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非鱼皮抗氧化肽的构效解析与微胶囊稳态化研究
1
作者 米春孝 杨璐 +7 位作者 杨贺棋 刘月 于晓慧 胡梓博 蔡一镝 李想 周慧 武龙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4-97,共14页
为解析抗氧化肽构效关系并提高其稳定性,采用双酶分步酶解法对罗非鱼皮进行酶解,以DPPH(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2,2-联苯基-1-苦基肼基)自由基、ABTS^(+)(2,2-Biazo-bis(3-ethyl-benzothiazole-6-sulfonic acid),2-叠氮基双(3-... 为解析抗氧化肽构效关系并提高其稳定性,采用双酶分步酶解法对罗非鱼皮进行酶解,以DPPH(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2,2-联苯基-1-苦基肼基)自由基、ABTS^(+)(2,2-Biazo-bis(3-ethyl-benzothiazole-6-sulfonic acid),2-叠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分离筛选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的组分并解析其结构特征,通过LC-MS/MS鉴定肽序列,利用在线性质预测平台预测其理化特性,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解析所得抗氧化肽与DPPH·及ABTS^(+)·的对接位点。在此基础上,为保护抗氧化肽核心结构,以酶解产物为芯材、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进行微胶囊化,探究其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及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双酶酶解产物水解度为25.31%±0.51%,得率为61.66%±0.74%,DPPH·、ABTS^(+)·及·OH清除率IC_(50)分别为3.82±0.28、4.18±0.58和13.56±0.72 mg/mL。经在线性质平台预测,鉴定得到76条序列中有37条肽段无毒性及潜在致敏性。分子对接解析构效关系发现,清除DPPH·的主要机制为氢原子转移,清除ABTS^(+)·的主要机制是电子转移,Pro、Arg、Gly、Ala、Thr、Gln和Tyr是清除DPPH·与ABTS^(+)·的特征氨基酸;氢键和疏水作用是抗氧化肽与自由基之间的主要相互作用。此外,微囊化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抗氧化肽在模拟消化环境下的抗氧化活性(DPPH·、ABTS^(+)·、·OH清除率IC_(50)分别为2.32±0.19、2.99±0.14和27.41±0.50 mg/mL),可有效抵抗胃酸和蛋白酶的降解作用,使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此,筛选的多肽可作为天然新型抗氧化剂。本文的研究结果旨在为探讨罗非鱼皮抗氧化肽的作用机制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肽 分子对接 构效关系 微胶囊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然多糖的功能化食品包装薄膜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庞一帆 于晓慧 +8 位作者 杨贺棋 张静 曹晶晶 杨璐 孙宇宁 蔡一镝 李想 周慧 武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7-87,共11页
目的综述功能化多糖基薄膜的设计与实现方面的文献,为提高可生物降解包装膜的功能性与稳定性,以及拓展它在各类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梳理天然多糖基薄膜在抗菌、抗氧化等活性包装,以及pH响应、温度监测等智能包装方面的... 目的综述功能化多糖基薄膜的设计与实现方面的文献,为提高可生物降解包装膜的功能性与稳定性,以及拓展它在各类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梳理天然多糖基薄膜在抗菌、抗氧化等活性包装,以及pH响应、温度监测等智能包装方面的功能性设计。阐述活性包装膜中活性物质的控释技术,并探讨多糖基活性包装和智能包装应用于食品保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论采用多糖基活性包装和智能包装薄膜,不仅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可以监测食品的品质和新鲜程度。开发绿色、安全、功能性的多糖基食品包装薄膜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活性包装 活性物质释放 智能包装 食品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