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减量配施增效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洪远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18-19,共2页
该研究以凤台县常见小麦品种“烟农19”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氮肥减量配施氮肥增效剂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小麦的产量及种植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氮肥增效剂时,减氮10%有助于小麦产量提升,小麦种植经济效益较佳,可为当地小麦生产减量... 该研究以凤台县常见小麦品种“烟农19”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氮肥减量配施氮肥增效剂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小麦的产量及种植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氮肥增效剂时,减氮10%有助于小麦产量提升,小麦种植经济效益较佳,可为当地小麦生产减量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增效剂 氮肥减量 小麦 产量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2
作者 王洪远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29-30,共2页
为探寻凤台县适宜的有机无机肥施肥模式,在当地进行了田间试验,以“超级稻两优6326”为试验品种,设置了100%化肥、有机肥替代25%化肥氮、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有机肥替代75%化肥氮、100%有机肥5个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水稻的产量及产量... 为探寻凤台县适宜的有机无机肥施肥模式,在当地进行了田间试验,以“超级稻两优6326”为试验品种,设置了100%化肥、有机肥替代25%化肥氮、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有机肥替代75%化肥氮、100%有机肥5个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水稻的产量及产量性状。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在有机肥替代25%~50%化学氮肥时水稻产量较高,是适宜凤台县水稻生产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无机肥 水稻 产量性状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麦26号(皖8804)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3
作者 杨赞林 张少华 +6 位作者 甘斌杰 代秉勋 高福平 马广约 周军 沈林 计文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皖麦26号(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单产6000kg/ha,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cm,长芒、白壳、红粒、半用质,千粒重45g左右,粗蛋白质含量为13.23%,抗三锈... 皖麦26号(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单产6000kg/ha,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cm,长芒、白壳、红粒、半用质,千粒重45g左右,粗蛋白质含量为13.23%,抗三锈和白粉病,赤霉病较轻。熟期转色好,不早衰。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300万/h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回选择 生物学特性 栽培 小麦 皖麦26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皖8804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分析
4
作者 甘斌杰 杨赞林 +6 位作者 张少华 代秉勋 高福平 马广约 周军 沈林 计文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4期318-320,共3页
小麦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8年育成,1992~1994年分别参加安徽省淮南片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产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本文就1993~1994年度省区试材料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种X环境互作效... 小麦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8年育成,1992~1994年分别参加安徽省淮南片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产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本文就1993~1994年度省区试材料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种X环境互作效应等方面对其及参试品系进行评判。结果表明:皖8804高产性突出,适应性广,穗大粒多,粒大而且稳定,产量三要素自身调节和互补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丰产性 穗产性 综合评判 皖88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粳80优121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汪新国 朱国邦 +3 位作者 张传路 吴全玉 盛明传 高林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00年第4期24-26,共3页
阐述了优质杂交中粳 80优 1 2 1亲本的特征特性 ,总结了合理安排播期。
关键词 杂交中粳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制种应用穗萌抑制剂试验初报 被引量:12
6
作者 丁松 张效忠 +5 位作者 林开兵 苏松田 李家和 李邦虎 刘晓松 王合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5347-5348,共2页
[目的]筛选出切实有效的穗萌抑制剂。[方法]通过用4种药剂(乙烯、多效唑、穗芽克、脱落酸),在4个地点(凤台、合肥、巢湖和舒城)进行试验。[结果]4种药剂对抑制穗上发芽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不同地点不同药剂效果不尽一致。这些药剂在200... [目的]筛选出切实有效的穗萌抑制剂。[方法]通过用4种药剂(乙烯、多效唑、穗芽克、脱落酸),在4个地点(凤台、合肥、巢湖和舒城)进行试验。[结果]4种药剂对抑制穗上发芽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不同地点不同药剂效果不尽一致。这些药剂在2007年使用中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结论]4种药剂中,以脱落酸效果最好,但是其价格昂贵,在杂交水稻制种上无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萌抑制剂 杂交水稻制种 皖稻1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糯稻新品种泉糯669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磊 邹禹 +2 位作者 钱宝云 苏松田 张培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5期35-36,共2页
泉糯669是201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粳糯水稻新品种,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等特点。该品种全生育期较当粳8号早熟8.5 d,解决了沿淮地区稻麦茬口紧张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该品种的... 泉糯669是201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粳糯水稻新品种,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等特点。该品种全生育期较当粳8号早熟8.5 d,解决了沿淮地区稻麦茬口紧张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介绍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糯稻 泉糯669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麦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在鹏 张继兵 朱景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602-604,共3页
小麦品种皖麦 38系杂交选育而成 ,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于一体。介绍了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产量表现和品质性状 ,提出了相应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即适期早播 ,适当稀播 。
关键词 皖麦38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播种 肥水调控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林 《河北农机》 2023年第12期69-71,共3页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种植历史悠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升级,让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也掌握了更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种植的经验。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正处于持续稳定提升的关键阶段,有很多现代...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种植历史悠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升级,让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也掌握了更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种植的经验。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正处于持续稳定提升的关键阶段,有很多现代化技术用于农业领域,呈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成效。但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农业生产和种植的要求极速提升,在农业种植中融入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有利于优化农业种植的流程,改善农业种植的方法,获得更好、更优质的农业产物。本文探索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技术 农业种植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掖单19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在鹏 朱景武 《安徽农业》 2000年第6期5-5,共1页
关键词 夏玉米 掖单19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优C堡”高产制种的几项关键技术
11
作者 李纯海 盛明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4-75,共2页
'当优 C 堡'是安徽省农科院用'当选晚2号 A×C堡'配制的早熟晚粳优质杂交新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抗白叶枯、稻瘟、飞虱等多种病虫,被农业部评为优质粳稻。如何提高'当优 C 堡'的制种产量,加速该组合的推广... '当优 C 堡'是安徽省农科院用'当选晚2号 A×C堡'配制的早熟晚粳优质杂交新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抗白叶枯、稻瘟、飞虱等多种病虫,被农业部评为优质粳稻。如何提高'当优 C 堡'的制种产量,加速该组合的推广,对开发优质稻米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因而我们开展了'当优 C 堡'高产制种研究。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当优 C 堡'的制种产量已由最初的每亩50公斤以下提高到每亩100公斤以上。现把'当优 C 堡'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优C堡 粳稻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优9号千亩超高产制种技术总结
12
作者 张传路 吴全玉 盛明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S1期53-55,63,共4页
80优9号千亩超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张传路,吴全玉,盛明传(凤台县种子公司,凤台232100)杂交粳稻80优9号因其高产、稳产、优质和熟期适中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为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新组合开发,今年我... 80优9号千亩超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张传路,吴全玉,盛明传(凤台县种子公司,凤台232100)杂交粳稻80优9号因其高产、稳产、优质和熟期适中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为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新组合开发,今年我们在省农科院水稻所和省种子公司的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粳稻 种子公司 凤台 熟期 播始历期 秧苗素质 早熟晚粳 主茎叶片数 始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连麦6号在沿淮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宋要 沈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8期67-68,共2页
阐述了连麦6号在沿淮县区的主要表现,即产量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病害轻,抗寒性强,长相清秀,熟相好,抗倒伏能力较强。总结连麦6号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科学播种、开沟防渍、化学除草、防病治虫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连麦6号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