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卵突变体“明”死卵(l-e^m)的卵壳构造和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安利 赵巧玲 +3 位作者 张国政 裘智勇 夏定国 代方银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9-143,共5页
在家蚕品种"明"中发现一种卵突变体,其卵产下后10 min左右即出现失水凹陷,1 h左右完全失水,全部溃死。解剖观察母蛾卵巢管,卵在其内排列整齐,大小和色泽都与正常卵无异;电镜观察死卵,精孔、后极部与正常卵无差异,但卵壳表面... 在家蚕品种"明"中发现一种卵突变体,其卵产下后10 min左右即出现失水凹陷,1 h左右完全失水,全部溃死。解剖观察母蛾卵巢管,卵在其内排列整齐,大小和色泽都与正常卵无异;电镜观察死卵,精孔、后极部与正常卵无差异,但卵壳表面凹陷处网格皲裂,其切面的中层可见有裂纹。遗传分析表明:该家蚕卵突变体由一个隐性遗传基因控制,纯合致死,遵循伪母性遗传模式。该突变体是一个不同于溃卵(Grcol)突变体的卵壳新突变,暂命名为"明"死卵(lethal egg of"ming",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卵突变 “明”死卵 卵壳构造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黄河下游区域鲁桑地方品种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林 黄勇 +3 位作者 沈兴家 刘利 赵卫国 强胜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1-27,共7页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黄河下游区域(山东省和河北省)的46个鲁桑〔Morus albavar.multicaulis(Perrott.)Loud.〕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对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黄河下游区域(山东省和河北省)的46个鲁桑〔Morus albavar.multicaulis(Perrott.)Loud.〕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对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15个ISSR引物从46个鲁桑地方品种的总DNA中共扩增出10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4.31%,表明供试的鲁桑地方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6个地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02-0.898,相对偏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6个鲁桑地方品种被分为2类,其中,第1类包含来自河北的品种‘冀丰’和‘冀黄鲁选’,第2类包含其余44个品种;后者还能进一步分成9个亚类,其中A、E、F、G、H和I亚类所包含的36个品种均来自山东,组成B、C和D亚类的品种分别来自河北和山东;此外,E亚类仅包含‘白条擗桑’1个品种,是46个品种中惟一的三倍体品种。研究结果显示,基于ISSR标记分析的46个鲁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桑 地方品种 ISSR 聚类分析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两种新的类鹑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SSR标记定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巧玲 王文波 +4 位作者 陈安利 裘智勇 夏定国 钱荷英 沈兴家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9-375,共7页
在家蚕品种选育过程中发现了两种斑纹突变体,与普通斑相比,其幼虫眼状纹不明显,而半月纹和星状纹正常,其间有点和线构成鹑状斑纹,第6、7腹节背面布有纵向波纹状斑纹,整体斑纹与鹑斑(quail,q)极其相似,暂且命名为类鹑斑(quail-like,q-l)... 在家蚕品种选育过程中发现了两种斑纹突变体,与普通斑相比,其幼虫眼状纹不明显,而半月纹和星状纹正常,其间有点和线构成鹑状斑纹,第6、7腹节背面布有纵向波纹状斑纹,整体斑纹与鹑斑(quail,q)极其相似,暂且命名为类鹑斑(quail-like,q-l)。其中一种突变体稚蚕期体色呈褐色,蚕体发育正常,蚕茧大小一致,茧型正常,称为褐色类鹑斑(brown quail-like,q-lb);另一种突变体幼虫体色为浅粉紫色,幼虫食桑量少,发育缓慢,体质较弱,体型较小,茧型偏小,称为紫色类鹑斑(purple quail-like,q-lp)。遗传分析表明,两个类鹑斑基因均为隐性基因;褐色类鹑斑(q-lb)与紫色类鹑斑(q-lp)为等位基因,紫色类鹑斑(q-lp)对褐色类鹑斑(q-lb)为隐性。经与形态标记P3(2)、p(2)、Ze(3)、L(4)、re(5)、E(6)、q(7)、I-a(9)、ms(12)、ch(13)、oa(14)、cts(16)、mln(18)、msn(19)、rb(21)、so(26)测验和SSR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新发现的两种类鹑斑不同于鹑斑(q),其基因座位于第8连锁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突变体 类鹑斑 等位基因 SSR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桑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林 陈俊百 +2 位作者 黄勇 刘利 赵卫国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7,共4页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山西省的73个桑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基于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对这些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15个ISSR引物从73个地方品种的总DNA中共扩增出条带129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15条,多...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山西省的73个桑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基于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对这些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15个ISSR引物从73个地方品种的总DNA中共扩增出条带129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15条,多态性条带的比率为89.15%。说明参试的桑树地方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589 1~0.945 7,平均Nei’s遗传相似系数为0.767 4;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1.891 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77 1,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78 0,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19 7,总基因多样度为0.278 0。聚类结果说明山西桑树地方品种可被分为差异明显的3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ISSR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青温度对家蚕二化性品种滞育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基因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力刚 宋海韬 +4 位作者 黄勇 汪生鹏 唐顺明 赵巧玲 沈兴家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23,共9页
家蚕二化性品种的卵滞育与否受上代环境影响,25℃高温明催青将产滞育卵,而15℃低温暗催青将产非滞育卵。为探究催青温度调控二化性家蚕滞育的分子机制,对从家蚕卵巢细胞中克隆的家蚕滞育激素受体基因(Bmdhr)的5种cD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家蚕二化性品种的卵滞育与否受上代环境影响,25℃高温明催青将产滞育卵,而15℃低温暗催青将产非滞育卵。为探究催青温度调控二化性家蚕滞育的分子机制,对从家蚕卵巢细胞中克隆的家蚕滞育激素受体基因(Bmdhr)的5种cD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Bmdhr基因的5种cDNA由相同的mRNA转录本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而来,其中Bmdhr mR-NA-1与Bmdhr mRNA-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Bmdhr mRNA-4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家蚕滞育激素BmDHR-1的序列相似度达99.2%。将家蚕二化性品种秋丰的蚕卵用蛾区半分法分成2组,分别以15℃暗催青和25℃明催青,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催青温度对家蚕不同发育时期及蚕体组织中Bmdhr基因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Bmdhr mRNA-1主要在蛹期卵巢中表达,在对滞育激素最敏感的化蛹后4 d时,其转录水平急速上升至峰值,并且高温催青的转录水平高于低温催青;Bm-dhr mRNA-4主要在各发育时期的蚕体血液中表达,特别是在高温明催青条件下,其在蛹期血液中的转录水平是低温暗催青的7.7倍,说明BmDHR-4可能是决定家蚕二化性品种卵滞育与否的关键因子之一;Bmdhr mRNA-5在化蛹后2~3 d的卵巢中转录水平高,且低温催青的转录水平高于高温催青,化蛹后3 d其转录水平开始下降,至化蛹后4~5 d 2种催青处理间的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阐明家蚕滞育的分子机制积累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激素受体 序列同源性 催青温度 基因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丝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孙霞 朱晨 +2 位作者 汪生鹏 沈小绢 郭锡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5,共6页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丝素轻链基因(fib-L)、丝素重链基因(fib-H)、P25基因在家蚕幼虫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3种丝素基因除主要在5龄幼虫的后部丝腺中表达外,在其它组织如脂肪体和中部丝腺中也有...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丝素轻链基因(fib-L)、丝素重链基因(fib-H)、P25基因在家蚕幼虫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3种丝素基因除主要在5龄幼虫的后部丝腺中表达外,在其它组织如脂肪体和中部丝腺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在4龄眠期的后部丝腺中3种丝素基因也有一定的表达水平,其中fib-L在这一时期的表达量较高。同时发现在5龄第3天和第5天的后部丝腺中,fib-H、fib-L与P25在mR-NA水平上的摩尔比分别为9∶18∶1和19∶32∶1,推测丝素基因的表达可能具有转录后调控,此结果说明家蚕丝素基因的表达可能具有更加精细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丝素基因 表达 实时定量RT-PCR 组织 发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二化性品种(品系)转基因用蚕卵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顺明 沈兴家 +3 位作者 赵巧玲 章扬 张国政 郭锡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2-876,共5页
家蚕为卵滞育昆虫,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的化性由上代卵期温度与光照等调控。将若干个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以1718℃温度催青诱导子代蚕卵非滞育,筛选出1个经济性状较优的实用品种"秋丰"、1个突变品系P33,二者非滞育卵圈比例分别... 家蚕为卵滞育昆虫,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的化性由上代卵期温度与光照等调控。将若干个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以1718℃温度催青诱导子代蚕卵非滞育,筛选出1个经济性状较优的实用品种"秋丰"、1个突变品系P33,二者非滞育卵圈比例分别达到96.4%和89.6%,正常催青的良卵实用孵化率分别达到96.11%和98.58%,解决了采用显微注射法以家蚕实用品种构建转基因系统过程中因蚕卵滞育不能及时孵化的难题。另对利用20%盐酸-2%甲醛混合液刺激解除蚕卵滞育的方法以及非滞育蚕卵表面用70%乙醇消毒的方法进行了尝试,前者可以获得96%以上的孵化率,后者可以缩短蚕卵预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化性 催青温度 非滞育卵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孵化酶样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唐顺明 丁丽平 +4 位作者 沈兴家 吴俊 卢福浩 周其明 李喜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0-1007,共8页
孵化酶是后生动物卵孵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类蛋白酶。基于生物信息学和RACE方法,从柞蚕胚胎中克隆了一个998 bp的孵化酶样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ApHEL(GenBank登录号:JN205047)。ApHEL由15 bp 5'-UTR,98 bp 3'-UTR和885 bp OR... 孵化酶是后生动物卵孵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类蛋白酶。基于生物信息学和RACE方法,从柞蚕胚胎中克隆了一个998 bp的孵化酶样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ApHEL(GenBank登录号:JN205047)。ApHEL由15 bp 5'-UTR,98 bp 3'-UTR和885 bp ORF组成。ORF编码294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质量为33.51 kD,等电点为5.50。在ApHEL N-端存在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ApHEL蛋白酶功能区中含有锌结合序列(HEWMHILGFLHMQSTHNR)和Met-转角基序(YDYVSCLHY)等孵化酶保守功能区域。ApHEL与其他物种孵化酶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为30.0%~85.0%。基于孵化酶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柞蚕、家蚕、库蚊和果蝇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ApHEL在早期胚胎中没有转录,至催青第6天开始转录并维持较低水平,在催青第9天剧增至最高值直至孵化,显示ApHEL在柞蚕卵孵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pHEL在5龄期幼虫的中肠组织中特异性表达,暗示ApHEL可能还有其他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柞蚕 孵化 孵化酶样基因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孵化酶样基因BmHEL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与功能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唐顺明 卢福浩 +5 位作者 沈兴家 王娜 丁丽平 赵巧玲 张国政 郭锡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7-412,共6页
孵化酶(hatchingenzyme,HE)是后生动物卵孵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类蛋白酶。在已完成全长967bp的家蚕孵化酶样基因(BmHEL)克隆及其转录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的表达、产物纯化及其对家蚕卵壳的降解功能。以全长B... 孵化酶(hatchingenzyme,HE)是后生动物卵孵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类蛋白酶。在已完成全长967bp的家蚕孵化酶样基因(BmHEL)克隆及其转录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的表达、产物纯化及其对家蚕卵壳的降解功能。以全长BmHEL质粒DNA为模板,用PCR方法分别获得了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BmHELORF,885bp)、缺失信号肽编码区(BmHELa,834bp)和推测成熟酶功能编码区(BmHELb,624bp)的3个片段,并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E.coli)BL21中进行表达。表达的3种外源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获得含有6×His-Tag标签的融合蛋白,其分子质量分别为33.4、31.8、24.0kD。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到了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的目的蛋白。纯化复性后的3种孵化酶对家蚕卵壳底物有一定降解活性,其中BmHELORF的活性最高,BmHELb的活性最低。在pH7.1反应条件下3种酶的活性比pH9.5时高。研究结果在蛋白质水平上进一步证实家蚕孵化酶样蛋白参与了蚕卵孵化这一重要生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孵化酶样基因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卵壳底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蚕孵化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顺明 赵新慧 +2 位作者 吴俊 裘智勇 沈兴家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5,共5页
采用RT-PCR法从野蚕胚胎中克隆了一个885 bp孵化酶基因,命名为BmandHE(GenBank登录号:JN620366)。BmandHE ORF编码294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质量为33.57 kD,等电点为5.55。在BmandHE N-端存在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BmandHE序列含有锌指结... 采用RT-PCR法从野蚕胚胎中克隆了一个885 bp孵化酶基因,命名为BmandHE(GenBank登录号:JN620366)。BmandHE ORF编码294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质量为33.57 kD,等电点为5.55。在BmandHE N-端存在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BmandHE序列含有锌指结合序列、Met-转角基序等孵化酶保守功能区域和构成孵化酶二级结构骨架的4个半胱氨酸残基。BmandHE与其他动物孵化酶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30.4%~97.1%。进化分析表明,野蚕与昆虫家蚕、柞蚕、家蚊聚为一类,亲缘关系比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 孵化酶基因 ORF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初选格鲁桑类型桑树核心种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林 陈俊百 +4 位作者 黄勇 沈兴家 刘利 赵卫国 强胜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0-388,共9页
核心种质可以用最少份数的种质资源代表该物种及生态类型的遗传多样性。以收集自我国黄土高原的73份格鲁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29条带,其中多样性条带为115条,多态性比率为89.15%。根据ISSR分子标记聚类... 核心种质可以用最少份数的种质资源代表该物种及生态类型的遗传多样性。以收集自我国黄土高原的73份格鲁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29条带,其中多样性条带为115条,多态性比率为89.15%。根据I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和树型图,利用逐步聚类随机取样法和属性约简启发式算法对73份种质资源进行核心种质构建研究,2种方法分别初选出21份和16份格鲁桑类型桑树核心种质,核心种质样本的比率分别为28.77%、21.92%。利用统计软件SPSS 13.0,结合分子标记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对2组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和t检验,结果显示:采用2种方法初选出的21份和16份格鲁桑核心种质都能很好地保存初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但采用属性约简启发式算法所得16份核心种质的代表性要优于采用逐步聚类随机取样法所得的21份核心种质。最终确定以属性约简启发式算法初选的16份样本作为格鲁桑类型桑树核心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核心种质 格鲁桑 遗传多样性 I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追寄蝇寄生蚕体的血液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及质谱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丽 许平震 +4 位作者 张美蓉 何庆玲 陈立华 罗旭芳 徐安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3-638,共6页
由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寄生于家蚕幼虫体壁与肌肉间引起的多化性蚕蛆病对蚕业生产危害极大。基于家蚕血液在蚕体基础代谢、生长发育及先天免疫中的重要功能,采用双向电泳(2-DE)技术检测被家蚕追寄蝇寄生的家蚕5龄幼虫至蛹期... 由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寄生于家蚕幼虫体壁与肌肉间引起的多化性蚕蛆病对蚕业生产危害极大。基于家蚕血液在蚕体基础代谢、生长发育及先天免疫中的重要功能,采用双向电泳(2-DE)技术检测被家蚕追寄蝇寄生的家蚕5龄幼虫至蛹期第2天的血液蛋白质表达变化,并对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明确家蚕在受到追寄蝇感染时与免疫应答以及生理、病理变化过程有关的血液蛋白质。在被追寄蝇寄生的蚕体血液中共检测到24个具有显著表达差异的蛋白点,表达上调的蛋白点有17个,包括在家蚕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肽聚糖识别蛋白-S1、C-型凝集素-10和酚氧化酶-2等;表达下调的蛋白点有7个,包括与家蚕生长发育、体内物质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相关的蛋白质。血液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提示,当蚕体受到追寄蝇感染时其先天免疫系统被激活,生长发育和体内物质代谢等也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多化性蚕蛆病 血液 差异表达蛋白 双向电泳 质谱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丝素P25蛋白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生鹏 孙霞 +2 位作者 沈小绢 彭伟 郭锡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3-633,共11页
为了阐明蚕丝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家蚕Bombyx mori丝素P25基因启动子上游1233bp的活性及其调控元件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25启动子上游-423~-1233区和-127... 为了阐明蚕丝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家蚕Bombyx mori丝素P25基因启动子上游1233bp的活性及其调控元件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25启动子上游-423~-1233区和-127~-238区存在正调控元件,在-238~-423区段存在负调控元件;PSGF和BMFA两结合元件在P25基因表达中起负调控作用。PSGF结合元件对A3启动子在后部丝腺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进一步验证了PSGF调控元件的功能。通过对P25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分析,尤其是对PSGF和BMFA调控元件的功能分析,有利于进一步了解P25基因表达调控的精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丝素P25蛋白 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BAC-TO-BAC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o-miR-2771对家蚕丝胶蛋白基因BmSer-1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平 蒋涛 +5 位作者 王欣 宋菲 陈晨 范洋洋 唐顺明 沈兴家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6-831,共6页
微小RNA(miRNA)可通过抑制mRNA转录或使RNA降解的方式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研究与家蚕丝胶蛋白基因1(BmS er-1)转录后表达有关的miRNA(Bmo-miR)及其作用方式,以丰富丝胶蛋白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信息。首先从miRBase 21数据库... 微小RNA(miRNA)可通过抑制mRNA转录或使RNA降解的方式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研究与家蚕丝胶蛋白基因1(BmS er-1)转录后表达有关的miRNA(Bmo-miR)及其作用方式,以丰富丝胶蛋白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信息。首先从miRBase 21数据库中获得全部成熟体Bmo-miR,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一个对BmS er-1有潜在调控作用的BmomiR,命名为Bmo-miR-2771。设计茎环引物,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Bmo-miR-2771及其预测靶基因BmS er-1在家蚕5龄3 d幼虫头部、脂肪体、前部丝腺、中部丝腺、后部丝腺、中肠等组织器官以及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Bmo-miR-2771特异性地在中部丝腺中表达,并且靶基因BmS er-1在中部丝腺的相对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将构建的表达BmomiR-2771的重组质粒pcD NA3.0(ie1-egfp-pri-miR-2771-SV40)和表达BmS er-1 3'-UTR的重组质粒pG L3(A3-luc-Ser-1 3'UTRSV40)共转染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N,并以共转染pcD NA3.0(ie1-egfp-SV40)和pG L3(A3-luc-Ser-1 3'UTR-SV40)的BmN细胞为阳性对照,以海肾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RL-CMV为内参,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荧光素酶活性相对于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从细胞水平证实了Bmo-miR-2771对BmS er-1基因表达具有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丝胶蛋白基因Ser-1 微小RNA Bmo-miR-2771 转录后调控 半定量RT-PCR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结构的家蚕育种与种性维持信息管理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素琴 赵巧玲 +3 位作者 徐安英 张国政 刘同明 郭锡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5-889,共5页
对家蚕育种亲本及其新品种性状数据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可在家蚕育种和品种的种性维持过程中自动实现完整的信息采集、计算、调用、选择等功能。开发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家蚕育种与种性维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品种管理、计划任务管... 对家蚕育种亲本及其新品种性状数据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可在家蚕育种和品种的种性维持过程中自动实现完整的信息采集、计算、调用、选择等功能。开发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家蚕育种与种性维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品种管理、计划任务管理、饲育信息管理、蚕茧信息管理、选种信息管理、选优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选种信息管理模块的运行过程是通过电子天平称量蚕茧质量,然后根据计算模型自动进行数据信息处理与统计分析实施选择。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访问该系统,实现家蚕新品种选育及种性维持工作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选育 种性维持 信息管理 B/S模式 数据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蚕丝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生鹏 孙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514-13518,共5页
家蚕蚕丝蛋白是由家蚕丝腺特异合成的,蚕丝蛋白主要由丝素和丝胶组成。其中,丝素包括丝素重链(Fib-H)、丝素轻链(Fib-L)和P25共3种蛋白,其基因的表达主要是在转录水平上受到一系列反式作用因子与相应顺式作用元件的共同调控。蚕丝蛋白... 家蚕蚕丝蛋白是由家蚕丝腺特异合成的,蚕丝蛋白主要由丝素和丝胶组成。其中,丝素包括丝素重链(Fib-H)、丝素轻链(Fib-L)和P25共3种蛋白,其基因的表达主要是在转录水平上受到一系列反式作用因子与相应顺式作用元件的共同调控。蚕丝蛋白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和时期特异性,但是这种特异性并不是十分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腺 丝胶蛋白 丝素蛋白 顺式作用元件 反式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POU因子功能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晨 孙霞 +2 位作者 汪生鹏 沈兴家 郭锡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5,共10页
为了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家蚕POU因子的相互作用蛋白,构建了包含家蚕POU-M2基因的诱饵质粒和猎物质粒,发现包含全长POU-M2的诱饵质粒和猎物质粒对酵母具有毒性和自激活现象。对POU-M2进行结构域分析,发现其构建的诱饵质粒、猎物质粒... 为了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家蚕POU因子的相互作用蛋白,构建了包含家蚕POU-M2基因的诱饵质粒和猎物质粒,发现包含全长POU-M2的诱饵质粒和猎物质粒对酵母具有毒性和自激活现象。对POU-M2进行结构域分析,发现其构建的诱饵质粒、猎物质粒产生毒性与自激活现象来源于POU-M2因子羧基端POU结构域的DNA结合能力。POU-M2因子的转录激活域为氨基端约140个氨基酸区段,其中氨基端约100个氨基酸为激活作用的重要区段。鉴定发现POU结构域中的POUH区(POU同源结构域)对POU结构域与DNA的结合起主要作用,POUS区(POU特异性结构域)可以增强POU结构域与DNA的结合能力。最终采用截去POU氨基端激活区的片段作为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的诱饵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POU-M2因子 酵母双杂交 毒性 自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海韬 王力刚 +2 位作者 沈兴家 黄勇 赵巧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6-10,共5页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在糖代谢的调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家蚕PDK(BmPDK)的功能,以蚁蚕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扩增了BmPDK的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BmPDK进行表达和纯化。结果显示,克隆的BmPDK全长cDNA与NCBI公布的...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在糖代谢的调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家蚕PDK(BmPDK)的功能,以蚁蚕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扩增了BmPDK的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BmPDK进行表达和纯化。结果显示,克隆的BmPDK全长cDNA与NCBI公布的序列一致;Western bloting检测表明BmPDK蛋白得到了表达,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IPTG最佳诱导浓度为0.8 m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8 h;2,6-二氯吲哚酚法间接测定结果表明,纯化的BmPDK蛋白具有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 原核表达 蛋白质免疫印迹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花叶型萎缩病病株叶片组织中类似类病毒小分子RNA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全有 夏志松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7-1021,共5页
为了能有效检测桑树中的类似类病毒小分子RNA(mscRNA),给解明mscRNA与桑树花叶型萎缩病发生的关系提供依据,以来自不同蚕区和不同季节发病桑园中的桑树花叶型萎缩病病株叶片为材料,采用LiCl法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分别提取病叶组织中的m... 为了能有效检测桑树中的类似类病毒小分子RNA(mscRNA),给解明mscRNA与桑树花叶型萎缩病发生的关系提供依据,以来自不同蚕区和不同季节发病桑园中的桑树花叶型萎缩病病株叶片为材料,采用LiCl法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分别提取病叶组织中的mscRNA,然后利用往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eturn-PAGE)进行检测鉴定,并对mscRNA在2mol/LLiCl溶液中的溶解性及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LiCl法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都可以有效地提取阳性材料中含有的mscRNA;在溶解及不溶于2mol/LLiCl的阳性材料RNA样品中均含有丰富的mscRNA,mscRNA在LiCl溶液中的溶解性与已知类病毒的溶解性有很大的差异;当提取的病桑叶片组织总RNA量为480ng时,通过Return-PAGE可以检测到mscRNA,当总RNA量≤96ng时,已检测不到其中含有的mscRNA;在36株发病植株的叶片总RNA样品中,有7个样品检测出含有mscRNA,检出率约19%,在一些病症明显的植株样品中未检测出mscRNA,而在一些病症较轻的植株样品中却检测出mscRNA。检测结果提示:mscRNA与桑树花叶型萎缩病症的表现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花叶型萎缩病 类似类病毒小分子RNA 溶解性 往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业顺 张国政 +1 位作者 韦亚东 夏定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399-16401,共3页
[目的]研究高效的家蚕人工授精技术。[方法]取雌蛾交配约30min后的交尾囊,通过挤压离心提取精细胞,胰蛋白酶处理后进行交尾囊注射。[结果]建立了家蚕精子细胞高效采集技术;2人解剖操作,每h可取得精液100μl左右;显微镜观测精子细胞活率... [目的]研究高效的家蚕人工授精技术。[方法]取雌蛾交配约30min后的交尾囊,通过挤压离心提取精细胞,胰蛋白酶处理后进行交尾囊注射。[结果]建立了家蚕精子细胞高效采集技术;2人解剖操作,每h可取得精液100μl左右;显微镜观测精子细胞活率达80%以上;精液的纯度较好,家蚕的受精率平均达76.5%。[结论]高效家蚕精液提取处理技术的建立为家蚕精子其他相关技术的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授精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