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金属矿物镜下嵌布粒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汤化明 郎增瑞 +6 位作者 王宏铭 王玲 王龙 曹冲 聂轶苗 刘淑贤 韩秀丽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58,共8页
目标矿物嵌布粒度是指目标矿物在矿石中的粒度大小和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选矿工艺的设计和效果。因此,目标矿物嵌布粒度测量是工艺矿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中,主要利用偏光显微镜对矿石样品进行观察分析的方法... 目标矿物嵌布粒度是指目标矿物在矿石中的粒度大小和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选矿工艺的设计和效果。因此,目标矿物嵌布粒度测量是工艺矿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中,主要利用偏光显微镜对矿石样品进行观察分析的方法,普遍存在处理时间长、结果易受人为主观影响、难以实现自动化和大规模应用等问题。为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金属矿物镜下嵌布粒度检测方法。以河北省唐山市水厂磁铁矿矿石标本为对象,在偏光显微镜的反射光条件下进行拍摄,制作数据集,利用Deeplabv3+网络设计了矿物识别网络模型,实现对目标金属矿物的自动化特征提取和智能识别,并生成目的金属矿物的二值化图像,从而实现对目的金属矿物的分割;最后,结合最大Feret直径完成目的金属矿物嵌布粒度分析测量工作。相较于传统的人工镜下测量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测量在矿物颗粒分析中的应用,在测量相同矿物颗粒的情境下,处理速度提高了约119.8倍,同时测量精度提升了约169.5倍,揭示了其在处理效率和测量精度上的显著优势。基于深度学习的金属矿物镜下嵌布粒度检测方法显著缩短了矿物镜下嵌布粒度的检测时间并提升了检测精度,同时可消除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于促进工艺矿物学智能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矿物识别 粒度检测 工艺矿物学 Feret直径 网络模型 自动化特征提取 智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火炉用硅溶胶结合刚玉-莫来石浇注料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彭云涛 任强 +1 位作者 熊继全 张立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7-209,共3页
以致密刚玉、莫来石为骨料,以白刚玉粉、α-Al2O3微粉及莫来石粉为细粉,研制了点火炉用硅溶胶结合刚玉-莫来石浇注料,并在武汉钢铁集团烧结厂点火炉改造中与水泥结合刚玉-莫来石浇注料进行了实际应用对比。结果表明:1)硅溶胶结合刚玉-... 以致密刚玉、莫来石为骨料,以白刚玉粉、α-Al2O3微粉及莫来石粉为细粉,研制了点火炉用硅溶胶结合刚玉-莫来石浇注料,并在武汉钢铁集团烧结厂点火炉改造中与水泥结合刚玉-莫来石浇注料进行了实际应用对比。结果表明:1)硅溶胶结合刚玉-莫来石浇注料中温处理后的强度、体积稳定性、抗热震性、抗CO侵蚀均优于水泥结合浇注料的。2)硅溶胶结合刚玉-莫来石浇注料的一次性施工厚度大,可快速烘烤,能有效缩短点火炉改造时间;而且能有效降低因衬体开裂,使煤气、热风窜漏而导致的炉顶温度升高,同时使炉衬挂渣、剥落的现象减轻,从而有望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炉 硅溶胶 刚玉-莫来石浇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钢高炉炉渣流动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元喆 宗燕兵 +3 位作者 张建良 范筱玥 刘福成 李亮 《冶金能源》 2023年第5期11-16,共6页
文章对凌钢现场高炉渣进行取样,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通过粘度实验研究了MgO、Al_(2)O_(3)、TiO_(2)含量对炉渣粘度及熔化性温度的影响,并利用FactSage8.1软件分析了不同成分对炉渣过热度的影响规律。从炉渣粘度、熔化性温度及过... 文章对凌钢现场高炉渣进行取样,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通过粘度实验研究了MgO、Al_(2)O_(3)、TiO_(2)含量对炉渣粘度及熔化性温度的影响,并利用FactSage8.1软件分析了不同成分对炉渣过热度的影响规律。从炉渣粘度、熔化性温度及过热度角度综合分析,建议凌钢高炉炉渣MgO含量控制在8.2%~9.6%,Al_(2)O_(3)含量控制在14.4%~15.8%,TiO_(2)控制在5.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 粘度 熔化性温度 T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B_(2)O_(3)-CeO_(2)-粉煤灰复合增强涂层成分设计及冲蚀磨损分析
4
作者 孙方红 马壮 +1 位作者 孙国栋 高志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70-2279,共10页
为了提高粉煤灰作为增强材料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和性能,通过热力学分析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Al-B_(2)O_(3)-CeO_(2)-粉煤灰复合增强涂层各成分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及最佳配方比例,采用等离子喷涂在ZG310-570基体制备了粉煤灰复合增... 为了提高粉煤灰作为增强材料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和性能,通过热力学分析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Al-B_(2)O_(3)-CeO_(2)-粉煤灰复合增强涂层各成分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及最佳配方比例,采用等离子喷涂在ZG310-570基体制备了粉煤灰复合增强涂层,分析了粉煤灰复合增强涂层的表面形貌、物相和冲蚀磨损性能。结果发现,热力学分析和正交优化试验表明Al、B_(2)O_(3)、CeO_(2)和粉煤灰之间能发生固相反应,粉煤灰复合增强涂层配方最佳比例质量分数为粉煤灰55%、B_(2)O_(3)20%、Al20%、CeO_(2)5%;粉煤灰复合增强涂层呈凹凸不平的片层状结构,致密性好,存在纵向裂纹、未充分融化颗粒和孔隙;X射线分析表明粉煤灰复合增强涂层有Al_(2) O_(3)、CeB_(6)、2MgO·SiO_(2)、3CaO·B_(2)O_(3)等新相生成,与热力学分析结果一致;在一定冲蚀时间和冲蚀角度下,不同冲蚀转速时ZG310-570基体表面粉煤灰复合增强涂层的相对耐冲蚀磨损性能比基体分别至少提高了20.41倍、22.43倍和23.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_(2)O_(3)-CeO_(2)-粉煤灰复合增强涂层 冲蚀磨损 热震性 等离子喷涂 ZG310-570铸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钢5号高炉高比例球团矿强化冶炼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晓勇 张宝付 +2 位作者 李亮 姜鑫 沈峰满 《炼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1,共4页
凌钢5号高炉酸性球团矿长期维持在35%左右,人炉原燃料结构不合理,并全部使用外购焦炭,给高炉稳定生产指标改善带来较大困难。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特别是坚持“开放中心,稳定边沿”、大风量及高压差操作、稳... 凌钢5号高炉酸性球团矿长期维持在35%左右,人炉原燃料结构不合理,并全部使用外购焦炭,给高炉稳定生产指标改善带来较大困难。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特别是坚持“开放中心,稳定边沿”、大风量及高压差操作、稳定操作炉型、强化炉前渣铁排放等措施,5号高炉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2019年1-7月,5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利用系数最高达到2.53左右,燃料比最低达到524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强化冶炼 球团矿 操作制度 渣铁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和H_(2)O对焦炭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腾飞 倪静峰 +5 位作者 郑海燕 丁智敏 潘向阳 张国鹏 王硕 沈峰满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2,68,共7页
高炉喷吹富氢燃料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喷吹富氢燃料产生的H_(2)O会造成焦炭的劣化。对比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焦炭与CO_(2)和H_(2)O反应过程中,焦炭强度、两者的交互作用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与H_(2)O反应溶损率SLR约... 高炉喷吹富氢燃料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喷吹富氢燃料产生的H_(2)O会造成焦炭的劣化。对比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焦炭与CO_(2)和H_(2)O反应过程中,焦炭强度、两者的交互作用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与H_(2)O反应溶损率SLR约为与CO_(2)反应SLR的2~5倍,温度升高,二者SLR差距缩小;焦炭反应后强度CSR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SLR与CSR呈现负相关性;当H_(2)O/CO_(2)>1时,焦炭与CO_(2)-H_(2)O反应产生明显的交互作用;无论是焦炭与CO_(2)还是与H_(2)O发生溶损反应,微观形貌均表现为边缘部位溶损更严重;相比与CO_(2)反应,焦炭与H_(2)O反应在边缘更为剧烈,但内部气孔破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氢喷吹 焦炭劣化 气化溶损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钢3号高炉稳定顺行均衡高效生产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全守军 郎增瑞 《炼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59,共4页
对凌钢3号高炉稳定顺行均衡高效生产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以原燃料管理、铁口管理、炉型管理为重点,对3号高炉送风制度、装料制度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确立了均衡、稳定的生产组织方式,维持了长周期稳定生产,并适应了高钛负荷、高硫负荷、高... 对凌钢3号高炉稳定顺行均衡高效生产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以原燃料管理、铁口管理、炉型管理为重点,对3号高炉送风制度、装料制度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确立了均衡、稳定的生产组织方式,维持了长周期稳定生产,并适应了高钛负荷、高硫负荷、高块矿比例等诸多不利外部条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入炉焦比从2015年381 kg/t降低至356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操作制度 均衡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钢1号高炉结瘤处理及喷补造衬生产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全守军 梁召兵 《炼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57,共3页
对凌钢1号高炉结瘤处理及喷补造衬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喷补造衬及割变形钢砖,1号高炉的炉况恢复正常,并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 高炉 结瘤 炉喉钢砖 喷补造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伊朗某赤铁矿制备氧化球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曾根 唐和群 马晓勇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2,共5页
采用全赤铁精矿为原料制备氧化球团矿存在原料成球性差、预热及焙烧温度高等问题。已有研究表明,采用单一的强化措施(机械预处理、内配燃料或添加剂)难以获得理想效果。本文以伊朗某难处理赤铁矿为原料,利用高压辊磨预处理、添加无烟煤... 采用全赤铁精矿为原料制备氧化球团矿存在原料成球性差、预热及焙烧温度高等问题。已有研究表明,采用单一的强化措施(机械预处理、内配燃料或添加剂)难以获得理想效果。本文以伊朗某难处理赤铁矿为原料,利用高压辊磨预处理、添加无烟煤和石灰石的共同作用强化球团制备过程。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生球落下强度大于5次/0.5 m、预热球抗压强度大于1 000N/个、焙烧球抗压强度不低于3 000 N/个的优良结果,所制备的成品球团矿冶金性能良好,可作为大型高炉炼铁的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氧化球团 氧化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钢4号高炉护炉措施及内衬破损调查
10
作者 徐洪明 倪静峰 +2 位作者 刘福成 刘志博 李卫华 《炼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8,共4页
凌钢4号高炉投产不到1年因炉缸侧壁温度异常升高而进行护炉,为防止炉缸烧穿事故及时停炉更换炉缸炉底内衬,并进行了破损调查。破损调查结果表明,炭砖及炭捣料层导热系数低、气隙的存在、碱负荷高、锌负荷偏高,以及渣铁不能及时排净等因... 凌钢4号高炉投产不到1年因炉缸侧壁温度异常升高而进行护炉,为防止炉缸烧穿事故及时停炉更换炉缸炉底内衬,并进行了破损调查。破损调查结果表明,炭砖及炭捣料层导热系数低、气隙的存在、碱负荷高、锌负荷偏高,以及渣铁不能及时排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4号高炉炉缸严重的异常侵蚀。采用高导热系数的优质炭砖及炭捣料,并及时压力灌浆消除炭捣料冷热面气隙,以维持炉缸炭砖砌体综合导热能力,是避免炉缸炭砖过早严重侵蚀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炭砖 内衬 破损调查 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钢1080m^3高炉炉壳开裂的处理
11
作者 全守军 于仁江 +1 位作者 马晓勇 刘海彬 《炼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53,共3页
对凌钢1080m^3高炉炉壳开裂的处理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炉皮开裂的原因,采取"定尺切挖、整体更换、高压灌浆"的有效措施,解决了炉缸炉壳大面积开裂、严重漏煤气的问题。
关键词 高炉 炉壳开裂 定尺切挖 整体更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钢2300m^3高炉的技术改进与实践
12
作者 刘海彬 《炼铁》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57,共2页
凌钢2300m^3高炉立足于凌钢自身条件,在技改中综合采用砖壁合一薄壁内衬、旋切式顶燃式热风炉、嘉恒水渣处理工艺、全干法煤气除尘、全方位组合式炉体检测系统等长寿、高风温、炉渣处理、检测新技术,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冷却系统 高风温干法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钢4号高炉强化冶炼操作实践
13
作者 张宝付 马晓勇 徐洪明 《炼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6,共3页
对凌钢4号高炉强化冶炼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加强入炉料监控与管理和实施大富氧、高煤比、高顶压的优化操作,利用系数达到了3.13。
关键词 高炉 强化冶炼 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钢3号高炉溜槽磨漏事故的处理
14
作者 全守军 马晓勇 +1 位作者 刘海彬 张宝付 《炼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5,共3页
对凌钢3号高炉溜槽磨漏事故处理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溜槽磨漏时的炉内状态、判断准则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关键词 高炉 溜槽 磨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