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YKTA土壤调理剂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胜群 陈景道 左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290-8291,共2页
[目的]探讨ORIKTA土壤调理剂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06年在凤台水稻原种场进行不同ORIKTA土壤调理剂用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ORIKTA土壤调理剂能控制水稻的无效分蘖的发生,最高分蘖时期出现早,对增加有效穗数... [目的]探讨ORIKTA土壤调理剂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06年在凤台水稻原种场进行不同ORIKTA土壤调理剂用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ORIKTA土壤调理剂能控制水稻的无效分蘖的发生,最高分蘖时期出现早,对增加有效穗数、提高成穗以及结实率也有促进作用,增产率分别为5.03%~9.83%;水稻的产量随ORIKTA土壤调理剂用量的培养加而增加,施用3000kg/hm2时水稻产量有减产的趋势。[结论]该研究为确定在水稻生产中最佳ORIKTA土壤调理剂的施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KTA土壤调理剂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秀林 李胜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34-34,45,共2页
本文阐述了泉糯669的亲本及选育过程,介绍其特征特性,并从播种及秧田期管理、大田移栽和管理2个方面总结其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泉糯669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机插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Green肥料在水稻上施用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胡群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6期46-46,99,共2页
以中籼稻新两优6号为供试材料,2009年在凤台采用田间试验示范的方法,研究了"High Green肥料"对中籼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稻上通过基施能够明显提高水稻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增产效果显著。经过小区试验... 以中籼稻新两优6号为供试材料,2009年在凤台采用田间试验示范的方法,研究了"High Green肥料"对中籼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稻上通过基施能够明显提高水稻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增产效果显著。经过小区试验施用High Green的产量615.31kg/667m2,比习惯施肥增产58.36kg/667m2,增产率为1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稻 HIGH Green肥料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台水稻新品种(系、组合)对比试验
4
作者 张锐光 李胜群 左庆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8期33-33,46,共2页
为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多抗、高抗新品种,加快水稻品种更新步伐,为大面积生产确定主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凤台县对水稻新品种(系、组合)品种进行生育期、茎蘖生长动态和产量测定等诸多方面的试验。通过比较总结,中籼组合18/ZK600和中粳... 为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多抗、高抗新品种,加快水稻品种更新步伐,为大面积生产确定主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凤台县对水稻新品种(系、组合)品种进行生育期、茎蘖生长动态和产量测定等诸多方面的试验。通过比较总结,中籼组合18/ZK600和中粳科辐粳6号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比较试验 凤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优势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文革 周永进 +8 位作者 张健美 陈刚 许有尊 李胜群 左庆 叶为发 余友玲 杨成林 孙雪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27-1434,共8页
为明确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的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加快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大穗型品种广两优1128、Y两优9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号、徽两优996为试材,设置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为明确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的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加快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大穗型品种广两优1128、Y两优9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号、徽两优996为试材,设置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方式秧苗茎基宽、百株干重、发根力显著增加,秧苗素质提高;分蘖早生快发、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成穗率提高5.11%;中后期LAI与光能利用率高,干物质积累能力强,其中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7.17%。钵苗机插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其中大穗型品种增产9.52%-10.78%,穗粒兼顾型品种增产5.03%-5.86%,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质量优良,产量形成优势显著,穗大粒多,而大穗型品种更适宜于钵苗机插,增产优势更明显。研究结果为机插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钵苗机插 群体特征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苕子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祥明 左庆 +2 位作者 郭熙盛 武际 李胜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244-247,249,共5页
[目的]针对砂姜黑土区绿肥恢复和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免耕和翻耕不同耕作方式对苕子生长、养分吸收特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旨在为苕子简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年定位试验,研究砂姜黑土水旱轮作不同耕作措施对苕子产量... [目的]针对砂姜黑土区绿肥恢复和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免耕和翻耕不同耕作方式对苕子生长、养分吸收特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旨在为苕子简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年定位试验,研究砂姜黑土水旱轮作不同耕作措施对苕子产量、养分吸收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翻耕利于苕子的生长,促进氮磷钾养分的累积。翻耕处理返青期、现蕾期和开花结荚期2年平均鲜草产量分别较免耕处理增产3.89%、5.34%和4.23%,差异不显著;免耕和翻耕对不同时期苕子养分含量差异较小,但各期对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有一定的差异,开花结荚期翻耕处理比免耕处理分别提高10.17%~11.90%、10.84%~16.60%和3.99%~14.05%。翻耕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免耕处理,且存在一定的年际间差异,但不同年份不同处理差异都较小。[结论]在砂姜黑土利用冬闲田免耕栽培苕子是适合大力推广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耕作方式 苕子 鲜草产量 养分吸收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麦26号(皖8804)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7
作者 杨赞林 张少华 +6 位作者 甘斌杰 代秉勋 高福平 马广约 周军 沈林 计文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皖麦26号(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单产6000kg/ha,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cm,长芒、白壳、红粒、半用质,千粒重45g左右,粗蛋白质含量为13.23%,抗三锈... 皖麦26号(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单产6000kg/ha,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cm,长芒、白壳、红粒、半用质,千粒重45g左右,粗蛋白质含量为13.23%,抗三锈和白粉病,赤霉病较轻。熟期转色好,不早衰。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300万/h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回选择 生物学特性 栽培 小麦 皖麦26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皖8804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分析
8
作者 甘斌杰 杨赞林 +6 位作者 张少华 代秉勋 高福平 马广约 周军 沈林 计文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4期318-320,共3页
小麦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8年育成,1992~1994年分别参加安徽省淮南片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产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本文就1993~1994年度省区试材料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种X环境互作效... 小麦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8年育成,1992~1994年分别参加安徽省淮南片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产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本文就1993~1994年度省区试材料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种X环境互作效应等方面对其及参试品系进行评判。结果表明:皖8804高产性突出,适应性广,穗大粒多,粒大而且稳定,产量三要素自身调节和互补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丰产性 穗产性 综合评判 皖88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插株距对徽两优5号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尚 李胜群 +3 位作者 陈刚 张毅 瞿明定 孙雪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0-162,共3页
以杂交中籼稻徽两优5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机插株距(行距固定为30 cm)对其群体建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插株距为14 cm的条件下,徽两优5号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理论产量达到11 228.8 kg/hm2;群体茎蘖消长表现平稳,无效分蘖减少;抽... 以杂交中籼稻徽两优5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机插株距(行距固定为30 cm)对其群体建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插株距为14 cm的条件下,徽两优5号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理论产量达到11 228.8 kg/hm2;群体茎蘖消长表现平稳,无效分蘖减少;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较高,占总干物质量的44.8%;基部节间短而粗,有利于降低徽两优5号在机插条件下的倒伏风险,从而发挥高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 株距 群体结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和移栽密度对皖稻68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景道 李胜群 左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8922-892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和移栽密度对皖稻68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设播期和移栽密度2个因素。其中,播期设5个水平(5月5、15、25日,6月4、14日),移栽密度设3个水平(22.20万、27.75万、33.30万穴/hm2),共15个处理。[结果]播...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和移栽密度对皖稻68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设播期和移栽密度2个因素。其中,播期设5个水平(5月5、15、25日,6月4、14日),移栽密度设3个水平(22.20万、27.75万、33.30万穴/hm2),共15个处理。[结果]播期越早全生育期越长,播期越迟全生育期越短;相同播期不同移栽密度生育期及全生育期天数基本一致。皖稻68的产量以播期5月15日,移栽密度27.75万、33.30万穴/hm2时最高。播期和移栽密度对皖稻68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较大。[结论]为皖稻68的在安徽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稻68 播期 移栽密度 生育期 产量 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肥对皖稻6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胜群 陈景道 左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8571-8573,共3页
对皖稻68的施肥方式进行优化。于2006年在安徽省凤台县桂集乡的水稻田中,设置CK(不施肥),N 60∶30∶10(氮肥按基-蘖-穗60%-30%-10%施用,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25∶0.25),N 40∶30∶30(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30∶0.40)... 对皖稻68的施肥方式进行优化。于2006年在安徽省凤台县桂集乡的水稻田中,设置CK(不施肥),N 60∶30∶10(氮肥按基-蘖-穗60%-30%-10%施用,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25∶0.25),N 40∶30∶30(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30∶0.40),N 35∶20∶45(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30∶0.40)4个处理,研究优化施肥对皖稻6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皖稻68在肥力水平中等的水稻田,以施氮量280kg/hm^2,N、P、K比例为1∶0.30∶0.40,氮肥的运筹方式以基-蘖-穗为35∶20∶45的产量最高,达9 586.5 kg/hm^2,比对照增产35.91%,肥料贡献率达到26.42%,比习惯施肥增产11.82%。在安徽省沿淮中稻区,水稻的氮、磷、钾用量比例应为1∶(0.3-0.6)∶(0.8-1.0)。皖稻68氮肥用量在240-300 kg/hm^2。一定施肥水平下,在氮肥运筹上以基-蘖-穗比例为(30-40)∶(25-30)∶(30-4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施肥技术 水稻 产量及构成因素 土壤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腐殖酸叶面肥对中籼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左庆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6期47-47,114,共2页
以中籼稻品种丰两优4号为供试材料,2009年在凤台县采用田间试验示范的方法,研究了"10%腐殖酸水剂"对中籼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稻上分别于水稻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分3次喷施,每次浓度为1000倍,有一定的提高水... 以中籼稻品种丰两优4号为供试材料,2009年在凤台县采用田间试验示范的方法,研究了"10%腐殖酸水剂"对中籼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稻上分别于水稻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分3次喷施,每次浓度为1000倍,有一定的提高水稻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并有增强水稻后期抗病能力的作用,使水稻后期生长健壮,熟相好,秆青籽黄,提早成熟。喷施10%腐殖酸叶面肥的水稻产量为720.0kg/667m2,比常规施肥增产95.24kg/667m2,增产率为15.24%,比清水对照处理增产87.62kg/667m2,增产率为1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稻 1 0%腐殖酸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稻6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胜群 陈景道 左庆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4期169-170,共2页
该文阐述了晚稻68的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皖稻6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阔得春季防除小麦田野老鹳等阔叶杂草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友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9期143-143,179,共2页
常用麦田除草剂对阔叶杂草野老鹳草效果均不甚理想,试验表明,新型除草剂使阔得,每667m2用15-20g,防效分别达58%和63.6%,是麦喜每667m^213mL的3.72和4.08倍,是抑草效果较为理想的药剂。
关键词 使阔得 麦田杂草 野老鹳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农19、皖麦50迟播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友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7期70-71,共2页
试验研究了烟农19、皖麦50迟播30d对小麦生育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示:烟农19适当晚播分蘖成穗率仍较好;皖麦50晚播千粒重下降明显。
关键词 烟农19 皖麦19 迟播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型糯稻皖稻68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景道 李胜群 左庆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0期151-152,共2页
本文结合肥料试验和大田生产实际,提出适期播种稀播壮秧、合理密植、平衡施肥、浅水间歇灌溉促控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优质高产栽培模式。
关键词 粳型糯稻 皖稻68 高产优质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