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设施农业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俊 李建明 +5 位作者 曹凯 赵志华 张大龙 徐菲 杜宏斌 蒋学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3X期24-29,共6页
本文以西北地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阐述了西北地区设施农业的总体发展概况,概述了设施农业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新型日光温室的研制及保温性能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西北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提出了当前西... 本文以西北地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阐述了西北地区设施农业的总体发展概况,概述了设施农业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新型日光温室的研制及保温性能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西北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提出了当前西北地区设施农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建议,以期为今后一个时期西北地区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设施农业 研究现状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凌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杨俊伟 梁婷婷 +1 位作者 习林杰 邹志荣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正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为加快推进设施农业产、学、研融合,促进设施农业产业稳定发展。在杨凌各乡镇、村开展调研工作,通过走访、调查问卷,实地了解情况,汇总和提炼,对杨凌区设施农业生产情况、重大灾情发生及防控、新...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正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为加快推进设施农业产、学、研融合,促进设施农业产业稳定发展。在杨凌各乡镇、村开展调研工作,通过走访、调查问卷,实地了解情况,汇总和提炼,对杨凌区设施农业生产情况、重大灾情发生及防控、新技术推广等当前稳定设施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并指出了设施用地合理规划、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和提升设施农产品附加值仍然是杨凌区甚至我国设施产业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凌 设施农业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设施农业及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
作者 张涛 王达 +3 位作者 丁明 李传震 陈阳达 孙先鹏 《现代农机》 2022年第6期5-8,共4页
陕西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设施农业的主要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机械化作业技术、机具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同时也能够降低人工投入,更加标准化、精细化地管理农田。通过调研,对陕西省设施农业的农业设施类型... 陕西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设施农业的主要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机械化作业技术、机具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同时也能够降低人工投入,更加标准化、精细化地管理农田。通过调研,对陕西省设施农业的农业设施类型、设施农业耕种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等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机械化耕种收益低、设施农业建筑老化等问题,并提出推动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设施农业 机械化 发展现状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LED红光处理促进设施育苗番茄营养生长提高产量 被引量:9
4
作者 曹凯 于捷 +2 位作者 叶林 赵海亮 邹志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0-186,共7页
为了研究LED光源在设施番茄育苗生产上的精准化利用。该试验以金鹏1号番茄植株为试材,研究了夜间红光处理对番茄植株形态、开花、激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夜间红光处理次数与番茄株高、茎粗和开花所需时间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LED光源在设施番茄育苗生产上的精准化利用。该试验以金鹏1号番茄植株为试材,研究了夜间红光处理对番茄植株形态、开花、激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夜间红光处理次数与番茄株高、茎粗和开花所需时间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当夜间红光处理次数增加5次及以上时,番茄植株的茎粗和开花所需时间显著增加(P<0.05),番茄植株的株高显著降低(P<0.05),番茄植株茎叶中的赤霉素3(GA3)和生长素(IAA)含量显著降低(P<0.05),番茄植株第1穗果的平均单果质量显著增加(P<0.05)。当夜间红光处理次数增加到5次,即每隔2 h打断一次时,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开花时间、茎叶中IAA和GA3的含量和番茄第1穗果的平均单果质量基本与夜间持续红光处理相一致。因此,可以通过调控夜间红光处理次数来控制番茄幼苗的株高和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形态 模型 番茄 红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基质对黄瓜育苗的效果 被引量:16
5
作者 常晓晓 白永娟 +2 位作者 徐炜南 丁明 胡晓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92-1498,共7页
以发酵完全的玉米秸秆和菇渣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体积的蛭石、珍珠岩配制成复合基质,设置T1处理(菇渣∶蛭石=1∶2)、T2处理(菇渣∶蛭石=1∶3)、T3处理(菇渣∶蛭石∶珍珠岩=1∶1∶1)、T4处理(玉米秸秆∶蛭石∶珍珠岩=1∶1∶1)、T5处理(... 以发酵完全的玉米秸秆和菇渣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体积的蛭石、珍珠岩配制成复合基质,设置T1处理(菇渣∶蛭石=1∶2)、T2处理(菇渣∶蛭石=1∶3)、T3处理(菇渣∶蛭石∶珍珠岩=1∶1∶1)、T4处理(玉米秸秆∶蛭石∶珍珠岩=1∶1∶1)、T5处理(玉米秸秆∶蛭石=1∶1)5个处理,以传统的育苗优势基质配方(草炭∶蛭石=2∶1)为对照,以‘津春4号’黄瓜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析黄瓜幼苗的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筛选出适宜黄瓜幼苗生长的复合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在含有菇渣的(T1、T2和T3)处理中,T2处理的各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及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根冠比及叶绿素质量分数与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而T1和T3处理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含有玉米秸秆的(T4和T5)处理中,T4处理的生长指标及叶绿素质量分数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且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而T5处理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同时,T2和T4处理的综合评价系数(分别为0.96、0.60)均大于0.50,而T1、T3和T5处理的综合评价系数均小于0.20。综上所述,菇渣∶蛭石=1∶3和玉米秸秆∶蛭石∶珍珠岩=1∶1∶1可以作为黄瓜幼苗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菇渣发酵物 玉米秸秆 基质 黄瓜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春季杨凌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5
6
作者 张佼 屈锋 +2 位作者 朱玉尧 杨甲甲 胡晓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7-773,共7页
为探究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春季设施栽培番茄光合作用、产量、品质及土壤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巴宝丽’番茄品种为试材,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CK;施有机肥,T1;有机肥+复合肥,T2;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T3;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微生... 为探究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春季设施栽培番茄光合作用、产量、品质及土壤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巴宝丽’番茄品种为试材,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CK;施有机肥,T1;有机肥+复合肥,T2;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T3;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微生物菌剂,T4),分析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光合、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有机肥+复合肥处理相比,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处理使番茄增产21.69%,且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土壤氮、磷和钾肥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7.12%、11.82%和50.57%;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微生物菌剂使番茄增产29.03%,果实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还原糖质量分数分别提高62.50%、21.30%和97.31%,土壤氮、磷和钾肥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4.56%、18.73%和63.12%。研究认为增施有机肥(30%)和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强土壤肥料利用率,促进番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最终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建议在杨凌地区春季设施番茄的生产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有机肥 设施番茄 果实产量品质 光合作用 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光灯类型对设施草莓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钱舒婷 李建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8,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补光灯对草莓植株光合特性、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草莓设施栽培补光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颜草莓’为供试材料,在温室大棚进行草莓补光试验,共设5个类型的补光灯处理,分别为激光生长灯(T1)、红蓝...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补光灯对草莓植株光合特性、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草莓设施栽培补光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颜草莓’为供试材料,在温室大棚进行草莓补光试验,共设5个类型的补光灯处理,分别为激光生长灯(T1)、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T2)、红光荧光灯(T3)、红蓝光配比为3∶1的LED灯(T4)和高压钠灯(T5),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不同补光灯处理下草莓植株的光合参数、形态指标及草莓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结果】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和红光荧光灯更有利于提高草莓植株的光合参数,红光荧光灯下草莓植株的营养生长最旺盛,但最终产量并不高;红蓝光配比为4.9∶1和3∶1的LED灯以及高压钠灯对促进草莓提前成熟的效果最好,果实单果质量和最终产量也以红蓝光配比为4.9∶1和3∶1的LED灯下最高;高压钠灯处理下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大,果实VC含量在红蓝光配比为3∶1的LED灯下最大。【结论】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最有利于促进草莓植株的光合和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认为,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可作为冬春季节寡日照地区大棚草莓较好的补光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光灯 设施草莓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蒸腾模型决策的灌溉量对甜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建明 樊翔宇 +2 位作者 闫芳芳 李惠 蔡东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56-162,共7页
为研究蒸腾模型决策下不同灌溉量对甜瓜干物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甜瓜品种‘绿翠宝’为试材,利用2015年温室环境数据和叶面积指数,建立甜瓜日蒸腾量模型。2016年依据蒸腾模型以不同灌溉量(80%ET、100%ET、120%ET、140%ET,ET为日蒸腾... 为研究蒸腾模型决策下不同灌溉量对甜瓜干物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甜瓜品种‘绿翠宝’为试材,利用2015年温室环境数据和叶面积指数,建立甜瓜日蒸腾量模型。2016年依据蒸腾模型以不同灌溉量(80%ET、100%ET、120%ET、140%ET,ET为日蒸腾量)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对甜瓜的干物质、产量和品质做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因子对甜瓜蒸腾作用大小表现为叶面积指数>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日太阳辐射强度,所建立的甜瓜日蒸腾量模型拟合较好,回归标准误差41.83 g,相对误差11.4%。蒸腾模型决策的不同灌溉量对甜瓜干物质影响显著,从伸蔓期到结果期,各处理植株的干物质总量以140%ET和120%ET最大,80%ET最小。结果期各处理果实的干物质积累表现为120%ET最大,80%ET最小。植株各器官干物质分配在伸蔓期呈现出叶>茎>根,开花坐果期呈现出叶>果>茎>根,结果期呈现出果>叶>茎>根。蒸腾模型决策的灌溉量过高或过低均使产量下降,120%ET处理产量最高为1.23 kg/株。水分利用效率随单株灌溉量的升高而降低。果实综合品质的隶属函数值排序为120%ET(4.69)>100%ET(3.45)>80%ET(3.34)>140%ET(2.27)。综合考虑甜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品质因素,蒸腾模型决策的灌溉量120%ET处理效果最好,可作为最优的灌溉水平。研究可为温室甜瓜高效生产和智能化灌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腾 温室 灌溉 通径分析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水分利用效率 隶属函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沙蓄热后墙日光温室热工性能试验 被引量:26
9
作者 鲍恩财 朱超 +5 位作者 曹晏飞 孙亚琛 何斌 米欣 张勇 邹志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7-194,共8页
结合西北非耕地地区多沙的特点,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基础上,该课题组设计了1种以多孔砖和固化沙为后墙结构主要材料的新型复合墙体日光温室。该日光温室有被动蓄热后墙和主动蓄热后墙2种类型,被动蓄热后墙以固化沙为主要蓄热体,主动... 结合西北非耕地地区多沙的特点,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基础上,该课题组设计了1种以多孔砖和固化沙为后墙结构主要材料的新型复合墙体日光温室。该日光温室有被动蓄热后墙和主动蓄热后墙2种类型,被动蓄热后墙以固化沙为主要蓄热体,主动蓄热后墙在被动蓄热墙体的基础上增设了蓄热循环系统。通过在内蒙古乌海地区进行试验,分析其热工性能,并与当地普通砖墙日光温室性能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固化沙被动蓄热后墙温室、固化沙主动蓄热后墙温室、普通砖墙温室的夜间平均气温分别为13.7、17.0、12.8℃。阴天条件下,3座温室的夜间平均气温分别为10.6、13.8、10.0℃。固化沙被动蓄热后墙温室墙体内部恒定温度区域处于500~740 mm之间,蓄热体厚度近500 mm,其中固化沙蓄热体厚度近380 mm。固化沙主动蓄热后墙温室的墙体内部恒定温度区域处于740~1 000 mm之间,蓄热体厚度超过740 mm,其中固化沙蓄热厚度超过620 mm。综上,固化沙主动蓄热后墙日光温室的热工性能明显优于固化沙被动蓄热后墙日光温室及当地普通砖墙日光温室,可满足喜温作物的越冬生产,在西北多沙地区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温度 墙体 固化沙 日光温室 蓄热体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浸提液对番茄、黄瓜种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惠 李建明 +4 位作者 丁明 蔡东升 樊翔宇 张鑫 孔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堆肥浸提液对番茄、黄瓜种苗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以期为堆肥浸提液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腐熟的牛粪、猪粪、菇渣+牛粪、菇渣+鸡粪为原料,用清水浸提72h后,获得不同堆肥浸提原液。以1/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堆肥浸提液对番茄、黄瓜种苗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以期为堆肥浸提液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腐熟的牛粪、猪粪、菇渣+牛粪、菇渣+鸡粪为原料,用清水浸提72h后,获得不同堆肥浸提原液。以1/2倍日本园试营养液(全氮质量浓度为121.00mg/L)为对照,以堆肥浸提原液中的全氮质量浓度为标准,进行不同倍数的稀释使其全氮质量浓度接近于对照。试验设4个堆肥浸提液处理,分别为T1,3/4倍牛粪浸提原液(全氮质量浓度为122.25 mg/L);T2,3/4倍菇渣+鸡粪浸提原液(全氮质量浓度为135.90mg/L);T3,3/4倍菇渣+牛粪浸提原液(全氮质量浓度为125.78mg/L);T4,1/3倍猪粪浸提原液(全氮质量浓度为117.75mg/L)。测定各堆肥浸提液的理化性质,并研究其对番茄、黄瓜种苗生长的影响及氮、磷、钾在植株内的分配。【结果】各堆肥浸提液均呈弱碱性,且pH均显著高于CK。不同堆肥浸提液的电导率及全氮、全磷、全钾、铜、锌、铁、锰质量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T4处理的番茄和黄瓜种苗株高、茎粗最大,明显高于其余处理。番茄与黄瓜种苗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及壮苗指数均以T4处理最大,其次是CK,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对于番茄种苗而言,T4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气孔导度(Gs)、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最高;对于黄瓜种苗而言,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与番茄种苗基本一致,T4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Pn、Gs、Tr最大,但与CK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相比,T4处理番茄和黄瓜种苗的根、茎、叶中氮元素含量及植株总氮元素含量均最高。茎、叶中磷元素含量在番茄和黄瓜种苗中均以T4处理最高,但种苗总磷含量番茄以T4处理下最高,黄瓜以CK处理下最高。不同浸提液处理番茄和黄瓜各器官的钾元素分配率总体无显著差异。【结论】1/3倍猪粪浸提液处理番茄、黄瓜种苗的形态特征及光合特性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能显著增加种苗的全氮、全磷含量,有利于番茄、黄瓜种苗的生长,可以作为优质的液体有机肥应用于种苗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浸提液 番茄 黄瓜 种苗生长 壮苗指数 养分吸收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亚精胺对盐碱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其叶绿素合成前体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丽 徐志然 +3 位作者 胡晓辉 胡立盼 邹志荣 潘雄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以盐碱敏感型番茄品种‘中杂9号’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0.25mmol·L-1亚精胺(Spd)对75mmol·L-1盐碱溶液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的影响,探讨Spd在缓解番茄盐碱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结... 以盐碱敏感型番茄品种‘中杂9号’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0.25mmol·L-1亚精胺(Spd)对75mmol·L-1盐碱溶液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的影响,探讨Spd在缓解番茄盐碱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盐碱胁迫下番茄叶片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原卟啉Ⅸ(ProtoⅨ)、镁-原卟啉Ⅸ(Mg-protoⅨ)、原叶绿素酸(Pchl)含量均显著降低,而δ-氨基酮戊酸(ALA)、胆色素原(PBG)、尿卟啉原Ⅲ(UroⅢ)显著积累,UroⅢ到ProtoⅨ的转化受阻,引起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总叶绿素(Chl)含量显著降低,以及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地上和地下部干鲜重的生长指标均显著降低。(2)盐碱胁迫下,叶面喷施Spd可显著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抑制叶片内ALA、PBG、UroⅢ的积累,并提高ProtoⅨ、Mg-protoⅨ、Pchl、Chl a、Chl b、Chl含量和相应Pn值。研究表明,盐碱胁迫显著抑制番茄幼苗的生长,叶面喷施Spd可通过缓解UroⅢ到ProtoⅨ的转化受阻程度,促进盐碱胁迫下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合成,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减轻盐碱胁迫对幼苗生长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喷施 亚精胺 番茄 盐碱胁迫 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光强对不结球小白菜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丁娟娟 杨振超 +2 位作者 王鹏勃 耿凤展 高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3-118,共6页
【目的】研究LED不同光强对不结球小白菜生长、光合特性及光源能耗的影响,探讨适合不结球小白菜生长的节能高效的光强参数。【方法】以"四季"和"鸡毛"2个不结球小白菜品种为材料,在4个LED光强处理(153,229,287和330... 【目的】研究LED不同光强对不结球小白菜生长、光合特性及光源能耗的影响,探讨适合不结球小白菜生长的节能高效的光强参数。【方法】以"四季"和"鸡毛"2个不结球小白菜品种为材料,在4个LED光强处理(153,229,287和330μmol/(m2·s))下栽培不结球小白菜,处理48d后测定不结球小白菜的形态指标、生物量、光合指标及LED耗电量。【结果】随光强增加,不结球小白菜茎粗、叶片数、叶面积、生物量均有所增加;株高先降低后增高。除高强光处理(330μmol/(m2·s))外,叶绿素含量均随光强的降低而增加。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指标随光强下降也都呈现减小趋势。光强越低,消耗的电能越小;光强越高,电能转换效率越高。【结论】330μmol/(m2·s)高光强处理增强了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和光能转化效率,提高了光合能力,有利于不结球小白菜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光源 光强 不结球小白菜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后屋面投影宽度与墙体高度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曹晏飞 荆海薇 +2 位作者 赵淑梅 邹志荣 鲍恩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3-189,共7页
关于日光温室合理的后屋面投影宽度、墙体高度一直存在争议。该文根据不同日期太阳直射光线在日光温室后墙上的投影高度变化,要求当室外最低温度低于0℃时,保证在中午前后4 h(10:00-14:00)内至少有一部分后墙能接受太阳光直射为条件,得... 关于日光温室合理的后屋面投影宽度、墙体高度一直存在争议。该文根据不同日期太阳直射光线在日光温室后墙上的投影高度变化,要求当室外最低温度低于0℃时,保证在中午前后4 h(10:00-14:00)内至少有一部分后墙能接受太阳光直射为条件,得出不同纬度地区日光温室墙体接受太阳光直射的合理时期,并据此得出日光温室后屋面投影宽度、墙体高度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中国不同结构类型的日光温室后屋面投影宽度、墙体高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后屋面投影宽度占跨度的比例为0.04~0.23,其中纬度位于34°~38°之间的西北地区日光温室后屋面投影宽度占跨度的比例最小,为0.04~0.11。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典型日光温室结构参数吻合,具有可行性,可为中国日光温室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温度 太阳辐射 后屋面 投影宽度 墙体高度 太阳直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红蓝光比例对番茄幼苗叶片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俊伟 鲍恩财 +4 位作者 张珂嘉 潘铜华 曹晏飞 张静 邹志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6-726,共11页
为了探讨番茄幼苗对不同比例红蓝光的响应机制,以‘金棚朝冠’为试验材料,采用LED光源,以白光为对照(W),研究不同红蓝光[(红光(R)、蓝光(B)]光质配比[红∶蓝=2(2R1B),红∶蓝=1(1R1B),红∶蓝=1/2(1R2B)]对番茄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叶片... 为了探讨番茄幼苗对不同比例红蓝光的响应机制,以‘金棚朝冠’为试验材料,采用LED光源,以白光为对照(W),研究不同红蓝光[(红光(R)、蓝光(B)]光质配比[红∶蓝=2(2R1B),红∶蓝=1(1R1B),红∶蓝=1/2(1R2B)]对番茄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叶片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R1B处理下叶片中叶绿素a/b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不同比例红蓝光处理幼苗会导致叶片结构的改变,1R1B和1R2B处理下叶片的栅栏组织排列更整齐、紧密且与海绵组织有明显的界线;2R1B和1R1B处理下,叶绿体基质、基粒片层清晰,基粒类囊体垛叠较多且排列整齐致密;W处理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与2R1B处理无显著差异,1R1B次之;叶片气孔导度随蓝光比例的增加先升后降,其中1R2B处理下气孔导度最高,而1R1B与B无显著差异;1R1B处理番茄幼苗植株比其他处理株型更加紧凑,且2R1B和1R1B处理显著提高番茄幼苗地下部和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量。综合分析,红蓝组合光能有效优化番茄叶片结构和叶绿体超微结构,从而影响叶片捕获光的能力,提高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进而促进番茄幼苗的干物质积累,因此,番茄幼苗生长较适合的光质配比是2R1B和1R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LED 红蓝光比例 叶片结构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热工缺陷面积热红外图像测量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晏飞 鲍恩财 +4 位作者 邹志荣 何斌 徐文俊 安康平 王建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06-211,共6页
隔热层和气密性缺陷是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性能差的重要因素,为了快速检测日光温室热工缺陷区域及测量该区域的面积,该文借助热红外成像仪和Lab VIEW软件平台,构建了基于热红外图像的日光温室热工区域面积测量方法。以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 隔热层和气密性缺陷是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性能差的重要因素,为了快速检测日光温室热工缺陷区域及测量该区域的面积,该文借助热红外成像仪和Lab VIEW软件平台,构建了基于热红外图像的日光温室热工区域面积测量方法。以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场日光温室北墙风口为测试对象,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利用热红外成像仪实时检测出日光温室北墙通风口表面与墙体内表面存在的明显温度差异,其最大温差高达8.4℃。基于温度差异,能快速找出温室内围护结构不同位置所存在的明显散热区域。然后通过直方图法、均方根法和人工提取法分别计算了散热区域面积,其中直方图面积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平均相对误差为5.4%;人工提取法次之,平均相对误差为6.0%,均方根法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为11.8%。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热红外图像的直方图面积测量方法能快速检测出热工缺陷区域的面积,为进一步自动定量分析整个日光温室热工缺陷区域的面积及散热量提供了理论方法,在温室围护结构热工损耗计算方面具有较大地应用潜力,可为农民和企业提出日光温室优化改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缺陷 图像采集 热红外图像 日光温室 面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根茬比对连作番茄生长发育及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浩 赵九洲 +3 位作者 张丽 徐志然 张毅 胡晓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145,共8页
研究不同比例大豆根茬施入后对番茄连作土壤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养分和番茄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探索作物根茬对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机制。以非连作土壤(CK)、番茄8a连作土壤(CS)及连作土壤中掺入2%大豆根茬... 研究不同比例大豆根茬施入后对番茄连作土壤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养分和番茄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探索作物根茬对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机制。以非连作土壤(CK)、番茄8a连作土壤(CS)及连作土壤中掺入2%大豆根茬(CSS1)、1%大豆根茬(CSS2)、0.5%大豆根茬(CSS3)为处理,通过大棚盆栽试验,测定定植后14d、21d、28d、35d和42d的番茄株高、茎粗,定植前和果实膨大期测定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和开花坐果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测定果实产量和品质。连作条件下,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施入大豆根茬后,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都不同程度增加,CSS2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CS处理;CSS1和CSS2处理的土壤细菌占总微生物数量比例、细菌/真菌的比值均不同程度增加,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显著下降,其中CSS2处理的细菌数量、细菌/真菌的比值及总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CS;施入大豆根茬后,土壤全N、全P、全K、NO-3-N、NH+4-N、速效P、速效K的含量均有增加,以CSS1、CSS2处理的增加效果较明显;施入不同比例大豆根茬不同程度促进了番茄的茎粗生长;CSS2处理增加了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质量分数及番茄产量,降低了成熟果实硬度。综上所述,连作土壤内添入质量分数为1%的大豆根茬既能显著促进土壤酶活性提高,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环境,促进土壤向细菌型转化,增加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又能起到壮苗和提高番茄产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连作障碍 大豆根茬 根际土壤环境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氮比及氮源对菇渣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白永娟 徐炜南 +1 位作者 常晓晓 胡晓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0-768,共9页
为探讨菇渣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通过设置不同C/N比(25∶1、30∶1和35∶1)和不同氮源(牛粪、鸡粪和尿素)试验组合,测定分析不同发酵阶段菇渣的发酵温度、积温、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大小孔隙比、电... 为探讨菇渣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通过设置不同C/N比(25∶1、30∶1和35∶1)和不同氮源(牛粪、鸡粪和尿素)试验组合,测定分析不同发酵阶段菇渣的发酵温度、积温、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大小孔隙比、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值及pH值。结果表明:除氮源对总孔隙度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外,C/N比和氮源均显著影响其他指标。其中:C/N比为30∶1、氮源为牛粪+尿素和鸡粪+尿素的处理使堆体大于50℃的高温分别持续8、8和9d,即有利于发酵堆体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温,缩短菇渣发酵腐熟的时间;C/N比为30∶1处理的菇渣体积质量、孔隙度从发酵第70天开始均趋于稳定,有利于菇渣的腐熟;氮源为牛粪+尿素和鸡粪+尿素处理的菇渣体积质量、持水孔隙度、pH值和EC值从发酵第70天开始趋于稳定。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菇渣宜采用初始C/N比为30∶1、氮源为鸡粪+尿素或者牛粪+尿素的组合进行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菇渣 碳氮比 氮源 发酵 无土栽培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营养液中不同氮钾水平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樊翔宇 李建明 +2 位作者 蔡东升 李惠 张钧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5-92,共8页
【目的】研究基质栽培条件下补充营养液中不同氮钾水平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温室甜瓜基质袋培的高效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甜瓜品种‘绿翠宝’为试材,以不同氮钾施用量为试验因子,设置4个氮钾水平处理(NK1:氮13mmol/L、钾4mmol/... 【目的】研究基质栽培条件下补充营养液中不同氮钾水平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温室甜瓜基质袋培的高效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甜瓜品种‘绿翠宝’为试材,以不同氮钾施用量为试验因子,设置4个氮钾水平处理(NK1:氮13mmol/L、钾4mmol/L;NK2:氮15mmol/L、钾6mmol/L;NK3:氮17mmol/L、钾8mmol/L;NK4:氮19mmol/L、钾10mmol/L),开花坐果期按1/2倍营养液施肥,膨果成熟期按1倍营养液施肥,于04-30开始每10d各取样1次,测定甜瓜各项生理指标(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不同器官(根、茎、叶)氮钾元素含量,同时对甜瓜产量和品质做综合评价。【结果】补充营养液中不同氮钾水平对甜瓜植株生长发育影响明显,甜瓜植株株高、茎粗和叶绿素含量随氮钾用量增加表现出上升趋势,超过一定范围后下降。NK3处理净光合速率分别比NK1、NK2和NK4处理高22.5%,14.2%和5.0%。植株各器官氮钾吸收量表现为叶>茎>根,各处理氮钾吸收量表现为NK3>NK4>NK2>NK1。补充营养液中氮钾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使甜瓜产量下降,NK3处理产量最高,为28.09t/hm^2,分别比NK1、NK2和NK4处理高19.4%,16.5%和7.4%。甜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随氮钾水平升高而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且均以NK3处理最高。【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等因素,补充营养液NK3处理(氮17mmol/L,钾8mmol/L)甜瓜的生长效果最好,可作为最优的营养液氮钾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补充营养液 氮钾水平 元素吸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连作土壤中放线菌剂最佳施用量的筛选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福云 王玉 胡晓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2-136,共5页
以放线菌剂A[加州链霉菌(Streptomyces californicus):假刺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pseudovenezuelae)∶肉质链霉菌(Streptomyces carnosus)∶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1株未定种的链霉菌(Streptomyce ssp.)∶球孢链霉菌(Strept... 以放线菌剂A[加州链霉菌(Streptomyces californicus):假刺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pseudovenezuelae)∶肉质链霉菌(Streptomyces carnosus)∶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1株未定种的链霉菌(Streptomyce ssp.)∶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1∶1∶1∶1∶1∶1(质量比)混合]和"金鹏1号"番茄为试材,以连作4a番茄的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0.5、1.0、1.5、2.0g/株5个施用量进行灌根处理,通过比较不同处理下番茄植株生物量及其部分生理指标的差异筛选番茄种植的最佳放线菌剂施用量。结果表明,当放线菌剂A施用量小于1.0g/株时,能增加番茄植株的茎粗、株高、干鲜质量比、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片和根系PPO活性,产生正效应;当放线菌剂施用量大于1.5g/株时,则会对番茄生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建议用于改良连作番茄土壤的放线菌剂施用量宜为1.0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连作土壤 放线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沙漠腹地日光温室环境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许红军 李彦荣 +2 位作者 崔拥民 蒋卫杰 邹志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1期60-65,共6页
近年来,以和田沙漠区域日光温室为主的非耕地设施农业在新疆发展迅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为明确沙漠区域日光温室冬季温光变化规律,以期为沙漠地区日光温室结构改进和作物管理提供参考,该文针对于沙漠腹地特殊环境下日光温室内部光温环... 近年来,以和田沙漠区域日光温室为主的非耕地设施农业在新疆发展迅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为明确沙漠区域日光温室冬季温光变化规律,以期为沙漠地区日光温室结构改进和作物管理提供参考,该文针对于沙漠腹地特殊环境下日光温室内部光温环境变化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地区日光温室内外部光照强度大,晴天条件下光照强度20 000 lx以上时间长达5~6 h;温室内空气、地面温度波动大,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差值为26.6℃,最大为32.7℃,晴天地表温度在30℃以上的时间长达4~5 h,2月份最高可达40.3℃,呈现出"中午温度过高,夜间温度偏低,昼夜温差较大"的特点。晴天条件下,温室白天空气湿度为24%~84%,最小为24%,夜间空气湿度为84%~95%,受沙漠区域干燥环境的影响,夜间低温时,棚膜内表面无"结露"现象。沙漠地区日光温室能较好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且具有较好的保温能力,室内相对湿度小,可有效保证各种蔬菜、水果的生长发育,但蓄热能力较差,增加沙漠地区日光温室蓄热能力的相关研究亟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相对湿度 光照强度 日光温室 沙漠腹地 温室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