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观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以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定量法从发文时间、研究主题、研究区域、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GIS技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2个数据库的...为客观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以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定量法从发文时间、研究主题、研究区域、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GIS技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2个数据库的发文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截至2019年6月15日,发文总量分别为147和541篇,2000年以前、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2016-2019年5个时段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年均发文量分别为0、0.50、3.80、13.6、19.5和3.22、10.2、21.6、30.6、52.25篇;(2)2个数据库研究主题主要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输出系数模型、水文模型、GIS空间分析等方面,但相比中国,国际研究在毒理学领域优势明显;(3)热点分析发现,中国研究文献存在京津冀片区、东北三省片区、长三角片区、山东片区、渝贵川片区5个集聚区,全球研究文献存在中国区域、美国—加拿大区域、英法德区域、巴西区域4个集聚区,2个数据库分别以安徽省13篇文献成果和中国165篇文献成果居首位;(4)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发现,不同尺度研究在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GIS技术在不同尺度均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在文献分析基础上,从基础数据观测与获取、机理研究、模型自主开发、标准制定等方面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该领域研究者参考。展开更多
为探究沼液还田影响下土壤NO_(3)^(-)-N的累积变化特征,明确NO_(3)^(-)-N累积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在“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中筛选了19篇有效文献和153个有效数据对,采用meta分析研究了沼液施用水平、施用深度、施用...为探究沼液还田影响下土壤NO_(3)^(-)-N的累积变化特征,明确NO_(3)^(-)-N累积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在“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中筛选了19篇有效文献和153个有效数据对,采用meta分析研究了沼液施用水平、施用深度、施用年限、耕地利用方式等人为因子与土层深度、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等自然因子对土壤NO_(3)^(-)-N累积的影响,借助随机森林模型与无序变量多元回归方法评价了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结果表明,中、低施氮水平及长期施用沼液会使土壤中NO_(3)^(-)-N显著累积,效应值分别为192.44%、194.37%和386.81%,存在较大NO_(3)^(-)-N淋失风险;沼液还田后SOM及pH值是土壤NO_(3)^(-)-N累积的主要影响因素,在SOM含量为10~40g/kg时NO_(3)^(-)-N效应值为266.87%(p<0.05),pH<6.5时其效应值为240.01%(p=0.07),因此应优先关注SOM较丰富和土壤酸化严重地区的沼液施用情况;NO_(3)^(-)-N累积效应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以东北地区及西南丘陵地区(广西、重庆)累积最为明显,响应比分别为3.43、2.39和1.63.研究结果可为沼液的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为客观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以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定量法从发文时间、研究主题、研究区域、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GIS技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2个数据库的发文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截至2019年6月15日,发文总量分别为147和541篇,2000年以前、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2016-2019年5个时段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年均发文量分别为0、0.50、3.80、13.6、19.5和3.22、10.2、21.6、30.6、52.25篇;(2)2个数据库研究主题主要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输出系数模型、水文模型、GIS空间分析等方面,但相比中国,国际研究在毒理学领域优势明显;(3)热点分析发现,中国研究文献存在京津冀片区、东北三省片区、长三角片区、山东片区、渝贵川片区5个集聚区,全球研究文献存在中国区域、美国—加拿大区域、英法德区域、巴西区域4个集聚区,2个数据库分别以安徽省13篇文献成果和中国165篇文献成果居首位;(4)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发现,不同尺度研究在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GIS技术在不同尺度均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在文献分析基础上,从基础数据观测与获取、机理研究、模型自主开发、标准制定等方面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该领域研究者参考。
文摘为探究沼液还田影响下土壤NO_(3)^(-)-N的累积变化特征,明确NO_(3)^(-)-N累积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在“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中筛选了19篇有效文献和153个有效数据对,采用meta分析研究了沼液施用水平、施用深度、施用年限、耕地利用方式等人为因子与土层深度、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等自然因子对土壤NO_(3)^(-)-N累积的影响,借助随机森林模型与无序变量多元回归方法评价了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结果表明,中、低施氮水平及长期施用沼液会使土壤中NO_(3)^(-)-N显著累积,效应值分别为192.44%、194.37%和386.81%,存在较大NO_(3)^(-)-N淋失风险;沼液还田后SOM及pH值是土壤NO_(3)^(-)-N累积的主要影响因素,在SOM含量为10~40g/kg时NO_(3)^(-)-N效应值为266.87%(p<0.05),pH<6.5时其效应值为240.01%(p=0.07),因此应优先关注SOM较丰富和土壤酸化严重地区的沼液施用情况;NO_(3)^(-)-N累积效应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以东北地区及西南丘陵地区(广西、重庆)累积最为明显,响应比分别为3.43、2.39和1.63.研究结果可为沼液的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