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档案管理中信息网络化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兵 《中国新通信》 2013年第4期71-71,共1页
信息飞跃式的网络时代为档案管理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当然医院的档案管理也受到了影响。医院的档案管理主要包括:财务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患者病历等纸质的记录,是医院管理中重要的凭证,也是医学工作的基础。
关键词 档案管理 信息网络化 医院管理 应用 网络时代 财务管理 行政管理 人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难点及应对措施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郝翠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期127-127,共1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难点及应对措施。方法对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发现临床药学工作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药师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缺乏临床思维等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难...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难点及应对措施。方法对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发现临床药学工作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药师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缺乏临床思维等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难点,通过培养药师的临床思维、进行急救药品用法用量培训及考核、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完善工作模式等措施,能够提高药物的临床治疗水平,提高临床药学工作质量。结论临床药学工作在基层医院的开展具有药师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缺乏临床思维等难点,需通过培养药师的临床思维、进行急救药品用法用量培训及考核、职业素质教育、完善工作模式等措施提高临床药学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临床药学工作 难点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逆转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性的新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孟萌 李红玲 李凤丽 《天津药学》 2020年第2期48-53,共6页
组蛋白乙酰化途径在多种类型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恶性表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受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两类酶调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 inhibit... 组蛋白乙酰化途径在多种类型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恶性表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受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两类酶调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 inhibitors,HDACi)通过改变细胞内组蛋白乙酰化程度影响染色质空间结构、染色体重塑,从而抑制目的基因转录,对肿瘤发生、耐药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HDCAi能够逆转多种类型非小细胞肺癌获得性耐药,包括逆转肺癌细胞对常规铂类化疗、精准分子靶向治疗及肿瘤免疫检查点治疗的耐药性。因此,本文就组蛋白乙酰化酶的结构与分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基于HDACi克服非小细胞肺癌获得性耐药的机制与策略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获得性耐药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白石 刘洪一 贾宝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 类癌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5
作者 于凤鸣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4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患者,采用奇偶数字法分成联合组和单一组,各57例。单一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4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患者,采用奇偶数字法分成联合组和单一组,各57例。单一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单一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24 h尿微蛋白排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24 h尿微蛋白排泄量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疗效安全可靠,临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梁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9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锻炼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效果。方法 90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B组患者仅接受盆底肌训练治疗, A组患者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锻炼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效果。方法 90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B组患者仅接受盆底肌训练治疗, A组患者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总有效率、盆底肌力和盆底恢复情况。结果 A组临床康复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B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盆底肌力Ⅰ级占比为4.44%,低于B组的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均优于治疗前,且A组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4.65±0.86)s、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4.41±0.64)个优于B组的(3.41±0.32)s、(2.97±0.91)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能够促进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改善盆腔功能,促进尿失禁恢复,临床康复效果突出,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锻炼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力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7
作者 梁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0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师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88例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B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护... 目的探究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师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88例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B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A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康复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5.21±4.15)h、下床活动时间(15.34±3.45)h、住院时间(5.22±1.15)d,均短于B组的(38.14±4.24)h、(20.76±3.51)h、(7.54±1.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B组的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18%,高于B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治疗中,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工作能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预防多种并发症,更为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腹腔镜 卵巢囊肿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康复时间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田立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0期108-109,共2页
目的 探究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8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灌洗治疗,... 目的 探究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8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灌洗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中药灌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中药灌洗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利于病情控制,能够促进患者更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灌洗 参苓白术散加减 美沙拉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9
作者 王白石 刘洪一 贾宝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0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6例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4例(A组)行甲状腺原发灶根治切除术,122例(B组)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的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两组术后喉返... 目的观察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6例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4例(A组)行甲状腺原发灶根治切除术,122例(B组)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的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两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相近;两组术后早期复发率分别为29.8%和7.3%,两组相比,P<0.05。结论 cNO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安全,能显著降低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后早期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颈中央区淋巴结 颈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温丽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6期185-187,共3页
目的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204例肝郁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02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 目的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204例肝郁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02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4%高于对照组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6.18±1.15)分低于对照组的(10.18±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89.59±4.15)分高于对照组的(81.23±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郁型失眠患者接受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医治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肝郁型失眠 睡眠质量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B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B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4%高于B组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NIHSS、ADL评分分别为(7.45±1.17)、(80.18±4.85)分均显著优于B组的(9.54±1.04)、(67.76±4.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与B组的5.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脑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具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丁苯酞注射液 联合用药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艳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6期97-99,共3页
目的探析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基于此,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析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基于此,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清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1、白介素-2、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100β、NSE、白介素-1、白介素-2、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34/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2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既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水平,又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邢立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100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硝酸咪康唑栓组和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组,每组50例。硝酸咪康唑栓组采取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阴道用乳杆菌活菌... 目的探讨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100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硝酸咪康唑栓组和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组,每组50例。硝酸咪康唑栓组采取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组则采取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阴道瘙痒症状缓解时间、白带异常消失时间、阴道真菌检查转阴时间,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症状积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复发率。结果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组总有效率100%高于硝酸咪康唑栓组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组阴道清洁度优于硝酸咪康唑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组优于硝酸咪康唑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组阴道瘙痒症状缓解时间、白带异常消失时间、阴道真菌检查转阴时间分别为(5.21±0.25)、(6.25±1.46)、(6.21±0.56)d,均短于硝酸咪康唑栓组的(8.34±1.23)、(8.42±2.21)、(9.75±1.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组复发率16%低于硝酸咪康唑栓组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可改善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症状,提高阴道清洁度,缩短治疗时间和改善病情,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硝酸咪康唑栓 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 门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156-158,共3页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84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单用治疗,实验...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84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单用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压控制水平以及左心房内径。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6%)高于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治疗中应用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高血压 阵发性房颤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48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席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3期144-146,共3页
目的了解对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2017~2019年,本院上报的489例发生ADR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性别与年龄因素、用药途径、药物种类、累及器官等方面进行探讨... 目的了解对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2017~2019年,本院上报的489例发生ADR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性别与年龄因素、用药途径、药物种类、累及器官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在489例ADR中,抗感染药物的ADR发生率34.36%显著高于其他药物,且静脉给药ADR发生率91.82%显著高于其他给药方式。ADR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55.42%,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11.45%。临床表现主要以瘙痒、皮疹等皮肤不良反应为主。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能为临床及时发现、控制药品安全风险,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指导,可有效减少甚至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及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由宏博 丁洪忠 李志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129-129,共1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采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11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开始骨痂生长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2个月,小腿功能恢复较满意。结...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采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11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开始骨痂生长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2个月,小腿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及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瓣 组织移植 锁定钢板 胫骨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与氧气驱动雾化联合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92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韩桂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6期179-179,182,共2页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与氧气驱动雾化联合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92例和对照组(单纯氧气驱动雾化)88...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与氧气驱动雾化联合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92例和对照组(单纯氧气驱动雾化)8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2.4%,平均住院时间(11.2±2.2)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与氧气驱动雾化联合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氧气驱动雾化 重症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皓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0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究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改善作用。方法60例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改善作用。方法60例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11.31±1.89)分低于对照组的(17.25±2.60)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81.33±2.45)分高于对照组的(74.31±3.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10<0.05)。试验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62.14±4.71)、(64.08±4.66)、(62.51±4.73)、(62.04±4.89)分高于对照组的(45.20±5.37)、(48.11±2.47)、(44.11±3.28)、(49.11±4.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及炎症因子表达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艳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究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及炎症因子表达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3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选择相同时间段63例急性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 目的探究凝血相关指标检验及炎症因子表达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3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选择相同时间段63例急性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前白蛋白(PA)]情况进行检查,对比数据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CRP、IL-6水平分别为(11.9±1.8)mg/L、(127.9±3.6)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6.1±1.1)mg/L、(76.4±4.5)pg/ml, PA水平为(116.8±5.2)mg/L,低于对照组的(203.1±3.7)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APTT、PT、TT水平分别为(27.9±1.8)、(7.9±1.6)、(9.8±1.2)s,均短于对照组的(34.1±2.1)、(12.4±1.5)、(14.1±2.7)s, Fg水平为(6.1±0.8)g/L,高于对照组的(3.6±0.5)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中,炎症因子水平及凝血相关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做好这方面检查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凝血指标 炎症因子 检验医学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和尿激酶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5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尿激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B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 A组患者于B组基础之上增加...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尿激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B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 A组患者于B组基础之上增加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B组的80.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组患者的hs-CRP、TNF-α水平分别为(2.48±1.12)μmol/L、(87.98±15.23)pg/ml,均优于B组的(4.97±1.33)μmol/L、(100.93±18.25)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尿激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尿激酶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