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黎平县茶叶中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
作者 苟体忠 徐绍琴 孙大方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2-44,共3页
为探明硒在黎平县茶树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明确茶叶中硒的含量,促进黎平富硒茶叶的开发,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黎平县茶树不同部位的硒含量以及相应土壤有效硒的含量.结果表明:黎平茶树中的硒主要分布在茶叶中,含... 为探明硒在黎平县茶树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明确茶叶中硒的含量,促进黎平富硒茶叶的开发,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黎平县茶树不同部位的硒含量以及相应土壤有效硒的含量.结果表明:黎平茶树中的硒主要分布在茶叶中,含量范围变化在254~431 ng/g,达富硒茶叶标准;茶树硒含量主要受土壤中有效硒、pH和Eh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硒含量 影响因素 黎平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地方高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价值与方式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建忠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9-72,共4页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正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民族地方高校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民族地方高校所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特色学科、文化引领等条件...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正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民族地方高校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民族地方高校所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特色学科、文化引领等条件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可通过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办学理念,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建设特色学科,开设传承班,设置选修课,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等方式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方高校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草总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苟体忠 雷小朋 +3 位作者 徐绍琴 孙大方 陈永婷 彭章美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947-949,共3页
采用总抗氧化能力、OH·清除率、DPPH·清除率来考察甜草(Oldenlandia cantonensis How)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甜草总多酚总抗氧化能力略小于维生素C(VC),但甜草总多酚OH·清除率远高于VC。此外,甜草总多酚对DP... 采用总抗氧化能力、OH·清除率、DPPH·清除率来考察甜草(Oldenlandia cantonensis How)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甜草总多酚总抗氧化能力略小于维生素C(VC),但甜草总多酚OH·清除率远高于VC。此外,甜草总多酚对DPPH·的IC50(22.2μg/m L)与VC相近(16.0μg/m L)。甜草总多酚是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草(Oldenlandia cantonensis How) 总多酚 抗氧化活性 OH·清除率 DPPH·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莓总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苟体忠 唐文华 +1 位作者 徐绍琴 孙大方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9期94-96,共3页
为了促进蛇莓的综合利用,采用总抗氧化能力、·OH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来考察蛇莓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蛇莓总多酚总抗氧化能力高于VC,且蛇莓总多酚的·OH清除率远高于VC。此外,蛇莓总多酚对DPPH·的IC50(... 为了促进蛇莓的综合利用,采用总抗氧化能力、·OH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来考察蛇莓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蛇莓总多酚总抗氧化能力高于VC,且蛇莓总多酚的·OH清除率远高于VC。此外,蛇莓总多酚对DPPH·的IC50(18.2μg·mL-1)与VC(IC50=17.6μg·mL-1)相近。蛇莓总多酚是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莓 总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的人格化育 被引量:5
5
作者 羊群 杨席宇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4,共4页
教师人格精神是学生人格成长的摇篮,与教师精神世界的自我成长密切相关,也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系统的精神与物质的扶助与支援。教师人格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师者精神、专业精神、裁判精神、包容精神、法治精神,这些精神的树立具... 教师人格精神是学生人格成长的摇篮,与教师精神世界的自我成长密切相关,也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系统的精神与物质的扶助与支援。教师人格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师者精神、专业精神、裁判精神、包容精神、法治精神,这些精神的树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其统一的过程在于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人格精神 学生 双向互动 人格化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修辞的功能与公民性塑造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超 杨席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27,共4页
西方修辞术是伴随着古希腊的公民社会而产生的。在当时,古希腊的青年公民学习修辞成为他们做一名合格公民的必备技能。通过梳理史料文献以及对于修辞现象的考察,我们可以总结出修辞的功能。修辞的这些功能与公民性塑造息息相关,理解二... 西方修辞术是伴随着古希腊的公民社会而产生的。在当时,古希腊的青年公民学习修辞成为他们做一名合格公民的必备技能。通过梳理史料文献以及对于修辞现象的考察,我们可以总结出修辞的功能。修辞的这些功能与公民性塑造息息相关,理解二者的关系对于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公民性 公民性塑造 公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