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色谱-抑制电导、紫外串联检测肉类产品中的生物胺 被引量:9
1
作者 朱作艺 张玉 +3 位作者 王君虹 黎天天 李雪 王伟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572-576,共5页
建立1种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抑制型电导-紫外串联检测法测定肉类产品中腐胺、尸胺、组胺、亚精胺、苯乙胺、精胺、酪胺等7种生物胺的方法。样品经甲烷磺酸溶液提取,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IonPac CG17(50 mm×4 mm)保护柱和IonPac CS17... 建立1种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抑制型电导-紫外串联检测法测定肉类产品中腐胺、尸胺、组胺、亚精胺、苯乙胺、精胺、酪胺等7种生物胺的方法。样品经甲烷磺酸溶液提取,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IonPac CG17(50 mm×4 mm)保护柱和IonPac CS17(250 mm×4 mm)分析柱进行分离,采用甲基磺酸溶液作为淋洗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最佳色谱条件下,7种生物胺能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方法检出限在0.35~3.16 mg·kg^(-1),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1%(n=6)。采用该方法对风干牛肉、小黄鱼及带鱼样品进行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8.2%~108.8%。该方法简单、方便,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适用于各肉类产品中多种生物胺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生物胺 抑制电导 紫外 肉类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胡椒精油复合涂层对金华火腿理化特性及食用品质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常红 毕耀 +4 位作者 王颖 潘道东 党亚丽 何俊 曹锦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93-198,共6页
为了确保金华火腿贮藏期间的食用品质安全,研究了黑胡椒精油复合涂层对其水分质量分数、色泽、pH值、菌落总数和生物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无涂层),基础配方涂层(base formula coating,BC)提高了产品的水分质量分数、pH值、L... 为了确保金华火腿贮藏期间的食用品质安全,研究了黑胡椒精油复合涂层对其水分质量分数、色泽、pH值、菌落总数和生物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无涂层),基础配方涂层(base formula coating,BC)提高了产品的水分质量分数、pH值、L*值和a*值,降低了b*值、菌落总数和总生物胺含量。低剂量黑胡椒精油复合涂层(low-dose black pepper essential oil containing composite coating,LBPEOC)和高剂量黑胡椒精油复合涂层(high-dose black pepper essential oil containing composite coating,HBPEOC)处理则能进一步改善产品色泽,通过抑制微生物繁殖,进而降低产品生物胺的生成,提高产品的食用品质安全,其中,HBPEOC效果较LBPEOC更为明显。综上所述,黑胡椒精油复合涂层处理是一种能有效提高金华火腿贮藏期间食用品质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火腿 黑胡椒精油复合涂层 理化特性 菌落总数 生物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红火蚁饲养装置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丁浩毅 刘丽华 +5 位作者 朱明义 张莉莉 李宇婕 柳跃泽 钱诚 黄俊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2487-2489,共3页
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入侵我国大陆已有17 a的历史,在红火蚁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其监测、检测、检疫、应急灭除与控制关键技术等方面均有研究;然而,红火蚁的扩散势头未被遏制,且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本文介绍一种红火蚁饲养装置,该装置是由... 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入侵我国大陆已有17 a的历史,在红火蚁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其监测、检测、检疫、应急灭除与控制关键技术等方面均有研究;然而,红火蚁的扩散势头未被遏制,且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本文介绍一种红火蚁饲养装置,该装置是由亚力克柱形桶、特氟隆涂层、水槽、橡胶塞、装置架、车轮等主要零部件组装而成,通过使用透明的亚力克柱形桶以利于研究者观察红火蚁的生存情况和行为特征,同时,利用特氟隆涂层和水槽防止红火蚁逃逸。本装置不仅能保证红火蚁生存和稳定繁殖,而且能确保饲养过程中的安全性,为开展红火蚁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昆虫饲养 逃逸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六种杀虫剂对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 被引量:37
4
作者 鲁艳辉 田俊策 +5 位作者 郑许松 徐红星 杨亚军 杨太源 石兆云 吕仲贤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49-2056,共8页
2019年初,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中国云南地区并迅速扩散。为筛选杀虫效果较好的药剂,室内测定了26种商品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初孵、3龄和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除6%鱼藤酮微乳剂、0.5%藜芦碱乳油外,其他药剂对初孵幼虫... 2019年初,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中国云南地区并迅速扩散。为筛选杀虫效果较好的药剂,室内测定了26种商品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初孵、3龄和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除6%鱼藤酮微乳剂、0.5%藜芦碱乳油外,其他药剂对初孵幼虫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上。与初孵幼虫相比,大部分药剂对3龄幼虫的毒力有所下降,包括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0.5%苦参碱水剂等在内的11种药剂对3龄幼虫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下。选取18种对3龄幼虫效果相对较好的药剂测定其对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除30%噻嗪·毒死蜱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56%阿维·炔螨特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外,其他12种药剂对5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70%,包括6%甲维·虫螨腈乳油、44%氯氰·丙溴磷乳油、25%丙溴·灭多威乳油、15%茚虫威悬浮剂、30亿PIB·mL-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45%毒死蜱乳油、34%乙基·甲氧虫悬浮剂、5%虱螨脲乳油、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1%苦皮藤素乳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商品制剂 毒力测定 杀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变化趋势及风险管控对策 被引量:15
5
作者 叶雪珠 肖文丹 +3 位作者 赵首萍 陈德 张棋 黄淼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4-965,共12页
【目的】有机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源,了解有机肥质量安全现状,可为有机肥合理施用和管控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采集浙江省96家有机肥生产企业共99个商品有机肥样品,研究分析其Hg、As、Cd、Pb、Cr、Cu、Zn和Ni 8种重金属含量、分... 【目的】有机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源,了解有机肥质量安全现状,可为有机肥合理施用和管控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采集浙江省96家有机肥生产企业共99个商品有机肥样品,研究分析其Hg、As、Cd、Pb、Cr、Cu、Zn和Ni 8种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污染成因及施用风险。并与2013年文献进行比较,分析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1)商品有机肥中Hg、As、Cd、Pb、Cr、Cu、Zn、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7、5.5、0.63、17.3、33.2、213.8、660.5、17.7 mg/kg,变异系数为54.9%~151.3%,含量差异较大。相比2013年,Cd、Pb、Cr、Hg和As含量在2017年均有所降低,降幅为23.0%~72.7%,其中Hg和As含量大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较2009年平均含量分别下降74.2%和51.8%,Cr和Pb平均含量较2010年分别下降74.9%和54.4%,Cd平均含量在近4年降幅明显,2017年较2013年下降72.7%。但商品有机肥中As仍有8.1%超标,Cu、Zn含量偏高,Ni含量有增加趋势。Cu、Zn、Ni是浙江省商品有机肥主要风险因子。2)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表明,Cu-Zn、Cr-Ni-Hg、Cd-Pb重金属污染来源具有同源性。Cu、Zn、As以饲料添加来源为主,Cr、Hg、Ni主要来源于饲料原料本身,Cd、Pb则以饲料原料本身、生产粘结剂或生产环境来源为主。3)商品有机肥成分配方复杂,猪粪原料占比较大,其次为鸡粪和牛粪。根据NY 525-2012有机肥重金属限量标准,以猪粪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As超标率9.6%,以鸡粪、羊粪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未出现重金属超标,根据德国腐熟堆肥重金属限量标准,以猪粪和鸡粪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Cu、Zn超标样品较多,Ni只在以猪粪和鸡粪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中出现超标。4)长期施用含重金属商品有机肥,存在土壤重金属积累风险。按有机肥年施肥量30t/hm^2推算,Cu、Zn和Cd风险相对较大,安全使用年限分别为14、18、34年。【结论】浙江省商品有机肥总体质量安全程度较高,有机肥中Cr、Pb、Hg、As、Cd含量近年来得到较好的控制,但Cu、Zn、Ni含量偏高,部分As含量超标,长期施用条件下存在土壤重金属累积风险,因此需加强对有机肥中重金属的管控,制定商品有机肥中Cu、Zn、Ni限量标准,以保障土壤长期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有机肥 重金属 分布特征 来源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大蓟马聚集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晓维 罗雪君 +5 位作者 王丽坤 章金明 张治军 黄俊 吴建辉 吕要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7-1027,共11页
【目的】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豆科害虫,给我国豇豆种植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开发利用基于聚集信息素的引诱剂是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控措施之一,对于普通大蓟马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Y型嗅... 【目的】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豆科害虫,给我国豇豆种植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开发利用基于聚集信息素的引诱剂是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控措施之一,对于普通大蓟马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对其雌虫和雄虫气味源的嗅觉反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和溶液浸提法提取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挥发物;应用气质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对收集的气体挥发物和正己烷提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人工合成聚集信息素组分对雌雄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行为学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大蓟马雄成虫气味源对其雌雄成虫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雌成虫气味源则没有。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溶液浸提法均可提取雄成虫挥发物主要组分,但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获得的TIC图基线平稳,杂峰少,提取效果优于溶剂浸提法。GC-MS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大蓟马雄成虫挥发物中主要含有1种化合物,为反式,反式-金合欢醇乙酸酯[(E,E)-farnesyl acetate],该化合物在雌成虫挥发物中不存在。室内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特定剂量的人工合成的(E,E)-farnesyl acetate对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结论】本研究证明了普通大蓟马雄成虫可以释放聚集信息素,并鉴定了其主要组分(E,E)-farnesyl acetate,为应用聚集信息素开展普通大蓟马的监测和诱杀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聚集信息素 嗅觉反应 化合物鉴定 反式 反式-金合欢醇乙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水产药物对宽体金线蛭幼苗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郭坤 罗鸣钟 +2 位作者 阮国良 魏巍 李锐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6-601,共6页
在水温(25.0±1.5)℃、pH 7.2~7.8、溶解氧(6.0±0.5)mg/L条件下,将体质量(0.062±0.006)g的宽体金线蛭幼蛭置于10 cm×10 cm×5 cm的80目网袋中,网袋浸于40 cm×50 cm×30 cm的塑料水箱中并固定,采用半静... 在水温(25.0±1.5)℃、pH 7.2~7.8、溶解氧(6.0±0.5)mg/L条件下,将体质量(0.062±0.006)g的宽体金线蛭幼蛭置于10 cm×10 cm×5 cm的80目网袋中,网袋浸于40 cm×50 cm×30 cm的塑料水箱中并固定,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研究硫酸铜、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和辛硫磷对宽体金线蛭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铜、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和辛硫磷对宽体金线蛭幼苗的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579、78.173、3.956、0.978 mg/L;48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389、67.898、3.327、0.836 mg/L;72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280、62.747、2.703、0.611 mg/L;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241、56.058、2.313、0.493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3、15.367、0.706、0.183 mg/L。对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毒性分类标准,硫酸铜和辛硫磷对宽体金线蛭幼苗属高毒物,高锰酸钾属中毒物,而聚维酮碘属低毒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蛭 水产药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氯化胆碱、甲哌鎓及N-甲基哌啶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作艺 张玉 +3 位作者 王君虹 李雪 王伟 孙彬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3-338,共6页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抑制电导同时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主要活性成分氯化胆碱、甲哌鎓以及杂质N-甲基哌啶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稀释过膜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ionpac CG17 (50 mm×4 mm)+CS17 (2...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抑制电导同时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主要活性成分氯化胆碱、甲哌鎓以及杂质N-甲基哌啶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稀释过膜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ionpac CG17 (50 mm×4 mm)+CS17 (250 mm×4 mm),以10 mmol·L^(-1)甲烷磺酸溶液等度淋洗,可在10 min内完成以上目标分析物的检测,且常规阳离子(Li^+、 Na^+、 NH_4^+、 K^+、 Mg^(2+)和Ca^(2+))不会干扰对3种化合物的测定。在优化后的最佳色谱条件下,氯化胆碱的线性范围为0.1~500 mg·L^(-1),甲哌鎓的线性范围为0.5~500mg·L-1,N-甲基哌啶的线性范围为0.4~200 mg·L^(-1),3种化合物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4,线性关系良好。3种目标分析物的检出限(信噪比S/N=3)为28.0~112.5μg·L^(-1),定量限(信噪比S/N=10)为93.5~375.0μg·L^(-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6)均小于0.47%,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该检测方法简单方便,已成功应用于商品化植物生长调节剂中3种成分质量浓度的测定,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0%~103.6%。可应用于相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原料及成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胆碱 甲哌鎓 N-甲基哌啶 离子色谱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测定6种化学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毒力 被引量:13
9
作者 鲁艳辉 田俊策 +5 位作者 郑许松 徐红星 杨亚军 杨太源 石兆云 吕仲贤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9-334,共6页
2019年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我国多个省份和地区,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化学防治是应对入侵害虫的主要措施,因此,本研究测定了6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初孵和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对初孵幼虫... 2019年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我国多个省份和地区,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化学防治是应对入侵害虫的主要措施,因此,本研究测定了6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初孵和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对初孵幼虫具有较高毒力作用的为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茚虫威、阿维菌素和甲氧虫酰肼;对3龄幼虫具有较高毒力作用的为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和茚虫威;与初孵幼虫相比,阿维菌素、茚虫威、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的LC 50分别提高了78.06、1.70、11.73和23.09倍。本研究筛选出了对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杀虫效果较好的药剂,证明了低龄幼虫对部分农药抵抗力较弱,而3龄后的幼虫抵抗力显著增加,为田间草地贪夜蛾的化学防治提供了科学的用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杀虫剂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酰菌胺在土壤中的吸附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振岚 徐艺 +5 位作者 张昌朋 汤涛 张春荣 俞建忠 赵华 赵学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8-192,共5页
为评价环酰菌胺在土壤中的生态风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测定了土壤和水中环酰菌胺的残留量,研究了该农药在红壤和水稻土中的吸附及降解特性,并对其淋溶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估了该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结果表... 为评价环酰菌胺在土壤中的生态风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测定了土壤和水中环酰菌胺的残留量,研究了该农药在红壤和水稻土中的吸附及降解特性,并对其淋溶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估了该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结果表明:环酰菌胺在红壤和水稻土中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KOC值分别为373.69和726.86 mL/g,水稻土对环酰菌胺的吸附能力强于红壤。好氧条件下,环酰菌胺在红壤和水稻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0.63和5.06 d,积水厌氧条件下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80和9.24 d,表明环酰菌胺在好氧条件下降解较快。环酰菌胺在红壤和水稻土中的地下水污染指数(groundwater ubiquity score)分别为1.19和1.10,表明其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较低。结果可为环酰菌胺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酰菌胺 环境污染 残留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吸附 降解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两种规格宽体金线蛭越冬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坤 罗鸣钟 +4 位作者 杨代勤 罗静波 阮国良 魏蘶 李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101,共4页
为寻找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合适的越冬基质,以完善其人工养殖技术,选择两种规格(规格Ⅰ:(10.14±0.66)g/尾和规格Ⅱ:(3.03±0.34)g/尾)的宽体金线蛭,设置土壤、稻草、水、土壤和稻草混合基质(土壤、稻草质量比1∶1)4种... 为寻找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合适的越冬基质,以完善其人工养殖技术,选择两种规格(规格Ⅰ:(10.14±0.66)g/尾和规格Ⅱ:(3.03±0.34)g/尾)的宽体金线蛭,设置土壤、稻草、水、土壤和稻草混合基质(土壤、稻草质量比1∶1)4种基质,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基质对其越冬的影响,实验周期102d。结果显示:4种基质中两种规格宽体金线蛭的存活率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土壤和稻草混合基质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水基质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规格Ⅰ宽体金线蛭失重率均低于规格Ⅱ,且水基质中差异显著。实验第30~60天,即温度3~8℃时,宽体金线蛭死亡率最高,总体质量下降最多。结果表明,以土壤和稻草混合(质量比1∶1)作为基质,宽体金线蛭越冬存活率高,失重率低,是合适的越冬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越冬 基质 规格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鳞翅目害虫精氨酸激酶基因的表达谱及基于RNAi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艳辉 白琪 +2 位作者 郑许松 田俊策 吕仲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1-911,共11页
【目的】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EC2.7.3.3)是昆虫体内重要的磷酸原激酶(能量代谢调节因子),也是唯一能够形成有效ATP的磷酰基供体,起着与脊椎动物中肌酸激酶相同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鳞翅目害虫AK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方法... 【目的】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EC2.7.3.3)是昆虫体内重要的磷酸原激酶(能量代谢调节因子),也是唯一能够形成有效ATP的磷酰基供体,起着与脊椎动物中肌酸激酶相同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鳞翅目害虫AK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方法】利用qRT-PCR方法测定AK基因在大螟Sesamia inferens、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这4种鳞翅目害虫不同发育阶段和3龄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通过终点法检测了这4种害虫不同发育阶段和幼虫不同组织中的AK酶活性;采用RNAi技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功能。【结果】AK基因在大螟、二化螟、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这4种鳞翅目昆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和3龄幼虫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不具有发育时期和组织特异性。不同发育时期和3龄幼虫不同组织中AK酶活性与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注射以AK基因为靶标的dsRNA6d后,4种害虫体内AK基因的mRNA表达下降30%~50%,AK酶活性降低30%左右;14d后幼虫的死亡率达50%左右,显著高于对照组幼虫的死亡率。【结论】AK基因在上述4种鳞翅目害虫中为组成型表达,RNAi抑制AK基因的表达可导致4种害虫的幼虫死亡,研究结果为开发以AK基因为靶标的鳞翅目害虫防治新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大螟 二化螟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AK基因 时空表达谱 酶活性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恶唑草酮在环境介质中的挥发、土壤吸附和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春荣 单凌燕 +4 位作者 郭钤 许振岚 何红梅 吴珉 赵学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0-937,共8页
为评价异恶唑草酮的环境安全性,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异恶唑草酮在不同环境介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特性,在不同质地土壤(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的吸附特性,和2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 为评价异恶唑草酮的环境安全性,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异恶唑草酮在不同环境介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特性,在不同质地土壤(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的吸附特性,和2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中的吸附均符合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方程,吸附常数值分别为0.6406、1.3762、0.8169和1.2895,在土壤中属于难吸附农药。异恶唑草酮在湖泊(杭州西湖)水-沉积物系统和河流(杭州运河)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3.7h和75.3h,厌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2.3h和43.0h,在水-沉积物系统中属于易降解农药。在20~25℃、气体流速为500mL·min-1的条件下,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率均小于1%,属于难挥发性农药。试验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难挥发,在土壤中难吸附,在水-沉积物系统中降解快,环境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恶唑草酮 挥发性 土壤吸附 水-沉积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模型及其在综合风险评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志恒 汪雯 +3 位作者 李慧杰 胡秀卿 肖青青 邓勋飞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1-940,共10页
为评估耕地园地的农药药迹容量及农药使用带来的健康和环境方面的综合风险,按照影响因素的代表性、影响机制的普适性、影响环节的关键性、影响效力的显著性、观测方法的标准化、已有观测的系统性和数据获取的便利性原则,从影响农药对健... 为评估耕地园地的农药药迹容量及农药使用带来的健康和环境方面的综合风险,按照影响因素的代表性、影响机制的普适性、影响环节的关键性、影响效力的显著性、观测方法的标准化、已有观测的系统性和数据获取的便利性原则,从影响农药对健康和环境危害的众多外部因子中,选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土壤质地及土壤有机质含量5个关键因子,构建了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模型:Fptc=(Tam+18)×Pam×Has×Fst×Csom×10−9。结合运用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模型和前期建立的农药药迹模型,对家庭农场和区域尺度的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和农药使用带来的综合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16—2017年间,4个长江中下游稻区家庭农场耕地的药迹容量系数为2.73~3.50,综合风险指数为0.56~1.77,属中等风险或中低风险;2017年黑龙江垦区各分局的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系数为0.6~1.7,风险指数为3.3~7.3,均属中高风险;2017年浙江省各地市的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系数为1.9~3.8,风险指数在4.7~12.6之间,除风险指数最高的嘉兴属高风险外,其他各地市均属中高风险。研究表明,所构建的耕地园地农药药迹容量模型可用于不同时空尺度耕地园地的农药药迹容量估算,结合农药药迹模型可评估农药使用的综合风险,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园地 农药 药迹容量 评估模型 综合风险 健康影响 环境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南方小花蝽产卵基质的高效利用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俊 钱诚 吕要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5-459,共5页
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是一类应用前景广阔的捕食性天敌。以芸豆豆荚作为南方小花蝽的产卵基质,研究了南方小花蝽在该产卵基质上产卵部位选择的偏好性,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一种该产卵基质的高效利用方法。结果表明,90%以上的南... 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是一类应用前景广阔的捕食性天敌。以芸豆豆荚作为南方小花蝽的产卵基质,研究了南方小花蝽在该产卵基质上产卵部位选择的偏好性,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一种该产卵基质的高效利用方法。结果表明,90%以上的南方小花蝽卵被产在豆荚的荚缝线处,而且50%以上的卵被产在豆尖的荚缝处。斜45°切取豆荚的豆尖部分,并对切口处进行上蜡包裹,放置5 d切口处密封性仍保持完好,荚果保持新鲜,并且不影响卵的孵化。研究明确了该产卵基质高效利用方法的可行性,能为后期南方小花蝽室内扩繁和产品创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 产卵基质 芸豆豆荚 南方小花蝽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氏跳小蜂对新寄主资源的寄生适合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俊 智伏英 吕要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7-1434,共8页
【目的】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是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伴迁性天敌,迄今已知该寄生蜂只能寄生扶桑绵粉蚧,但是我们发现该寄生蜂还能成功寄生另一种外来有害生物——石蒜绵粉蚧P.solani。本研究旨在明确班氏跳小... 【目的】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是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伴迁性天敌,迄今已知该寄生蜂只能寄生扶桑绵粉蚧,但是我们发现该寄生蜂还能成功寄生另一种外来有害生物——石蒜绵粉蚧P.solani。本研究旨在明确班氏跳小蜂对该新寄主资源的寄生适合度,为今后充分开发、利用该寄生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块茎作为粉蚧的寄主植物,测定了班氏跳小蜂对不同龄期石蒜绵粉蚧的寄生适合度,并在非选择条件下测定了上述两种寄主上僵蚧形成时间以及该寄生蜂羽化时间、寿命、后足胫节长度、寄生率、羽化率及子代性比。【结果】班氏跳小蜂可寄生石蒜绵粉蚧的雌成虫及2龄和3龄若虫,但只有寄生雌成虫才能正常羽化出蜂。分别以石蒜绵粉蚧与扶桑绵粉蚧为寄主时,最适合的蜂蚧比分别为2∶15和2∶20。不同寄主对僵蚧形成时间及班氏跳小蜂的羽化时间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班氏跳小蜂的寿命以及雌蜂后足胫节长度,尤其是扶桑绵粉蚧上羽化的寄生蜂的寿命比以石蒜绵粉蚧上的长约20 d。而且,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率(54.0%)显著高于对石蒜绵粉蚧的(25.3%),但班氏跳小蜂在这两种寄主上的羽化率均在90%以上,差异不显著;寄生扶桑绵粉蚧的雌蜂比例高于寄生石蒜绵粉蚧的雌蜂比例。【结论】班氏跳小蜂能寄生石蒜绵粉蚧,且只在雌成虫上完成世代发育;与在更适寄主扶桑绵粉蚧上比较,石蒜绵粉蚧上羽化的班氏跳小蜂在寿命及雌蜂个体大小上有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跳小蜂 扶桑绵粉蚧 石蒜绵粉蚧 寄主适合性 外来有害生物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雌马酚梭菌C1对小鸡沙门氏菌攻毒保护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业师 方丹 +3 位作者 朱立颖 刘伟 吴健 王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4-239,共6页
部分梭菌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开发成新型益生菌。由于鸡盲肠内容物中梭菌含量较高,从小鸡肓肠内容物中分离培养功能性梭状芽孢杆菌,并在小鸡中初步研究其对沙门氏菌攻毒的保护效果。该研究首先采用梭菌选择性培养基,... 部分梭菌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开发成新型益生菌。由于鸡盲肠内容物中梭菌含量较高,从小鸡肓肠内容物中分离培养功能性梭状芽孢杆菌,并在小鸡中初步研究其对沙门氏菌攻毒的保护效果。该研究首先采用梭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小鸡肓肠内容物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可以将大豆素转化为雌马酚的革兰氏阳性纤维状梭菌C1,以四环素为对照,研究梭菌C1对小鸡沙门氏菌攻毒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梭菌C1组和四环素组均具有降低肓肠内容物中沙门氏菌活菌数和促进小鸡生长的功能,推测梭菌C1具有开发为四环素替代品的潜能。虽然较高浓度的S-雌马酚(5 mg·m L-1)在体外对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梭菌C1也具有将大豆素转化为雌马酚的能力,但梭菌C1在体外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其益生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菌 雌马酚 小鸡 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不同品种间Cd富集的差异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首萍 张棋 +5 位作者 肖文丹 陈德 叶雪珠 黄淼杰 胡静 高娜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2026-2032,共7页
为筛选获得辣椒低镉(Cd)积累品种,研究分析水培条件下浙江39个辣椒主栽品种苗期Cd积累差异。结果表明,在20和40 mg·L-1 Cd胁迫下,供试品种的根长、株高、根及地上部生物量的最大值均有所降低,且Cd胁迫后品种间变异系数变小;但植株C... 为筛选获得辣椒低镉(Cd)积累品种,研究分析水培条件下浙江39个辣椒主栽品种苗期Cd积累差异。结果表明,在20和40 mg·L-1 Cd胁迫下,供试品种的根长、株高、根及地上部生物量的最大值均有所降低,且Cd胁迫后品种间变异系数变小;但植株Cd浓度及其变异系数都在Cd胁迫处理后显著增加。筛选出苗期高Cd积累品种杭椒12号、洛椒超级15号和采风1号,低Cd积累品种朝天黄小辣椒和渝椒13号辣椒,供试条件下高积累品种和低积累品种间植株Cd浓度呈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地上部Cd浓度与根生物量极显著相关,但只在20 mg·L-1 Cd胁迫下与转运系数显著相关,高浓度Cd可能破坏了由转运能力控制的Cd在植株部位间的分配平衡,植株地上部Cd可能大部分来源于根系向地上部由于浓度梯度而产生的被动扩散过程,即地上部Cd在低浓度Cd胁迫下受转运系数支配,在高浓度Cd胁迫下主要取决于根系的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品种 苗期 水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特色食用菌功能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伟 孙彬 +3 位作者 张玉 王君虹 朱作艺 李雪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786-1790,1793,共6页
针对姬松茸、灰树花、牛肝菌和竹荪等几种特色食用菌,从每种特色食用菌中已经报道的功能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特性角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综述几种特色食用菌的活性成分在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特色食用菌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奠... 针对姬松茸、灰树花、牛肝菌和竹荪等几种特色食用菌,从每种特色食用菌中已经报道的功能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特性角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综述几种特色食用菌的活性成分在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特色食用菌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松茸 灰树花 牛肝菌 竹荪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蚜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声敢 苍涛 +6 位作者 柴伟纲 徐吉洋 柳新菊 安雪花 吕露 关文碧 赵学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2048-2050,共3页
为探究不同杀虫剂对草莓蚜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等5种杀虫剂防治草莓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20%啶虫脒可溶粉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 为探究不同杀虫剂对草莓蚜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等5种杀虫剂防治草莓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20%啶虫脒可溶粉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草莓蚜虫的的防治效果均较好,药后7 d防效达95%以上,可用于草莓蚜虫的防治。其中,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和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使用时应注意对蜜蜂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蚜虫 杀虫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