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整理工程对丘陵山区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钟茫 任镇江 +2 位作者 刘涓 黄晶晶 魏朝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1-1276,共6页
通过测定土地整理前后Ⅰ区(由水田改成的旱地)、Ⅱ区(平缓旱地)和Ⅲ区(坡度较大区的旱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计算了比水容量,探讨了水分含量与土壤颗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地整理后,土壤水力参数残余含水量(θr)、饱和含水... 通过测定土地整理前后Ⅰ区(由水田改成的旱地)、Ⅱ区(平缓旱地)和Ⅲ区(坡度较大区的旱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计算了比水容量,探讨了水分含量与土壤颗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地整理后,土壤水力参数残余含水量(θr)、饱和含水量(θs)、进气吸力的倒数(α)、孔隙大小分布指数(n)在不同质地间的大小排序略有差异,表现出θr基本不受地质影响,而θs、α和n则大致符合质地越粗值越大的规律;②土壤比水容量在低土壤水势段较高,随着土壤水势的增加水分含量明显降低直到基本不变;③在低压力段.土壤容重显著影响土壤的持水性,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0.020~0.050 mm沙粒和黏粒含量与土壤水分含量呈负相关.其他粒径土壤含量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田间持水性主要受土壤容重的影响;随着压力的增大土壤水分含量与粉粒含量的正相关性增强,与土壤容重的正相关性减弱.土地整理显著改变土壤的持水性能,影响程度的大小与土地整理工程的扰动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工程 土壤持水特性 VAN GENUCHT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