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缩机技术在氢能领域的应用
1
作者 剧成成 李增群 +3 位作者 王闯 赵宝国 曲宏伟 曲姿彦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6期92-96,共5页
鉴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形式,针对氢能的发展、压缩机在氢能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主要介绍氢液化用氦气螺杆式压缩机、工艺流程用氢气输送压缩机、加氢站用隔膜压缩机、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等氢能工艺流程中的压缩装备,并分析氢燃料电池... 鉴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形式,针对氢能的发展、压缩机在氢能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主要介绍氢液化用氦气螺杆式压缩机、工艺流程用氢气输送压缩机、加氢站用隔膜压缩机、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等氢能工艺流程中的压缩装备,并分析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于家用和商用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氢气 压缩机 燃料电池 分布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冷库制冷安全与节能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钱让龙 江发生 于强 《中国高新科技》 2021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冷库的节能对于保证其运行的经济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冷库的可靠运行,需要针对分析冷库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安全管理措施。文章针对节能管理,结合制冷系统的特点,从设计与专业管理入手,保证冷库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 港口冷库 冷库制冷 安全管理 节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冷冻冷藏装备智能调控系统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闯 任大伟 +3 位作者 李彦澎 冯艺伟 屈胜利 邢子文 《制冷与空调》 2023年第12期85-90,96,共7页
冷冻冷藏系统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的生产、储存及运输等方面,其规模与总能耗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低温制冷行业的能源使用模式已经实现从粗放式到集约式的初步转型,冷冻冷藏系统面临智能化节能运行调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 冷冻冷藏系统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的生产、储存及运输等方面,其规模与总能耗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低温制冷行业的能源使用模式已经实现从粗放式到集约式的初步转型,冷冻冷藏系统面临智能化节能运行调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冷冻冷藏装备智能调控系统,并对其整体架构进行介绍,旨在为冷冻冷藏装备节能运行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冷藏 智能调控 数字孪生 节能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过冷跨临界CO2热泵供暖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代宝民 剧成成 +4 位作者 粱梦桃 刘圣春 孙志利 齐海峰 马一太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6,共8页
采用辅助的蒸气压缩循环进行过冷,可改善传统跨临界CO2热泵系统用于冬季供暖性能。本文通过构建机械过冷跨临界CO2热泵系统的热力模型,分析了机械过冷跨临界CO2热泵系统供暖工况下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机械过冷CO2热泵系统存在最大COP,... 采用辅助的蒸气压缩循环进行过冷,可改善传统跨临界CO2热泵系统用于冬季供暖性能。本文通过构建机械过冷跨临界CO2热泵系统的热力模型,分析了机械过冷跨临界CO2热泵系统供暖工况下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机械过冷CO2热泵系统存在最大COP,对应最优排气压力和过冷度,标准工况下比常规CO2系统能效提高15.9%。该系统可有效解决常规CO2热泵回水温度过高导致COP迅速衰减的问题,当回水温度由40℃升至50℃时,常规系统COP下降16.9%,而机械过冷热泵系统COP仅下降8.4%。通过改进可有效降低CO2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温度,且供水温度越低排气压力降低效果越显著。机械过冷循环工质的选取会影响系统整体性能,选取的11种过冷循环工质中能效最高的为R717,最低的为R1234yf。在低环境温度工况下性能的提升更加明显,通过配置小型常规工质蒸气压缩循环即可实现CO2热泵系统性能显著改进,经济性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CO2 机械过冷 跨临界 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制冷压缩机转子轴向受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侯峰 何永宁 +2 位作者 杨彩 于志强 邢子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5-132,共8页
为了提高双螺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本文针对双螺杆制冷压缩机转子轴向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运行工况(35℃/0℃、30℃/-15℃、40℃/-40℃)以及内容积比(2.6、3.2、4.0)下转子轴向力的大小以及变化趋势,使用均压模型以及扇形模... 为了提高双螺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本文针对双螺杆制冷压缩机转子轴向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运行工况(35℃/0℃、30℃/-15℃、40℃/-40℃)以及内容积比(2.6、3.2、4.0)下转子轴向力的大小以及变化趋势,使用均压模型以及扇形模型对转子端面轴向力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的端面轴向力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均压模型,扇形模型的端面轴向力计算结果更为准确,而均压模型适合于内容积比较大的工况范围;内容积比对轴向合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转子端面轴向力,且端面轴向力要大于气体轴向力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压缩机 转子轴向力 气体轴向力 端面轴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互联系统研究及其能效计算准则讨论 被引量:2
6
作者 翟晓婷 张会明 +3 位作者 崔一丹 毛国良 吴华根 剧成成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134,共7页
随着节能减排的不断深入和能源效率的逐步提高,同时利用冷量和热量的冷热互联系统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与传统的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的能效计算相比,冷热互联系统能综合利用冷热两部分的能量,原来单独冷、热量的能效计算法则是否适... 随着节能减排的不断深入和能源效率的逐步提高,同时利用冷量和热量的冷热互联系统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与传统的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的能效计算相比,冷热互联系统能综合利用冷热两部分的能量,原来单独冷、热量的能效计算法则是否适用于新的系统需要重新考虑。本文构建了复叠机组和热泵机组互联(A系统)、以及常规制冷机组和热泵互联(B系统)两种冷热互联系统,提出了3种能效计算方式,通过具体实验操作和分析给出了3种系统的COP计算方式和结果,其中第3种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制冷系统制冷量和热泵系统制热量作为收益,将整个系统的轴功率看作补偿能量,最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互联系统 能效计算准则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库冷风机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姜传胜 剧成成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0-134,共5页
本文对冷风机稳定运行时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按照ASHRAE标准搭建了冷风机实验室,研究了冷风机的性能随库温、传热温差、循环倍率等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传热温差为10℃,循环倍率为3时,冷风机传热性能随库温的升高而提高,当库温从-34... 本文对冷风机稳定运行时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按照ASHRAE标准搭建了冷风机实验室,研究了冷风机的性能随库温、传热温差、循环倍率等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传热温差为10℃,循环倍率为3时,冷风机传热性能随库温的升高而提高,当库温从-34℃升至10℃时,传热系数由16 W/(m^(2)·℃)增至18.8 W/(m^(2)·℃),增幅达17.5%;循环倍率为3时,随着传热温差由6℃增至10℃,传热系数变化幅度较小,测试工况范围中的最大变化幅度为4.9%,库温为-25℃时,传热系数变化区间为16.8~17.63 W/(m^(2)·℃),库温为-10℃时,传热系数变化区间为18.1~18.43 W/(m^(2)·℃);随着循环倍率的升高,冷风机的传热系数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风机 冷库 循环倍率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制冷循环在冷冻冷藏领域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贺 李增群 +4 位作者 王闯 刘岩松 闫海滨 赵宝国 孙运航 《制冷与空调》 2023年第12期91-96,共6页
CO_(2)制冷系统在冷冻冷藏领域的推广应用对促进制冷剂替代、节能环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几种典型的CO_(2)制冷系统,并从冷凝(冷却)热量利用、系统能耗、系统初投资3个方面,将其与NH_(3)制冷系统、NH_(3)/CO_(2)复叠制冷系统进行对... CO_(2)制冷系统在冷冻冷藏领域的推广应用对促进制冷剂替代、节能环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几种典型的CO_(2)制冷系统,并从冷凝(冷却)热量利用、系统能耗、系统初投资3个方面,将其与NH_(3)制冷系统、NH_(3)/CO_(2)复叠制冷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CO_(2)制冷系统在冷冻冷藏领域内的适用场景,为CO_(2)制冷系统在冷冻冷藏领域的科学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冷藏 CO_(2) 跨临界循环 亚临界循环 冷热联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叠式制冷系统中R290/R170替代R22/R23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温辰阳 曲宏伟 +3 位作者 刘红辉 韩要坤 张超 剧成成 《制冷与空调》 2021年第8期27-31,共5页
R290及R170作为碳氢类工质,其ODP值为0,GWP值较低,可满足相关环保要求,且来源广泛,因此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R290/R170替代R22/R23开展理论分析,包括热物理性质对比、换热性能对比、机组选型对比及制冷系统循环性能分析,并对R29... R290及R170作为碳氢类工质,其ODP值为0,GWP值较低,可满足相关环保要求,且来源广泛,因此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R290/R170替代R22/R23开展理论分析,包括热物理性质对比、换热性能对比、机组选型对比及制冷系统循环性能分析,并对R290/R170安全性进行评估。通过理论分析,确认R290/R170替代R22/R23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具体的应用方案及样机试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叠式制冷系统 制冷剂替代 换热性能 安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南北方对比下冷库制冷系统的能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让龙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34期22-23,共2页
基于储存和运输方式不达标,大量的生鲜食品因为易腐造成损失。全程冷链系统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食品损腐率的关键措施,而实现冷链全程化的重要设施和节点就是冷库。但随着冷库的迅速发展,能耗问题也凸显出来,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企业... 基于储存和运输方式不达标,大量的生鲜食品因为易腐造成损失。全程冷链系统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食品损腐率的关键措施,而实现冷链全程化的重要设施和节点就是冷库。但随着冷库的迅速发展,能耗问题也凸显出来,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借助我国南北方的几个城市物流冷库作为切入点,分别从不同的三个角度对冷库制冷系统的能耗进行运算、对比和分析,其中包括不同制冷系统、库体类型、不同库容量。通过分析为冷库制冷系统提供最优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库 南方和北方 对比 冷链 能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廊机电工程安装质量通病与防治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庆康 《大众标准化》 2022年第16期43-45,共3页
食品加工中有着各种的管线,它们成为企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具有较大的规模,而且范围广、管线的种类较多,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传递信息和进行能源运输的功能,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所以解决其安装过程所出现的... 食品加工中有着各种的管线,它们成为企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具有较大的规模,而且范围广、管线的种类较多,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传递信息和进行能源运输的功能,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所以解决其安装过程所出现的问题至关重要。文章主要研究管廊机电安装施工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廊机电工程 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比对法实施制造业产品成本审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焦丰慧 《中国内部审计》 2018年第12期63-67,共5页
产品成本是企业所有成本费用支出中比重最大的部分,是降本增效应关注的核心,是企业产品销售定价、产品结构调整的基础与参考。内部审计通常需要审深、审透产品成本,为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审计建议。本案例中,审计人员借助产品设计物... 产品成本是企业所有成本费用支出中比重最大的部分,是降本增效应关注的核心,是企业产品销售定价、产品结构调整的基础与参考。内部审计通常需要审深、审透产品成本,为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审计建议。本案例中,审计人员借助产品设计物料清单,绕开不懂产品的短板,准确地实施产品成本审计;借助集团公司同类数据,更好地佐证子公司产品成本是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成本 成本审计 制造业 巧用 成本费用支出 产品结构调整 降本增效 产品销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容器支座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红新 魏目青 方金艳 《制冷与空调》 2023年第11期37-39,43,共4页
以非标铲装支座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支座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支座上管路连接开口的位置及尺寸,对优化后的支座重新建模与分析,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优化结构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座最大变形量约为1.2 mm,最... 以非标铲装支座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支座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支座上管路连接开口的位置及尺寸,对优化后的支座重新建模与分析,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优化结构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座最大变形量约为1.2 mm,最大应力约158 MPa,临界失稳载荷约49.58 kN,实际生产验证变形量为1.4 mm,强度和稳定性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机组 螺杆式 容器 支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隧道冻结装置及其经济性分析
14
作者 孙荣波 李永泽 +3 位作者 李增群 吴华根 徐树伍 张亮 《制冷与空调》 2023年第9期40-44,52,共6页
针对智能隧道冻结装置,通过试验研究库温对鸡肉产品冻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肉产品的冻结时间与库温成正相关,库温越低,冻结时间越短。结合山东省分时电价设计智能隧道冻结装置的3种运行模式,并在某用户现场进行实际运行测试,对比这... 针对智能隧道冻结装置,通过试验研究库温对鸡肉产品冻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肉产品的冻结时间与库温成正相关,库温越低,冻结时间越短。结合山东省分时电价设计智能隧道冻结装置的3种运行模式,并在某用户现场进行实际运行测试,对比这3种运行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单位质量能耗和耗电费用,结果表明:24 h维持库温模式单位质量能耗最低,但谷电时段降温模式比24 h维持库温模式单位质量耗电费用降低10%左右,谷电时段降温模式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冷藏 隧道冻结 运行模式 能耗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在制冷机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维华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13期91-92,共2页
两相流对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两相流进行了概述,对两相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这种制冷设备的两相流进行了详细的计算。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包括改进膜分离,还包括去除膜。更重要的是,在膜组件中,两相流通常会产生一个灵活的流动,以... 两相流对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两相流进行了概述,对两相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这种制冷设备的两相流进行了详细的计算。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包括改进膜分离,还包括去除膜。更重要的是,在膜组件中,两相流通常会产生一个灵活的流动,以增加膜的位移或提高胶带污染控制的效率。强化膜分离纯化及其在膜组件管中的应用。总结了影响气液两相流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其优缺点。探索高性能低耗膜组件结构优化的发展方向,为气液两相流制冷机械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 两相流 制冷机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式水蒸气压缩机在极限工况下齿间间隙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缪会军 张超 +2 位作者 白单英 段亚岐 剧成成 《制冷与空调》 2019年第2期80-83,88,共5页
齿间间隙是影响螺杆式压缩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对螺杆式压缩机的设计理论全面分析后,结合实际研究经验,提出一种齿间间隙设计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转子的计算温度,然后根据几何相似原理,计算等比例膨胀后的齿间间隙,再... 齿间间隙是影响螺杆式压缩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对螺杆式压缩机的设计理论全面分析后,结合实际研究经验,提出一种齿间间隙设计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转子的计算温度,然后根据几何相似原理,计算等比例膨胀后的齿间间隙,再根据齿间间隙与中心距的几何关系,计算在实际工作中心距下的齿间间隙。按照该方法设计的螺杆式水蒸气压缩机样机试验结果良好,初步证明该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式压缩机 齿间间隙 高温工况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探讨
17
作者 张香芬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第11期154-155,共2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管控是当今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首要重视的工作,成本管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因此,如何通过加强企业的成本管控,加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是机械制造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管控是当今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首要重视的工作,成本管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因此,如何通过加强企业的成本管控,加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是机械制造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概述了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控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当前机械制造业企业在成本管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业 成本管控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制冷用喷油螺杆氦气压缩机的研制
18
作者 曲宏伟 李林 +4 位作者 剧成成 孙瑞君 张松林 刘楠 于家伟 《制冷与空调》 2018年第9期60-63,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喷油螺杆氦气压缩机的研制情况。针对氦气极易泄漏的特性,该压缩机对压缩机型线、间隙、密封、喷油等进行优化升级,配套自主设计油路辅助系统,提高整机效率并满足整机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经过试运转测试,该压缩机稳定可靠... 本文介绍了一种喷油螺杆氦气压缩机的研制情况。针对氦气极易泄漏的特性,该压缩机对压缩机型线、间隙、密封、喷油等进行优化升级,配套自主设计油路辅助系统,提高整机效率并满足整机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经过试运转测试,该压缩机稳定可靠,压缩机效率达到预期,压缩机性能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压缩 喷油螺杆压缩机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经验模型的变工质双螺杆制冷压缩机运行特性
19
作者 李彦澎 陈浙寅 +3 位作者 王闯 任大伟 邢子文 朱士哲 《制冷学报》 2025年第2期74-81,共8页
低温制冷行业已经进入了寻找环境友好、高效安全替代工质的新阶段。为分析采用不同制冷剂时压缩机的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含13个特征参数的修正半经验模型,实验研究了R22、R507和R744的变工况热力性能,并分别进行了特征参数识别与模型校核... 低温制冷行业已经进入了寻找环境友好、高效安全替代工质的新阶段。为分析采用不同制冷剂时压缩机的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含13个特征参数的修正半经验模型,实验研究了R22、R507和R744的变工况热力性能,并分别进行了特征参数识别与模型校核。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良好,输入功率与质量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07%与1.17%。以某典型工况为例,对不同制冷剂的损失特性和效率随频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744的压力损失、泄漏和功率损失较小,是综合性能最优的制冷剂;R507和R22的性能相近,但由于R507的压力损失更高且增长更剧烈,其效率衰减严重并在50 Hz以上频率段低于R22。研究旨在为采用不同工质压缩机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特性 半经验模型 双螺杆压缩机 制冷剂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