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无机肥长期配施对潮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2
1
作者 马俊永 李科江 +1 位作者 曹彩云 郑春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6-241,共6页
以24年(1981-2004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分析探讨了有机-无机肥长期配施对潮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增施秸秆外,增施化肥也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但同时增施化肥和秸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以24年(1981-2004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分析探讨了有机-无机肥长期配施对潮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增施秸秆外,增施化肥也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但同时增施化肥和秸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在提高有机质复合量方面,施用化肥的效果好于施用秸秆,而有机-无机肥结合效果较单一施用秸秆或化肥都要高;随秸秆或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有机质的复合度逐渐降低,但有机一无机肥结合施用可以提高有机质的复合度。有机一无机结合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单施秸秆肥和单施化肥均有显著的增产效应,而化肥的增产幅度远远大于秸秆肥,有机-无机结合的增产幅度在同等施肥量下较单独施用秸秆或化肥的产量都要高。结果表明,有机-无机结合较单一施用秸秆肥或化肥能更有效地提高潮土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结合 长期定位试验 作物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容重的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马俊永 曹彩云 +2 位作者 郑春莲 李科江 任图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2,共5页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施用化肥和作物秸秆对土体土壤容重和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肥的施用不仅影响耕层肥力性状,而且会使耕层以下的土壤容重降低和有机碳增加,从而立体地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而施用秸秆则只...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施用化肥和作物秸秆对土体土壤容重和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肥的施用不仅影响耕层肥力性状,而且会使耕层以下的土壤容重降低和有机碳增加,从而立体地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而施用秸秆则只能改善耕层范围的土壤肥力。不同施肥措施造成土壤肥力性状的立体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施肥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根系的影响差别造成的。化肥对土壤根系的促进作用要比作物秸秆大许多倍,从而使耕层以下有大量残根分布,这些残根促进了深层土壤容重的降低和有机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化肥 作物秸秆 土壤有机碳 土壤容重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化肥和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俊永 陈金瑞 +2 位作者 李科江 曹彩云 郑春莲 《河北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44-47,共4页
在潮土上进行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性质有明显影响。施用化肥和有机肥都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化肥和有机秸秆肥对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不同。化肥倾向于增加不同形态腐殖质的含量,同时提高松解... 在潮土上进行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性质有明显影响。施用化肥和有机肥都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化肥和有机秸秆肥对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不同。化肥倾向于增加不同形态腐殖质的含量,同时提高松解态和稳结态腐殖质的比例,加速消耗地力;而有机秸秆对腐殖质形态作用不如化肥明显。化肥和有机肥都能增加土壤腐殖酸含量,化肥促进腐殖酸中富啡酸(FA)含量增加而对胡敏酸(HA)影响不大,造成HA/FA下降;与化肥作用相反,有机秸杆肥提高腐殖酸中胡敏酸含量而对富啡酸影响不大,结果使HA/FA升高。化肥使有机质品质变差,而有机肥使有机质品质改善,生产上宜有机、无机结合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化肥 秸秆 有机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