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伸的路 流淌的河--领略向仲怀院士引领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革新思路% 被引量:3
1
作者 代方银 《蚕学通讯》 2017年第1期1-12,共12页
常见以大漠驼队表现“丝绸之路”的沧桑与恢弘,虽历经岁月巨变,始终带给人们光辉的记忆和无尽的力量.在我的理解里,“丝绸之路”对于今人的意义,更在于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开拓创新之精神.因此,大漠驼铃声,不独属穿越历史长空的回响,也是... 常见以大漠驼队表现“丝绸之路”的沧桑与恢弘,虽历经岁月巨变,始终带给人们光辉的记忆和无尽的力量.在我的理解里,“丝绸之路”对于今人的意义,更在于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开拓创新之精神.因此,大漠驼铃声,不独属穿越历史长空的回响,也是飘扬嘹亮的时代号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院士 丝绸之路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重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生物型鉴定 被引量:33
2
作者 唐运林 顾偌铖 +10 位作者 吴燕燕 邹祥明 张祯 牛小慧 王泽乐 陈洁 李田 李春峰 韦俊宏 潘国庆 周泽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共7页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跨国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目前已在重庆的巫山、巫溪、云阳、北碚、潼南等地区出现并有迁飞的趋势.利用两个分子标记基因COI和Tpi对重庆地区采集的样本进行遗传特征比较,结果表明COI基因的亚型全为“水稻型”,而Tpi基因...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跨国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目前已在重庆的巫山、巫溪、云阳、北碚、潼南等地区出现并有迁飞的趋势.利用两个分子标记基因COI和Tpi对重庆地区采集的样本进行遗传特征比较,结果表明COI基因的亚型全为“水稻型”,而Tpi基因的亚型既有“水稻型”又有“玉米型”,说明入侵到重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来源可能并不单一,暗示了重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有可能存在分化为“水稻型”的风险.分析了入侵重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相关的遗传特征,其结果不仅有助于认识草地贪夜蛾在中国大面积迁飞过程中发生的种群差异变化,也有利于农业部门根据重庆地区的地理环境属性,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测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区 草地贪夜蛾 单倍型 水稻型 玉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茧丝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栾悦 李春林 代方银 《蚕学通讯》 2017年第1期21-28,共8页
蚕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丝绸及相关产业使用的原料为茧丝,茧丝性状可谓被直接利用的家蚕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主要由蚕品种遗传基础决定。因此,茧丝性状的遗传学研究一直是蚕业科技的重要领域,... 蚕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丝绸及相关产业使用的原料为茧丝,茧丝性状可谓被直接利用的家蚕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主要由蚕品种遗传基础决定。因此,茧丝性状的遗传学研究一直是蚕业科技的重要领域,备受家蚕育种学家关注。然而,茧丝性状为数量性状,其遗传基础的解析是蚕学研究的难点之一。鉴于对茧丝性状遗传控制机制的认识对于家蚕育种的重要意义,从经典遗传到分子层面均具有众多研究,但至今尚无任一控制家蚕茧丝性状的QTL位点获得功能上的实验验证。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质性状 数量遗传 分子标记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蚕平板丝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制备及其传感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宇佳 王怡 +2 位作者 王雅思 代方银 李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7,共8页
为获得基于天然平板丝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以家蚕平板丝为柔性基底,在家蚕吐丝过程中循环喷洒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和银纳米线作为导电材料,制备出具有天然多层结构的导电传感层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制... 为获得基于天然平板丝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以家蚕平板丝为柔性基底,在家蚕吐丝过程中循环喷洒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和银纳米线作为导电材料,制备出具有天然多层结构的导电传感层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制备的平板丝传感层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分析,并通过优化传感层的层数开发出性能更优异的传感器。结果表明:具有2层传感层的传感器的灵敏度最高,在42.03~60.00 kPa的高压范围内灵敏度可达0.20 kPa^(-1),比仅有1层传感层的传感器灵敏度提高了20倍;该传感器响应/恢复时间均在1 s以内,且在施加不同压缩速率时仍能保持电流值稳定,可准确响应动态变化的压力,在超过1500次压力加载/卸载循环后传感性能依旧保持稳定;该传感器可很好地贴附到人体关节表面用于监测人体运动状态,通过按压时间长短来模拟摩斯密码,可用于信息加密传输和困境救援;将传感器制成传感阵列,可应用于压力位置轨迹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平板丝 压力传感器 智能可穿戴 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 银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基因(MnACO)启动子功能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余建 刘长英 +3 位作者 赵爱春 王传宏 蔡雨翔 余茂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9-848,共10页
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作为关键酶,能够催化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形成乙烯。为探究桑树MnACO基因在桑树生长发育和抵御外界胁迫中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p MnACO::GUS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采用GUS组织染色法鉴定转基... 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作为关键酶,能够催化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形成乙烯。为探究桑树MnACO基因在桑树生长发育和抵御外界胁迫中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p MnACO::GUS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采用GUS组织染色法鉴定转基因拟南芥不同生长阶段及胁迫处理后的GUS活性。通过PCR克隆得到MnACO1和MnACO2启动子片段,它们分别为1518 bp和1429 bp,启动子区域有大量的TATA-box、CAAT-box和其他响应外界刺激的顺式作用元件。GUS活性分析显示MnACO启动子能驱动GUS在拟南芥中表达;MnACO1启动子能驱动GUS在拟南芥的根、叶片、花瓣、花药、花丝、柱头以及果荚中表达,且活性较MnACO2强;MnACO2启动子不能驱动GUS在果荚中无表达。转MnACO1和MnACO2植株经不同逆境处理后GUS表达活性不同,转MnACO1植株的GUS活性随处理延长时间而减弱,转MnACO2植株GUS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强。q RT-PCR检测2周苗龄的桑幼苗在经过胁迫处理后Ma ACO1和Ma ACO2的基因表达量,发现Ma ACO基因的表达模式与MnACO启动子GUS活性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MnACO为诱导型启动子,MnACO1兼具组成型启动子特性,MnACO2兼具组织特异型启动子特性。MnACO1在转基因植株中对胁迫响应能力更强,预示着可将其用来调控改良桑树品种抗逆性靶基因;Ma ACO2可能与果实成熟有关,可将其启动子作为果实特异性启动子对桑椹品质进行合理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乙烯 ACO 启动子 GUS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制作桑枝饲料的营养价值及用于肉牛饲养的瘤胃降解特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郑旺 黄传书 +4 位作者 张洪燕 刘建勇 杨凯 黄先智 沈以红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4-600,共7页
以冬季剪伐的桑枝条为原料,分别采用粉碎方式和膨化方式加工制作桑枝饲料,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和尼龙袋法评价2种桑枝饲料的饲用价值。测定膨化桑枝饲料和粉碎桑枝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均较高,质量分数分别达到7.97%、7.43%,且差异极显著(... 以冬季剪伐的桑枝条为原料,分别采用粉碎方式和膨化方式加工制作桑枝饲料,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和尼龙袋法评价2种桑枝饲料的饲用价值。测定膨化桑枝饲料和粉碎桑枝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均较高,质量分数分别达到7.97%、7.43%,且差异极显著(P〈0.01);膨化桑枝饲料中的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极显著低于粉碎桑枝饲料(P〈0.01)。根据RFV饲料评定标准评定膨化桑枝饲料的等级为3级,高于粉碎桑枝饲料。将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0月龄云南云岭牛作为供试肉牛,测定2种桑枝饲料营养物质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率,结果是膨化桑枝饲料营养物质的降解率极显著高于粉碎桑枝饲料(P〈0.01)。研究结果表明,桑枝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较高,采用膨化方式加工的桑枝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及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率均更高,可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饲料 粉碎 膨化 营养成分 肉牛 瘤胃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玉米叶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与草地贪夜蛾肠道菌的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韦俊宏 唐运林 +7 位作者 顾偌铖 吴燕燕 邹详明 张祯 陈洁 李春峰 潘国庆 周泽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23,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重庆地区玉米叶内生细菌的组成以及这些内生细菌与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以采集自巫山地区被草地贪夜蛾入侵的玉米地里的玉米嫩叶为材料,运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尝试对其内生细菌进行初步的分离培养... 为进一步了解重庆地区玉米叶内生细菌的组成以及这些内生细菌与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以采集自巫山地区被草地贪夜蛾入侵的玉米地里的玉米嫩叶为材料,运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尝试对其内生细菌进行初步的分离培养,并通过16S rDNA测序开展了优势菌的属水平鉴定.此次共分离获得了22个细菌分离株,经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它们归类到11个分类单元,分属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和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与前期研究得到的该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菌群数据比较可以发现,玉米内生细菌中包括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肠球菌属(Enterococcus)、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在内的5个属可以在草地贪夜蛾肠道中分离到,表明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多数可能源自其食物,但是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中常见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并未在玉米嫩叶中分离到,说明它们可能是主要存在于草地贪夜蛾肠道中的微生物.该研究对草地贪夜蛾所取食的玉米叶中内生细菌的种类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后续研究玉米叶内生细菌和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区 草地贪夜蛾 肠道微生物 植物内生菌 玉米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桑树MAPK5基因拟南芥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长英 张梦 +6 位作者 魏从进 许亚珍 曹博宁 郑莎 范伟 向仲怀 赵爱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44,共10页
【目的】植物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响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桑树(川桑)B家族MAPK基因MnMAPK5的亚细胞定位和启动子活性,并将其转入拟南芥中进行过表达研究,探讨MnMAPK5在逆境胁迫下的作用机制。【... 【目的】植物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响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桑树(川桑)B家族MAPK基因MnMAPK5的亚细胞定位和启动子活性,并将其转入拟南芥中进行过表达研究,探讨MnMAPK5在逆境胁迫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nMAPK5的上游启动子连接到p BI121载体上,通过花粉介导法转入拟南芥中,经高温、低温、NaCl和PEG处理后进行GUS染色分析。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将MnMAPK5转化到拟南芥中,用T3转基因植株进行抗逆境胁迫分析。【结果】MnMAPK5基因的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在拟南芥中检测MnMAPK5启动子驱动的GUS活性的结果显示,MnMAPK5启动子活性受到了高温、低温、高盐和干旱胁迫的诱导。在高盐、干旱、低温和H_2O_2处理条件下,过表达MnMAPK5抑制了转基因拟南芥的萌发和生长。在盐胁迫下,过表达MnMAPK5提高了转基因植株中的MDA含量和POD活性,降低了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H_2O_2含量;在干旱胁迫下,过表达MnMAPK5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中的MDA和H_2O_2含量,降低了CAT和POD活性;在低温下,转基因拟南芥相比野生型植株表现出更低的CAT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氧化环境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MDA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而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要低。此外,在各个胁迫环境条件下,AtPOD、AtCAT和AtRD22等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转基因植株低于野生型拟南芥。【结论】MnMAPK5启动子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活性受到了不同非生物胁迫的诱导。过量表达MnMAPK5降低了拟南芥对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表明MnMAPK5在逆境胁迫下起着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MAPK 非生物胁迫 胁迫响应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系统在昆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童晓玲 方春燕 +3 位作者 盖停停 石津 鲁成 代方银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6-278,共13页
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nuclease 9)技术是一种RNA引导的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能对基因组序列进行精确编辑,在探究基因功能、修复受损基因、沉默有害基因、改良品质... 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nuclease 9)技术是一种RNA引导的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能对基因组序列进行精确编辑,在探究基因功能、修复受损基因、沉默有害基因、改良品质性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对CRISPR/Cas9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改造,该系统以其操作简易、省时、高效等优点在生物学研究的众多领域中得以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在果蝇(Bombyx mori)、家蚕(silkworm)、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蝴蝶(butterfly)等多种昆虫中。本文概述了CRISPR/Cas9的结构、作用原理及发展优化,总结了CRISPR/Cas9导入昆虫的策略和在昆虫中的应用,以及对CRISPR/Cas9系统产生脱靶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对经济昆虫和有益昆虫的分子育种、害虫的生物技术防控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 昆虫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和碱处理对野桑蚕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婷婷 郭囊括 +4 位作者 彭云武 程岚 童晓玲 鲁成 代方银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4,共7页
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是家蚕(Bombyx mori)的祖先种,可吐丝结茧,茧丝有多种色彩。为了通过加工技术获得实用性能优良的野桑蚕丝,用酸和碱对野桑蚕的茧丝进行处理后,测定与分析野桑蚕丝的结构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用不同质量浓度盐... 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是家蚕(Bombyx mori)的祖先种,可吐丝结茧,茧丝有多种色彩。为了通过加工技术获得实用性能优良的野桑蚕丝,用酸和碱对野桑蚕的茧丝进行处理后,测定与分析野桑蚕丝的结构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用不同质量浓度盐酸(30 g/L和60 g/L)、乙酸(30 g/L和60 g/L)以及氢氧化钠(10 g/L和20 g/L)和碳酸钠(15 g/L和30 g/L)处理对野桑蚕丝的聚集态结构影响不大,处理后的野桑蚕丝仍然是以β-折叠结构为主,同时还含有α-螺旋结构和无规卷曲结构。经60 g/L盐酸处理后的野桑蚕丝,其热稳定性稍有提高,断裂强度降低了22.9%,初始模量降低了22.7%,断裂伸长率降低了8.7%。碱处理对野桑蚕丝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对其力学性能破坏严重,经20 g/L氢氧化钠处理后,野桑蚕丝的断裂强度显著降低,仅有36.7%的断裂强度保持率。研究结果提示:野桑蚕丝的加工过程应避免用强碱性物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蚕丝 酸处理 碱处理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条件基因打靶技术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龙定沛 郝占章 +3 位作者 刘丹丹 代静 向仲怀 赵爱春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共15页
条件基因打靶技术是通过借助位点特异性重组酶和预先引入宿主基因组的重组酶特异识别位点,在宿主特定发育阶段的组织或细胞中实现目标基因时空特异性定点插入、删除、替换和倒位等突变操作的技术。目前条件基因打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 条件基因打靶技术是通过借助位点特异性重组酶和预先引入宿主基因组的重组酶特异识别位点,在宿主特定发育阶段的组织或细胞中实现目标基因时空特异性定点插入、删除、替换和倒位等突变操作的技术。目前条件基因打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小鼠(Mus musculus)和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等高等真核模式生物的功能基因研究,并逐渐成为转基因动植物研究领域进行基因操作的强有力工具。近年来,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系统地开展了家蚕(Bombyx mori)条件基因打靶技术的开发研究,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于多种不同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家蚕条件基因打靶技术平台。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目前最为常用的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原理,系统概述基于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家蚕条件基因打靶策略及其应用,并对家蚕条件基因打靶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位点特异性重组 条件基因打靶 转基因 基因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启动子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童晓玲 石津 +2 位作者 盖停停 方春燕 代方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0-370,共11页
启动子(promotor)作为基因时空表达调控的重要元件,与RNA聚合酶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体,控制着基因表达的起始时间和表达水平。对启动子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阐明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为解析基因调控网络奠定基础。本文对昆虫启动子研究方法... 启动子(promotor)作为基因时空表达调控的重要元件,与RNA聚合酶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体,控制着基因表达的起始时间和表达水平。对启动子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阐明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为解析基因调控网络奠定基础。本文对昆虫启动子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主要阐述昆虫启动子及其特定元件的鉴定方法,以及昆虫启动子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启动子 特异序列 鉴定 应用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卵子发生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晨星 吴松原 +1 位作者 童晓玲 代方银 《蚕学通讯》 2017年第2期14-22,共9页
强大的生殖能力是昆虫繁衍生息的重要基础,卵子发生作为昆虫生殖的重要环节,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卵子发生不仅为后期胚胎发育提供重要基础,同时伴随着复杂的细胞活动,被作为研究细胞生物学等过程的模型。本文概述了昆虫卵... 强大的生殖能力是昆虫繁衍生息的重要基础,卵子发生作为昆虫生殖的重要环节,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卵子发生不仅为后期胚胎发育提供重要基础,同时伴随着复杂的细胞活动,被作为研究细胞生物学等过程的模型。本文概述了昆虫卵子发生过程、功能及卵子发生的调控因素,这能为进一步理解昆虫生殖及胚胎发育提供参考,也对经济昆虫的繁衍或害虫的防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卵子发生 发育 调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青晏 唐运林 +12 位作者 蒋睿轩 张永红 朱峰 白兴荣 顾偌铖 吴燕燕 吴玉娇 陈洁 李田 李春峰 韦俊宏 潘国庆 周泽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2019年1月入侵中国以来,现已蔓延至全国25个省份.为了解草地贪夜蛾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近期该课题组在云南蒙自地区的玉米地采集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及成虫,通过分离培养结合16S rDNA测序鉴定其肠道细...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2019年1月入侵中国以来,现已蔓延至全国25个省份.为了解草地贪夜蛾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近期该课题组在云南蒙自地区的玉米地采集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及成虫,通过分离培养结合16S rDNA测序鉴定其肠道细菌分离株的种属.在幼虫肠道中分离到32个细菌分离株,通过16S rDNA序列同源聚类可归为4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摩根菌属(Morganella),其中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丰度最高,为53.1%;在成虫肠道中分离到16个细菌分离株归为5个属,分别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微球菌属(Micr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其中不动杆菌丰度最高,为56.0%.该研究首次对入侵中国的草地贪夜蛾成虫肠道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为后续研究草地贪夜蛾生物学适应性等重要问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肠道细菌 成虫 云南地区 生物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8
15
作者 唐运林 吴燕燕 +11 位作者 顾偌铖 邹祥明 张祯 牛小慧 王泽乐 陈洁 吴玉娇 李田 李春峰 韦俊宏 潘国庆 周泽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4,共7页
为了解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肠道所携带的细菌组成,以采集自巫溪、巫山地区玉米地里的草地贪夜蛾为材料,运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了其肠道优势细菌,并基于16S rDNA测序开展了优势菌的属水平鉴定,共获得了30个... 为了解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肠道所携带的细菌组成,以采集自巫溪、巫山地区玉米地里的草地贪夜蛾为材料,运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了其肠道优势细菌,并基于16S rDNA测序开展了优势菌的属水平鉴定,共获得了30个细菌分离株,经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可归于5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以及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其中,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的丰度最高,占所有分离菌株的63%;假单胞属(Pseudomona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菌株仅在巫山地区分离得到,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仅在巫溪地区分离得到.实验确定了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优势细菌的种类及丰度,为后续研究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生长发育以及迁飞等重要问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区 草地贪夜蛾 肠道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取食高粱的草地贪夜蛾与玉米粘虫肠道细菌比较 被引量:28
16
作者 顾偌铖 唐运林 +13 位作者 吴燕燕 牛小慧 李青晏 郭志斌 向丽 蒋睿轩 雷云飞 刘秀 胡源 包佳玲 李田 韦俊宏 潘国庆 周泽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13,共8页
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于2019年5月被发现已经入侵至重庆地区, 6月底在江津地区的高粱地中也发现了少量的草地贪夜蛾,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玉米粘虫( Mythimna seperata ).通过分离培养同一生境内的草地贪夜蛾和玉米粘虫的肠... 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于2019年5月被发现已经入侵至重庆地区, 6月底在江津地区的高粱地中也发现了少量的草地贪夜蛾,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玉米粘虫( Mythimna seperata ).通过分离培养同一生境内的草地贪夜蛾和玉米粘虫的肠道细菌,结合16S rDNA测序完成了这两种害虫肠道优势菌属水平的鉴定,共分离得到了19个细菌分离株,其中分离自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归为5个属,分别为欧文氏菌属(Erwini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离自玉米粘虫肠道细菌归为6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同时我们也对采自玉米地和高粱地的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优势菌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江津高粱地中的草地贪夜蛾中没有发现克雷伯氏菌,但该菌在巫山、巫溪玉米地的草地贪夜蛾中大量存在.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核心微生物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区 高粱 草地贪夜蛾 玉米粘虫 肠道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巫山地区采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补遗 被引量:8
17
作者 顾偌铖 唐运林 +10 位作者 吴燕燕 邹祥明 张祯 牛小慧 王泽乐 陈洁 李田 李春峰 韦俊宏 潘国庆 周泽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共5页
为充分认识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肠道所携带的细菌组成,以采集自巫山地区玉米地的草地贪夜蛾为材料,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离培养并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了3个未报道的分离株,分别归为短波单胞菌属... 为充分认识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肠道所携带的细菌组成,以采集自巫山地区玉米地的草地贪夜蛾为材料,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离培养并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了3个未报道的分离株,分别归为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以及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结论进一步丰富了入侵重庆巫山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优势细菌的种类,为后续研究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生长发育以及迁飞等重要问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区 草地贪夜蛾 肠道细菌 玉米型 肠球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类专业“艺工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8
作者 孙胜 张龙琳 代方银 《蚕学通讯》 2017年第1期59-62,共4页
服装类专业的典型特征是应用与交叉,需要将工程技术与艺术创造有机融合。基于学科定位与专业发展历程,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手段等多方面,逐步形成了"艺工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在... 服装类专业的典型特征是应用与交叉,需要将工程技术与艺术创造有机融合。基于学科定位与专业发展历程,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手段等多方面,逐步形成了"艺工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专业 艺工结合 教学模式 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食法制备改性蚕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蔡海华 程岚 +3 位作者 李智 陈李 童晓玲 代方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190-23198,共9页
蚕丝是优异的天然蛋白质纤维,被广泛地应用在纺织、服装、生物医学等领域。蚕丝的形成需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家蚕首先在后部丝腺合成丝素蛋白,丝素蛋白液经过中部丝腺,与其合成分泌的丝胶液一起,通过腺腔内的压力进入到前部丝腺、吐丝管... 蚕丝是优异的天然蛋白质纤维,被广泛地应用在纺织、服装、生物医学等领域。蚕丝的形成需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家蚕首先在后部丝腺合成丝素蛋白,丝素蛋白液经过中部丝腺,与其合成分泌的丝胶液一起,通过腺腔内的压力进入到前部丝腺、吐丝管,再通过榨丝区的肌肉活动对丝蛋白受到的剪切力进行调节,使其二级结构改变,最后在家蚕头部的牵伸摆动下,迅速固化,形成蚕丝。蚕丝虽然具有优异的性能,但仍存在抗菌性能及抗紫外性能差等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蚕丝的应用及蚕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蚕丝进行改性并赋予其新的功能可拓展蚕丝的应用领域,促进蚕丝产业的发展。添食法具有简单、高效、环保及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可在源头改性蚕丝的性能,是大量制备改性蚕丝的最有效方法。添食物质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添食物质不能有毒性;添食后,不能影响家蚕正常的生理及生命活动。其次,要注意添食物质颗粒的尺寸。此外,选择的添食物质需要有突出的性能。综合以上因素,纳米颗粒成为添食家蚕的首选物质。研究者们选择不同种类的纳米颗粒进行添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保证蚕丝质地柔软光滑本质的同时,能大幅提升蚕丝的力学性能,且改善蚕丝的热稳定性能。目前,通过添食纳米颗粒制备的蚕丝的力学性能最高可提高111.25%。荧光蚕丝在生物医药工程、光学和光电子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有多种方法已应用于制备荧光蚕丝,但大都不够环保且难以大规模持续生产。研究人员通过给五龄时期的家蚕添食具有荧光效应的染料或稀土荧光粉的方法可获得彩色荧光蚕丝。通过此方法所得的荧光蚕丝不仅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荧光稳定性。但添食荧光材料会对家蚕的生理和生命活动造成一定影响,并使蚕丝的力学性能有所降低。为了制备具有不同功能的蚕丝,研究人员拓展了添食物质的种类,利用含氮物质、超细羽绒粉体、色素等进行添食,得到了质量突出的蚕茧及力学性能优异的改性蚕丝。本文以添食物质、添食后制备的改性蚕丝的结构及性能为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纳米物质、荧光物质及其他物质添食制备改性蚕丝的研究进展,客观分析了不同添食物质对蚕丝结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等的影响,展望了添食法未来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改性 添食法 纳米颗粒 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对静电纺丝素纤维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梦婷 马艳 +3 位作者 刘祖兰 陈磊 代方银 李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4180-14184,共5页
静电纺丝素纤维膜在载药、组织工程及多种电池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静电纺丝素纤维膜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后处理以保持纤维的形状及提升纤维膜的性能。本研究以乙醇和甘油对静电纺丝素纤维膜进行后处理,并通过SEM、FTIR、XRD、TGA等... 静电纺丝素纤维膜在载药、组织工程及多种电池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静电纺丝素纤维膜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后处理以保持纤维的形状及提升纤维膜的性能。本研究以乙醇和甘油对静电纺丝素纤维膜进行后处理,并通过SEM、FTIR、XRD、TGA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后处理条件对静电纺丝素纤维膜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及探讨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仅用75%(体积分数)乙醇后处理可使丝素蛋白分子β折叠含量增大,纤维膜断裂强度显著增强;仅用甘油后处理可使丝素蛋白分子链无规卷曲度提高,纤维膜的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亲水性大大增强;而用75%乙醇结合不同浓度的甘油对静电纺丝素纤维膜进行后处理可调控其力学性能,使其更能满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静电纺丝 乙醇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