个侗族村落在清代晚期的土地占有关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 鱼鳞册是明清土地管理的地籍清册,遗留至今的数量很少,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遗存尤为罕见。贵州清水江下游天柱县新发现的贵州清水江侗族鱼鳞册共4册,较为完整的记录了一个侗族村落在清代晚期的土地占有关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如以"稨""籽"为田地产量和面积的计量单位,丰富、生动而形象的田块形状描述词汇等,是研究侗族社会经济结构和赋税制度的重要史料。与徽州鱼鳞图册相比,侗族鱼鳞册在形式上较为简化,但在明晰土地产权、保证赋税征收方面,其功能与徽州鱼鳞图册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鳞册 清水江 侗族 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清水江下游天柱吴家塖苗族村落土地契约文书的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才茂 龙泽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1期45-51,共7页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土地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源。民间社会中的土地买卖自唐以后逐渐兴盛。到清代,已极其盛行。清代清水江下游天柱吴家塖苗族村落亦如是,其土地的买卖主要体现在经济性比较强的油树栽种、杉木、水田地,也有关乎生住殁宿的...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土地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源。民间社会中的土地买卖自唐以后逐渐兴盛。到清代,已极其盛行。清代清水江下游天柱吴家塖苗族村落亦如是,其土地的买卖主要体现在经济性比较强的油树栽种、杉木、水田地,也有关乎生住殁宿的屋基和阴地。吴家塖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土地契约买卖亦有相似的地方,均以地契的交割形式来完成土地买卖,但吴家塖的契约买卖亦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对吴家塖地契买卖的收集、整理和讨论,有助于我们了解该地区清代社会经济的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吴家塖 契约文书 土地买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江流域林区时空分布及树种结构变迁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国君 罗康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3期3-13,共11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清代以前的清水江流域其原生森林植被属典型的亚热带阔叶林生态系统,树种主要以木樨科、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居多。清代后,林木贸易规模扩大,无序采伐,加大了人工林种植规模,并激发了相关本土生态知识的...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清代以前的清水江流域其原生森林植被属典型的亚热带阔叶林生态系统,树种主要以木樨科、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居多。清代后,林木贸易规模扩大,无序采伐,加大了人工林种植规模,并激发了相关本土生态知识的更新与演替,导致了对原生常绿阔叶林的严重破坏,现仅以残存状态呈斑驳状散点分布,有的区域甚至蜕变为荒坡草丛。对这一变化过程的疏理,可以探知历史时期清水江流域的林区分布、树种结构演替的概况,从而可以对引发上述变化的成因进行分析,以复原这种历史变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流域 林区分布 树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的现代传承与创新——以苗族传统医药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麻勇恒 曹庆五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分析民族传统医药所包含的知识板块,以及创新与传承的关系,探讨从机制上解决这种正在消失的知识体系的现代传承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医药知识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