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潮土土壤肥力及硝态氮运移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39
1
作者 李彦 孙翠平 +6 位作者 井永苹 罗加法 张英鹏 仲子文 孙明 薄录吉 刘兆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86-1394,共9页
以连续不同年限定位施用有机肥的小麦-玉米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连续施用化肥(长期施用化肥,未施用有机肥);3年连续施用有机肥(不施化肥);5年连续施用有机肥(不施化肥);20年连续施用有机肥(不施化肥),探索不同年限连续有机... 以连续不同年限定位施用有机肥的小麦-玉米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连续施用化肥(长期施用化肥,未施用有机肥);3年连续施用有机肥(不施化肥);5年连续施用有机肥(不施化肥);20年连续施用有机肥(不施化肥),探索不同年限连续有机施肥下土壤肥力、小麦产量和土体硝态氮累积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施用有机肥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且年限越长,效果越明显。化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高于有机肥处理,有机肥处理中小麦产量随施肥年限的增加而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土壤深度硝态氮累积量表现为有机肥处理大于无机肥处理,小麦季大于玉米季;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各土层硝态氮累积量随施用有机肥年限增加而增加;通过分析80~1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发现,20年连续施用有机肥处理在此层的累积量最大达240 kg·hm^(-2)。由此可见,连续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小麦产量,连续20年施用有机肥土壤硝态氮总累积量和土体下层累积量均达到最大,具有一定的硝态氮淋失风险。因此,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增加作物产量,减少硝态氮累积,防止地下水硝态氮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小麦-玉米轮作 有机质 速效养分 硝态氮淋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氮素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井永苹 李彦 +4 位作者 薄录吉 张英鹏 王艳芹 付龙云 仲子文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48-54,共7页
针对粮田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以及不合理施用有机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基于产量和环境条件探索有机肥部分替代无机肥的适宜配比,为科学施肥、减少氮素淋失、保护土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麦玉轮作区进行大田试验,设置... 针对粮田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以及不合理施用有机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基于产量和环境条件探索有机肥部分替代无机肥的适宜配比,为科学施肥、减少氮素淋失、保护土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麦玉轮作区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不施氮肥(T1)、牛粪有机肥氮与化肥氮配比分别为1∶1、1∶2、1∶3、1∶4(简称T2、T3、T4、T5)和单施化肥(T6)6个处理,研究自然降水条件下不同有机肥化肥配施比例对作物产量、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比为1∶2时小麦、玉米平均总产量最高,为11.4t·hm^-2,比不施氮肥处理提高46.2%,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3.6%。0~100cm各土层硝态氮累积量随着牛粪有机肥所占比例降低而升高,以单施化肥处理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最高,此趋势在小麦玉米收获期的80~100cm土层表现更明显。表明该时期土壤硝态氮已存在迁移累积现象,对地下水带来潜在的污染风险。因此,在兼顾小麦玉米产量和环境双重条件下,小麦、玉米两季的结果均表现为有机与无机氮肥最佳配比为1∶2,在此比例下,有机肥的替代施用较纯化肥处理提高产量的同时,还能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配施 氮素迁移 硝态氮累积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金针菇菇渣用量育苗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单洪涛 辛淑荣 +4 位作者 张昌爱 林海涛 曲玲 李官东 宫志远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39-41,共3页
本试验对比分析了金针菇菇渣发酵前后的可溶性盐含量,并采用发酵菇渣替代部分草炭土作为育苗基质,研究了不同菇渣添加量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针菇菇渣发酵后,其可溶性盐含量明显降低,用其代替10%~60%的草炭土,均可保障黄... 本试验对比分析了金针菇菇渣发酵前后的可溶性盐含量,并采用发酵菇渣替代部分草炭土作为育苗基质,研究了不同菇渣添加量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针菇菇渣发酵后,其可溶性盐含量明显降低,用其代替10%~60%的草炭土,均可保障黄瓜幼苗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菇渣 发酵 可溶性盐 草炭土 育苗基质 黄瓜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井永苹 李彦 +4 位作者 张英鹏 罗加法 薄录吉 孙明 仲子文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95-100,共6页
为了研究有机肥用量对农田土壤硝态氮迁移累积的影响,合理使用有机肥,减少有机肥对环境的污染,在山东省曹县潮土小麦玉米轮作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牛粪有机肥用量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硝态氮纵向分布、作物产量、... 为了研究有机肥用量对农田土壤硝态氮迁移累积的影响,合理使用有机肥,减少有机肥对环境的污染,在山东省曹县潮土小麦玉米轮作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牛粪有机肥用量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硝态氮纵向分布、作物产量、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10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用量为每年每666.7m^2施3 000 kg以上时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在小麦生育期和玉米苗期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基本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尤其在初夏小麦成熟期60~100 cm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高于表层土,表明该时期土壤硝态氮向土壤深处迁移累积,对雨季地下水污染带来潜在的危害;小麦、玉米产量与牛粪有机肥用量之间分别呈二次函数关系和线性关系,牛粪有机肥用量为每年每666.7m2施3 000 kg(折纯氮45 kg)时小麦和青贮玉米的总产量最高,该用量下,小麦、玉米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52%和50%。综合分析,推荐牛粪有机肥用量为每年每666.7m^2施3 000 kg,既保证小麦、青贮玉米的产量又能降低施肥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有机肥 小麦-玉米轮作 土壤硝态氮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济南市南部山区“旅游菌业”之我见 被引量:10
5
作者 袁长波 付龙云 +2 位作者 杨光 徐延熙 曹德宾 《中国食用菌》 2017年第5期90-92,共3页
济南市南部山区坐拥十万亩国有林场,其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绿化造林比例较大,林区内的郁闭度大多在0.5以上,是济南市民节假日休闲近郊游的首选之地,并以盛产核桃、板栗等山地干果而闻名。在组建"南部山区管理区"后,实质上就... 济南市南部山区坐拥十万亩国有林场,其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绿化造林比例较大,林区内的郁闭度大多在0.5以上,是济南市民节假日休闲近郊游的首选之地,并以盛产核桃、板栗等山地干果而闻名。在组建"南部山区管理区"后,实质上就是划出了新的旅游区,我们立足旅游、站在食用菌的角度来考察南部山区,联想到"旅游菌业"的思路,以"采蘑菇"为主题的近郊游创意,对于发展南部山区春夏秋三季为主,以本地乃至省内游人为主的密集型、多次重复的生态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部山区 旅游菌业 生态旅游 林下培菌 新污染源 齐鲁晚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渣降盐处理及降盐菇渣基质育苗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单洪涛 宫志远 +4 位作者 张昌爱 宋化稳 于秀英 于春华 辛淑荣 《蔬菜》 2017年第10期56-59,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杏鲍菇渣生产育苗基质,解决杏鲍菇渣可溶性盐离子含量较高的问题,开展了杏鲍菇渣发酵降盐试验、CaO降盐试验以及降盐菇渣替代部分草炭土栽培黄瓜幼苗试验,分析了不同降盐方法的处理效果,研究了不同降盐菇渣添加量的基质对... 为了充分利用杏鲍菇渣生产育苗基质,解决杏鲍菇渣可溶性盐离子含量较高的问题,开展了杏鲍菇渣发酵降盐试验、CaO降盐试验以及降盐菇渣替代部分草炭土栽培黄瓜幼苗试验,分析了不同降盐方法的处理效果,研究了不同降盐菇渣添加量的基质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发酵和添加CaO均能够有效降低杏鲍菇渣的可溶性盐离子含量,每千克发酵菇渣干料添加15.500 g CaO的处理效果最好,EC值下降最多;降盐菇渣替换部分草炭土栽培黄瓜,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其中,降盐菇渣添加比例为40%~50%时的促进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菇渣 降盐 发酵 CAO 基质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