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条山北峪奥长花岗岩地质学及其地质年代学 被引量:7
1
作者 真允庆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09-317,共9页
北峪奥长花岗岩 (体 )位于中条裂谷的西部 ,和霏细斑岩及辉长岩组成侵入杂岩体 ,呈南北向展布。区内中条群因受多期挤压作用 ,构成剥离断层和叠加褶皱的干扰图形 ,貌似“短轴背斜”的构造背景。北峪奥长花岗岩与相邻的铜矿峪变花岗斑岩... 北峪奥长花岗岩 (体 )位于中条裂谷的西部 ,和霏细斑岩及辉长岩组成侵入杂岩体 ,呈南北向展布。区内中条群因受多期挤压作用 ,构成剥离断层和叠加褶皱的干扰图形 ,貌似“短轴背斜”的构造背景。北峪奥长花岗岩与相邻的铜矿峪变花岗斑岩均为S型花岗岩 ,属裂谷早期拉张阶段产物 ,但岩性并不雷同。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 ,北峪奥长花岗岩的源岩为下地壳麻粒岩相沉积物经分熔作用的结果 ,形成于大陆环境。据同位素数据分析 ,侵入杂岩体的辉长岩和靡细斑岩应在 2 70 0Ma左右 ;北峪奥长花岗岩是在 2 30 0Ma以前侵位 ,略早于铜矿峪变花岗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长花岗岩 侵入杂岩 分熔作用 太古界 中条山 山西 地质学 地质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式(G层)铝土矿中的锆石标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振玉 真允庆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45-52,共8页
华北地台广泛分布的“G层”铝土矿中副矿物锆石标型特征,可为研究成矿物质来源提供重要信息。区内锆石多为滚园状,L/B为1.5~2.5。在显微镜下为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组成聚形晶为主。铝土矿中锆石的Zr/Hf比值为31.03~44.79,平均为37.16,而... 华北地台广泛分布的“G层”铝土矿中副矿物锆石标型特征,可为研究成矿物质来源提供重要信息。区内锆石多为滚园状,L/B为1.5~2.5。在显微镜下为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组成聚形晶为主。铝土矿中锆石的Zr/Hf比值为31.03~44.79,平均为37.16,而铝土矿的底板石灰岩中锆石为81.77,前寒武纪变质岩或花岗岩中锆石为41.52~45.23。铝土矿的U/Pb等时线同位素年龄为2075.8Ma。故认为,铝土矿的物源主要来自前寒武纪变质岩及花岗岩,奥陶纪石灰岩可能提供少量铝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锆石 标型 成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冬季节钻孔砼灌注桩防冻技术
3
作者 黄玉春 刘昌永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2年第1期94-94,共1页
介绍北方严冬低温条件下钻孔砼灌注桩防冻技术
关键词 严冬季节 防冻技术 钻孔灌注桩 钢筋笼 水泥 搅拌时间 防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条裂谷铜矿床的成矿规律及其找矿方向 被引量:32
4
作者 真允庆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9-18,共10页
中条山铜矿床均产于晚太古代—中、晚元古代中条裂谷中,主要铜矿床(点)沿着与裂谷边界断裂平行或近似平行的NE及NWW向断裂带展布。成矿主岩为浅成酸性岩浆岩、基性岩浆岩及中条群或绛县群中的喷流岩,成矿作用严格受不同的成矿... 中条山铜矿床均产于晚太古代—中、晚元古代中条裂谷中,主要铜矿床(点)沿着与裂谷边界断裂平行或近似平行的NE及NWW向断裂带展布。成矿主岩为浅成酸性岩浆岩、基性岩浆岩及中条群或绛县群中的喷流岩,成矿作用严格受不同的成矿构造环境的控制。断裂交汇处是寻找最佳铜矿类型———斑岩铜矿的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裂谷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条裂谷铜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9
5
作者 真允庆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15-227,共13页
通过对中条裂谷铜矿床S,Pb,H,O,C及Sr同位素地学化学的系统研究,进一步论述了在晚太古—晚元古代中条裂谷的构造背景前提下,由于海底热液成矿作用,形成了多来源、多成因、多类型、多阶段的热液通道内斑岩型铜矿床(如铜... 通过对中条裂谷铜矿床S,Pb,H,O,C及Sr同位素地学化学的系统研究,进一步论述了在晚太古—晚元古代中条裂谷的构造背景前提下,由于海底热液成矿作用,形成了多来源、多成因、多类型、多阶段的热液通道内斑岩型铜矿床(如铜矿峪铜矿床)及喷流沉积改造型铜矿床(如横岭关型、胡篦型及落家河铜矿床)两种成矿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稳定同位素 地球化学 中条裂谷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爆后注少投多次”提高石灰岩水井出水量
6
作者 黄玉春 邵存良 赵金亮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2年第1期97-97,共1页
提出“先爆后注 ,少投多次”联合洗井方法 ,有效地增大了石灰岩井的出水量。
关键词 聚能爆破 盐酸洗井 石灰岩井 出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泵排烟装置的研制及在机掘坑道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亚利 刘晓峰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0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射流泵 排烟装置 机掘坑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条山区裂谷型层状铜矿床 被引量:15
8
作者 真允庆 姚长富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30-40,共11页
中条山铜矿集中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中太古代时地壳已克拉通化,因华南板块俯冲,相继产生北东及北西向深大断裂,形成三叉形裂谷。在晚太古代有“双峰态”火山活动、碱性岩浆喷发和侵入,反映了裂谷拉张特征。至中元古代,因挤压而产生钙... 中条山铜矿集中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中太古代时地壳已克拉通化,因华南板块俯冲,相继产生北东及北西向深大断裂,形成三叉形裂谷。在晚太古代有“双峰态”火山活动、碱性岩浆喷发和侵入,反映了裂谷拉张特征。至中元古代,因挤压而产生钙碱性岩浆,有安山岩覆盖后,裂谷消亡。铜矿集中区的铜(钼、铀)矿化作用,贯穿在裂谷演化作用的始终,主要成矿期在裂谷发展的拉张阶段,特别与中条运动(吕梁期,1.8Ga左右)的地质事件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矿床成因 中条运动 山西 矿化作用 裂谷 演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条裂谷铜矿床的形成时代 被引量:3
9
作者 真允庆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07-315,共9页
通过单颗锆石U-Pb法、单颗锆石离子探针质谱法、以及辉钼矿Re-Os法同位素年龄测定和其他地质研究方法,确定中条裂谷铜(钼)矿床的形成时代可分4期:早于绛县运动的成矿年龄在2300Ma左右;第2和第3期成矿年龄分别为... 通过单颗锆石U-Pb法、单颗锆石离子探针质谱法、以及辉钼矿Re-Os法同位素年龄测定和其他地质研究方法,确定中条裂谷铜(钼)矿床的形成时代可分4期:早于绛县运动的成矿年龄在2300Ma左右;第2和第3期成矿年龄分别为2100Ma和1950Ma,亦是我国铜(钼)矿化最早的年龄;在西洋河群安山岩喷侵后,尚有最后一期成矿时代,其同位素地质年龄晚于182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成矿时代 中条裂谷 形成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条裂谷铜矿床的分布样式 被引量:15
10
作者 真允庆 杜继盛 +1 位作者 刘丽玲 王阳湖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9,共9页
中条裂谷铜矿床主要受成矿前伸展构造控制,基本沿平行或近似平行于裂谷的边界断裂,即NNE向和NW向断裂所组成的构造网络分布,形成“X”字型铜矿床的分布样式。
关键词 铜矿床 裂谷 分布样式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条裂谷铜矿床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 被引量:3
11
作者 真允庆 杜继盛 +1 位作者 刘丽玲 王阳湖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中条裂谷主要铜矿床的包裹体是以液相包裹体为主,含气液相包裹体亦较普遍,常含子矿物NaCl;成矿温度以140—300℃为主,晚期则高达400—620℃;主要矿床的包裹体化学成分及化学序列相似,普遍富含Cl-,Na+,C... 中条裂谷主要铜矿床的包裹体是以液相包裹体为主,含气液相包裹体亦较普遍,常含子矿物NaCl;成矿温度以140—300℃为主,晚期则高达400—620℃;主要矿床的包裹体化学成分及化学序列相似,普遍富含Cl-,Na+,Ca2+和H2O及CO2;成矿流体以高盐度(32~40Wt%NaCl)为主,密度为1.0~1.18g/Cm3;各矿床成矿的物理条件不同,沉淀环境存在若干差异.矿床属海底中低温热液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成矿作用 成矿流体 物理条件 化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地表油气化探异常模式及应用
12
作者 花林宝 束乾安 真允庆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5-20,共6页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的含油盆地之一 ,盆地的西北缘为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 .在其外围的玛湖地区进行地表油气化探工作 ,选择酸解烃、ΔC、热释汞等地球化学指标 ,并从已知的玛湖油田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入手 ,通过对原油特征、甲烷同位素...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的含油盆地之一 ,盆地的西北缘为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 .在其外围的玛湖地区进行地表油气化探工作 ,选择酸解烃、ΔC、热释汞等地球化学指标 ,并从已知的玛湖油田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入手 ,通过对原油特征、甲烷同位素及未见油气钻井岩芯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建立了该地区油气化探异常模式 .酸解烃、ΔC、热释汞等均为“晕圈效应” ,从油气藏中心向两侧 ,直接指标 (酸解烃 )与间接指标 (ΔC、热释汞 )有一定的分带性 ,原油与同位素特征表明已知区和未知区有一定的可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球化学勘查 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准噶尔盆地 新疆 油气藏 找矿效果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