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贵州茶园潜在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胡伊然 赵华富 +3 位作者 莫雪 易维洁 刘慧龙 张钦 《耕作与栽培》 2015年第5期54-56,66,共4页
贵州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十分利于茶树的生长,然而降水集中、茶园坡度较大、施肥不当等因素让贵州茶园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针对贵州茶园现状,浅析了造成茶园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茶园 农业面源污染 氮、磷流失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旱地绿肥菜豆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于恩江 张钦 +4 位作者 张爱华 崔宏浩 陈正刚 林海波 朱青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6,共4页
以87份菜豆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各品种农艺性状进行观测,从基本性状信息统计、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种质资源进行筛选评价。通过基本农艺性状统计发现,小区株高变异系数最大(为0.68),生育期变异最小(为0.007)。基... 以87份菜豆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各品种农艺性状进行观测,从基本性状信息统计、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种质资源进行筛选评价。通过基本农艺性状统计发现,小区株高变异系数最大(为0.68),生育期变异最小(为0.007)。基于主成分分析发现排在前5位的菜豆品种为中品F 030、中品F 017、中品F 078、中品F 006和中品F 029。运用聚类分析可将87份菜豆品种分为5类:第1类包括20份材料,第2类包括13份材料,第3类包括14份材料,第4类包括21份材料,第5类包括19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田间试验 种质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黄壤坡耕地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白怡婧 李渝 +4 位作者 黄兴成 刘彦伶 张雅蓉 蒋太明 秦松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0,34,共6页
[目的]分析保护性耕作对黄壤坡耕地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为贵州省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西南地区典型黄壤坡耕地设置不施肥+顺坡平作(TR 1)、常规施肥+顺坡平作(TR 2)、优化施肥+顺坡平作(TR 3... [目的]分析保护性耕作对黄壤坡耕地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为贵州省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西南地区典型黄壤坡耕地设置不施肥+顺坡平作(TR 1)、常规施肥+顺坡平作(TR 2)、优化施肥+顺坡平作(TR 3)、优化施肥+横坡垄作(TR 4)、优化施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TR 5)、优化施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等高植物篱(TR 6)共6个不同试验处理的监测小区,于2017-2018年监测了不同处理间作物产量、地表径流量、氮磷流失量、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TR 4,TR 5,TR 6较TR 3的径流量分别减少了59.72%,74.13%和89.18%,氮磷流失总量与径流量趋势相同;②TR 5,TR 6对全量养分含量影响最大,其中全氮比TR 4作高20.00%,23.67%,比TR 3高23.53%,27.31%;③TR 4,TR 5,TR 6处理下的玉米在保持较高产量的同时,作物产量稳定性(SI)和可持续性(SYI)最好;④玉米、油菜产量与全氮、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速效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玉米产量与氮素流失量、磷素流失量、径流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在坡耕地实施保护性耕作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发生,减少氮磷流失,保持土壤养分肥力的同时促进作物高产,并实现稳产及可持续生产,且实施综合保护性耕作的效能大于单项保护性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横坡垄作 径流量 养分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旱地绿肥箭筈豌豆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爱华 张钦 +5 位作者 陈正刚 崔宏浩 林海波 朱青 杨念龙 张箐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67,共5页
以79份箭筈豌豆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各品种农艺性状进行观测、统计分析并进行种质资源筛选评价。结果表明:小区单株分支分蘖数变异系数最高,达75.52%,主要根群分布深度次之,为73.61%,而全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为1.4%;通... 以79份箭筈豌豆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各品种农艺性状进行观测、统计分析并进行种质资源筛选评价。结果表明:小区单株分支分蘖数变异系数最高,达75.52%,主要根群分布深度次之,为73.61%,而全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为1.4%;通过聚类分析法将79种箭筈豌豆品种分为五类:第一类包括34份材料,第二类包括16份材料,第三类包括17份材料,第四类包括4份材料,第五类包括8份材料;基于主成分分析发现,排在前5位的箭筈豌豆品种为品种89、品种51、品种100、品种76、品种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筈豌豆 绿肥 种质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旱地绿肥肥田萝卜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钦 陈正刚 +5 位作者 崔宏浩 林海波 朱青 宋启堃 胡萍 宋兴香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60,共3页
以10份肥田萝卜品种作为材料,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各品种农艺性状的观测,从基本信息统计、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种质资源进行筛选评价。通过基本统计各农艺性状发现,小区鲜草干重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44.1%,生育期和叶长变异最小,变... 以10份肥田萝卜品种作为材料,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各品种农艺性状的观测,从基本信息统计、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种质资源进行筛选评价。通过基本统计各农艺性状发现,小区鲜草干重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44.1%,生育期和叶长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2.1%和2.0%。主成分分析发现,排在前3位的肥田萝卜为438肥田萝卜、447肥田萝卜、445肥田萝卜。运用聚类分析可将10份肥田萝卜品种分为四类:第一类包括1份材料,第二类包括1份材料,第三类包括3份材料,第四类包括5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田萝卜 绿肥 种质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地茶园土壤过酸化潜在风险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5
6
作者 莫雪 胡伊然 +2 位作者 刘慧龙 张钦 易维洁 《耕作与栽培》 2016年第4期56-59,共4页
茶树喜欢酸性土壤,但并非土壤酸性越强,越适宜茶树生长,土壤酸化是我国茶园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为此,分析了茶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阐述了贵州山地茶园土壤过酸化的潜在危险,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关键词 山地茶园 土壤过酸化 危害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玉米地轮(套)作光叶苕子的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钦 陈正刚 +5 位作者 林海波 崔宏浩 朱青 于恩江 胡萍 宋兴香 《耕作与栽培》 2015年第5期58-59,53,共3页
通过多年苕子试验与种植经验,从种子、种植密度、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翻压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适宜贵州地区的玉米地轮(套)作光叶苕子的利用技术模式。
关键词 光叶苕子 轮作 套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茶园土壤氮、磷流失的危害及其防控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伊然 周雪 +3 位作者 莫雪 刘慧龙 易维洁 张钦 《耕作与栽培》 2015年第6期44-46,共3页
为提高贵州茶叶的品质与产量,分析了贵州茶园目前氮、磷流失现状存在的危害性,并从施肥和茶园管理角度提出了防控措施。
关键词 茶园 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9
作者 杨仁德 《现代化农业》 2012年第3期40-42,共3页
通过城镇化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市,从而在减少农村居民的同时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的集约和规模经营,农业才有可能成为现代化产业并解决留守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结合贵州城镇化实... 通过城镇化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市,从而在减少农村居民的同时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的集约和规模经营,农业才有可能成为现代化产业并解决留守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结合贵州城镇化实际,对贵州农民收入现状及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促进贵州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增收 二元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糟沼渣对辣椒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崔宏浩 朱青 +7 位作者 陈正刚 张钦 张爱华 秦松 于恩江 吴兴洪 杨俐苹 杨秀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9-525,共7页
【目的】探明酒糟沼渣(酱香型白酒酒糟生产沼气的副产物)对辣椒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沼渣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黄壤为基础,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在氮磷钾肥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设置对照(CK,不施沼渣)以及5个... 【目的】探明酒糟沼渣(酱香型白酒酒糟生产沼气的副产物)对辣椒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沼渣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黄壤为基础,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在氮磷钾肥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设置对照(CK,不施沼渣)以及5个不同沼渣施用量等共6个处理,进行沼渣对辣椒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沼渣能增加辣椒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当沼渣施用量在11 250~30 000 kg/hm^2时辣椒株高和茎粗增加显著(P<0.05),施用量在15 000~30 000kg/hm^2时叶长增加显著(P<0.05),施用量在30 000 kg/hm^2时叶宽增加显著(P<0.05);施用沼渣能使辣椒产量增产8.43%~34.37%,当沼渣施用量为30 000 kg/hm^2时辣椒产量增加显著(P<0.05);增施沼渣能使大部分处理辣椒Vc和还原糖含量提高,部分处理辣椒硝酸盐含量降低,同时随着沼渣施用量增加辣椒N含量降低,辣椒P含量不变,辣椒K含量受影响但变化无规律。辣椒产量与株高、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辣椒N呈显著负相关;Vc与辣椒K、土壤全K呈显著正相关;硝酸盐与土壤全N、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有效磷、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酒糟沼渣适量施用能增加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在氮磷钾肥常规施用的基础上以酒糟沼渣施用量30 000 kg/hm^2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沼渣 辣椒 茎粗 VC 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米中的痕量钒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玮 范菲菲 +1 位作者 朱大雁 朱淮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71-73,103,共4页
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样品中痕量钒。研究了不同微波消化体系对大米钒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微波消解样品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钒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四段微波消解方式,以HNO3-HCl-H2O2(3∶1∶1)为消解液、EDT... 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样品中痕量钒。研究了不同微波消化体系对大米钒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微波消解样品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钒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四段微波消解方式,以HNO3-HCl-H2O2(3∶1∶1)为消解液、EDTA为基体改进剂,进行钒测定可获得满意的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63μg/L,线性范围0~300μg/L,相关系数R=0.997 8。该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用于大米样中钒的测定,回收率在101.2%~105.8%,标准试样结果平均相对偏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园林下豆科绿肥绛三叶的景观生态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恒 张钦 +5 位作者 姚单君 冉斌 张爱华 王文华 况胜剑 朱青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84-89,共6页
【目的】探明绛三叶(Trifolium incarnatum)在梨园林下养分、固氮、固碳、制氧量等生态功能特征,为其在生态及观光果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观赏性较好的低矮豆科绿肥绛三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播种量林下花朵时空分布特征、花... 【目的】探明绛三叶(Trifolium incarnatum)在梨园林下养分、固氮、固碳、制氧量等生态功能特征,为其在生态及观光果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观赏性较好的低矮豆科绿肥绛三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播种量林下花朵时空分布特征、花朵视觉特性等景观的响应,以及养分、固碳制氧量等生态特征。【结果】绛三叶花期在3月底至4月中下旬,共24~27 d,顶生花序,高33~55 cm,花冠深红色,花序呈圆锥状,花期继续伸长,具小花50~120朵,每朵花序的锥底直径1.1~1.8 cm,圆锥母线长2.8~6.7 cm,单朵花序面积4.71~18.93 cm^(2),单株花序数平均约4个,单位面积花序数320~544个/m^(2),单位花序总面积108.02~686.68 m^(2)/667m^(2),鲜草产量244~1163 kg/667m^(2),总养分积累量4.06~18.45 kg/667m^(2),可固定氮素3~12 kg/667m^(2),固碳量84~398 kg/667m^(2),制氧量61~293 kg/667m^(2)。绛三叶的播种量与花序的数量、总面积等景观效应,总养分积累、固碳制氧量等生态效应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单位面积花序数量y=-43.048x^(2)+146.78x+328.84(R^(2)=0.5163),单位总花序面积y=-31.315x^(2)+32.806x+397.29(R^(2)=0.7317),鲜草产量y=-67.84x^(2)+149.8x+597.5(0.705),总养分y=-0.480x^(2)-0.431x+12.43(R^(2)=0.707)。【结论】观赏功能及绿肥功能运筹平衡的绛三叶利用模式中,播种量0.52~1 kg/667m^(2)的绛三叶花序总面积大,播种量1.7~2 kg/667m^(2)的绛三叶花序数量多,播种量1.1~1.5 kg/667m^(2)的绛三叶鲜草产量高,观赏功能及绿肥功能平衡可在播种量1~1.2 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 绛三叶 绿肥 景观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耕层的土壤团聚体特征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钦 于恩江 +5 位作者 林海波 张爱华 陈正刚 朱青 曹卫东 朱大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8-153,共6页
【目的】为探明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方法】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肥田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蓝花苕子(Vicia cracca L.)、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var.)为对象,研究连续种... 【目的】为探明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方法】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肥田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蓝花苕子(Vicia cracca L.)、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var.)为对象,研究连续种植不同绿肥对耕层土壤团聚体组成、直径的影响。【结果】连续种植光叶苕子主要提高> 5 mm粒径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2~0. 2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肥田萝卜主要提高5~2 mm粒径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 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蓝花苕子和毛叶苕子主要提高2~0. 25 mm粒径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 5 mm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增加有利于水稳性大团聚体的积累,其中肥田萝卜的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最高。连续种植肥田萝卜、毛叶苕子有利于耕层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的提升,而光叶苕子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直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越高,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越大,土壤结构的团聚度越高。【结论】连续种植绿肥能够提高不同粒径土壤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大聚体(> 0. 25 mm)的形成,对土壤团聚体直径的影响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绿肥 组成 直径 耕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可蚀性特征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钦 于恩江 +5 位作者 林海波 张爱华 陈正刚 朱青 曹卫东 姚单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6,共8页
为探讨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肥田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蓝花苕子(Vicia cracca L.)、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下的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 为探讨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肥田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蓝花苕子(Vicia cracca L.)、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下的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及可蚀性特征。结果表明:连续种植绿肥能够提高不同粒径土壤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肥田萝卜主要提高>2 mm粒径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毛叶苕子、蓝花苕子主要提高0.25~2 mm粒径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蓝花苕子主要提高了0.25~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并且,连续种植绿肥有利于形成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5 mm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增加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积累的影响较为突出,其中,毛叶苕子的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最高。另外,连续种植肥田萝卜、毛叶苕子有利于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的提升。同时,连续种植绿肥较清耕显著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29%~38.17%,土壤团聚体破坏率表现为毛叶苕子<肥田萝卜<蓝花苕子<箭筈豌豆。除此之外,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可侵蚀因子(K)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肥田萝卜<毛叶苕子<箭筈豌豆<蓝花苕子,虽然土壤可侵蚀因子(K)与绿肥作物品种间的规律不显著,但是其与土壤团聚体的关系很密切,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越高,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越大,可蚀性K值越低,团聚体破坏率越低,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抗侵蚀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绿肥 稳定性 可侵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对白菜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方伟 崔宏浩 +8 位作者 王文华 朱青 陈正刚 张钦 张爱华 姚单君 况胜剑 杨俐苹 杨秀海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3-100,共8页
为了对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T1(CK,不施氮肥)、T2(化肥全量)、T3(沼液+化肥全量)、T4(沼液+减氮20%)、T5(沼液+减氮40%)、T6(沼液+减氮60%)6种处理,化肥全量为N 225 kg/hm^2+P2O5135 kg/hm^2+K2O 1... 为了对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T1(CK,不施氮肥)、T2(化肥全量)、T3(沼液+化肥全量)、T4(沼液+减氮20%)、T5(沼液+减氮40%)、T6(沼液+减氮60%)6种处理,化肥全量为N 225 kg/hm^2+P2O5135 kg/hm^2+K2O 120 kg/hm^2,沼液用量为800 L/hm^2,探讨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T2—T6)对白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处理(T1)相比,施用氮肥和沼液能够促进白菜生长,显著增加白菜产量58.6%~177.1%;改善白菜品质包括维生素C、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与化肥全量处理(T2)相比,沼液+化肥全量处理(T3)白菜产量显著增加26.6%,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7.57%、6.35%,还原糖、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36.45%、17.39%,白菜单株氮、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20.31%和32.89%,增加氮肥利用效率,说明酒糟沼液对白菜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有较大影响。与化肥全量处理(T2)相比,增施沼液并分别减氮20%、40%处理(T4、T5)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且氮肥利用效率较优;T6处理产量显著下降。因此,为防止过量施氮导致环境污染风险提高的情况发生,在白菜生产中增施酒糟沼液可减施氮肥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沼液 化肥 白菜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的土壤团聚体空间分布及稳定性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钦 于恩江 +6 位作者 林海波 张爱华 陈正刚 朱青 曹卫东 姚单君 魏全全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08-1717,共10页
为探讨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肥田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蓝花苕子(Vicia cracca L.)、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var.)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种植不同绿肥... 为探讨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肥田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蓝花苕子(Vicia cracca L.)、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var.)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下的土壤团聚体组成、空间分布及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连续种植绿肥能够提高0~40cm土层不同粒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不同绿肥作物显著提高的土壤团聚体在粒径大小及空间分布上不相同。并且连续种植绿肥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大聚体(>0.25 mm)的形成,>5 mm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增加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积累的影响较为突出,其中肥田萝卜的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最高。另外,连续种植绿肥还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的土壤团聚体破坏率(9.24%~38.19%),土壤团聚体破坏率表现为毛叶苕子<肥田萝卜<蓝花苕子<箭筈豌豆<光叶苕子,而对土壤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表现不同,肥田萝卜、毛叶苕子有利于0~20 cm土壤平均重量直径的提升,蓝花苕子、肥田萝卜对20~40 cm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有显著的提高,肥田萝卜对土壤平均重量直径的促进作用在空间上更深,而光叶苕子降低了土壤平均重量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绿肥 组成 分布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叶苕子与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7
作者 陈正刚 崔宏浩 +4 位作者 张钦 李剑 朱青 张箐 赵崇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1-416,496,共7页
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设不施肥、100%化肥、绿肥+100%化肥、绿肥+85%化肥、绿肥+70%化肥、绿肥+55%化肥6个处理),研究光叶苕子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玉米产量、养分利用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苕子与化肥减量配施可提高玉... 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设不施肥、100%化肥、绿肥+100%化肥、绿肥+85%化肥、绿肥+70%化肥、绿肥+55%化肥6个处理),研究光叶苕子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玉米产量、养分利用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苕子与化肥减量配施可提高玉米产量、养分利用率和农学效益。在翻压15 t/hm2光叶苕子鲜草条件下,减少化肥用量45%,玉米产量也能达到当地常规产量水平,减少化肥用量15%~30%,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幅达13.52%~25.70%,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分别提高11.1%、6.9%、5.4%,氮钾农学效益提高7.3 kg/kg,磷农学效益提高10.9 kg/kg,养分利用率和农学效益以化肥减量15%为最佳;连续3年翻压光叶苕子并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保持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容重;翻压光叶苕子15 t/hm2的条件下,化肥用量最多可减少45%,但要提高玉米产量,化肥减量水平以15%~30%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化肥减量 玉米 养分利用率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压绿肥对土壤微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况胜剑 王文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64-67,共4页
绿肥是国内农作物种植制度中重要的轮作倒茬作物,也是养分较为全面的优质生物肥源之一,施用绿肥可改变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状,并对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土壤微生物性状作为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对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绿肥是国内农作物种植制度中重要的轮作倒茬作物,也是养分较为全面的优质生物肥源之一,施用绿肥可改变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状,并对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土壤微生物性状作为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对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绿肥有效利用及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从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和酶活性等方面对翻压绿肥对土壤微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黄壤旱地及水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安世花 罗安焕 +5 位作者 王小利 夏东 王兴凯 段建军 张雅蓉 蒋太明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80,共8页
为揭示长期施肥条件下黄壤旱地、水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长期定位施肥、集旱地水田为一体的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为依托,采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研究长期不施肥(CK... 为揭示长期施肥条件下黄壤旱地、水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长期定位施肥、集旱地水田为一体的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为依托,采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研究长期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低量有机无机肥配施(0.5MNPK)、高量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对旱地、水田SMBC、SMBN的影响,探讨黄壤合理利用的培肥措施。结果表明,与CK相比,旱地、水田土壤SMBC含量分别以MNPK、M处理的提高效果最好。相同施肥条件下,水田的SMBC含量是旱地的2.5~3.7倍。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均能使SMBN含量增加,且均以M处理的提高效果最好。旱地、水田M处理的SMBN含量分别为72.97、152.54mg/kg。相同施肥条件下,水田的SMBN含量均比旱地高,且是旱地的2.0~4.7倍。不同施肥处理下,旱地、水田的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均以MNPK处理最高,旱地、水田的微生物熵(qMB)分别介于0.52%~0.94%、1.87%~2.49%,旱地、水田的SMBN/TN值分别介于0.59%~2.75%、2.71%~5.61%,旱地、水田的SMBC/SMBN值分别介于4.27~9.26、5.79~7.37。综上,M和MNPK处理是旱地、水田有效培肥措施。相同施肥条件下,水田的SMBC、SMBN、SOC、TN含量及qMB、SMBN/TN值均高于旱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旱地 水田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青秸翻压对玉米产量与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钦 陈正刚 +4 位作者 崔宏浩 朱青 宋启堃 胡萍 宋兴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2-636,共5页
为探索利用蚕豆青秸提高玉米养分利用效益的最佳秸秆翻压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蚕豆青秸作绿肥翻压对土壤养分、化肥利用率、农学效益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探索最佳蚕豆秸秆翻压量。结果表明:蚕豆秸秆翻压量与玉米籽粒产量呈显著一元二次线... 为探索利用蚕豆青秸提高玉米养分利用效益的最佳秸秆翻压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蚕豆青秸作绿肥翻压对土壤养分、化肥利用率、农学效益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探索最佳蚕豆秸秆翻压量。结果表明:蚕豆秸秆翻压量与玉米籽粒产量呈显著一元二次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0138x2+98.232x+8149.5,相关系数r2=0.9035。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玉米籽粒产量增加17.14%-21.94%,氮肥利用率提高9.5%-10.9%,P2O5利用率提高6.5%-9.2%,K2O利用率提高4.7%-16.1%,农学效益提高118.61%-143.70%;3年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24-7.86 g/kg,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6%-19.33%,土壤速效磷(P)含量增加6.8%-23.81%,速效钾(K)含量增加4.57%-10%。蚕豆秸秆翻压量15 000-22 500 kg/hm2最佳,可以减少20%的化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养分利用 秸秆翻压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