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与极性有机物对化学镀铜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少友 文正康 +1 位作者 龙成 蒋天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7,共4页
研究了固定的化学镀铜基础配方在表面活性剂与极性有机物作用下的吸收光谱和沉铜速率;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和极性有机物、光谱曲线变化、沉铜速率3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光谱曲线产生红移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 研究了固定的化学镀铜基础配方在表面活性剂与极性有机物作用下的吸收光谱和沉铜速率;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和极性有机物、光谱曲线变化、沉铜速率3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光谱曲线产生红移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使镀液的沉铜速率提高,CTAB的添加量为4 mg/L时,沉铜速率可达6.37μm/h;加入光谱曲线产生红移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极性有机物甲基磺酸(MSA)、苯磺酸钠(SBS)都对沉铜反应起阻碍作用,沉铜速率表现为SBS<SDBS<SDS<MSA;加入光谱曲线产生蓝移的极性有机物1,4-丁炔二醇(BOZ)使镀液的沉铜速率总体提高,但加入量大小对沉铜速率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极性有机物 吸收光谱 沉铜速率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化学镀镍-磷体系热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少友 蒋天智 邹勇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40,共4页
为确定表面活性剂对化学镀镍体系的影响程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固定工艺条件下苯磺酸钠(S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羟基磺丙基甜菜碱(DHSB)、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等5种表... 为确定表面活性剂对化学镀镍体系的影响程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固定工艺条件下苯磺酸钠(S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羟基磺丙基甜菜碱(DHSB)、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等5种表面活性剂在铜基体上相对沉积量θ和吸附自由能ΔG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的ΔGS与未加表面活性剂的基础镀液的ΔGI差的绝对值小于3.5 kJ/mol;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镀液体系中,固/液相界面所吸附的镍离子量存在一个限度;镀层沉积速率的高低与体系ΔG,ΔS,ΔH的值并不呈正相关性,影响该速率的能量基于化学能与镀层的结构及组成成分的差异所消耗的能量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化学镀镍-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O_2介孔材料的低热固相合成及其光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少友 吴林冬 +3 位作者 赵钟兴 冯庆革 王翔 杨朝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2-908,共7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通过钛酸丁酯与六水氯化镍的固相反应直接合成了镍掺杂的二氧化钛(Ni-TiO2)介孔材料.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N2脱附-吸附、红外、紫外以及拉曼光谱仪等分析技术对材料进行了物相与表面织构表征;通...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通过钛酸丁酯与六水氯化镍的固相反应直接合成了镍掺杂的二氧化钛(Ni-TiO2)介孔材料.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N2脱附-吸附、红外、紫外以及拉曼光谱仪等分析技术对材料进行了物相与表面织构表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材料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材料对甲基橙的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的介孔材料是锐钛矿型,金属镍已进入了二氧化钛骨架,镍的含量为3.62wt%;孔壁是由无定形的晶界与微晶组成,并伴有结构缺陷和痕量的金属镍氧化物;其BET比表面积为102.4m2/g,孔半径分布中心为2.4nm.在298K下,Ni-TiO2介孔材料对甲基橙溶液的紫外光降解行为遵循准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其反应速率常数比纯TiO粉体大二倍,且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掺杂二氧化钛 介孔材料 固相反应 甲基橙 光降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e共掺杂TiO_2纳米材料的固相合成及其对喹啉的可见光降解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少友 唐文华 +2 位作者 冯庆革 李举志 孙建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21-927,共7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合成了铁掺杂二氧化钛(Fe-TiO2)及氮和铁共掺杂二氧化钛(N-Fe-TiO2)纳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RD、SEM、UV-Vis、XPS、AAS及全自动元素分析等技术的物相织构及元素组成表征,同时研究了催化剂对喹啉的可见光降解性能.... 采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合成了铁掺杂二氧化钛(Fe-TiO2)及氮和铁共掺杂二氧化钛(N-Fe-TiO2)纳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RD、SEM、UV-Vis、XPS、AAS及全自动元素分析等技术的物相织构及元素组成表征,同时研究了催化剂对喹啉的可见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球形的N-Fe-TiO2纳米材料中,N以阴离子(N3-)进入二氧化钛晶格,Fe3+以同晶取代方式占据TiO2晶格中Ti的位置,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红移到600nm.N/Fe投料比的增大有助于N-Fe-TiO2催化剂晶型的转化.在25℃、pH=6.5下,所制得的光催化材料对喹啉的可见光降解行为均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并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而纯TiO2对喹啉不降解.N-Fe-TiO2(n(N2H4.H2O):n(FeCl3.6H2O)=1:9)催化剂对喹啉的可见光降解速率常数比Fe-TiO2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铁共掺杂 二氧化钛 固相反应 喹啉 可见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铝掺杂二氧化钛粉体材料微结构与光催化性能的调控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少友 唐文华 +2 位作者 杨红芸 骆晨燕 蒋天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59-1365,共7页
为探讨不同性质表面活性剂对材料结构的影响,以4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在相同的条件下制备出性能各异的铝掺杂二氧化钛(Al-TiO2)粉体材料。并对材料的微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所含碳原子数与Al-T... 为探讨不同性质表面活性剂对材料结构的影响,以4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在相同的条件下制备出性能各异的铝掺杂二氧化钛(Al-TiO2)粉体材料。并对材料的微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所含碳原子数与Al-TiO2粉体的微晶尺寸呈负相关性,与晶格应力呈正相关性。表面活性剂诱导Al3+进入TiO2晶格的质量分数越大,晶格应力越大。Al-TiO2粉体材料的可见光降解吡啶的性能主要是由表面活性剂本身特定的分子结构及其所导致的氧空位浓度大小来决定,而不是能带间隙的宽窄来决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材料的微结构有很大的调控作用,其中SDS为最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次之,两性表面活性剂对材料性能的调控没有优异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固相反应 微结构 吡啶降解 Al-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掺杂TiO_2纳米材料的固相合成及其可见光降解性能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少友 冯庆革 +1 位作者 唐文华 蒋天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3-681,共9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合成了硫掺杂二氧化钛(S-TiO2)、铝掺杂二氧化钛(Al-TiO2)及硫和铝共掺杂二氧化钛(S-Al-TiO2)纳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RD、SEM、UV-Vis、XPS、Raman、N2吸附-脱附等物相织构表征,同时研究了材料对溴甲酚绿(BCG)的可... 采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合成了硫掺杂二氧化钛(S-TiO2)、铝掺杂二氧化钛(Al-TiO2)及硫和铝共掺杂二氧化钛(S-Al-TiO2)纳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RD、SEM、UV-Vis、XPS、Raman、N2吸附-脱附等物相织构表征,同时研究了材料对溴甲酚绿(BCG)的可见光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在S-Al-TiO2纳米材料中,硫以阳离子S6+进入二氧化钛晶格,铝以同晶取代方式占据TiO2晶格中Ti的位置,其晶型为锐钛矿型。S、Al共掺杂能有效地抑制TiO2晶粒的生长,其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涵盖了可见光区并延伸到近红外区域。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决定于掺杂元素及其掺杂量。在25℃、pH=6.5下,S-Al-TiO2纳米材料对溴甲酚绿的可见光降解具有很高的活性,并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当S与Al投料物质的量的比为1∶9时,S-Al-TiO2(1S-9Al)纳米材料对BCG的可见光降解速率常数为0.03286 min-1,分别是纯TiO2、S-TiO2及Al-TiO2的5.46、2.62和4.63倍。50 min内,S-Al-TiO2(1S-9Al)纳米材料对BCG的可见光降解率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共掺杂 二氧化钛 固相反应 可见光降解 溴甲酚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掺杂TiO_2介孔材料的固相合成及其光降解邻硝基苯酚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林冬 刘少友 +1 位作者 唐文华 蒋天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1-756,共6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锶掺杂二氧化钛(Sr-TiO2)介孔材料。采用XRD、TEM、UV-Vis、BET、Raman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详细表征,考察了材料对邻硝基苯酚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Sr-TiO2材料为锐钛矿相,典型样品的BET比表面积为160.9 m2/g,孔...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锶掺杂二氧化钛(Sr-TiO2)介孔材料。采用XRD、TEM、UV-Vis、BET、Raman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详细表征,考察了材料对邻硝基苯酚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Sr-TiO2材料为锐钛矿相,典型样品的BET比表面积为160.9 m2/g,孔径集中分布在7.2 nm处。锶的掺杂使TiO2晶体结构产生微小畸变,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在紫外光照射下,Sr-TiO2对邻硝基苯酚的催化降解性能比纯TiO2有明显提高,2 h内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8.2%。在邻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1.2 g/L,光催化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掺杂二氧化钛 介孔材料 固相反应 邻硝基苯酚 光降解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铝镍介孔催化材料的低热固相合成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少友 王翔 +2 位作者 唐文华 蒋天智 冯庆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9-804,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通过二水磷酸二氢钠、六水氯化铝与六水氯化镍的固相反应直接合成了磷酸铝镍(NiAlPO)介孔材料。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N2脱附-吸附、红外光谱仪等分析技术对材料进行了物相与表面织构表征,通过...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通过二水磷酸二氢钠、六水氯化铝与六水氯化镍的固相反应直接合成了磷酸铝镍(NiAlPO)介孔材料。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N2脱附-吸附、红外光谱仪等分析技术对材料进行了物相与表面织构表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材料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探讨了磷酸铝镍介孔材料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金属镍已进入了磷酸铝骨架,镍的含量为5.15wt%;所得介孔材料呈蠕虫状、无定形的六面体结构;其BET比表面积为157.3 m2.g-1,孔径分布中心为3.65和5.3 nm。P(Al)-O-Ni键伸缩振动所产生的吸收峰为983.7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铝镍 介孔材料 固相反应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吊兰总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苟体忠 唐文华 +2 位作者 任永权 孙大方 许西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7,共5页
研究石吊兰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用还原能力、·OH清除率、DPPH·清除率来考察石吊兰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研究石吊兰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用还原能力、·OH清除率、DPPH·清除率来考察石吊兰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石吊兰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2min,超声波功率为100%,提取温度为25℃,乙醇浓度为80%,提取次数为3次,液料比为20∶1,此时石吊兰总多酚得率为14.0mg GAE/g。此外,石吊兰总多酚的还原能力、对·OH以及DPPH·的清除均高于VC。石吊兰总多酚是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吊兰 总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l共掺杂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降解葛根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少友 冯庆革 李举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3-559,577,共8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Al掺杂TiO2(Al-TiO2)及N与Al共掺杂TiO2(N-Al-TiO2)纳米材料,采用XRD、SEM、UV-Vis DRS、XPS、Raman以及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物相结构表征。同时考察了可见光辐照下催化剂对葛根素降解性能。N-Al-TiO2纳...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Al掺杂TiO2(Al-TiO2)及N与Al共掺杂TiO2(N-Al-TiO2)纳米材料,采用XRD、SEM、UV-Vis DRS、XPS、Raman以及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物相结构表征。同时考察了可见光辐照下催化剂对葛根素降解性能。N-Al-TiO2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为短棒形;氮以阴离子(N3-)形式取代氧进入TiO2晶格,形成N—Ti键,Al3+以同晶取代方式占据TiO2晶格中Ti的位置;其表面N、Al、Ti及O的原子百分比组成(%)分别为7.8、3.6、32.7和55.9;并对葛根素显示出很高的可见光降解活性,2 h对葛根素的降解率达92.7%。3种材料对葛根素的吸附容量与其对葛根素的可见光降解能力一致,依次为N-Al-TiO2>纯TiO2>Al-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铝共掺杂 二氧化钛 固相反应 葛根素 可见光降解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7型PVC稀土复合热稳定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少友 文正康 刘序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328-330,334,共4页
通过正交设计与中心组合规则实验优化了SG-7型PVC树脂中添加苹果酸镧、硬脂肪酸铈、柠檬酸钕为稀土复合热稳定剂的配方,得到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响应面图,探讨了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机理,检测了产品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苹果酸镧、硬... 通过正交设计与中心组合规则实验优化了SG-7型PVC树脂中添加苹果酸镧、硬脂肪酸铈、柠檬酸钕为稀土复合热稳定剂的配方,得到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响应面图,探讨了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机理,检测了产品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苹果酸镧、硬脂肪酸铈、柠檬酸钕和树脂质量分数分别为3.3%、3.71%、3.47%和89.52%时,所得产品的热分解温度达到185.8℃,并能持续40 min以上;稀土离子Nc3+、C34+、La3+离子半径的增大,对产品的热稳定作用越明显;稀土离子与聚氯乙烯大分子成键能力和吸附能力的强弱与聚氯乙烯树脂加工的热稳定性成正相关性;稀土阴离子配体对聚氯乙烯树脂力学性能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方法 SG-7型PVC 稀土热稳定剂 热稳定性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从江县2种猪中硒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苟体忠 张文华 +2 位作者 唐文华 蒋天智 吴林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8期4598-4598,4604,共2页
[目的]探讨硒在猪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为选择富硒食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了贵州省从江县2种猪中的硒含量。[结果]2种猪相同组织的硒含量相差不大,而猪中不同组织的硒含量特征为:猪肾(7.57~7.88μg/g)&... [目的]探讨硒在猪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为选择富硒食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了贵州省从江县2种猪中的硒含量。[结果]2种猪相同组织的硒含量相差不大,而猪中不同组织的硒含量特征为:猪肾(7.57~7.88μg/g)>猪肝(0.81~1.46μg/g)>瘦肉(0.24~0.27μg/g)。[结论]从江县2种猪猪肾中硒含量较高,达到了富硒水平,是天然的富硒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锆掺杂磷酸铝介孔材料低热固相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少友 唐文华 +1 位作者 蒋天智 文正康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22,共5页
通过固相反应直接合成了磷酸铝、磷酸铝铬、磷酸铝铬锆介孔材料。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电子扫描电镜、N2脱附-吸附、红外光谱仪等技术对材料进行了物相织构表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对掺杂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磷... 通过固相反应直接合成了磷酸铝、磷酸铝铬、磷酸铝铬锆介孔材料。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电子扫描电镜、N2脱附-吸附、红外光谱仪等技术对材料进行了物相织构表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对掺杂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磷酸铝、介孔材料磷酸铝铬及磷酸铝铬锆红外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锆、铬均能进入磷酸铝晶格。介孔材料磷酸铝铬锆(ZrCrAlPO)和磷酸铝铬(CrAlPO)的微观结构形貌主要呈蠕虫状、无定形的球状结构,并具有高BET比表面积。锆和铬的掺入使磷酸铝中的P—O—Me(Me=Cr,Zr)键的伸缩振动、弯曲振动以及磷酸铝的晶格振动均依次向低波数移动,吸收峰的振动强度也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铬磷酸铝 磷酸铝铬 介孔材料 固相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铝铬介孔材料的紫外-可见光谱及其甘油脱水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少友 唐文华 周春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2-578,共7页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介孔磷酸铝铬催化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RD、UV-Vis、XPS和N2吸附-脱附表征。研究了铝盐配阴离子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用量对磷酸铝铬紫外-可见光谱与甘油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Ⅲ)离子在660nm附近...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介孔磷酸铝铬催化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RD、UV-Vis、XPS和N2吸附-脱附表征。研究了铝盐配阴离子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用量对磷酸铝铬紫外-可见光谱与甘油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Ⅲ)离子在660nm附近的d-d电子自旋允许跃迁〔4A2g(F)→4T2g(F)〕与其在690nm附近所产生的d-d电子禁戒跃迁〔4A2g(F)→2T1g(G)〕的相对强度对甘油的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CTAB的用量和铝盐配阴离子的种类通过对催化剂物相织构的调控间接影响这种跃迁。催化剂中的Cr(Ⅲ)离子是甘油脱水反应的活性位点,较高温度下,磷酸铝铬中的Cr(Ⅵ)与Cr(Ⅲ)的相互转变直接影响羟基丙酮和丙烯醛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铝铬 固相合成 甘油脱水 电子跃迁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锆掺杂磷酸铝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对环己烷非均相的氧化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少友 梁海军 吴林冬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6,共7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合成了磷酸铝钴锆(ZrCoAlPO)、磷酸铝钴(CoAlPO)及磷酸铝(AlPO)粉体材料.并用X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UV-Vis)、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 采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合成了磷酸铝钴锆(ZrCoAlPO)、磷酸铝钴(CoAlPO)及磷酸铝(AlPO)粉体材料.并用X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UV-Vis)、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以及原子吸收光谱(AAS)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锆通过取代磷酸铝骨架中磷的位置、钴(Ⅱ)同晶取代铝的位置而获得了高结晶度、原子呈四边形与六边形排列的ZrCoAlPO纳米材料.在焙烧过程中部分钴(Ⅱ)被氧化为钴(Ⅲ),并伴有痕量的钴(II)氧化物.经过盐酸处理的ZrCoAlPO和CoAlPO材料对环己烷的转化率相应地比未经盐酸处理的要高.ZrCoAlPO催化剂中Zr的含量对环己烷总产物选择性没有影响但能调节产物环己酮与环己醇的摩尔比,并随Zr含量的增加,酮醇比减小并趋近于1.产物选择性主要由ZrCoAlPO催化剂中钴及其含量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铝钴 固相反应 非均相催化 氧气 环己烷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草总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苟体忠 雷小朋 +3 位作者 徐绍琴 孙大方 陈永婷 彭章美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947-949,共3页
采用总抗氧化能力、OH·清除率、DPPH·清除率来考察甜草(Oldenlandia cantonensis How)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甜草总多酚总抗氧化能力略小于维生素C(VC),但甜草总多酚OH·清除率远高于VC。此外,甜草总多酚对DP... 采用总抗氧化能力、OH·清除率、DPPH·清除率来考察甜草(Oldenlandia cantonensis How)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甜草总多酚总抗氧化能力略小于维生素C(VC),但甜草总多酚OH·清除率远高于VC。此外,甜草总多酚对DPPH·的IC50(22.2μg/m L)与VC相近(16.0μg/m L)。甜草总多酚是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草(Oldenlandia cantonensis How) 总多酚 抗氧化活性 OH·清除率 DPPH·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蓼中微量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天智 唐文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101,共3页
研究鱼蓼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为开发利用鱼蓼提供重要参考。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鱼蓼中的Fe,Zn,Cu,Mn,Co,Cd,Pb含量。结果表明:鱼蓼中的Fe,Zn,Cu,Mn,Co含量分别为543.08,183.01,15.91,145.22,5.97mg/kg,而重金属元素Cd,Pb未检出... 研究鱼蓼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为开发利用鱼蓼提供重要参考。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鱼蓼中的Fe,Zn,Cu,Mn,Co,Cd,Pb含量。结果表明:鱼蓼中的Fe,Zn,Cu,Mn,Co含量分别为543.08,183.01,15.91,145.22,5.97mg/kg,而重金属元素Cd,Pb未检出。分析认为,黔东南州榕江县原生态鱼蓼是一种富含营养元素的香料,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 鱼蓼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里地区天胡荽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晓艳 王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712-713,722,共3页
[目的]测定凯里地区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氢化物原子发生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天胡荽中Zn、Cu、Fe、Mn、Se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凯里... [目的]测定凯里地区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氢化物原子发生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天胡荽中Zn、Cu、Fe、Mn、Se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凯里下司地区的不同颜色的天胡荽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Zn、Cu、Fe、Mn、Se,且含量依次是Fe>Mn>Zn>Cu>Se;其中绿色天胡荽中Zn、Cu、Fe、Mn的含量几乎是红色天胡荽含量的2倍,而Se含量差异不大,所测Se含量均大于0.110μg/g,属于高硒植物。所测元素回收率在98.1%~104.2%之间,RSD在0.01%~2.22%之间。[结论]该研究为当地天胡荽药用价值的科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胡荽 微量元素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S法测定鸡屎藤中总糖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绍云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9-62,69,共5页
目的:建立了鸡屎藤总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2mol/L盐酸溶液作提取剂,提取料液比1:30,超声处理30min,再加热回流提取60rain;以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为显色剂,显色温度为100℃,显色时间为7min,在490nm下用紫外... 目的:建立了鸡屎藤总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2mol/L盐酸溶液作提取剂,提取料液比1:30,超声处理30min,再加热回流提取60rain;以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为显色剂,显色温度为100℃,显色时间为7min,在490nm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葡萄糖浓度在0.008~0.048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平均回收率(n=9)为96.8%。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鸡屎藤植物中总糖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屎藤 总糖 超声辅助热回流提取 含量测定 DN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莓总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苟体忠 唐文华 +1 位作者 徐绍琴 孙大方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9期94-96,共3页
为了促进蛇莓的综合利用,采用总抗氧化能力、·OH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来考察蛇莓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蛇莓总多酚总抗氧化能力高于VC,且蛇莓总多酚的·OH清除率远高于VC。此外,蛇莓总多酚对DPPH·的IC50(... 为了促进蛇莓的综合利用,采用总抗氧化能力、·OH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来考察蛇莓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蛇莓总多酚总抗氧化能力高于VC,且蛇莓总多酚的·OH清除率远高于VC。此外,蛇莓总多酚对DPPH·的IC50(18.2μg·mL-1)与VC(IC50=17.6μg·mL-1)相近。蛇莓总多酚是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莓 总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