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级镜铁矿造球-磁化焙烧试验研究
1
作者 万军营 陈铁军 +3 位作者 周仙霖 刘佳文 姜翔波 庄骏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3,共5页
对细粒级镜铁矿进行造球-磁化焙烧工艺研究,考察造球工艺以及球团在磁化焙烧过程的焙烧性能及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细磨造球-磁化焙烧工艺,还原剂外配,在焙烧温度810℃、焙烧时间60 min、煤粉用量2.5%条件下磁化焙烧,精矿铁品位49.04%、... 对细粒级镜铁矿进行造球-磁化焙烧工艺研究,考察造球工艺以及球团在磁化焙烧过程的焙烧性能及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细磨造球-磁化焙烧工艺,还原剂外配,在焙烧温度810℃、焙烧时间60 min、煤粉用量2.5%条件下磁化焙烧,精矿铁品位49.04%、回收率76.99%;采用直接造球-磁化焙烧工艺,还原剂外配,在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60 min、兰炭用量3.0%条件下磁化焙烧,可获得精矿铁品位52.95%、回收率85.07%的较好指标。直接造球-磁化焙烧工艺简单,可获得更好的选矿指标,为细粒级镜铁矿磁化焙烧现场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铁矿 造球 磁化焙烧 磁选 铁矿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干湿联合磁选提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铁军 庄骏 +2 位作者 展礼仁 王俊 冯杨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3,共4页
为了给酒钢电厂粉煤灰中铁的回收工艺提供指导,对粉煤灰进行了提铁试验研究。采用干式磁选预富集-湿式中磁粗选-磨矿-弱磁精选工艺,最终获得铁品位54.90%、铁回收率55.73%的铁精矿,为酒钢粉煤灰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粉煤灰 干式磁选 湿式磁选 铁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口铅锌矿充填用细粒级尾砂脱泥与过滤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茂林 王帆 +2 位作者 孙肇淑 刘鹏 崔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4-147,152,共5页
为解决凡口铅锌矿充填用细粒级尾砂过滤困难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旋流器脱泥试验,并通过实验室真空抽滤试验和陶瓷过滤机单滤板过滤试验考察了旋流器沉砂的过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ZI 100旋流器,在合适的条件下,可大量脱除细粒级尾砂... 为解决凡口铅锌矿充填用细粒级尾砂过滤困难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旋流器脱泥试验,并通过实验室真空抽滤试验和陶瓷过滤机单滤板过滤试验考察了旋流器沉砂的过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ZI 100旋流器,在合适的条件下,可大量脱除细粒级尾砂中的-9.98μm微细粒矿泥,并可使沉砂满足浓度大于60%、作业产率大于40%的要求;所得沉砂过滤性能良好,实验室真空抽滤时的滤液透过速度达到现场细粒级尾砂用盘式过滤机给矿的4倍左右,用陶瓷过滤机单滤板过滤时滤饼水分可降至2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用细粒级尾砂 旋流器脱泥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某镜铁矿尾矿磁化焙烧—弱磁选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苏涛 陈铁军 汪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甘肃某镜铁矿尾矿中尚含有22.39%的铁,且铁主要以镜铁矿形式存在,其次以菱铁矿形式存在。为了给该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以甘肃某焦化厂生产的半焦化煤粉作为还原剂,对该尾矿进行了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粉与... 甘肃某镜铁矿尾矿中尚含有22.39%的铁,且铁主要以镜铁矿形式存在,其次以菱铁矿形式存在。为了给该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以甘肃某焦化厂生产的半焦化煤粉作为还原剂,对该尾矿进行了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粉与原尾矿的质量比为1.5%、温度为750℃的条件下磁化焙烧60 min,可使原尾矿中绝大部分的镜铁矿和菱铁矿转化为磁铁矿;焙烧矿磨至-0.074 mm占87.36%后经1次弱磁粗选和1次弱磁扫选—粗、扫选所得粗精矿按0.045 mm筛分—筛下物1次弱磁精选—精选精矿与筛上物合并,可以获得铁品位为54.57%、铁回收率为78.97%的最终铁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铁矿尾矿 磁化焙烧 弱磁选 粗精矿筛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焦低温脱除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秋玮 向晓东 +1 位作者 周志辉 贺艳停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3年第1期50-53,共4页
利用NOx可被负载NH3的活性焦吸附催化剂转变为N2的机理,研究了活性焦低温脱除烧结烟气中的NOx。本试验烟气采用模拟烧结烟气,并探讨了烟气流量、反应温度,活性焦量和反应时间对活性焦吸附催化NOx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流量从50ml/... 利用NOx可被负载NH3的活性焦吸附催化剂转变为N2的机理,研究了活性焦低温脱除烧结烟气中的NOx。本试验烟气采用模拟烧结烟气,并探讨了烟气流量、反应温度,活性焦量和反应时间对活性焦吸附催化NOx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流量从50ml/min提高到200ml/min时,活性焦对于NOx的脱除率逐渐降低,说明流量越大,NOx的去除率越低;试验反应温度从100°C上升到200°C时,NOx的脱除率在反应达到稳定后几乎相等;而对于活性焦量的影响,活性焦量从60g增加至120g时,活性焦量为120g的时候的脱硝效果最好,但是其他不同活性焦量下的NOx脱除率在反应稳定后都几乎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焦 吸附 烧结烟气 氮氧化物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级尾矿分级与过滤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茂林 王帆 +1 位作者 刘鹏 崔瑞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3年第1期47-49,共3页
在单台旋流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凡口铅锌矿尾矿进行了分级工业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保持旋流器给矿压力0.4 MPa以上,采用沉砂嘴直径12 mm、溢流管直径26 mm的结构参数,可以获得浓度高于50%的旋流器沉砂,其相对于Φ24 m浓密机溢流产率... 在单台旋流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凡口铅锌矿尾矿进行了分级工业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保持旋流器给矿压力0.4 MPa以上,采用沉砂嘴直径12 mm、溢流管直径26 mm的结构参数,可以获得浓度高于50%的旋流器沉砂,其相对于Φ24 m浓密机溢流产率为26.17%~36.15%。同时,旋流器沉砂的过滤性能得到一定改善,圆盘过滤机滤饼水分可降至25%以下;陶瓷过滤机滤饼水分能低至1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用细粒级尾矿 HHZ旋流器 过滤性能 半工业试验 铅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铁矿磁化焙烧试验及其焙烧产品磁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崔进兵 陈铁军 胡佩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3-69,共7页
酒钢现采用竖炉磁化焙烧工艺处理镜铁矿,焙烧产品经磁选后获得的铁精矿指标不理想。为考察磁化焙烧得到的焙烧产品与天然磁铁矿磁性存在差异的原因,以焙烧产品的质量磁化率为表征,对酒钢镜铁矿进行磁化焙烧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 酒钢现采用竖炉磁化焙烧工艺处理镜铁矿,焙烧产品经磁选后获得的铁精矿指标不理想。为考察磁化焙烧得到的焙烧产品与天然磁铁矿磁性存在差异的原因,以焙烧产品的质量磁化率为表征,对酒钢镜铁矿进行磁化焙烧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60 min、还原剂兰炭用量为2%时,焙烧产品可获得最大质量磁化率,为7.11×10^(-4)m^3/kg,其铁品位为38.66%。以天然磁铁矿为参照,分析焙烧产品与天然磁铁矿的磁性差异。结果表明:粒度相同时,焙烧产品的质量磁化率比天然磁铁矿的小,磁性更弱,因此焙烧产品磁选精矿指标较低;随着焙烧产品与天然磁铁矿粒度的降低,两者的磁性差异逐渐减小;焙烧产品中存在较多的空隙及杂质是其磁性弱、磁选指标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铁矿磁化焙烧 焙烧产品 天然磁铁矿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赤铁矿磨矿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炼 戴思行 +3 位作者 王飞洋 刘佳文 张芹 郭贞强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改善赤铁矿磨矿效果,以鄂西某赤铁矿为研究对象,结合赤铁矿浮选所用常规调整剂,选取碳酸钠、石灰、六偏磷酸钠三种药剂,研究它们在不同磨矿浓度及不同用量条件下对赤铁矿磨矿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对赤铁矿磨矿效果的影... 为改善赤铁矿磨矿效果,以鄂西某赤铁矿为研究对象,结合赤铁矿浮选所用常规调整剂,选取碳酸钠、石灰、六偏磷酸钠三种药剂,研究它们在不同磨矿浓度及不同用量条件下对赤铁矿磨矿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对赤铁矿磨矿效果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六偏磷酸钠、碳酸钠、石灰,且石灰过量反而会恶化磨矿指标。六偏磷酸钠或碳酸钠在磨矿浓度为60%时,磨机排矿产品中-0.074 mm粒级产率最高;石灰在磨矿浓度为50%时,磨机排矿产品中-0.074 mm粒级产率最高。在高磨矿浓度下,药剂对赤铁矿磨矿作用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在试验最高磨矿浓度(70%)时,磨机排矿产品中-0.074 mm粒级产率提高的幅度较磨矿浓度为60%和50%都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磨矿浓度 磨矿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活化铅锌浮选尾矿中黄铁矿试验研究
9
作者 沈发明 崔瑞 杨哲辉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9期176-178,182,共4页
为避免浓硫酸运输、存放以及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凡口铅锌矿选硫给矿开展了CO_(2)取代硫酸的选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O_(2)能充分地活化黄铁矿,并且活化速率快;经过2粗2精1扫闭路试验,可获得硫品位46.89%、硫回收率91.43%的高... 为避免浓硫酸运输、存放以及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凡口铅锌矿选硫给矿开展了CO_(2)取代硫酸的选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O_(2)能充分地活化黄铁矿,并且活化速率快;经过2粗2精1扫闭路试验,可获得硫品位46.89%、硫回收率91.43%的高品质硫精矿。CO_(2)取代硫酸作为活化剂减少了生产安全隐患,对选矿厂达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活化 CO_(2)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积分的软弱夹层蠕变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建军 胡斌 +1 位作者 王泽祺 李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4-464,476,共12页
软弱夹层作为边坡的“薄弱环节”,时刻威胁着边坡的稳定性。以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存在的二叠系炭质泥页岩软弱夹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软弱夹层蠕变特性的研究,在常规剪切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剪切蠕变试验,系统分析了软弱夹层的剪切变形规... 软弱夹层作为边坡的“薄弱环节”,时刻威胁着边坡的稳定性。以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存在的二叠系炭质泥页岩软弱夹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软弱夹层蠕变特性的研究,在常规剪切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剪切蠕变试验,系统分析了软弱夹层的剪切变形规律,并采用稳态蠕变速率法确定了软弱夹层的长期强度。基于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积分理论及统计损伤理论对传统西原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结合软弱夹层剪切蠕变试验曲线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完整地描述软弱夹层蠕变的3个阶段;蠕变曲线的变化由微分阶次γ、形状参数m及比例参数F0共同控制;m反映软弱夹层的脆性特征,F0则表征软弱夹层的物理力学强度。该研究结果可为含软弱夹层边坡的防灾监控与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分数阶积分 蠕变模型 参数辨识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卸压开采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勇 许梦国 +1 位作者 王平 程勃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6,59,共5页
应用在巷道两帮打钻孔的方法,对程潮铁矿东西区结合部高应力区进行卸压开采分析,根据卸压机理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打卸压孔前后东西区结合部的应力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钻孔卸压开采有效地利用了卸压孔对巷道周围岩... 应用在巷道两帮打钻孔的方法,对程潮铁矿东西区结合部高应力区进行卸压开采分析,根据卸压机理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打卸压孔前后东西区结合部的应力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钻孔卸压开采有效地利用了卸压孔对巷道周围岩体的切割,使巷道围岩的集中应力向卸压工程转移,同时利用卸压孔的空间收缩来释放周围岩体的压力,最后达到减少巷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的卸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 卸压开采 高应力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絮凝对某微细粒磁铁矿弱磁精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涛 陈铁军 +2 位作者 张一敏 胡佩伟 冯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87,共5页
甘肃某微细粒嵌布的贫磁铁矿石因最终磨矿产品粒度极细,常规弱磁选指标较差。为改善选别效果、提高分选指标,对弱磁精选前的分散—选择性絮凝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分散—絮凝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1细度... 甘肃某微细粒嵌布的贫磁铁矿石因最终磨矿产品粒度极细,常规弱磁选指标较差。为改善选别效果、提高分选指标,对弱磁精选前的分散—选择性絮凝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分散—絮凝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1细度为-74μm占90.43%、磨矿2细度为-30μm占93.45%、弱磁精选1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用量为500 g/t,絮凝剂CMS用量为750 g/t,矿浆p H=11情况下,采用磨矿1—弱磁粗选—磨矿2—2次弱磁精选流程处理,最终获得铁品位为62.82%、铁回收率为79.12%的铁精矿,该精矿比常规弱磁精矿铁品位和铁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28和5.08个百分点。分散—絮凝机理分析表明:在分散状态下,磁铁矿表面电荷负值较石英小,阴离子型絮凝剂CMS可通过氢键作用选择性吸附磁铁矿颗粒,显著增大磁铁矿微细颗粒的粒径,从而改善磁选效果、提高选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嵌布的磁铁矿 分散 选择性絮凝 弱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钠体系中微细粒胶磷矿的浮选行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永龙 张芹 +1 位作者 周亮 唐忠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2-75,共4页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油酸钠体系中微细粒胶磷矿的可浮性,并比较了六偏磷酸钠、硅酸钠、焦磷酸钠、淀粉、腐植酸钠这5种抑制剂对微细粒胶磷矿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油酸钠浮选微细粒胶磷矿的适宜条件应为矿浆温度45℃、用NaOH...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油酸钠体系中微细粒胶磷矿的可浮性,并比较了六偏磷酸钠、硅酸钠、焦磷酸钠、淀粉、腐植酸钠这5种抑制剂对微细粒胶磷矿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油酸钠浮选微细粒胶磷矿的适宜条件应为矿浆温度45℃、用NaOH调节矿浆pH=10、油酸钠用量6×10-4mol/L;5种抑制剂对微细粒胶磷矿抑制能力的强弱排序为腐植酸钠>六偏磷酸钠>淀粉>焦磷酸钠>硅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胶磷矿 油酸钠 单矿物浮选矿浆温度矿浆pH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L-411改性的某含钒页岩提钒渣填充聚丙烯制备复合材料
14
作者 卢敏 陈铁军 +2 位作者 张一敏 胡佩伟 向跟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0-204,共5页
在对某含钒页岩提钒渣进行物理化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以作为聚合物填料。对比了3种偶联剂对钒尾渣的改性效果及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并确定了该钒尾渣的表面改性工艺。结果表明:铝酸酯偶联剂DL-411对钒尾渣改... 在对某含钒页岩提钒渣进行物理化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以作为聚合物填料。对比了3种偶联剂对钒尾渣的改性效果及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并确定了该钒尾渣的表面改性工艺。结果表明:铝酸酯偶联剂DL-411对钒尾渣改性效果最好,其与钒尾渣质量比为1.2%,改性温度为100℃时,钒尾渣活性指数达95.53%。FTIR分析表明,DL-411在钒尾渣表面结合能力最强。XRD分析表明,钒尾渣对聚丙烯(PP)有异相成核作用,诱导PP中β晶型形成,DL-411改性能显著增强成核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韧性。当改性钒尾渣填充量(改性钒尾渣与聚丙烯的质量比)为1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和抗弯曲强度分别为47.51MPa、38.43 k J/m^2、59.5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尾渣 表面改性 异相成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高磷赤铁矿絮凝效果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段正义 强敏 +2 位作者 董怡斌 王玉珏 陈康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1期43-45,共3页
介绍了经过改性的常用絮凝剂在鄂西高磷赤铁矿选矿试验中的应用情况,确定了适合该高磷赤铁矿选矿的絮凝剂种类、最佳用量和最佳pH值等条件。絮凝过程中絮凝剂选择性地吸附了带负电的矿物粒子,有效降低了粗精矿的磷含量,为进一步通过反... 介绍了经过改性的常用絮凝剂在鄂西高磷赤铁矿选矿试验中的应用情况,确定了适合该高磷赤铁矿选矿的絮凝剂种类、最佳用量和最佳pH值等条件。絮凝过程中絮凝剂选择性地吸附了带负电的矿物粒子,有效降低了粗精矿的磷含量,为进一步通过反浮选提高精矿铁品位创造了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能力较强、选择性较好,是一种优良的赤铁矿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鲕状赤铁矿 选择性 捕收剂 微细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扰动下泥页岩剪切蠕变试验及蠕变损伤模型研究
16
作者 胡斌 曹建军 +3 位作者 王泽祺 李京 张峻珲 徐心语 《煤炭学报》 2024年第S2期900-910,共11页
岩石在应力作用下长期处于蠕变状态,矿山爆破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扰动效应会加速岩石的损伤积累,严重威胁着矿山边坡的稳定性。以黄山石灰石矿山边坡软弱夹层中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不同冲击能量及不同冲击次数下的剪切蠕变试验... 岩石在应力作用下长期处于蠕变状态,矿山爆破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扰动效应会加速岩石的损伤积累,严重威胁着矿山边坡的稳定性。以黄山石灰石矿山边坡软弱夹层中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不同冲击能量及不同冲击次数下的剪切蠕变试验,分析冲击扰动影响下泥页岩的蠕变力学特性,并引入割线模量法量化冲击损伤,分析了冲击损伤的演化规律。通过引入Weibull分布函数表征应力损伤因子,并由广义损伤理论推导出应力-冲击耦合损伤因子,然后根据对黏度系数的变化分析引入冲击损伤度及修正系数改进黏性元件,最后将耦合损伤因子与冲击损伤改进元件代入西原模型中,建立了一种新的蠕变损伤模型。根据试验结果,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并依托1stopt全局优化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基于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果:随着冲击能量及冲击次数的增加,泥页岩的长期强度及总蠕变时间逐渐减小,冲击损伤度提高,其破坏特征由脆性破坏逐渐变为典型的塑性破坏;在低剪应力水平下,泥页岩对冲击扰动敏感度较低,随着剪应力水平的提高,泥页岩对冲击扰动敏感度提高,冲击损伤度提升愈快;模型拟合数据与试验数据匹配度较高,蠕变损伤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冲击扰动下泥页岩的蠕变特征。研究结果可为矿山边坡的防灾监控与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冲击扰动 耦合损伤 蠕变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铜渣浸出液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子青 黄自力 +2 位作者 王福坤 高斯 廖军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90,95,共6页
以铜渣硫酸浸出液为前驱体,三甲基氯硅烷(TMCS)、正己烷混合溶液为表面改性剂,通过净化、改性制备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研究了水洗温度对凝胶中金属离子扩散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TMCS添加量对气凝胶孔结构、孔径分布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以铜渣硫酸浸出液为前驱体,三甲基氯硅烷(TMCS)、正己烷混合溶液为表面改性剂,通过净化、改性制备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研究了水洗温度对凝胶中金属离子扩散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TMCS添加量对气凝胶孔结构、孔径分布及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洗温度40℃较合适;TMCS添加量为75%时所得气凝胶比表面积为822 m^2/g,平均孔径11.6 nm,密度0.24 g/cm^3,孔隙率88.7%,接触角123.5°,呈现出良好的疏水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浸出液 溶胶-凝胶法 表面改性 二氧化硅气凝胶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矿方式对方解石颗粒形貌及浮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宁江峰 李茂林 +3 位作者 崔瑞 姚伟 陈秋实 江宏强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年第2期51-55,共5页
磨矿是浮选分离成功的前提。通过磨矿试验、单矿物浮选试验、润湿性测试、扫描电镜测试,研究了陶瓷棒磨与陶瓷球磨,不同磨矿方式对方解石颗粒表面形貌及浮选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陶瓷球磨处理后的方解石矿物颗粒相较于经过陶... 磨矿是浮选分离成功的前提。通过磨矿试验、单矿物浮选试验、润湿性测试、扫描电镜测试,研究了陶瓷棒磨与陶瓷球磨,不同磨矿方式对方解石颗粒表面形貌及浮选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陶瓷球磨处理后的方解石矿物颗粒相较于经过陶瓷棒磨处理后的方解石矿物颗粒有着更大的疏水性,更好的浮选回收率,更大的扁平率与伸长率,以及更小的圆度和相对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磨矿方式 颗粒形貌 浮选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难选铁矿石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程翔宇 钱功明 +1 位作者 蔡先炎 KONADU-YIADOM Ernest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共11页
复杂难选铁矿石难以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匀以及成分复杂等导致其难以解离。针对复杂难选铁矿石解离难度大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矿石解离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指出了在现阶段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 复杂难选铁矿石难以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匀以及成分复杂等导致其难以解离。针对复杂难选铁矿石解离难度大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矿石解离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指出了在现阶段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提出采用热处理、超声波、助磨剂、酸浸等辅助解离的预处理方法,介绍了其原理、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对上述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热处理法分为传统热处理和微波热处理,传统热处理具有方法简单、处理能力大的优点,但处理时间过长、效果不够显著,而微波热处理具有选择性强、处理时间短及效果显著的优点,但设备较贵、处理能力小;超声波法具有处理时间短、不易发生过磨且得到的产品粒度较为均匀的优点,但对设备具有一定的要求且选择性较差;助磨剂具有用量少、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但需要考虑对后续选别的影响;酸浸能够有效地延展矿石裂缝并降低矿石强度,但存在环境友好问题。除上述研究较多的预处理方法外,还提出了冷冻处理应用于复杂难选铁矿石的可行性。分析认为根据矿石自身性质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对于提高复杂难选铁矿石的解离效果以及实现选择性解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难选铁矿石 预处理 磨矿效率 选择性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渗透水压下完整泥页岩剪切-渗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利遥 胡斌 +2 位作者 陈勇 崔凯 丁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15-2524,共10页
为了探索高压水力浸润带和消落带岩体在压剪荷载与流体入渗双因素耦合作用下剪切渗流特性的衍化规律,利用自主研发的一套新型岩石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系统,对饱水泥页岩进行了常法向荷载条件下不同渗透水压的剪切-渗流耦合试验和剪切蠕变... 为了探索高压水力浸润带和消落带岩体在压剪荷载与流体入渗双因素耦合作用下剪切渗流特性的衍化规律,利用自主研发的一套新型岩石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系统,对饱水泥页岩进行了常法向荷载条件下不同渗透水压的剪切-渗流耦合试验和剪切蠕变-渗流耦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渗透水压力的增加,饱水泥页岩剪切强度峰值、法向变形峰值以及剪切蠕变破坏强度均有所下降,说明渗透水压力对岩样力学强度具有损伤效果。(2)在剪切-渗流耦合试验过程中,岩样剪应力与法向变形在线弹性变化的末期会出现明显的上下波动现象,并伴有水流流出,剪应力和法向变形的突变点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3)在剪切蠕变-渗流耦合试验过程中,水流渗出速率与渗透水压力大小呈正相关,随着剪切荷载施加等级的提高,岩样蠕变变形量增大,单位时间内累计渗出水量亦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渗透水压 剪切-渗流耦合 试验系统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