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的标记方法及其在食用菌研究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葛丹 陈明杰 曹文伟 《食用菌学报》 2002年第2期50-55,共6页
综述了非放射性地高辛 (DIG)标记系统的原理和主要特点 ,介绍了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的主要标记方法 ,影响探针标记方法选择的因素 。
关键词 食用菌 核酸探针 地高辛标记 分子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APD技术对香菇融合菌株进行遗传鉴定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明杰 谭琦 +5 位作者 汪昭月 冯志勇 贺冬梅 严培兰 关斯民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1997年第4期17-20,共4页
本文应用RAPD技术与聚类分析方法,对香菇细胞融合菌株F1及亲本S1、465进行遗传分析.根据DNA扩增的指纹图谱,估算融合子与亲本的DNA相似系数并构建遗传相关性聚类图.结果表明,RAPD技术与聚类分析方法可应用于香菇细胞融合菌株的遗传鉴定.
关键词 香菇 DNA相似性 遗传相关性 细胞融合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珍菇菌株遗传差异研究初报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力刚 冯志勇 +5 位作者 谭琦 乔卫亚 沈抗义 潘迎捷 陈明杰 陈金华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4期4-7,共4页
分析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栽培的 8个秀珍菇菌株的农艺性状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扩增获得秀珍菇菌株RAPD的DNA指纹图谱 ,并构建其树状遗传聚类图。结果表明 ,这些菌株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关键词 秀珍菇 生物学性状 RAPD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组织分离物的遗传变异研究(Ⅱ)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明杰 余智晟 +4 位作者 凌霞芬 王南 谭琦 吕作舟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扩增获得草菇组织分离物与草菇出发菌株的RAPD和ITS的DNA指纹图谱 ,以此估算两者的DNA相似系数 ,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表明 ,两者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
关键词 草菇 组织分离 遗传变异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香菇栽培菌种交配型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朱朝辉 陈明杰 +2 位作者 谭琦 贺冬梅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3期1-5,共5页
从我国使用的 19个主要香菇栽培菌种中制备了 2 5种原生质体单核体 ,以此为材料 ,以交配型基因为标记 ,在交配反应和RAPD两个水平上对这 19个菌株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2 5种原生质体单核体两两配对共 30 0个组合 ,其中不... 从我国使用的 19个主要香菇栽培菌种中制备了 2 5种原生质体单核体 ,以此为材料 ,以交配型基因为标记 ,在交配反应和RAPD两个水平上对这 19个菌株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2 5种原生质体单核体两两配对共 30 0个组合 ,其中不亲和性反应为 110对 ,占配对总数的 36 .7%。根据交配反应结果 ,2 5个单核体可分为三大类群、7个交配型组。这些结果从交配型角度证明 ,这 19个菌株具有十分狭窄的以交配型基因为标记的遗传背景。RAPD反应和聚类分析中 ,这三大类群、7个交配型组基本上都能聚为一类 ,从而在分子水平上验证了交配型分析的结果 ,也为交配型基因在菌种鉴定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遗传相似性 交配型基因 RAPD 栽培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交配型基因的遗传研究——Ⅱ香菇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形态与生化性状上的差异 被引量:6
6
作者 潘迎捷 陈明杰 +5 位作者 汪昭月 谭琦 冯志勇 贺冬梅 郑连胜 沈宗英 《食用菌学报》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以香菇1号菌株的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类单核体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平均连锁聚类方法对酯酶同工酶图谱进行聚类,从交配型角度探讨了不同来源的两类单核体在形态和生化性... 本文以香菇1号菌株的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类单核体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平均连锁聚类方法对酯酶同工酶图谱进行聚类,从交配型角度探讨了不同来源的两类单核体在形态和生化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在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三个性状上表现出相同的差异趋势,在同一种交配型的个体间,孢子单核体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原生质单核体,在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这一性状上,用聚类方法可以将绝大多数单核体归入所属的交配型范围内。这两类单核体具有的不同表型与它们的不同来源有密切的联系,有性世代中复杂的遗传行为导致孢子单核体中性状出现较大的变异,而作为无性后代的原生质单核体则表现出性状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两类单核体表现出的差异为香菇的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孢子单核体 原生质单核体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菌株遗传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贺冬梅 高君辉 +1 位作者 陈明杰 谭琦 《食用菌学报》 1999年第4期7-10,共4页
对来自世界各地的7个杏鲍菇菌株,结合其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和质量,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存在很大的遗传差异。
关键词 杏鲍菇 酯酶同工酶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箱保藏双孢蘑菇菌株的遗传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凌霞芬 郭倩 +7 位作者 詹才新 贺冬梅 冯志勇 谭琦 陈明杰 潘迎捷 张引芳 高洪亮 《食用菌学报》 1999年第2期15-19,共5页
从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DNA水平等方面研究双孢蘑菇菌株于4℃冰箱保存后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冰箱保存菌株的活力普遍下降;部分菌株的菌落形态发生变化,酯酶同工酶也存在一些差异;但RAPD分析表明,冰箱保存菌株与生产栽培菌株无明... 从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DNA水平等方面研究双孢蘑菇菌株于4℃冰箱保存后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冰箱保存菌株的活力普遍下降;部分菌株的菌落形态发生变化,酯酶同工酶也存在一些差异;但RAPD分析表明,冰箱保存菌株与生产栽培菌株无明显的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RAPD 冰箱保存 酯酶同工酶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组织分离物的遗传变异研究
9
作者 陈明杰 余智晟 +5 位作者 范萍 凌霞芬 王南 谭琦 吕作舟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1期11-14,共4页
比较分析草菇组织分离物与出发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性状和同工酶酶谱 ,发现两者在出菇性状和酯酶同工酶酶谱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遗传差异。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组织分离进行草菇菌种的提纯、复壮及利用遗传变异的积累选育新菌... 比较分析草菇组织分离物与出发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性状和同工酶酶谱 ,发现两者在出菇性状和酯酶同工酶酶谱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遗传差异。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组织分离进行草菇菌种的提纯、复壮及利用遗传变异的积累选育新菌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组织分离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废菌糠提高覆土持水力和蘑菇产量的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志强 郭倩 +1 位作者 凌霞芬 郁建强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17,共3页
本文利用平菇等食用菌的废菌糠 ,经适当无氧发酵等一系列处理后添加到普通泥土中 ,使其最大持水力提高至 5 1 3% ,单产提高 13 6 %
关键词 废菌糠 覆土 持水力 蘑菇 产量 无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菌种保藏方法对香菇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蔡令仪 谭琦 +4 位作者 曹晖 郭立刚 汪昭月 尚晓东 汪虹 《食用菌学报》 2003年第4期52-54,共3页
分别采用液氮和4℃冰箱保藏香菇(Lentinulaedodes)菌种,并通过栽培试验比较了二种保藏方法对香菇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 菌种保藏 香菇 产量 液氮保藏 冰箱保藏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松菇研究概况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南 谭琦 +1 位作者 陈明杰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1998年第4期56-60,共5页
近年来,柳松菇(Agrocybe aegerita)作为一种食用菌新品种,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及一定的药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概括介绍了柳松菇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方法和遗传研究进展。
关键词 柳松菇 杨树菇 生物学特性 栽培方法 遗传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发育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冯志勇 潘迎捷 +2 位作者 陈明杰 谭琦 贺冬梅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4期53-60,共8页
就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等主要环境因子对香菇子实体发生和发育的影响 ,类脂物、蛋白酶抑制剂和子实体形成诱导物等外源添加物与子实体形成的关系以及与子实体形成相关的酶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讨论了香菇发育生理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香菇 环境因子 外源组分 酶活性 发育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的再生与交配型的关系 被引量:17
14
作者 朱朝辉 陈明杰 +2 位作者 谭琦 贺冬梅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4期1-3,共3页
在 8个香菇菌株原生质体单核体交配型的测定中 ,有 4个菌株测定出两种交配型 ,其余 4个菌株只测得一种交配型。在得到两种交配型的菌株中 ,其交配型比例也不是 1:1。进一步的实验表明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两种交配型原生质体单核... 在 8个香菇菌株原生质体单核体交配型的测定中 ,有 4个菌株测定出两种交配型 ,其余 4个菌株只测得一种交配型。在得到两种交配型的菌株中 ,其交配型比例也不是 1:1。进一步的实验表明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两种交配型原生质体单核体的再生能力不同有关。在申香 2号菌株 10 7个单核体中 ,AxBx交配型只有 2 6个 ,而且都是在再生阶段的前期产生的 ,后期出现的单核体则都是AyBy型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原生质体单核体 交配型 再生能力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栽双孢蘑菇菌株的DNA多态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詹才新 张引芳 +3 位作者 凌霞芬 贺冬梅 严培兰 高红亮 《食用菌学报》 1998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以中国双孢蘑菇不同主栽产区的9个具代表性的双孢蘑菇菌株为材料,用20个随机引物对其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中,有15个随机引物的扩增产物DNA片段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其中每个引物对不同菌株扩增出的DNA片段数目各不相... 本文以中国双孢蘑菇不同主栽产区的9个具代表性的双孢蘑菇菌株为材料,用20个随机引物对其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中,有15个随机引物的扩增产物DNA片段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其中每个引物对不同菌株扩增出的DNA片段数目各不相同,而且不同引物扩增出的DNA带谱也不同,差异较大。这15个引物对供试菌株总共扩增出168条DNA片段,其中最大的片段可达6.77kb,最小的DNA片段仪有0.31kb。同时,比较了供试菌株两两间的遗传相似性,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不大,其相似系数从0.6891到1.0000,而平均相似系数仅为0.8500,表明供试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变异不丰富。另外,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类平均法,对供试菌株相似系数两两间进行聚类分析并生成树状图谱,直观准确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当相似系数为77%时,所有供试菌株都被聚为一大类,说明我国主栽双孢蘑菇菌株的遗传基础较狭窄,可能来源于同一品系,这为进一步开展双孢蘑菇菌种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DNA多态性 RAPD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用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安强 张劲松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2005年第2期62-68,共7页
随着对食药用菌多糖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糖的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揭示多糖的生物活性已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综述了食药用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方面的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 结构分析 分离纯化 菌多糖 生物活性 技术与方法 多糖提取 食药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交配型基因为主要标记的香菇菌种鉴定新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谭琦 潘迎捷 +7 位作者 陈明杰 汪昭月 贺冬梅 冯志勇 严培兰 郭倩 凌霞芬 詹才新 《食用菌学报》 1998年第3期6-11,共6页
在香菇交配型基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交配型基因为主要标记的香菇菌种鉴定新方法。这一方法以香菇性亲合性理论为基础,以交配型基因的等位性和多型性为依据,以标准菌株原生质体单核体的两种亲本交配型为遗传标记,以待测菌株的原生质体... 在香菇交配型基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交配型基因为主要标记的香菇菌种鉴定新方法。这一方法以香菇性亲合性理论为基础,以交配型基因的等位性和多型性为依据,以标准菌株原生质体单核体的两种亲本交配型为遗传标记,以待测菌株的原生质体单核体为材料。该方法中使用的原生质体方法和交配型测定方法都是相当成熟的技术,操作方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交配型 基因 菌种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子克隆概述 被引量:44
18
作者 孙晓红 陈明杰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2002年第3期57-62,共6页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顺式元件 ,也是基因工程表达载体的一个重要元件。笔者阐述了启动子的结构、分类、克隆方法及其意义 。
关键词 启动子 克隆 结构 分类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核原生质体杂交育成香菇新菌株申香8号 被引量:16
19
作者 谭琦 潘迎捷 +8 位作者 汪昭月 贺冬梅 陈明杰 冯志勇 严培兰 郭倩 陈有兴 刘得云 贾亚妮 《食用菌学报》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以香菇栽培种Le1和野生种0426为亲本,通过原生质单核体杂交选育出申香8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已成为我国香菇主产区的主栽种之一。这证明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在香菇育种上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香菇 原生质单核体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申香10号菌种的选育与推广 被引量:28
20
作者 谭琦 潘迎捷 +7 位作者 陈明杰 贺冬梅 汪昭月 严培兰 冯志勇 郭倩 刘德云 陈有兴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3期6-10,共5页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香菇栽培种 2 6的原生质体单核体 ,以其为受体 ,选用栽培种苏香为供体 ,通过非对称杂交 ,选育出申香 10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 ,已开始在我国香菇主产区应用 ,成为香菇主栽种...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香菇栽培种 2 6的原生质体单核体 ,以其为受体 ,选用栽培种苏香为供体 ,通过非对称杂交 ,选育出申香 10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 ,已开始在我国香菇主产区应用 ,成为香菇主栽种之一。由此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香10号香菇 原生质体单核体 非对称杂交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