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岱海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Abbott)三次生产性大实验的启示
1
作者 戈志强 朱江 +4 位作者 沈其璋 吉林泰 季彦波 田学忱 安社平 《现代渔业信息》 2003年第11期8-10,共3页
内蒙古凉城县岱海渔场,自1985年开始移植大银鱼以来,分别经历三个生产高峰,进一步说明大银鱼不是顶极物种,虽然繁殖力极强,极易形成“爆发”性种群,但也容易受密度制约因子的影响,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的变型,环境阻力的突然出现,使大银... 内蒙古凉城县岱海渔场,自1985年开始移植大银鱼以来,分别经历三个生产高峰,进一步说明大银鱼不是顶极物种,虽然繁殖力极强,极易形成“爆发”性种群,但也容易受密度制约因子的影响,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的变型,环境阻力的突然出现,使大银鱼产量形成剧烈的下降,成为数量波动激烈的类型;在三次大实验的过程中,也可看出只要投入足够数量的受精卵,也能当年直接形成生产性群体。因此,在大银鱼移植驯化的技术措施上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可形成持续、稳定的生产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海大银鱼 生产性实验 移植驯化 生态种群 演替规律 养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岱海移殖大银鱼十年总结——第9年才成功第10年突然绝迹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蓝学恒 张德斌 +2 位作者 冀喜平 蓝巨宁 任彩景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41-46,共6页
岱海渔场1987年从太湖引进大银鱼受精卵,当年未见成效。1988年再度引进,秋冬开始捕到少量个体。1989年仍能捕到大银鱼,并且个体均匀、生长良好,表明已在岱海自行繁殖。此后,开始清野和保护幼鱼,进行人工增殖。199... 岱海渔场1987年从太湖引进大银鱼受精卵,当年未见成效。1988年再度引进,秋冬开始捕到少量个体。1989年仍能捕到大银鱼,并且个体均匀、生长良好,表明已在岱海自行繁殖。此后,开始清野和保护幼鱼,进行人工增殖。1995年终于获得渔业生产效益,总计捕捞大银鱼310t,创利税1550余万元。但1996年大银鱼在岱海突然绝迹了,主要原因是拖网生产时间长,船只多,使沉积湖底多年的有机物质大量翻浮起来,底层形成了一个缺氧层,在缺氧的情况下H2S、NH3-N等有害物质大量产生,致使没有回避能力的大银鱼受精卵在湖底未能发育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海 大银鱼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岱海水质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杜昭宏 刘海涛 +5 位作者 彭本初 郑水平 张建华 任彩景 张辉 王岂伟 《水利渔业》 1999年第2期42-43,共2页
调查表明,岱海水中主要离子和总含盐量以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夏秋季则随蒸发量和降雨量而变动,总的趋势是盐碱化逐年加剧,但目前水质基本未受污染,适合鱼类生存。
关键词 岱海 水质 离子 含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岱海大银鱼采卵期间雄鱼活体保存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云锁 周凤武 +5 位作者 李卫东 郑水平 缪丽梅 李福仓 王岂伟 安社平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年第5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岱海 大银鱼 采卵期 雄鱼 活体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岱海池沼公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杜昭宏 彭本初 +5 位作者 刘海涛 郑水平 安明 王岂伟 安社平 张辉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年第6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岱海池仓沼 公鱼 生物学 特性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岱海大银鱼开口饵料的研究
6
作者 张建华 郭云锁 +5 位作者 王保文 杜昭宏 安明 王岂伟 安社平 杨笑江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食性 轮虫 藻类 大银鱼 开口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途运输南美白对虾苗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孟和平 袁满川 +2 位作者 任彩景 王岂伟 安社平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37-37,共1页
2002年5月31日,内蒙古水产科研所从天津塘沽区某虾场购进0.7Cm虾苗39万尾,经14h长途运输,目测虾苗成活率达90%以上,现将这次运输的有关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总结和整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 长途运输 南美白对虾 虾苗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