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食物与营养发展
1
作者 秦玉昌 孙君茂 《农村实用技术》 2014年第6期19-19,共1页
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在推动食物与营养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这是《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鲜明特色之一。《纲要》明确指出应“加强对食物与营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研究,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营养 食物 支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68
2
作者 李治 王东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4-59,共6页
产业融合的本质是交易成本内部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产业融合理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和创新,推动其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现阶段农业生产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提升农业竞争力、促成新企业产生、塑造农业产业品牌形象、加... 产业融合的本质是交易成本内部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产业融合理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和创新,推动其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现阶段农业生产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提升农业竞争力、促成新企业产生、塑造农业产业品牌形象、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需求扩大、农业多功能综合开发是其驱动因素。尽管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新业态的形成以及以节约交易费用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在农村地区的日趋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是广大农村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交易成本理论 效应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南楠 高云峰 +1 位作者 李俊 秦玉昌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66,共6页
餐桌剩余食物既具有资源特性,又具有生活垃圾特性。对餐桌剩余食物进行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对5家采取不同加工工艺进行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加工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检测其粉状饲料化产品,并将检测结... 餐桌剩余食物既具有资源特性,又具有生活垃圾特性。对餐桌剩余食物进行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对5家采取不同加工工艺进行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加工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检测其粉状饲料化产品,并将检测结果同饲料卫生标准进行比对分析,最后对于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产品在养殖业应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桌剩余食物 饲料化 加工工艺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建设主体推进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发展模式与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松涛 王靖 +1 位作者 伊素芹 任广旭 《农业展望》 2016年第3期23-28,32,共7页
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对中国各个建设主体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呈现的政府引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家庭农场主导型4种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合具体案例剖析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对中国各个建设主体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呈现的政府引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家庭农场主导型4种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合具体案例剖析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特征和成功经验,供与其具有类似条件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借鉴,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助于加快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主体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发展模式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马铃薯营养保健功能及其食品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仇菊 刘鹏 孙君茂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6-229,共4页
文章分析了彩色马铃薯的保健作用,并综述了其功能食品开发的研究进展。在该基础上,对未来彩色马铃薯功能食品的开发利用进行展望,为其精深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功能组分 保健功能 食品开发 利用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挂面消费市场供给发展研究(2010—2015)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锐 邢亚楠 +1 位作者 魏益民 孙君茂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48,共4页
于2010、2012、2015年调研北京市场上挂面的品牌、种类、包装和价格特征,分析供给特征在年际间的变化,研判消费市场和产业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0—2015年北京挂面市场集中度增加,"陈克明""金龙鱼""金沙河&qu... 于2010、2012、2015年调研北京市场上挂面的品牌、种类、包装和价格特征,分析供给特征在年际间的变化,研判消费市场和产业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0—2015年北京挂面市场集中度增加,"陈克明""金龙鱼""金沙河"等强势品牌凸显;产品价格逐年增高,2015年挂面平均价格较2010年增加3.4元/500g;2010—2015年普通挂面的市场占比为60%左右,2010年料包挂面的占比为1.9%,2015年下降至0.05%;塑料袋装,内为散装的比例逐年增高,可能取代圆筒纸包装成为挂面的主流包装形式;挂面种类和包装形式对价格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面 消费市场 品牌 价格 种类 包装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中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梁克红 卢林纲 +2 位作者 朱宏 朱大洲 王晓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功效不仅与含量相关,而且与硒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相关。本文总结了硒的摄入量标准,论述了不同类型食物中硒总量和硒形态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和利用富硒食物、合理指导硒营养摄入与补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推荐量 硒含量 硒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方法的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云倩 王秀丽 +1 位作者 孙君茂 郭燕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141-147,共7页
选取可能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产生影响的11个因素,通过LASSO方法分别筛选了对农村和城镇居民粮食、蔬菜、肉类、蛋、奶、水产品及鲜瓜果消费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食物之间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并不相同,不同... 选取可能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产生影响的11个因素,通过LASSO方法分别筛选了对农村和城镇居民粮食、蔬菜、肉类、蛋、奶、水产品及鲜瓜果消费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食物之间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并不相同,不同人群即农村和城镇居民之间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宏观经济因素人均GDP对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非常微弱;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对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产生影响,对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没有影响;影响城乡居民蔬菜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且两者之间存在负向关系;人口老龄化率是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率的提高,肉类消费量增加,而该因素并不对农村居民肉类消费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消费结构 影响因素 LASSO方法 变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苜蓿添加量对当地生鲜乳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仇菊 刘鹏 +2 位作者 梁克红 韩娟 秦玉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93-1398,共6页
国产苜蓿供应当地的奶牛养殖场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是目前合理且切实可行的苜蓿添加量及其对生鲜乳营养品质的影响仍缺乏科学的研究。本试验以黑龙江省大庆市种植的苜蓿为原料,在当地9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苜蓿饲喂试验... 国产苜蓿供应当地的奶牛养殖场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是目前合理且切实可行的苜蓿添加量及其对生鲜乳营养品质的影响仍缺乏科学的研究。本试验以黑龙江省大庆市种植的苜蓿为原料,在当地9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苜蓿饲喂试验,分析苜蓿不同添加量对生鲜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添加苜蓿的养殖场相比,添加3kg/d国产苜蓿不能显著改善生鲜乳中的营养成分(P>0.05)。当日粮中苜蓿添加量达到6kg/d时,生鲜乳中粗蛋白质(CP)及干物质(DM)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对脂肪及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且能够显著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改善生鲜乳的脂肪酸组成。说明将各养殖场目前常采用的3kg/d添加量提高到6kg/d有助于改善生鲜乳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苜蓿 生鲜乳 营养品质 乳蛋白 干物质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粕膨化前后品质变化及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倪海球 孙杰 +5 位作者 杨玉娟 于纪宾 马世峰 王昊 商方方 李军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36-1949,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湿法挤压膨化加工对棉籽粕中营养物质、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以及膨化棉籽粕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首先,采用牧羊56×2挤压膨化机和前期优化后的加工参数组合对棉籽粕进行膨... 本试验旨在研究湿法挤压膨化加工对棉籽粕中营养物质、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以及膨化棉籽粕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首先,采用牧羊56×2挤压膨化机和前期优化后的加工参数组合对棉籽粕进行膨化,对比测定棉籽粕和膨化棉籽粕的营养物质和游离棉酚含量的变化。然后,以棉籽粕和膨化棉籽粕为主要试验材料,选取80头体重为(28.78±3.09)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普通棉籽粕(生长期添加5%普通棉籽粕,育肥期添加10%普通棉籽粕)的饲粮,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分别饲喂添加膨化棉籽粕(生长期分别添加5%、10%和15%膨化棉籽粕,育肥期分别添加10%、15%和20%膨化棉籽粕)的饲粮,各组饲粮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等营养水平均调配均衡。试验期13周(生长期6周,育肥期7周)。结果表明:1)挤压膨化处理对棉籽粕营养物质含量无明显影响,膨化棉籽粕总氨基酸含量和各个必需氨基酸含量略有升高,游离棉酚含量降低了87.85%。2)生长期,饲粮中添加5%膨化棉籽粕与相同含量的普通棉籽粕相比可提高生长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并显著提高粗蛋白质、干物质、粗脂肪和部分氨基酸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可显著降低生长猪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生长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有提高生长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三碘甲腺原氨酸和四碘甲腺原氨酸的趋势;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当添加量达15%时与普通棉籽粕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育肥期,各膨化棉籽粕组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和普通棉籽粕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全期试验2组和试验3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还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P<0.05),且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育肥猪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AOC、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膨化棉籽粕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膨化棉籽粕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且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逐渐升高。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可显著提高氨基酸表观消化率(P<0.05)。由此可见,挤压膨化加工对棉籽粕营养物质含量影响较小,且能显著降低游离棉酚的含量,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可以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生长猪饲粮中添加量可达15%,育肥猪饲粮中添加量可达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棉籽粕 生长猪 游离棉酚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加工对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及膨化菜籽粕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倪海球 杨玉娟 +4 位作者 于纪宾 马世峰 王昊 商方方 李军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95-230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挤压膨化加工对菜籽粕(RM)中抗营养因子、营养物质含量以及膨化菜籽粕(ERM)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1:采用本实验室的TSE65双螺杆干法挤压膨化机和优化后的加工参数组合对饲料级RM进行挤压... 本试验旨在研究挤压膨化加工对菜籽粕(RM)中抗营养因子、营养物质含量以及膨化菜籽粕(ERM)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1:采用本实验室的TSE65双螺杆干法挤压膨化机和优化后的加工参数组合对饲料级RM进行挤压膨化加工,测定RM和ERM中的抗营养因子和营养物质含量。试验2:以RM和ERM为主要试验材料,选取72头体重为(33.82±3.7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6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16周,1、3、5组分别饲喂添加6%、10%和14%RM的饲粮,试验2、4、6组分别饲喂添加6%、10%和14%ERM的饲粮;试验712周,1、3、5组分别饲喂添加10%、14%和18%RM的饲粮,试验2、4、6组分别饲喂添加10%、14%和18%ERM的饲粮。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与RM相比,ERM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和总磷含量都有所增加;ERM中粗脂肪和干物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半胱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氨基酸含量下降了1.75%(P>0.05),硫苷和植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异硫氰酸酯和唑烷硫酮含量低于检测限0.15 mg/g,单宁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2)16周内,同等添加量下,2、4组末重(FBW)显著高于1、3组(P<0.05);4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间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6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5组(P<0.05);6组除蛋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表观消化率与5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5组(P<0.05)。712周内,同等添加量下,2、4组FBW高于1、3组,6组FBW低于5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2组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和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由此可见,挤压膨化加工能提高RM的营养价值并降低多种抗营养因子含量,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ERM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30-60 kg的育肥猪饲粮中ERM适宜添加量为10%,61120 kg的育肥猪饲粮中ERM适宜添加量为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菜籽粕 生长育肥猪 抗营养因子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及信息融合的小麦品种分类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董高 郭建 +3 位作者 王成 陈子龙 郑玲 朱大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69-3374,共6页
高光谱成像技术因具有图谱合一的特点在作物品种鉴别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但目前研究大多只提取利用了光谱信息,对图像信息没有进行有效利用。本文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仪采集了强筋、中筋、弱筋3个类型共计6个品种的单粒小麦种子高光谱图... 高光谱成像技术因具有图谱合一的特点在作物品种鉴别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但目前研究大多只提取利用了光谱信息,对图像信息没有进行有效利用。本文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仪采集了强筋、中筋、弱筋3个类型共计6个品种的单粒小麦种子高光谱图像,提取了长、宽、矩形度、圆形度、离心率等12个形态特征,并对图像中的胚乳和胚区域进行分割建立掩膜,提取了胚乳和胚区域的平均光谱信息。采用PLSDA和LSSVM方法建立基于图像信息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强筋、弱筋两者二分类的识别率能达到98%以上,强筋、中筋两者二分类的识别率只能达到74.22%,说明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的形态信息能够反映品种间差异,但单独利用图像信息进行分类时准确度可能欠佳。采用SIMCA,PLSDA和LSSVM方法建立了胚乳和胚区域光谱信息的多分类模型,胚乳区域的分类效果较胚区域略好,说明籽粒不同部位的形状差异会影响分类效果。进一步融合光谱信息和图像信息,采用SIMCA,PLSDA和LSSVM方法建立融合模型,识别率较单独的图像或光谱信息模型均略有提升,PLSDA方法从原来的96.67%提升到98.89%,表明充分挖掘高光谱图像所包含的形态特征和光谱特征可有效提高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小麦 单粒种子 分类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姚婷 李腾飞 +4 位作者 秦玉昌 王静 赵祯 谷旭 佘永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4,共8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空间结构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和制备过程简单等特点,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可用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结合特性的研究。随着石墨烯、量子点等纳米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灵... 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空间结构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和制备过程简单等特点,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可用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结合特性的研究。随着石墨烯、量子点等纳米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灵敏度获得了改善,促进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快速发展。该文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简要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芯片的制备技术、分析体系及其优点,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将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最新研究成果,阐释了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优势,并展望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表面等离子共振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息融合的冬小麦地上鲜生物量检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玲 朱大洲 +3 位作者 董大明 张保华 王成 赵春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18-1825,共8页
将小麦冠层光谱与小麦冠层图像或者侧面图像进行多信息融合,对冬小麦地上鲜生物量进行预测,提高了冬小麦地上鲜生物量无损检测精度,试验获取苗期93个样本的冠层光谱和冠层图像,中后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200个样本的冠层... 将小麦冠层光谱与小麦冠层图像或者侧面图像进行多信息融合,对冬小麦地上鲜生物量进行预测,提高了冬小麦地上鲜生物量无损检测精度,试验获取苗期93个样本的冠层光谱和冠层图像,中后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200个样本的冠层光谱和侧面图像。将光谱反射率作为光谱特征参数,并通过图像处理提取小麦覆盖度作为图像特征参数,建立苗期和中后期基于光谱特征参数和图像特征参数的地上生物量检测模型,将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小麦覆盖度作为多信息融合的输入,利用多元回归分析(MR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地上鲜生物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苗期和中后期,将光谱信息和图像信息融合,采用PLS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与单独的图像模型和光谱模型相比精度最高。苗期基于信息融合所建立的PLS模型验证集R^2为0.881,其RMSE为0.015kg;中后期基于信息融合所建立的PLS模型验证集R^2为0.791,RMSE为0.059kg。由此可见,相比单一的光谱模型和图像模型,图像信息和光谱信息融合之后,充分提高了光谱信息和图像信息的利用率,使模型的精度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信息融合 偏最小二乘回归 冠层光谱 机器视觉 冬小麦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在快速鉴别豆粕中掺入尿素聚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丹丹 李军国 +1 位作者 秦玉昌 董颖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99-1206,共8页
本试验旨在应用并比较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掺假的豆粕进行快速鉴别。试验收集了不同批次145个纯豆粕样品,随机选取部分纯豆粕样品,掺入0.08%~5.00%的尿素聚合物,利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及... 本试验旨在应用并比较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掺假的豆粕进行快速鉴别。试验收集了不同批次145个纯豆粕样品,随机选取部分纯豆粕样品,掺入0.08%~5.00%的尿素聚合物,利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PLS?DA)和支持向量机( SVM)分类方法,对掺假豆粕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经变量标准化后建立的SVM分类模型训练集识别率为99.8%,测试集识别率为99.2%,检测限为1.0%;中红外光谱数据经变量标准化和一阶导数7点平滑处理后,建立的PLS?DA和SVM分类模型对样品的识别率均达到100.0%,检测限为0.08%。因此,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均可对掺入尿素聚合物的豆粕快速鉴别,后者的灵敏度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中红外 掺假豆粕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生产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及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6
作者 孙丹丹 秦玉昌 李军国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49,共5页
鸡蛋是公认的营养食品,鸡蛋安全是全球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我国蛋鸡养殖企业现状,对鸡蛋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环境、品种、饲料、饮水以及收集、贮存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从源头上控制鸡蛋... 鸡蛋是公认的营养食品,鸡蛋安全是全球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我国蛋鸡养殖企业现状,对鸡蛋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环境、品种、饲料、饮水以及收集、贮存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从源头上控制鸡蛋质量,提高鸡蛋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生产 质量安全 分析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对棉粕营养成分及膨化棉粕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倪海球 李军国 +5 位作者 杨玉娟 于纪宾 马世峰 王昊 张嘉琦 商方方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0-36,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膨化加工对棉粕(Cottonseed meal,CM)的营养物质、游离棉酚含量以及在肉鸡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粕(Extruded Cottonseed meal,ECM)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双螺杆干法挤压膨化机对饲料级CM进行膨化,对比测定CM和ECM的... 试验旨在研究膨化加工对棉粕(Cottonseed meal,CM)的营养物质、游离棉酚含量以及在肉鸡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粕(Extruded Cottonseed meal,ECM)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双螺杆干法挤压膨化机对饲料级CM进行膨化,对比测定CM和ECM的营养成分和游离棉酚的含量。其次,以CM和ECM为主要试验材料,选取960只21日龄AA肉鸡为试验动物,按体重一致的原则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处理1饲喂添加6%CM饲粮,处理2、3、4、5、6分别饲喂添加6%、9%、12%、15%、18%的ECM的饲粮,各组饲粮中粗蛋白质和代谢能等营养水平均调配均衡,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棉粕经过挤压膨化后粗脂肪极显著降低(P<0.01);棉粕膨化后游离棉酚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从1745.05 mg/kg降低到385.94 mg/kg,降低率高达77.88%;同时,干法挤压膨化导致棉粕蛋白溶解度极显著降低(P<0.01)。当ECM和CM添加量均为6%时,6%ECM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末均重(FBW)、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均大于6%CM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胸肌率、腿肌率和肝/体比均低于6%CM组(P>0.05);随着膨化棉粕添加量的增加,屠宰率先升高后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腿肌率逐渐升高;血清生化指标方面,随着膨化棉粕添加量的增加到15%时,尿素氮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干法挤压膨化加工能显著降低游离棉酚的含量,在肉鸡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膨化棉粕与添加等量的棉粕相比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棉粕 肉鸡 生长性能 游离棉酚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安全管理法规及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薛敏 秦玉昌 +1 位作者 曾虹 李军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8,共8页
所谓饲料安全,通常是指饲料产品(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使用时,不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而且在动物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不会通过动物消费饲料转移至食品中,导致危害... 所谓饲料安全,通常是指饲料产品(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使用时,不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而且在动物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不会通过动物消费饲料转移至食品中,导致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饲料安全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由饲料的安全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所以食品安全问题已是全球各国政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饲料安全就是食品安全",为此世界各国都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政府对饲料质量安全非常重视,相继出台诸多的与饲料安全相关的法规。本文我们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国家水产饲料安全评价基地的薛敏博士以《饲料安全管理法规及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为题介绍我国关于饲料安全的法规与标准,解读了这些法规和标准在饲料管理和生产中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程,同时也介绍了欧盟、美国和一些国际组织关于饲料安全方面的规定,特别比较了我国与其它一些国家的标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相信一定会给业界人士以启迪。提高饲料安全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坚决贯彻执行现有的法律和标准,继续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安全性 管理法规 风险管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动物性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 动物产品 有毒有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豆基发酵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鸿儒 谢晋 +2 位作者 韩迪 连家威 王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8-313,共6页
新型豆基发酵奶作为一种新型营养健康食品,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新型豆基发酵奶产品较少,并且在风味、发酵工艺等方面还存在某些欠缺。结合国内外新型豆基发酵奶的最新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去除豆腥味、发酵菌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新型豆基发酵奶作为一种新型营养健康食品,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新型豆基发酵奶产品较少,并且在风味、发酵工艺等方面还存在某些欠缺。结合国内外新型豆基发酵奶的最新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去除豆腥味、发酵菌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新型豆基发酵奶提高免疫力、抗癌、降低胆固醇等生理功能,对其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豆基发酵奶 豆腥味 发酵菌种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十三五”展望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雪 刘家轩 郭燕枝 《农业展望》 2016年第1期53-56,77,共5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历史使命赋予了农业科技创新更高的要求。在阐述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及特性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及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历史使命赋予了农业科技创新更高的要求。在阐述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及特性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及农业科技创新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加快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一些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问题 发展思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