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泥石流预报中的多层降水预报/监测系统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京红
韦方强
+3 位作者
崔鹏
刘淑珍
范晓宏
顾林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8,共5页
利用数值天气预报、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回波和遥测雨量等4种方法,进行了大气降水的预报与监测,构建了不同时间尺度满足不同精度的降水预报和监测体系,通过与下垫面中地形和地质等条件的耦合,为不同时间尺度的泥石流预报系统提...
利用数值天气预报、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回波和遥测雨量等4种方法,进行了大气降水的预报与监测,构建了不同时间尺度满足不同精度的降水预报和监测体系,通过与下垫面中地形和地质等条件的耦合,为不同时间尺度的泥石流预报系统提供了相应的降水预报支持,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泥石流减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预报
卫星
雷达
遥测雨量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泥石流短临预报及其应用--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的预报系统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京红
韦方强
+2 位作者
邓波
曾文芹
顾林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77,共7页
基于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直接获取多种类型的降水产品,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利用可拓学原理,建立了多层嵌套式泥石流预报可拓模型。模型根据研究区泥石流发生条件的不同,将临界雨量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范围,确定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大...
基于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直接获取多种类型的降水产品,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利用可拓学原理,建立了多层嵌套式泥石流预报可拓模型。模型根据研究区泥石流发生条件的不同,将临界雨量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范围,确定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大小。将该泥石流预报方法应用到四川省凉山州,以ArcGIS为工具开发了凉山州泥石流短临预报应用系统。当有灾害性天气过程出现时,将启动预报系统,逢整点读取降水产品信息,实现1h滚动预报,预报时段为3h。系统可及时地为政府提供全州的泥石流预报信息,为减灾防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短临预报
多普勒天气雷达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攀西地区“7.7”暴雨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剖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邓波
顾清源
罗菊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4-68,I0004-I0006,共8页
通过对攀西地区2006年7月6—7日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表明:暴雨过程开始前本地大气中储存着丰富的不稳定能量,高低空风存在垂直切变,在地面冷空气和青藏高原切变线触发下对流强烈发展形成大范围暴雨。强...
通过对攀西地区2006年7月6—7日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表明:暴雨过程开始前本地大气中储存着丰富的不稳定能量,高低空风存在垂直切变,在地面冷空气和青藏高原切变线触发下对流强烈发展形成大范围暴雨。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回波强度可达60dBz,暴雨回波长时间持续的主要机制是降雨回波不断地新生和合并,暴雨回波成熟时在强回波中存在较强的上升运动,暴雨云团中大于40dBz的强回波高度可达9km,顶高超过12km,垂直液态含水量达45kg.m-2,与此相对应的速度图上有逆风区、小气旋、辐合区等强降水特征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雷达回波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鹤滩水电站极端大风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文龙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3期138-141,共4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ASA&NIMA的SRTMDEM 90m分辨率原始高程数据等对2018年5月22日发生在白鹤滩水电站的12级大风的成因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和地形的狭管效应3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槽东移后,槽后的强冷平流引导地...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ASA&NIMA的SRTMDEM 90m分辨率原始高程数据等对2018年5月22日发生在白鹤滩水电站的12级大风的成因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和地形的狭管效应3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槽东移后,槽后的强冷平流引导地面冷锋南和锋后的强气压梯度是大风产生和维持的关键原因;冷暖气团间的θ_(se)差值很大,锋区内等θ_(se)线非常密集,700hPa以上的锋区向冷区显著倾斜;冷锋过境时,低层由正涡度辐合、水汽辐合、强上升运动转变成负涡度辐散、零水汽辐合、强下沉运动,而中高层则由显著负涡度辐散变成弱的正涡度辐合,强烈的下沉气流引起的动量下传也促进了大风的产生和维持;"狭管效应"是大风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冷锋
气压梯度
动量下传
狭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石流预报中的多层降水预报/监测系统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京红
韦方强
崔鹏
刘淑珍
范晓宏
顾林康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省
气象台
凉山州气象台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8,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352)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创新前沿项目(C3200307)
文摘
利用数值天气预报、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回波和遥测雨量等4种方法,进行了大气降水的预报与监测,构建了不同时间尺度满足不同精度的降水预报和监测体系,通过与下垫面中地形和地质等条件的耦合,为不同时间尺度的泥石流预报系统提供了相应的降水预报支持,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泥石流减灾要求。
关键词
泥石流预报
卫星
雷达
遥测雨量
数值天气预报
Keywords
debris flow forecast
satellite
radar
telemetric rainfall
numerical weather forecast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泥石流短临预报及其应用--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的预报系统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京红
韦方强
邓波
曾文芹
顾林康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凉山州气象台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77,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35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创新前沿项目(C3200307)
国家气象中心预报系统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基于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直接获取多种类型的降水产品,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利用可拓学原理,建立了多层嵌套式泥石流预报可拓模型。模型根据研究区泥石流发生条件的不同,将临界雨量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范围,确定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大小。将该泥石流预报方法应用到四川省凉山州,以ArcGIS为工具开发了凉山州泥石流短临预报应用系统。当有灾害性天气过程出现时,将启动预报系统,逢整点读取降水产品信息,实现1h滚动预报,预报时段为3h。系统可及时地为政府提供全州的泥石流预报信息,为减灾防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泥石流
短临预报
多普勒天气雷达
降水
Keywords
debris flow
imminent and short-term forecast
Doppler weather radar
precipitation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攀西地区“7.7”暴雨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剖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邓波
顾清源
罗菊芳
机构
四川省
凉山州气象台
四川省
气象台
西昌雷达站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4-68,I0004-I0006,共8页
文摘
通过对攀西地区2006年7月6—7日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表明:暴雨过程开始前本地大气中储存着丰富的不稳定能量,高低空风存在垂直切变,在地面冷空气和青藏高原切变线触发下对流强烈发展形成大范围暴雨。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回波强度可达60dBz,暴雨回波长时间持续的主要机制是降雨回波不断地新生和合并,暴雨回波成熟时在强回波中存在较强的上升运动,暴雨云团中大于40dBz的强回波高度可达9km,顶高超过12km,垂直液态含水量达45kg.m-2,与此相对应的速度图上有逆风区、小气旋、辐合区等强降水特征出现。
关键词
暴雨
雷达回波
特征分析
Keywords
heavy rain radar echo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鹤滩水电站极端大风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文龙
机构
凉山州气象台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3期138-141,共4页
文摘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ASA&NIMA的SRTMDEM 90m分辨率原始高程数据等对2018年5月22日发生在白鹤滩水电站的12级大风的成因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和地形的狭管效应3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槽东移后,槽后的强冷平流引导地面冷锋南和锋后的强气压梯度是大风产生和维持的关键原因;冷暖气团间的θ_(se)差值很大,锋区内等θ_(se)线非常密集,700hPa以上的锋区向冷区显著倾斜;冷锋过境时,低层由正涡度辐合、水汽辐合、强上升运动转变成负涡度辐散、零水汽辐合、强下沉运动,而中高层则由显著负涡度辐散变成弱的正涡度辐合,强烈的下沉气流引起的动量下传也促进了大风的产生和维持;"狭管效应"是大风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关键词
大风
冷锋
气压梯度
动量下传
狭管效应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泥石流预报中的多层降水预报/监测系统
张京红
韦方强
崔鹏
刘淑珍
范晓宏
顾林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区域泥石流短临预报及其应用--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的预报系统
张京红
韦方强
邓波
曾文芹
顾林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攀西地区“7.7”暴雨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剖析
邓波
顾清源
罗菊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白鹤滩水电站极端大风天气成因分析
陈文龙
《农业与技术》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