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分类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丹阳 沈瑾 +4 位作者 孙洁 刘清 刘丽 赵靓 程勤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57-263,共7页
为了建立农产品加工与储藏技术领域完备的学科体系与标准化体系,进而全面有序地促进其领域技术进步,促进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发展战略制定、技术集成与应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乃至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应用... 为了建立农产品加工与储藏技术领域完备的学科体系与标准化体系,进而全面有序地促进其领域技术进步,促进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发展战略制定、技术集成与应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乃至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应用技术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该研究立足当代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的广义范畴,在遵循现实性、层次性、稳定性、开放性等系统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内涵和技术分类方法的分析研究,应用可以反映工程技术专业序列、技术功能、技术实现手段、技术表现形式等属性的4层次线分类方法,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进行了整体分类。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整体内涵,揭示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及学科发展均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加工 储藏 工程技术 分类 系统 产地加工与储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值水产品及加工副产物高值化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夏虹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32期65-67,共3页
低值水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是全国水产品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因其产量较大,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广阔。该文从鱼油、鱼糜制品、胶原蛋白、钙制品、海鲜调味品、生物医药及制品、休闲食品等方面,... 低值水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是全国水产品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因其产量较大,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广阔。该文从鱼油、鱼糜制品、胶原蛋白、钙制品、海鲜调味品、生物医药及制品、休闲食品等方面,综合论述了低值水产品及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值水产品 加工副产物 高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延云 《农产品加工》 2005年第6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 生物工程技术 酒精糟液 生物蛋白饲料 啤酒糟 棉饼生物脱毒技术 畜禽微生态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增速平稳 后续动力充足——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评析
4
作者 张兆新 曹慧 +3 位作者 修俊强 石汝娟 冯伟 叶维武 《农产品加工》 2014年第9期7-8,共2页
监测分析是把量一个行业发展现状的客观反映,做好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掌握情况,为制定相应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 监测分析是把量一个行业发展现状的客观反映,做好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掌握情况,为制定相应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也无论是哪一种农产品,如果没有加工环节的引领和带动,要想大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为了从根本上保障农业的产业安全,顺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本刊特汇总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监测分析报告系列,旨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乘势而上、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工业发展 监测分析 农业转型 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建设 可持续发展 传统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技术集成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孙静 冯伟 +2 位作者 程勤阳 沈瑾 卢凤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34-340,共7页
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技术集成创新活动,能有效解决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功能不全、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差等一系列问题,提高市场现代化水平。为了开展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技术集成工作,该文以工程建设为目标,研究了农产品产地批... 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技术集成创新活动,能有效解决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功能不全、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差等一系列问题,提高市场现代化水平。为了开展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技术集成工作,该文以工程建设为目标,研究了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技术集成的思路与流程,建立了一套包含技术分类、技术评价和集成方案构建3个步骤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工程技术集成流程。提出了以市场本身作为主体,实现批发市场完整功能作为基本依据的工程技术分类方法。以工程建设为导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比较矩阵及MATLAB 7.6软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办法确定集成技术评价等级标准,并以海南田头市场贮冰功能模块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建立了包括5个层次、8类设施装备的技术分类体系,建立了包括3个层次,15个指标的海南田头市场贮冰工程技术集成评价指标体系。最终构建了包括3个等级、12个方案的海南田头市场贮冰功能模块的技术集成方案可行集。海南田头市场贮冰功能模块的高、中、低等级技术集成方案分别有1个、7个和4个。高等级技术集成方案是装配式库房+超声波加湿器/高压雾化装备+氨制冷设备,得分为3.953。研究结果为海南田头市场工程技术集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工程技术 集成 产地批发市场 技术集成 方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自动大蒜栽植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丹阳 钱彬彬 +3 位作者 胡旭 李孟洵 袁敬川 高红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6-572,共7页
目前我国大蒜机械化种植发展缓慢,大蒜种植大部分为人工栽植,为了提高大蒜种植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结合我国大蒜栽植的农艺要求,以及大蒜机械化种植的必要性,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半自动大蒜栽植机。重点阐述了该大蒜栽植机的主体... 目前我国大蒜机械化种植发展缓慢,大蒜种植大部分为人工栽植,为了提高大蒜种植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结合我国大蒜栽植的农艺要求,以及大蒜机械化种植的必要性,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半自动大蒜栽植机。重点阐述了该大蒜栽植机的主体结构与整机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核心部件的设计过程,并针对栽植机关键机构的结构及其原理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结合大蒜实际栽植的农艺要求,采用虚拟设计及试验样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Solidworks软件进行了整机的模拟仿真,利用Adams软件实现了关键机构动力学动力分析,并通过样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半自动大蒜栽植机分别实现了蒜盘供蒜、机械臂针插式取蒜、动力分配及双动力协调运行等较好的验证结果和较为理想的试验参数,设计与试验研究结果为研究同类及全自动大蒜栽植机械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数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播种机 针插套筒 Solidworks模拟分析 Adams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趋稳别具特色 重视现实力推发展——上半年我国食用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
7
作者 蔡学斌 孙洁 +12 位作者 冯伟 石汝娟 杨琴 叶维武 乔晓玲 李家鹏 张德权 高观 马美湖 邱宁 李海燕 刘朋飞 谭智心 《农产品加工》 2014年第9期11-12,共2页
今年上半年,我国食用畜产品加工业整体运行形势稳中趋缓。生猪供应充足,牛羊肉供不应求,禽肉价格小幅上涨,乳制品加工业投资吸引力上升,液体蛋市场份额明显增加。屠宰行业集中度低、禽肉销售依然不畅、乳制品过度包装等突出问题需... 今年上半年,我国食用畜产品加工业整体运行形势稳中趋缓。生猪供应充足,牛羊肉供不应求,禽肉价格小幅上涨,乳制品加工业投资吸引力上升,液体蛋市场份额明显增加。屠宰行业集中度低、禽肉销售依然不畅、乳制品过度包装等突出问题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产品加工业 监测分析 食用 运行 供不应求 市场份额 屠宰行业 过度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浆果类果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霍颖 《农业工程技术》 2017年第14期64-66,共3页
浆果是由子房或联合其他花器发育成柔软多汁的肉质果。在浆果类果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那些无法食用的根部、茎部、枝叶、皮、渣等资源及残次品果实等都给加工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该文简要介绍了浆果类果品加工副产物资源与分类、... 浆果是由子房或联合其他花器发育成柔软多汁的肉质果。在浆果类果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那些无法食用的根部、茎部、枝叶、皮、渣等资源及残次品果实等都给加工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该文简要介绍了浆果类果品加工副产物资源与分类、浆果类果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现状与研究进展,分析了浆果类果品加工副产物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果农及加工商经济效益做出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果 果品加工 副产物 综合利用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收缩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娄正 刘清 +2 位作者 师建芳 赵玉强 高振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41-246,共6页
将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应用于红枣的干燥,研究了其在不同干燥风温(55、60、65和70℃)和风速(6、9、12和15 m/s)下的收缩特性、考虑收缩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以及收缩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燥风温和风速的升高,红枣的体积相对收缩... 将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应用于红枣的干燥,研究了其在不同干燥风温(55、60、65和70℃)和风速(6、9、12和15 m/s)下的收缩特性、考虑收缩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以及收缩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燥风温和风速的升高,红枣的体积相对收缩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考虑收缩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干燥风温和风速的升高而增大,且随着干基含水率的降低先增大后减小;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出红枣收缩活化能为12.81 k J/mol。该研究为红枣干燥后体积的留存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干燥 收缩 气体射流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反萃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高亚辉 陈复生 +1 位作者 赵俊廷 王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6-211,共6页
该文通过系统地研究影响总传质系数的各个主要因素(水相pH值、离子强度,初始有机相中蛋白质浓度、振荡速度和反萃取温度),探讨了以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反萃取大豆蛋白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反萃取过程中... 该文通过系统地研究影响总传质系数的各个主要因素(水相pH值、离子强度,初始有机相中蛋白质浓度、振荡速度和反萃取温度),探讨了以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反萃取大豆蛋白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反萃取过程中总传质系数,随着反萃取水相的p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振荡速度和初始有机相中蛋白质浓度的增大而几乎不变。说明在反萃取过程中,大豆蛋白在有机相和水相两相内的扩散阻力可以忽略,界面阻力是传质过程中的主要阻力。由此推断出大豆蛋白的反萃取过程属于界面控制类型,"满胶束"在界面上的聚结过程是反萃取的速率控制步骤。通过研究,深入了解了大豆蛋白反萃取过程的机理,可有效地控制和强化萃取过程,提高萃取率,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反萃取 大豆蛋白 动力学 聚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太阳能集热厢式干燥房的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瑜 王海 +2 位作者 张慧媛 郭雪霞 苏海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72-276,共5页
为解决常规干燥方式干燥效率不高、产品品质差等问题,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产品的卫生质量,以太阳能为热源,根据农产品的干燥特性和热风干燥机理设计制造了生产用高效太阳能集热厢式干燥房。该新型太阳能干燥房采用厢式结构设计,引入强... 为解决常规干燥方式干燥效率不高、产品品质差等问题,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产品的卫生质量,以太阳能为热源,根据农产品的干燥特性和热风干燥机理设计制造了生产用高效太阳能集热厢式干燥房。该新型太阳能干燥房采用厢式结构设计,引入强制-自然匀风排风技术和折返式双换热技术,研究表明太阳能干燥房中的日最高温升为12.5℃,日平均温升可达6.6℃,内部温度均匀,葡萄干燥时间可缩短至20d,葡萄干绿级品率较传统干制方法提高了48.43%,适用于果蔬、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干燥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干燥 太阳能干燥装置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对提高发酵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中义 郭炎强 +2 位作者 刘晓军 刘萍 孙君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0-134,共5页
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T2-6发酵添加亚油酸(LA)的脱脂牛乳,转化LA生成共轭亚油酸(CLA),以期提高发酵牛乳中的CLA含量。结果表明:LA诱导可提高发酵牛乳中的CLA产量,发酵温度37℃,CLA生成量和LA转化率为最高。加入葡萄... 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T2-6发酵添加亚油酸(LA)的脱脂牛乳,转化LA生成共轭亚油酸(CLA),以期提高发酵牛乳中的CLA含量。结果表明:LA诱导可提高发酵牛乳中的CLA产量,发酵温度37℃,CLA生成量和LA转化率为最高。加入葡萄糖、酪蛋白酶水解物,有助于植物乳杆菌LT2-6的生长和提高CLA的生成量。添加0.075%的LA,发酵24h,43%的LA转化为CLA,发酵后牛乳中的CLA含量达到320μg/mL,为普通发酵牛乳的5~6倍。经脂肪酸萃取和甲酯化,气相色谱检测显示生成的CLA主要为:cis-9,trans-11-C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亚油酸 共轭亚油酸 脱脂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五省农户储藏小麦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耀华 陈康乐 +3 位作者 刘聪 汪峰 沈瑾 张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为了解西北5省农户储藏小麦情况,对小麦品种、储麦数量、储麦装置、进仓处理方式及储藏过程质量损失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小麦种植的品种、规模及自留储藏情况不同;各地的储麦装置差别不大;小麦使用农药情况与... 为了解西北5省农户储藏小麦情况,对小麦品种、储麦数量、储麦装置、进仓处理方式及储藏过程质量损失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小麦种植的品种、规模及自留储藏情况不同;各地的储麦装置差别不大;小麦使用农药情况与地区分布及小麦是否自留储藏有关;各地对小麦进仓之前的处理状况都是自然晾晒,进仓之后的防鼠与防虫情况有所差异;由于地区不同和储藏时间不同,小麦质量损失情况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西北5省农户储藏小麦的水平不高,质量与品质损失较严重,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储藏 小麦 储藏损失 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燃料脉动燃烧器的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向衡 朱明 +3 位作者 刘相东 谢奇珍 师建芳 刘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2-205,209,共5页
将自激脉动燃烧技术应用于生物质燃烧,既能够提高生物质的燃烧效率,又能减少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针对生物质燃料与脉动燃烧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有关生物质燃料脉动燃烧器设计的理论研究,分别对外形尺寸、炉膛结构、进料装置、炉箅子、... 将自激脉动燃烧技术应用于生物质燃烧,既能够提高生物质的燃烧效率,又能减少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针对生物质燃料与脉动燃烧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有关生物质燃料脉动燃烧器设计的理论研究,分别对外形尺寸、炉膛结构、进料装置、炉箅子、清灰以及除渣装置等进行分析与设计。实验证明,所设计的燃烧器能够稳定与持续燃烧,炉膛温度保持在800~1 000℃之间,避免了高温结团和结渣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燃烧器 生物质 脉动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趋势保持平稳 加快发展仍需努力——上半年我国果蔬茶加工行业监测分析
15
作者 廖小军 王永涛 +11 位作者 赵晓燕 蒲彪 毕金峰 周林燕 孙静 杨琴 江用文 陈君琛 超军文 卢昆 邵云龙 孙昊 《农产品加工》 2014年第9期13-14,共2页
今年上半年,我国果蔬茶加工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加工企业数量保持稳定,产值平稳上升。下一步要继续加强科技攻关,推进技术和装备升级,调整产品多元化结构,加大对果蔬茶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发力度,促进果蔬茶加工行业健... 今年上半年,我国果蔬茶加工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加工企业数量保持稳定,产值平稳上升。下一步要继续加强科技攻关,推进技术和装备升级,调整产品多元化结构,加大对果蔬茶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发力度,促进果蔬茶加工行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行业 果蔬 监测分析 运行 产品多元化 企业数量 科技攻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分段式变温热风干燥特性及干燥品质 被引量:73
16
作者 吴中华 李文丽 +2 位作者 赵丽娟 师建芳 刘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7-293,共7页
为了提高枸杞干燥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和降低能耗,该文对枸杞分段式变温热风干燥加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恒温恒湿干燥条件下,随热风温度升高,枸杞干燥时间缩短,但枸杞多糖、色泽、复水率等干燥品质变差;采用阶段变温干燥方式可... 为了提高枸杞干燥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和降低能耗,该文对枸杞分段式变温热风干燥加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恒温恒湿干燥条件下,随热风温度升高,枸杞干燥时间缩短,但枸杞多糖、色泽、复水率等干燥品质变差;采用阶段变温干燥方式可较好地缩短干燥时间,同时防止干燥品质变差。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分段变温干燥工艺条件为40℃(6 h)-50℃(6 h)-60℃,干燥湿度40%,料层厚度3层(单层8 mm),在此条件下,枸杞干制品营养色泽俱佳,复水性良好。另外,碱液(3%Na CO3溶液)浸泡预处理可提高枸杞干燥速率、保留其鲜红色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干燥 温度 湿度 品质控制 枸杞 烘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马铃薯丁薄层热风干燥特性 被引量:51
17
作者 尹慧敏 聂宇燕 +4 位作者 沈瑾 吴文福 窦建鹏 成荣敏 陈俊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52-258,共7页
为了实现马铃薯的规模化热风干燥,提高脱水制品的品质、降低生产能耗和成本,该文以薄层干燥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鲜切马铃薯丁在不同热风温度(40、50、60、70、80、90℃)、风速(0.5、1.0、1.5、2.5、3.5 m/s)和切丁长度(2.5、5、10、1... 为了实现马铃薯的规模化热风干燥,提高脱水制品的品质、降低生产能耗和成本,该文以薄层干燥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鲜切马铃薯丁在不同热风温度(40、50、60、70、80、90℃)、风速(0.5、1.0、1.5、2.5、3.5 m/s)和切丁长度(2.5、5、10、15 mm)条件下的干燥曲线、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和干燥活化能。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了干燥曲线,并建立了风温、风速和切丁长度与模型参数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鲜切马铃薯丁的热风干燥过程服从Weibull分布函数(R2=0.991~0.999),是典型的降速干燥过程,模型的尺度参数与热风温度、风速和切丁长度有关;模型的形状参数与风速和切丁长度有关,而温度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水分有效平均扩散系数在1.859~12.509×10-9 m2/s之间,与热风温度和风速显著相关(P〈0.05),而物料切丁长度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几何尺寸值与干燥物料的切丁长度和风速有关;马铃薯丁热风干燥的活化能为19.107 k J/mol。该研究可为马铃薯热风干燥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模型 温度 薄层热风干燥 马铃薯 Weibull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干燥方法提高干制枸杞品质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海 高月 +6 位作者 王颉 姚思远 王伟华 冉国伟 刘瑜 郭雪霞 张慧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71-276,共6页
为缩短鲜枸杞的干制时间,获得高品质的干制枸杞,该文通过比较自然晾晒、燃煤烘干房以及太阳能干燥设备对枸杞的干燥效率的差异以及测定并分析3种干燥方式获得干果的主要功能性成分(总糖、总黄酮、多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外观品... 为缩短鲜枸杞的干制时间,获得高品质的干制枸杞,该文通过比较自然晾晒、燃煤烘干房以及太阳能干燥设备对枸杞的干燥效率的差异以及测定并分析3种干燥方式获得干果的主要功能性成分(总糖、总黄酮、多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外观品质和出糖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太阳能干燥设备干燥枸杞的时间最少约为26 h,功能性成分总质量分数约71.71 g/(100 g),与其他2种干燥方式相比功能性成分损失降低,干枸杞色泽更接近鲜枸杞的色泽,出糖率约为1.53%,低于其他2种干燥方式。太阳能干燥设备对于枸杞干燥具有显著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品质控制 太阳能 枸杞 功能性成分 出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分解与乳酸菌分步发酵提高秸秆饲料消化率及适口性 被引量:29
19
作者 刘晶晶 刘小平 +3 位作者 师建芳 王小芬 袁旭峰 崔宗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90-299,共10页
以提高秸秆饲料的消化率和适口性为目的,该研究1)以干玉米秸秆为材料,接种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WDC2,进行高温分解发酵;2)以乳酸菌复合系SFC-2为接种物,进行乳酸菌液体发酵;3)将乳酸菌发酵液以质量体积比1∶1比例均匀喷洒到发酵秸秆中... 以提高秸秆饲料的消化率和适口性为目的,该研究1)以干玉米秸秆为材料,接种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WDC2,进行高温分解发酵;2)以乳酸菌复合系SFC-2为接种物,进行乳酸菌液体发酵;3)将乳酸菌发酵液以质量体积比1∶1比例均匀喷洒到发酵秸秆中,制备发酵秸秆饲料。该研究从营养学和分子生态学角度探讨了高温分解与乳酸菌分步发酵提高秸秆饲料消化率和及适口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高温分解发酵,秸秆中微生物多样性丰富,不含致病菌。以南阳黄牛为研究对象,秸秆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3.94%、22.56%和21.12%,采食量提高21.71%;部分分解的秸秆经乳酸菌发酵液吸附后,粗蛋白增加36.17%。秸秆的高温分解发酵与乳酸菌的乳酸发酵相结合的饲料制作工艺,即提高了秸秆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也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发酵 温度 木质纤维素分解 半纤维素 消化率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隧道式热风干燥特性和模型 被引量:32
20
作者 师建芳 吴辉煌 +2 位作者 娄正 吴中华 刘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2-240,共9页
为了研究豇豆干燥特性以缩短干燥时间,该文利用隧道式热风干燥技术探讨了不同干燥风温(60、70和80℃)、风速(0.3、0.4和0.5m/s)和料层厚度(6、18和30mm)对豇豆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豇豆的隧道式热风干燥前期主要是增速干燥阶段,后... 为了研究豇豆干燥特性以缩短干燥时间,该文利用隧道式热风干燥技术探讨了不同干燥风温(60、70和80℃)、风速(0.3、0.4和0.5m/s)和料层厚度(6、18和30mm)对豇豆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豇豆的隧道式热风干燥前期主要是增速干燥阶段,后期主要是降速干燥阶段。提高干燥风温和风速,较少料层厚度均可缩短干燥时间。豇豆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干燥风温和风速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料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出豇豆的干燥活化能为33.9kJ/mol。使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误差平方和SSE对7种常用干燥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age模型的平均R2值最大、平均RMSE值和SSE值最小,分别为0.9988、0.01105和0.00286,是描述豇豆隧道式热风干燥的最优模型。研究结果可以为工程实践中预测豇豆隧道式干燥过程的水分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模型 动力学 豇豆 隧道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