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蛋白基因LW-opsin突变影响小菜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1
作者 陈韶萍 邱荣洲 +2 位作者 池美香 陈燕婷 杨广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目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世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本研究旨在明确视蛋白基因LW-opsin突变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为开发小菜蛾遗传防控新靶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测... 【目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世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本研究旨在明确视蛋白基因LW-opsin突变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为开发小菜蛾遗传防控新靶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测定小菜蛾野生型品系G88和LW-opsin突变品系LW-13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生命期望值和生命表参数。【结果】LW-opsin突变延长了小菜蛾成虫前历期[G88:(12.45±0.06)d;LW-13:(13.45±0.25)d]和总产卵前期[G88:(12.59±0.08)d;LW-13:(13.57±0.30)d],缩短了成虫寿命[G88:(6.84±0.02)d;LW-13:(5.73±0.07)d]和产卵期[G88:(6.09±0.10)d;LW-13:(5.14±0.34)d]。LW-opsin突变降低了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存活率。G88品系种群特定年龄存活率从18日龄起开始急剧下降,LW-13品系种群特定年龄存活率则在4日龄时已降至25%。LW-opsin突变降低了种群特定年龄繁殖值、特定年龄-龄期生命期望值、内禀增长率[G88:(0.31±0.01)d^(-1);LW-13:(0.15±0.03)d^(-1)]、周限增长率[G88:(1.36±0.01)d^(-1);LW-13:(1.16±0.03)d^(-1)]和净增殖率(G88:79.79±8.84;LW-13:10.26±3.84),延长了平均世代周期[G88:(14.20±0.06)d;LW-13:(15.67±0.16)d]。【结论】视蛋白基因LW-opsin突变影响小菜蛾的生长发育,降低其存活率和繁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视蛋白 突变品系 生长发育 繁殖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马铃薯块茎蛾在中国的适生区分析
2
作者 林昌进 胡海琴 +4 位作者 石一涵 周子钦 刘晨曦 高玉林 陈李林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4-473,共10页
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也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之一。本研究基于马铃薯块茎蛾当前在中国分布点和环境变量因子,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当前及未来两种气候背景下马铃薯块茎蛾在中国的潜在适生范围及程度。结... 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也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之一。本研究基于马铃薯块茎蛾当前在中国分布点和环境变量因子,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当前及未来两种气候背景下马铃薯块茎蛾在中国的潜在适生范围及程度。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蛾当前在我国的总适生区面积约363.6×104 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7.9%;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中原地区。影响马铃薯块茎蛾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因子为最冷月份最低温、最冷季降水量、温度季节变动和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未来气候情景下,马铃薯块茎蛾潜在适生区面积呈缓慢扩大趋势,主要特征是南方沿海各省部分高、低适生区转变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继续向北扩张。通过对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蛾适生区及适生程度进行科学预测,以期为马铃薯块茎蛾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潜叶蛾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和冷驯化对果蝇锤角细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3
作者 张沁园 刘旭祥 +6 位作者 陈俊 吴雨虹 许炜杰 凡庆文 杨永棒 陈湜 季清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9,共9页
果蝇锤角细蜂是一种重要的斑翅果蝇蛹期寄生蜂,寄生斑翅果蝇后在寄主蛹内完成发育,进而实现对斑翅果蝇的防治。低温作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天敌贮藏处理方法,在延长天敌货架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羽化率和性比为衡量指标,本文对变温贮藏... 果蝇锤角细蜂是一种重要的斑翅果蝇蛹期寄生蜂,寄生斑翅果蝇后在寄主蛹内完成发育,进而实现对斑翅果蝇的防治。低温作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天敌贮藏处理方法,在延长天敌货架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羽化率和性比为衡量指标,本文对变温贮藏和低温贮藏前的快速冷驯化对果蝇锤角细蜂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变温试验结果表明,4龄幼虫期经变温T5处理贮藏10 d(72.62%)和15 d(65.99%)后果蝇锤角细蜂的羽化率与对照(76.64%)无显著差异。相同温度下,4龄幼虫期果蝇锤角细蜂经各处理后的羽化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相同贮藏时间下,4龄幼虫期果蝇锤角细蜂经变温处理的羽化率显著高于同温度的持续恒温处理。同一变温处理经不同时间贮藏后羽化成蜂的性比间均不存在差异。冷驯化试验结果表明,4龄幼虫期和1龄蛹期果蝇锤角细蜂经冷驯化后的羽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贮藏10 d和15 d时,4龄幼虫期果蝇锤角细蜂经冷驯化后羽化成蜂的性比显著高于直接进行低温贮藏的结果与对照。相同贮藏温度下,4龄幼虫期和1龄蛹期果蝇锤角细蜂经冷驯化后羽化成蜂的性比不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果蝇锤角细蜂的低温变温贮藏和低温贮藏前的快速冷驯化提供参考,为天敌昆虫货架期的延长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翅果蝇 果蝇锤角细蜂 低温贮藏 变温 冷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翅目昆虫肠道共生菌的多样性及功能研究
4
作者 刘媛 姜欣怡 +4 位作者 商洛华 张丽娜 欧达 陈智明 侯有明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7-349,共13页
昆虫,作为地球上种类最为丰富的生物类群,其肠道内栖居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这些肠道共生菌对宿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宿主的生长发育及生殖、营养代谢、免疫防御、植物与昆虫互作调节以及帮助宿主降解有毒或有害物质等生理过程中发... 昆虫,作为地球上种类最为丰富的生物类群,其肠道内栖居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这些肠道共生菌对宿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宿主的生长发育及生殖、营养代谢、免疫防御、植物与昆虫互作调节以及帮助宿主降解有毒或有害物质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鳞翅目是昆虫纲中的第二大目,其肠道共生菌组成在种内和种间呈现显著的多样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微生态学领域的应用,全球学者对鳞翅目肠道共生菌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本文以鳞翅目昆虫为研究对象,综合阐述了鳞翅目昆虫肠道共生菌的多样性、传播方式、驱动因素及生物学效应,旨在为揭示鳞翅目昆虫与肠道共生菌的互作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害虫治理及肠道共生菌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农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昆虫 肠道共生菌 微生物多样性 驱动因素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环境DNA(eDNA)技术领域发展——成就与挑战
5
作者 钟文军 姚蒙 +4 位作者 金小伟 王备新 张远 李创举 张效伟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095,共5页
实现精准生物监测是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的需求之一。本文围绕淡水环境DNA(eDNA)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并结合2025年《湖泊科学》eDNA专刊的八项研究成果,简要综述eDNA技术目前的创新成就、关键挑战与瓶颈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全... 实现精准生物监测是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的需求之一。本文围绕淡水环境DNA(eDNA)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并结合2025年《湖泊科学》eDNA专刊的八项研究成果,简要综述eDNA技术目前的创新成就、关键挑战与瓶颈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全域生态安全中的多应用场景提供应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人工智能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翅目昆虫的温度适应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岩 姜宇阳 +3 位作者 石家宜 胡迎接 黄霖 侯有明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使温度波动成为影响昆虫生存与繁衍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其生长发育、繁殖、种群动态等生命活动产生深远影响。鳞翅目作为昆虫纲中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之一,涵盖多种重要的农林业害虫,研究其温度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本... 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使温度波动成为影响昆虫生存与繁衍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其生长发育、繁殖、种群动态等生命活动产生深远影响。鳞翅目作为昆虫纲中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之一,涵盖多种重要的农林业害虫,研究其温度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综述了鳞翅目昆虫温度适应性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温度对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温度驱动的行为适应和分布格局变化等生态响应、生理生化机制和分子调控网络,并分析了相关研究方法。本文揭示了鳞翅目昆虫应对温度胁迫具有独特的体表结构和调控网络,这些发现不仅为解析昆虫适应气候变化的进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制定基于温度敏感性的害虫防控策略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昆虫 温度适应性 生理生化响应 分子调控机制 生态适应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激素和烟蚜补充桃叶汁对烟蚜茧蜂寄生能力及生长发育相关酶的影响
7
作者 何娇萍 韩梦 +4 位作者 周挺 赖宇飞 顾钢 赖荣泉 张榜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6-666,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分析补充激素和烟蚜Myzus persicae补充桃叶汁进行复壮对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寄生能力及其子代成蜂体型和生长发育相关酶含量和活性的影响,筛选出复壮效果最好的方式,为对退化的烟蚜茧蜂进行种群复壮...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分析补充激素和烟蚜Myzus persicae补充桃叶汁进行复壮对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寄生能力及其子代成蜂体型和生长发育相关酶含量和活性的影响,筛选出复壮效果最好的方式,为对退化的烟蚜茧蜂进行种群复壮,使烟蚜茧蜂的寄生能力在人工扩繁中维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方法】室内挑选饲养至10代后出现明显种群退化的烟蚜茧蜂成蜂饲喂不同浓度(0.32, 1.6, 8, 40和200 mg/L)的激素(雌二醇、甲基睾丸素和氢化可的松)溶液24 h后,测定烟蚜茧蜂寄生率、子代成蜂体型及子代成蜂生长发育相关酶[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arE)、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 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海藻糖酶]的含量和活性。室内挑选饲养至10代后出现明显退化的已完成交配的烟蚜茧蜂雌成蜂,按雌蜂∶烟蚜=1∶100接入处理过的具有100头2-3龄烟蚜若蚜的烟株的小养虫笼中,将不同浓度(稀释倍数1, 10, 100, 1 000和10 000)的桃叶汁均匀喷洒至各烟株的烟叶上,并饲喂烟蚜24 h后,测定烟蚜茧蜂寄生率、子代成蜂体型及子代成蜂CarE、 PO、 SOD和海藻糖酶的含量和活性。【结果】补充激素复壮中,1.6 mg/L甲基睾丸素复壮效果最好,烟蚜茧蜂成蜂饲喂1.6 mg/L甲基睾丸素后,其寄生率为33.67%,和对照组[饲喂纯净水∶乙醇(1∶5, v/v)]相比提高了14.34%,但1.6 mg/L甲基睾丸素对子代成蜂体型无显著复壮效果。烟蚜茧蜂成蜂在饲喂1.6 mg/L雌二醇时,子代成蜂后足胫节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增长了22.25%;在饲喂1.6 mg/L甲基睾丸素后,烟蚜茧蜂子代成蜂体内CarE活性和PO含量最高,和对照组相比分别提升了41.00%和40.81%;烟蚜茧蜂成蜂在饲喂1.6 mg/L氢化可的松后,子代成蜂体内SOD含量最高,和对照组相比提高了48.92%。烟蚜茧蜂成蜂饲喂不同激素对其子代海藻糖酶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烟蚜补充桃叶汁复壮中,不同浓度桃叶汁饲喂烟蚜若蚜后对烟蚜茧蜂成蜂寄生率无显著复壮效果,但不同倍数桃叶汁饲喂烟蚜若蚜后烟蚜茧蜂成蜂寄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使用1倍桃叶汁处理组烟蚜茧蜂寄生率最高;不同浓度桃叶汁饲喂烟蚜若蚜后对烟蚜茧蜂子代成蜂体型有显著影响,其中100倍桃叶汁处理组烟蚜茧蜂子代成蜂后足胫节长度最长,较对照组增加了0.018 mm;1倍桃叶汁饲喂烟蚜若蚜后,烟蚜茧蜂子代成蜂体内SOD活性显著提高了11.34%,但对其他酶含量及活性无显著影响。【结论】生产上可对退化的烟蚜茧蜂种群补充1.6 mg/L甲基睾丸素、1.6 mg/L雌二醇或用1倍桃叶汁饲喂烟蚜,作为实际生产中提高烟蚜茧蜂人工繁殖的复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茧蜂 烟蚜 激素 桃叶汁 寄生能力 复壮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福建省灰茶尺蠖遗传分化分析
8
作者 陈钰洁 史凡 +4 位作者 江晨楠 高晓寒 林伊缤 李文韬 陈李林 《茶叶学报》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目的】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作为茶园常见的食叶性害虫,广泛分布于福建省各产茶区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开发并设计关于灰茶尺蠖微卫星位点的引物,以及对福建省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以了解其种群发生规律... 【目的】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作为茶园常见的食叶性害虫,广泛分布于福建省各产茶区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开发并设计关于灰茶尺蠖微卫星位点的引物,以及对福建省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以了解其种群发生规律,为其可持续防控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应用MISA软件检索灰茶尺蠖基因组和转录组序列,并对位点分布规律进行整理描述。再通过Primer 3和TBtools软件设计引物并进行模拟扩增,最终使用3种引物荧光标记法得到5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并对福建省4个灰茶尺蠖地理种群的分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灰茶尺蠖SSR位点数量巨大,重复类型较多,重复基元均呈现明显的AT偏向性。4个地理种群在5个位点中均有部分位点存在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现象。【结论】4个地理种群中,泉州种群分化差异最大,宁德种群有明显分化,三明种群与南平种群之间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蛾 微卫星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群分化 地理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昆虫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9
作者 乔恒 沈杰 闫硕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708,共12页
昆虫作为地球上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动物类群,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昆虫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近十年来,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昆虫学研究。本文全面概述了国内外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昆虫学形态鉴定... 昆虫作为地球上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动物类群,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昆虫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近十年来,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昆虫学研究。本文全面概述了国内外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昆虫学形态鉴定、分子机制及害虫防治等领域的应用;从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RNA干扰、基因编辑、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识别、纳米技术、昆虫-微生物共生调控及嗅觉行为调控7个方面归纳介绍了本专辑论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了这些技术大规模应用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学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RNA干扰 基因编辑 智能识别 纳米技术 昆虫-微生物共生调控 嗅觉行为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lt major位于Wg/Wnt和Dpp信号通路下游调控豌豆蚜翅型分化
10
作者 陈锦华 肖荷 +2 位作者 宗鑫 沈杰 王丹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9-575,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翅发育调控基因spalt major在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翅型分化中的作用,进一步揭示昆虫翅非遗传多型现象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密度诱导孤雌生殖的无翅豌豆蚜产生高比例的有翅型后代并利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翅发育调控基因spalt major在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翅型分化中的作用,进一步揭示昆虫翅非遗传多型现象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密度诱导孤雌生殖的无翅豌豆蚜产生高比例的有翅型后代并利用qRT-PCR检测Apsal的表达量。设计合成靶向豌豆蚜spalt major基因Apsal的dsRNA(dsApsal),以及Apsal上游Wg/Wnt和Dpp信号通路基因Wnt-2(ApWnt2)和decapentaplegic(Apdpp)的dsRNA(分别为dsApWnt2和dsApdpp)。运用纳米载体介导的体壁渗透法干扰无翅母蚜和其初孵若蚜的Apsal,ApWnt2和Apdpp,记录有翅率,并利用qRT-PCR检测基因表达量。【结果】高密度处理豌豆蚜母蚜可以稳定诱导出超过80%的有翅后代;与单独饲养的无翅蚜相比,翅发育关键基因Apsal在密度诱导的有翅子代中表达量升高;与对照组(dseGFP)相比,dsApsal干扰Apsal表达造成有翅率显著降低;干扰上游基因ApWnt2和Apdpp的表达,Apsal的表达量降低。【结论】Apsal参与调控豌豆蚜翅型分化,其表达同时受Wg/Wnt和Dpp信号通路激活。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蚜虫翅型分化的分子机制,为阻止蚜虫迁飞转移寄主提供了RNA防治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翅型分化 Wg/Wnt信号通路 SPALT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周期线索的迁飞性害虫褐飞虱羽化昼夜节律探究
11
作者 轩辕宗缙 谢文豪 +6 位作者 王媛 仇慧 李品 黄旭 胡高 陈法军 万贵钧 《环境昆虫学报》 2025年第4期1082-1092,共11页
为明确水稻重大迁飞性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羽化昼夜节律对光周期的响应,建立以羽化节律为表型的生物钟机制研究方法,并为其精准防控提供时间生物学依据,本研究在自然地磁强度(45μT)下,利用自主研制的“基于时间生物学的小型... 为明确水稻重大迁飞性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羽化昼夜节律对光周期的响应,建立以羽化节律为表型的生物钟机制研究方法,并为其精准防控提供时间生物学依据,本研究在自然地磁强度(45μT)下,利用自主研制的“基于时间生物学的小型动物生物节律表型全时监测装置”,设置本地发生为害涉及的长日照导引(Entrain)光周期(14 L∶10 D,LD;同时用于其他光周期处理前的导引)、持续黑暗(Dark-Dark,DD)及持续光照(Light-Light,LL)处理,系统监测褐飞虱羽化前的5龄若虫历期、成虫羽化历时及羽化节律。结合褐飞虱相对较长的羽化历时(均值:32.80~36.48 min),建立了2 h分辨率的羽化节律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体系下,LD、DD和LL下羽化节律符合正态分布,而随着光照的持续,在LL+2处理下羽化行为不再符合正态分布。不同光周期条件下褐飞虱羽化高峰均集中于暗期或LD导引下的暗期对应相位:LD下羽化高峰出现在Zeitgeber Time(ZT)22-24(20.91%),表现出显著的光暗转换预期行为(Anticipation behavior);DD条件下羽化高峰提前至Circadian Time(CT)20-22(24.00%),内源自由运转(Free-running)周期τ小于24 h;LL初期表现出与LD类似的节律相位,但延长处理(LL+2)后节律完全紊乱,提示节律系统对持续光照高度敏感。此外,LD条件下不同翅型与性别的羽化高峰均集中于光期开始前2 h(ZT22-24:18.18%~25.00%)。综上,褐飞虱羽化昼夜节律受外源光周期和内源生物钟协同调控,表现出稳定而可预测的时相特征,可作为研究其生物钟机制的可靠表型,为促进揭示其迁飞时控规律及制定精准防控时机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飞昆虫 褐飞虱 羽化行为 昼夜节律 光周期 生物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饲养代数对烟蚜茧蜂寄生能力及生长发育相关酶的影响
12
作者 赖宇飞 周挺 +3 位作者 韩梦 何娇萍 顾钢 赖荣泉 《昆虫学报》 2025年第7期973-982,共10页
【目的】在烟蚜Myzus persicae的生物防治中,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因其显著的寄生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然而,这种寄生蜂在大规模繁育过程中,经过多代饲养后,常会出现寄生能力减弱、体型变小等不良现象。本研究旨在通过测... 【目的】在烟蚜Myzus persicae的生物防治中,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因其显著的寄生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然而,这种寄生蜂在大规模繁育过程中,经过多代饲养后,常会出现寄生能力减弱、体型变小等不良现象。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分析室内饲养12代的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能力及生长发育相关酶含量和活性的影响,明确烟蚜茧蜂寄生能力退化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随机收集野外采集的烟蚜茧蜂,在室内分组饲养烟蚜茧蜂的5个世代(第1,3,6,9和12代),对不同代数烟蚜茧蜂成蜂的寄生能力[寄生率、体型(后足胫节长)]及生长发育相关酶[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海藻糖酶]的含量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室内饲养代数对烟蚜茧蜂各子代成蜂的寄生率和后足胫节长有显著影响。F 12代烟蚜茧蜂成蜂寄生率和后足胫节长较F 1代分别下降了36.70%和38.54%。室内饲养代数对烟蚜茧蜂各子代成蜂体内生长发育相关酶含量有显著影响。与F 1代相比,F 12代烟蚜茧蜂成蜂体内CarE、PO、SOD和海藻糖酶含量分别下降了54.00%,43.13%,35.82%和45.87%,PO和SOD活性无显著变化。烟蚜茧蜂子代成蜂CarE、PO、SOD和海藻糖酶含量与寄生率间有显著正相关,CarE含量和活性与后足胫节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随着室内饲养代数的增加,烟蚜茧蜂子代成蜂寄生率和体型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烟蚜茧蜂子代成蜂体内生长发育相关酶含量及CarE活性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茧蜂 烟蚜 寄生能力 蛋白含量 酶活性 人工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维盐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和取食量的影响
13
作者 周子钦 陈浩翔 +4 位作者 王星宇 蔡佳茵 林凌奇 林梓溪 陈李林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63-70,共8页
研究甲维盐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和取食量的影响,为使用甲维盐防治灰茶尺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构建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析灰茶尺蠖取食0.0091 mg·L^(-1)甲维盐浸叶法处理的茶梢芽下第2叶对发育历期、存活率、繁... 研究甲维盐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和取食量的影响,为使用甲维盐防治灰茶尺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构建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析灰茶尺蠖取食0.0091 mg·L^(-1)甲维盐浸叶法处理的茶梢芽下第2叶对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成虫寿命及取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组相比,甲维盐处理组的灰茶尺蠖幼虫期存活率(70.00%)、幼虫期总取食量(3211.58 mm^(2))、种群内禀增长率(r=0.1241 d^(-1))、净增殖率(R0=71.14粒卵·雌^(-1))和繁殖力(187.21粒卵·雌^(-1))均显著降低(清水对照组分别为98.00%、4529.36 mm2、0.1325 d^(-1)、82.18粒卵·雌^(-1)和205.45粒卵·雌^(-1));幼虫期(30.40 d)、平均世代周期(T=34.36 d)和总产卵前期(TPOP=32.37 d)则显著延长(清水对照组分别为29.14、33.28和31.55 d)。研究得出0.0091mg·L^(-1)浓度甲维盐处理对灰茶尺蠖种群取食量、发育历期及种群扩增速度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蛾 甲维盐 发育历期 取食量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