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产多抗弱筋小麦新品系扬18465标记辅助育种途径分析
1
作者
万文涛
赵仁慧
+10 位作者
陈甜甜
王玲
汪尊杰
张晓
朱冬梅
张晓祥
张伯桥
吴宏亚
张勇
高德荣
别同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区。由于该麦区小麦生长中后期多雨潮湿,赤霉病和白粉病重发、频发,赤霉病还导致籽粒DON毒素增加,冷冬年份苗期易发生黄花叶病,给粮食和食品安全带来双重挑战。扬麦15是21世纪初育成的高产弱...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区。由于该麦区小麦生长中后期多雨潮湿,赤霉病和白粉病重发、频发,赤霉病还导致籽粒DON毒素增加,冷冬年份苗期易发生黄花叶病,给粮食和食品安全带来双重挑战。扬麦15是21世纪初育成的高产弱筋小麦品种,但综合抗病性较弱。为保持扬麦15弱筋品质并提高抗性,本课题组以扬麦15为轮回亲本,以兼抗白粉病、黄花叶病的软质小麦种质92R137和中抗赤霉病的高产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为供体亲本,构建回交聚合群体;低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黄花叶病主效位点QYm.nau-2D进行基因聚合,高世代进行赤霉病抗性、品质和产量鉴定,最终育成兼抗赤霉病、白粉病和黄花叶病的高产弱筋小麦新品系扬18465,并进入长江中下游小麦国家区试。扬18465所采用的回交、聚合抗性基因的育种路线可为同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赤霉病
白粉病
黄花叶病
弱筋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子标记结合表型鉴定选育兼抗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38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仁慧
陈甜甜
+7 位作者
王玲
朱冬梅
汪尊杰
张勇
张伯桥
高德荣
吴宏亚
别同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7-414,共8页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是该麦区主要病害,当前弱筋小麦主导品种综合抗性较弱,影响其生产安全。为培育多抗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以高产中筋小麦品种扬麦16为轮回亲本,以兼抗白粉病、条锈病的...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是该麦区主要病害,当前弱筋小麦主导品种综合抗性较弱,影响其生产安全。为培育多抗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以高产中筋小麦品种扬麦16为轮回亲本,以兼抗白粉病、条锈病的软质小麦92R137为供体亲本,构建了BC_(1)群体,利用分子标记在BC_(1)F_(2)代基础农艺性状较优良的株行中筛选抗白粉病基因Pm21、抗条锈病基因Yr26和软质麦相关基因Pinb-D1a均纯合的单株,并鉴定BC_(1)F_(6)代对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同时检测籽粒硬度、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重要品质指标以及小区产量,最终育成高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和高抗条锈病的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38,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病
白粉病
条锈病
弱筋小麦
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多抗弱筋小麦新品系扬18465标记辅助育种途径分析
1
作者
万文涛
赵仁慧
陈甜甜
王玲
汪尊杰
张晓
朱冬梅
张晓祥
张伯桥
吴宏亚
张勇
高德荣
别同德
机构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2065)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专项[SJ(21)102,SJ(22)114]
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优秀博士项目。
文摘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区。由于该麦区小麦生长中后期多雨潮湿,赤霉病和白粉病重发、频发,赤霉病还导致籽粒DON毒素增加,冷冬年份苗期易发生黄花叶病,给粮食和食品安全带来双重挑战。扬麦15是21世纪初育成的高产弱筋小麦品种,但综合抗病性较弱。为保持扬麦15弱筋品质并提高抗性,本课题组以扬麦15为轮回亲本,以兼抗白粉病、黄花叶病的软质小麦种质92R137和中抗赤霉病的高产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为供体亲本,构建回交聚合群体;低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黄花叶病主效位点QYm.nau-2D进行基因聚合,高世代进行赤霉病抗性、品质和产量鉴定,最终育成兼抗赤霉病、白粉病和黄花叶病的高产弱筋小麦新品系扬18465,并进入长江中下游小麦国家区试。扬18465所采用的回交、聚合抗性基因的育种路线可为同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赤霉病
白粉病
黄花叶病
弱筋小麦
Keywords
Molecular marker
Fusarium head blight
Powdery mildew
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
Weak-glute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0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子标记结合表型鉴定选育兼抗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38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仁慧
陈甜甜
王玲
朱冬梅
汪尊杰
张勇
张伯桥
高德荣
吴宏亚
别同德
机构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7-41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1601)
江苏省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20)2001]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专项[SJ(21)102]。
文摘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是该麦区主要病害,当前弱筋小麦主导品种综合抗性较弱,影响其生产安全。为培育多抗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以高产中筋小麦品种扬麦16为轮回亲本,以兼抗白粉病、条锈病的软质小麦92R137为供体亲本,构建了BC_(1)群体,利用分子标记在BC_(1)F_(2)代基础农艺性状较优良的株行中筛选抗白粉病基因Pm21、抗条锈病基因Yr26和软质麦相关基因Pinb-D1a均纯合的单株,并鉴定BC_(1)F_(6)代对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同时检测籽粒硬度、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重要品质指标以及小区产量,最终育成高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和高抗条锈病的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38,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赤霉病
白粉病
条锈病
弱筋小麦
标记辅助选择
Keywords
Fusarium head blight
Powdery mildew
Stripe rust
Weak-gluten wheat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0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产多抗弱筋小麦新品系扬18465标记辅助育种途径分析
万文涛
赵仁慧
陈甜甜
王玲
汪尊杰
张晓
朱冬梅
张晓祥
张伯桥
吴宏亚
张勇
高德荣
别同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分子标记结合表型鉴定选育兼抗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38
赵仁慧
陈甜甜
王玲
朱冬梅
汪尊杰
张勇
张伯桥
高德荣
吴宏亚
别同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