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凤凰卫视追求专业主义激情的历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长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0,共7页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的知名校友,刘长乐和他领导的凤凰卫视团队在近几年华语电视传媒领域取得了卓著的声誉与成就,引起了业界、学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刘长乐先生于2004年11月29日晚回到母校,对凤凰卫视事业发展的精神、...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的知名校友,刘长乐和他领导的凤凰卫视团队在近几年华语电视传媒领域取得了卓著的声誉与成就,引起了业界、学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刘长乐先生于2004年11月29日晚回到母校,对凤凰卫视事业发展的精神、理念、动力与缘由等作了生动的演讲。本文就是根据这次演讲整理的一份文稿,特此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卫视 专业主义 价值观 民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与众不同之形 求与众同乐之本——刘长乐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长乐 李向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6-60,共5页
企业嘉宾: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以下简称刘) 栏目主持:本刊特邀记者李向阳(以下简称李) 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 李:一切成功者笑容的背后,都掩藏着失败的忧伤.每个人性格的养成都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历史背... 企业嘉宾: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以下简称刘) 栏目主持:本刊特邀记者李向阳(以下简称李) 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 李:一切成功者笑容的背后,都掩藏着失败的忧伤.每个人性格的养成都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历史背景,你能成功创业是否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长乐 凤凰卫视有限公司 经营管理 电视台 媒体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诊中国电视——关于中国电视现状及问题的对话 被引量:29
3
作者 胡智锋 刘春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共9页
20 0 3年中国电视经历了若干新的探索 ,业界和学界都以“创新”的追求不断推出许多新概念、新名词、新思路、新办法……在这些近乎“轰炸”般的新说法、新做法背后 ,却实实在在地、不可忽略地遮掩着不少新问题、老问题。之所以想推“新... 20 0 3年中国电视经历了若干新的探索 ,业界和学界都以“创新”的追求不断推出许多新概念、新名词、新思路、新办法……在这些近乎“轰炸”般的新说法、新做法背后 ,却实实在在地、不可忽略地遮掩着不少新问题、老问题。之所以想推“新” ,除了时代与传媒发展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 ,也的确因为这些诸多“问题”困惑着电视人 ,我们认为 ,只有好好对这些问题作一“会诊” ,才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症结” ,才可能进一步对症下药 ,找到解决的路径。为此 ,本刊副主编胡智锋教授与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刘春先生专就中国电视现状及问题作了一番对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电视媒体 管理体制 政府职能 本土文化 收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中国电视创新对话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春 徐舫州 +1 位作者 胡智锋 张国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电视 中央电视台 电视创新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的“盛世危言”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春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从这一期开始 ,本刊开设“传媒观察”栏目 ,意在通过对当下传媒业的潮流、动态、格局等变化的观察 ,发表对于中国电视发展有特色有见地的观点。刘春先生的《中国电视的“盛世危言”》一文以敏锐的眼光洞察着当下中国电视的生存环境与自... 从这一期开始 ,本刊开设“传媒观察”栏目 ,意在通过对当下传媒业的潮流、动态、格局等变化的观察 ,发表对于中国电视发展有特色有见地的观点。刘春先生的《中国电视的“盛世危言”》一文以敏锐的眼光洞察着当下中国电视的生存环境与自身格局 ;以犀利的笔法 ,描摹着当下中国电视的潮起潮落与状态景观。名之为“盛世危言” ,绝非危言耸听 ,其动机和出发点实出于一个在中国电视界从业有年并肩负责任的专业人士 ,对于中国电视发展进步的期待与祝愿。良药苦口 ,信言未必美听 ,我们并非完全赞同刘先生的言论 ,但对于这样的用心和表述则表示欣赏 ,也希望读者朋友们从中获得启示。汪文斌与李幸二位先生 ,一位来自媒体 ,一位来自高校 ,用对话方式呈现给我们一幅幅电视经济节目变革的生动映像 ,用情趣盎然的话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节目变革背后的故事 ,用清醒理智的思考给我们传达了一个个关于中国电视传播的新的理念。这个对话 ,本刊将分两期连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电视业 中央电视台 改革 电视节目 省级电视台 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专访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黄平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平 玛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3,共18页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关键词 黄平 中国道路 中国梦 世界影响力 毛泽东时代 思想解放 主体性 访谈时间 自然历史过程 井冈山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TV,中国电视的航空母舰朝哪里开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春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22,共4页
文章回顾了中央电视台二十年的改革历程 ,充分肯定了中央电视台改革的成就 ,着重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就中央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提出看法。
关键词 中国 电视 中央电视台 媒体变革 未来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位老校友的心声
8
作者 刘长乐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广播学院 传媒教育 学校建设 传媒事业 中国传媒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公共语言讨论公共事件——评孔庆东“香港人,很多,是狗!” 被引量:1
9
作者 任韧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6-137,共2页
北大教授孔庆东在内地“第一视频”网络电视台评论“内地儿童港铁进食引发港人和内地人骂战”事件中,辱骂“香港人,很多,是狗!”将个别港人在一个特定事件中的表现,上升到对“香港人”这个群体的素质判断。孔庆东先生在近四分钟的... 北大教授孔庆东在内地“第一视频”网络电视台评论“内地儿童港铁进食引发港人和内地人骂战”事件中,辱骂“香港人,很多,是狗!”将个别港人在一个特定事件中的表现,上升到对“香港人”这个群体的素质判断。孔庆东先生在近四分钟的评论里,大量使用“王八蛋”、“西崽”、“二鬼子”、“就他妈欠抽”、“狗崽子”、“走狗”等侮辱性语言,这已经不是善意和中立的建言,甚至不同于一般的道德审判,而是通过赤裸裸的诋毁和攻击,散播仇恨和挑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件 公共语言 香港人 孔庆东 网络电视台 北大教授 道德审判 内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生活是不断快乐的累积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小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6期37-37,共1页
我1988年开始进入电视圈,第一份工作是在台湾华视,最初的职责是一天到晚守在电话旁等新闻线索.4年时间,凭着执著的中劲和热情,我从一名青涩记者成长为华视强档新闻的主播.
关键词 吴小莉 新闻主播 进取精神 职业生涯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年文化发展论坛——嘉宾访谈
11
作者 吴小莉 李玉文 +3 位作者 陆建华 关成华 刘震云 陈一丹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62,共7页
我们都生活在文化中,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纽带。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文化渗透日益深刻,文化需求日益多样,文化创造日益活跃,因而文化建设也日益迫切。正因如此,2004年4月,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七个部委,一起实施了中... 我们都生活在文化中,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纽带。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文化渗透日益深刻,文化需求日益多样,文化创造日益活跃,因而文化建设也日益迫切。正因如此,2004年4月,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七个部委,一起实施了中国青年文化行动,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青年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探讨,比如什么是青年文化、怎样看待青年文化、青年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规律、在青年文化建设中怎样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等。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将大大推进青年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帮助青年成长成才。为此,团中央等于2004年11月7日在海南省举办了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发展论坛。论坛分为主旨演讲和嘉宾访谈两个部分,本刊特刊发论坛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宾 先生 访谈 演说 会长 朋友 发展论坛 中国 台湾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节返乡题材文章的叙事和传播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德继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6-101,107,共7页
返乡题材文章风靡于互联网始于2015年春节期间,短短三年先后经历了被爆转、"反转"到遇冷的过程。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返乡作者们理应具备更多的内部视角,在作品中提供更多的"地方性知识"。但"返乡体"... 返乡题材文章风靡于互联网始于2015年春节期间,短短三年先后经历了被爆转、"反转"到遇冷的过程。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返乡作者们理应具备更多的内部视角,在作品中提供更多的"地方性知识"。但"返乡体"作品普遍存在闭门创作、立场先行、将乡村问题化、缺乏历史感等问题,本质上是一种缺乏主位声音的特殊文类,并偏离事实而遭到了公众质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固化是返乡知识分子们的共同遭遇,这一背景既型塑着乡村,也催生了被边缘化的返乡知识分子的写作实践。在传播特征上,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更依赖公众的参与,而这种促进传播的行动适用"参与但不认同"的原则。此外,在社会矛盾加剧、社会情绪缺乏宣泄出口的背景下,"返乡体"有效地满足了公众的"吐槽"需求,也是其爆红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返乡 阶层固化 媒介融合 叙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擂台》:传统回归与共同体重建
13
作者 宋光瑛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6期29-30,32,共3页
人们在都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种种经济和文化危机,时刻感受到所谓"现代性"的风险。而共同体重建不失为一种建构未来社会美好图景的有意义的方式,它可以提供一种道德框架和善的视野,依靠习俗和情感维系牢固的人际关系,... 人们在都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种种经济和文化危机,时刻感受到所谓"现代性"的风险。而共同体重建不失为一种建构未来社会美好图景的有意义的方式,它可以提供一种道德框架和善的视野,依靠习俗和情感维系牢固的人际关系,是拯救个人主义自由观和社会碎片化的出路之一。《打擂台》等影片中所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共同体意识的重建,即赋予香港电影强大的精神能量,在极致张狂的娱乐化图景之下,所描绘的是对人间温情的真诚守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传统文化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