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凉山州红火蚁防控调查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勤 陈耕 +4 位作者 肖连康 赵虎 聂珍 谷兴凤 王立峰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10期40-41,共2页
为了提高红火蚁防控水平,笔者介绍了凉山州2013年以来红火蚁的防控情况及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炼了防控技术。调查发现,政府购买服务实施统防统治的防效明显高于单家独户防控的防效,比如2017年一家专业的红火蚁防控公司在西昌市实施了133... 为了提高红火蚁防控水平,笔者介绍了凉山州2013年以来红火蚁的防控情况及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炼了防控技术。调查发现,政府购买服务实施统防统治的防效明显高于单家独户防控的防效,比如2017年一家专业的红火蚁防控公司在西昌市实施了133.34hm^2的政府购买服务,其中15个有活巢的监测点,防控前共有活蚁巢111个,四次防控后共有活蚁巢4个,蚁巢减退率96%,而单家独户多次防控后最终的蚁巢减退率普遍低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州 红火蚁 防控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番茄潜叶蛾交配干扰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价
2
作者 董义霞 施乾芮 +2 位作者 江洪敏 徐翔 杜永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6,共7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番茄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钻蛀性危害导致农药难以接触幼虫,防控效率较低。为了比较和评价被动型释放器(聚乙烯固体凝胶迷向丝)和主动喷射型释放器对番茄潜叶蛾交配干扰的田间应用效果,以农民自...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番茄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钻蛀性危害导致农药难以接触幼虫,防控效率较低。为了比较和评价被动型释放器(聚乙烯固体凝胶迷向丝)和主动喷射型释放器对番茄潜叶蛾交配干扰的田间应用效果,以农民自防区大棚为对照,交配干扰共设计6个处理,分别为迷向丝900枚·hm^(-2)80 mg、迷向丝900枚·hm^(-2)60 mg、迷向丝900枚·hm^(-2)40 mg、迷向丝600枚·hm^(-2)40 mg、迷向丝300枚·hm^(-2)40 mg、主动喷射型释放器5台·hm^(-2),即迷向丝性信息素剂量为40、60、80 mg,设置密度为300、600、900枚·hm^(-2),调查记录诱蛾量并计算危害率、相对幼虫减退率、防效等指标。结果显示,番茄幼苗移栽后,番茄潜叶蛾成虫和幼虫数量从低逐步上升。大棚成虫虫口密度较低时,诱蛾量与迷向丝设置密度之间呈曲线函数关系;大棚成虫虫口密度较高时,两者呈直线关系。迷向丝3种剂量处理(40、60、80 mg)均能有效控制番茄潜叶蛾种群的发生。迷向丝300枚·hm^(-2)40 mg难以控制高密度虫口的危害,性信息素剂量为40 mg时,迷向丝设置密度应该高于300枚·hm^(-2)。当迷向丝设置密度为900枚·hm^(-2)时,随着剂量的增大,防效呈现增高趋势,当信息素剂量为80 mg时,平均防效最高,为86.6%。主动喷射型释放器5台·hm^(-2)的处理防效较高,为77.9%。在性信息素交配干扰处理的大棚中,施药次数明显减少。综上,性信息素交配干扰可以有效控制大棚番茄潜叶蛾的危害,迷向丝900枚·hm^(-2)80 mg和主动喷射型释放器5台·hm^(-2)的防效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性信息素 交配干扰 被动型释放器 主动喷射型释放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妮娜皇后葡萄在西昌市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3
作者 刘言 施乾芮 +2 位作者 冯奎 梁东 黄修芬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26-29,共4页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20年1月引进葡萄妮娜皇后品种在西昌市栽培。经多年观察,该品种果粒着生紧密,不裂果,圆形,果实完熟具有浓郁的酒香味,八成熟时具有草莓香味,果皮为鲜红色,果皮较厚且具有光泽,产量在1.5 t/667m^(2)左右,...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20年1月引进葡萄妮娜皇后品种在西昌市栽培。经多年观察,该品种果粒着生紧密,不裂果,圆形,果实完熟具有浓郁的酒香味,八成熟时具有草莓香味,果皮为鲜红色,果皮较厚且具有光泽,产量在1.5 t/667m^(2)左右,平均穗重为768.07 g,单粒重为17.83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9.53%。在西昌区域9月初果实开始成熟,发芽到完熟182 d左右,属于晚熟品种,肉质细腻清脆,风味品质极佳,适宜在西昌栽种。研究集成了其配套的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妮娜皇后 引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浪漫红颜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施乾芮 刘言 +2 位作者 冯奎 吴学厚 黄修芬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浪漫红颜”葡萄的生长调节剂处理方案,本研究在谢花后1、15d分别对“浪漫红颜”花穗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方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果实的发育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后果实增大,无核率增加,但果实空心率增加... 为了筛选出适宜“浪漫红颜”葡萄的生长调节剂处理方案,本研究在谢花后1、15d分别对“浪漫红颜”花穗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方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果实的发育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后果实增大,无核率增加,但果实空心率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加,固酸比减小。试验得出,谢花后1d使用12.5mg/L GA_(3)处理,谢花后15d用25mg/L GA_(3)处理对“浪漫红颜”果实品质的促进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赤霉酸 氯吡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诱导抗性的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万宣伍 田卉 +6 位作者 张伟 杨娟 董义霞 刘昌黎 杜学英 谭康 唐自然 《植物医学》 2022年第1期18-25,共8页
植物可由外源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等诱导产生抗性,通过受体识别、信号传导产生防御反应.利用植物诱导免疫的机理,开发出蛋白类、生防菌类、寡糖类等多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在提高农作物抗病性、抗逆能力、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等方面表现出... 植物可由外源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等诱导产生抗性,通过受体识别、信号传导产生防御反应.利用植物诱导免疫的机理,开发出蛋白类、生防菌类、寡糖类等多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在提高农作物抗病性、抗逆能力、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概述了植物免疫反应的原理和类型、免疫反应的3个过程以及免疫激发子和诱抗剂的种类,系统性诠释植物免疫机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植物免疫诱抗剂使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免疫诱抗剂开发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基础研究、产业化开发和田间应用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抗性 激发子 植物免疫诱抗剂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成虫运动、求偶和交配行为的昼夜节律 被引量:6
6
作者 施乾芮 董义霞 +4 位作者 聂珍 谷兴凤 刘振东 郭前爽 杜永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性信息素进行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测报和防控,深入研究其运动、求偶和交配行为的昼夜节律。【方法】针对番茄潜叶蛾成虫,采用视频记录和二维轨迹分析其运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性信息素进行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测报和防控,深入研究其运动、求偶和交配行为的昼夜节律。【方法】针对番茄潜叶蛾成虫,采用视频记录和二维轨迹分析其运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吸附提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雌成虫性信息素滴度;2022年8-9月在四川省西昌市番茄大棚开展番茄潜叶蛾田间诱捕试验,根据诱捕结果分析番茄潜叶蛾成虫性信息素滴度与日龄和昼夜节律的关系,室内养虫笼内观察交配行为,并抽样解剖观察分析番茄潜叶蛾雄成虫的生殖系统发育与日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室内环境下,雌雄成虫的运动发生在暗期第5小时开始至光期第2小时结束,但进入暗期第5-7小时为高峰期,其运动时间和距离在雌雄及所测日龄(1-7日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番茄潜叶蛾的性信息素在1-11日龄成虫中都能检测到,日龄之间性信息素滴度没有显著差异。雌成虫性信息素在整个24 h内都可检测到,且不同时段之间信息素滴度差异不显著。交配没有显著影响雌成虫性信息素滴度。田间雄成虫被诱捕到的时间段在暗期第7小时至光期第2小时。番茄潜叶蛾成虫羽化当天就可以交配,交配率在3日龄为最高,之后则下降,交配持续时间在日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交配的高峰期则发生在暗期第7和10小时,进入光期之后则无新增的交配。雄成虫精巢体积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少,依据性诱雄成虫的体积大小推算其日龄在3-7日龄。【结论】番茄潜叶蛾成虫的求偶和交配时间发生在暗期的末段,雌成虫性信息素滴度在不同日龄和昼夜节律保持持续的高水平,交配也不影响性信息素滴度。性诱雄成虫的年龄偏大,其精巢体积与7日龄的一致,多数可能已经交配。研究结果为不仅深入了解了番茄潜叶蛾成虫的求偶和交配行为,而且为开发基于性信息素的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运动 求偶行为 交配 日龄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柑橘木虱发生为害现状与综合防控技术对策
7
作者 文刚 杨阳 +7 位作者 易春燕 陶道波 雷应华 杨超 蒋鑫 肖连康 伍敏 张蓉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67-70,共4页
柑橘木虱是芸香科植物新梢期的主要害虫,更是号称“柑橘癌症”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若虫和成虫均可为害柑橘,特别是传播柑橘黄龙病并造成暴发流行,导致大量死树并毁园。文章介绍了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四川柑橘木虱发生为害现状、... 柑橘木虱是芸香科植物新梢期的主要害虫,更是号称“柑橘癌症”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若虫和成虫均可为害柑橘,特别是传播柑橘黄龙病并造成暴发流行,导致大量死树并毁园。文章介绍了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四川柑橘木虱发生为害现状、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田间普查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柑橘木虱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四川省已发生柑橘木虱的种植区提供技术指导与参考,确保四川乃至长江上游优质柑橘产业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柑橘木虱 发生现状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栽培对露地草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星月 肖连康 +5 位作者 李其勇 曹坳程 洪杰 朱从桦 符慧娟 张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14-2519,共6页
【目的】草莓作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长期保持着大规模的种植水平,根据种植模式不同可分为设施草莓和露地草莓。由于露地草莓的常年连作栽培,连作障碍发生严重,阻碍了露地草莓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本文以"甜查理(Sweet ... 【目的】草莓作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长期保持着大规模的种植水平,根据种植模式不同可分为设施草莓和露地草莓。由于露地草莓的常年连作栽培,连作障碍发生严重,阻碍了露地草莓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本文以"甜查理(Sweet Charlie)"为供试草莓品种,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非连作栽培露地草莓(S0_Fu)、连作栽培未发生连作障碍露地草莓(S1_Fu)和发生连作障碍露地草莓(S2_Fu)的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结果】S0_Fu的真菌种群丰度和多样性明显高于S1_Fu和S2_Fu,且发生连作障碍比未发生连作障碍的根际土真菌丰度和多样性降低效应更为明显。此外,关键的有益真菌(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无梗囊霉Acaulosporaceae sp.)等种群大幅下降,而病原真菌数量(棒孢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显著增多,这是导致露地草莓连作障碍发生的土壤微生物(真菌类)关键因子。【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改善连作土壤生态环境、治理露地草莓连作障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地草莓 连作障碍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结构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