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分胁迫下控释尿素配施腐植酸对棉花幼苗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郭新送 苏秀荣 +4 位作者 范仲卿 于晓东 宋挚 朱福军 丁方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为探究盐分胁迫下,控释尿素配施腐植酸对棉花幼苗生长特性和植株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滨海盐化潮土(全盐含量4.5 g/kg)为供试土壤,设置普通尿素、控释尿素、普通尿素+腐植酸、控释尿素+腐植酸4个施肥处理,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进行... 为探究盐分胁迫下,控释尿素配施腐植酸对棉花幼苗生长特性和植株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滨海盐化潮土(全盐含量4.5 g/kg)为供试土壤,设置普通尿素、控释尿素、普通尿素+腐植酸、控释尿素+腐植酸4个施肥处理,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进行棉花盆栽试验,测定棉花植株生物产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及根系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过氧化物质(MDA、O2·-)含量。结果表明:盐分胁迫下,控释尿素+腐植酸配施处理有利于促进棉花幼苗期生物量的累积,较其他处理地上部鲜、干物质量分别提高13.46%~69.46%和12.64%~82.23%,差异显著(P<0.05);控释尿素+腐植酸配施处理植株叶片叶绿素a含量提高11.84%,显著高于控释尿素处理;较普通尿素和控释尿素处理,其配施腐植酸的处理棉花叶片和根系SOD活性提高了3.41%~42.84%,POD活性提高了4.376%~37.87%,CAT活性提高了5.53%~64.61%,其中控释尿素+腐植酸配施处理的SOD、POD以及CAT活性显著高于未施用腐植酸处理。可见,盐分胁迫下,控释尿素与腐植酸配施提高棉花的抗盐能力,其主要通过提高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和根系的抗氧化酶活性,来提高植株对盐分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胁迫 控释尿素 腐植酸 叶绿素 抗氧化酶 过氧化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宋挚 郭新送 +7 位作者 范仲卿 洪丕征 陈士更 刘同信 张晶 张宏 丁方军 赵锦彪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8-167,共10页
为了研究腐植酸在葡萄上的应用方法,探明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的最佳比例,连续2 a采用小区试验以纯化肥施肥模式为对照(CK处理),在农民习惯施肥(FFP处理)的基础上,设置3个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比例:10%碳量替代(T1处理)、20%碳量替代(T... 为了研究腐植酸在葡萄上的应用方法,探明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的最佳比例,连续2 a采用小区试验以纯化肥施肥模式为对照(CK处理),在农民习惯施肥(FFP处理)的基础上,设置3个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比例:10%碳量替代(T1处理)、20%碳量替代(T2处理)、30%碳量替代(T3处理),研究其对葡萄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等指标的影响,采用主因素分析的方法筛选最佳的替代比例。结果表明,连续2 a T2处理的产量最高,但与T3处理无显著差异。T1、T2、T3处理单穗质量和单粒质量显著高于CK处理,但与FFP处理无显著差异;综合来看,腐植酸替代有机肥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均优于其他处理。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速效钾、有机质、酸性磷酸酶与葡萄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酸性磷酸酶均与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是通过调控上述土壤指标以实现葡萄增产提质;通过主因素分析可知,2019,2020年均有2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素,2个主因素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8.864%~91.470%,且T2处理连续2 a综合得分最高。综合来看,采用腐植酸等碳量替代20%的有机肥为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腐植酸 有机肥 产量 品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腐植酸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洪燕 李清君 +4 位作者 陈士更 吴钦泉 高斌 陈卫民 刘同信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33-1239,共7页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腐植酸组分的结构特征,利用褐煤粉提取腐植酸进行超滤分级,获得4个不同分子量的腐植酸组分。研究发现,分子量大于50 kDa和小于1 kDa的腐植酸分别占总腐植酸的49.66%、47.07%,中间两个组分占比很小;腐植酸的理化性质和...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腐植酸组分的结构特征,利用褐煤粉提取腐植酸进行超滤分级,获得4个不同分子量的腐植酸组分。研究发现,分子量大于50 kDa和小于1 kDa的腐植酸分别占总腐植酸的49.66%、47.07%,中间两个组分占比很小;腐植酸的理化性质和功能主要是由1 kDa以下的腐植酸和50 kDa以上的腐植酸所决定的。1 kDa以下的腐植酸总酸性基、羧基和酚羟基官能团含量最高,酚羟基占总酸性基的比例也较高,腐植酸的芳香化程度、缩合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含氧官能团含量、E4/E6值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通过盆栽试验,探索了不同分子量腐植酸对土壤Cd有效性的影响,土壤对Cd的吸附量随腐植酸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各处理均在500 mg/L时达到吸附平衡;土壤Cd的解吸量亦随腐植酸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小分子量腐植酸的酸性官能团丰富,对土壤重金属的吸附络合能力更强,可以降低土壤对Cd的吸持能力,提高其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大分子腐植酸则主要起吸持和固定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超滤分级 土壤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涵 范仲卿 +6 位作者 郭新送 田玉红 陈士更 刘禄 马学文 张晶 丁方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68,共5页
为探究腐植酸肥料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为腐植酸复合肥在我国华北、黄淮地区辣椒产业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普通复合肥为对照,研究不同含量腐植酸复合肥(2%、4%、6%和8%)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 为探究腐植酸肥料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为腐植酸复合肥在我国华北、黄淮地区辣椒产业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普通复合肥为对照,研究不同含量腐植酸复合肥(2%、4%、6%和8%)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可显著活化土壤,提升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优化土壤微生物结构;施用6%配比腐植酸复合肥可以达到最佳效果;腐植酸复合肥可有效减少连作效应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的不利影响,在连作4年条件下,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依然可以维持较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辣椒 微生物 多样性 根际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水肥处理模式对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邵俊飞 李慧敏 +3 位作者 李汉燕 孙素霞 于进杰 赵成雷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期4-6,共3页
喷灌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节水灌溉方式。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峰山村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H-SL(常规施肥+喷灌)与L-SL(常规施肥减量25%+喷灌)小麦产量分别较CK(不施肥+畦灌)增加10... 喷灌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节水灌溉方式。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峰山村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H-SL(常规施肥+喷灌)与L-SL(常规施肥减量25%+喷灌)小麦产量分别较CK(不施肥+畦灌)增加10.21%和17.72%;在肥料减施25%处理下,喷灌能够较好地维持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在小麦拔节期,处理L-SL 0~40 cm土层养分含量最高,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97.33 mg·kg-1、46.73 mg·kg-1、201.02 mg·kg-1;处理L-SL养分利用率最高,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8.57%、19.22%、4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喷灌 产量 水肥利用率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快速检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雪 范仲卿 +8 位作者 高涵 张新宇 东野圣萍 洪丕征 王坤 柳平增 杜昌文 李新举 丁方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3-839,共7页
土壤有机质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为实现对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获取,以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地区农田116个土壤样本为试验材料,利用ASD Field4地物光谱仪获取土壤光谱反射率,分析农田土壤的光谱反射特征,研究光谱反射率与定量化学... 土壤有机质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为实现对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获取,以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地区农田116个土壤样本为试验材料,利用ASD Field4地物光谱仪获取土壤光谱反射率,分析农田土壤的光谱反射特征,研究光谱反射率与定量化学方法测定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构建土壤有机质快速检测模型。所得高光谱数据结合(Savitzky-golay,SG)平滑算法,原始光谱曲线的一阶微分、对数的倒数和对数的倒数一阶微分3种变换方式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相关系数法选取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波段,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MLR)、BP神经网络(BPNN)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MLR、BPNN和PLSR回归模型中,以BPNN模型精度最优,其建模样本集R2为0.7362,RMSE为4.6005,RPD为1.8550;验证集模型的R2为0.8086,RMSE为3.7772,RPD为2.2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土壤有机质 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草不同条件还田对桃园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养分供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郭新送 张娟 +5 位作者 巩有才 李巧玉 杜栋梁 陈士更 刘同信 马学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7-312,320,共7页
为探讨桃园生草不同条件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有效态养分的影响,以清耕为对照,设置生草自然还田、生草刈割还田、生草刈割配施有机物料腐熟剂还田3个处理,连续开展3年定位试验。采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研究桃园生草不同条件还田对... 为探讨桃园生草不同条件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有效态养分的影响,以清耕为对照,设置生草自然还田、生草刈割还田、生草刈割配施有机物料腐熟剂还田3个处理,连续开展3年定位试验。采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研究桃园生草不同条件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不同形态氮、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不同条件还田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生草刈割配施有机物料腐熟剂还田显著提高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数量,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21.2%~48.2%和11.7%~17.0%,生草刈割后,配施有机物料腐熟剂能加速秸秆的腐熟与微生物繁殖;与清耕对照相比,桃园生草不同条件还田均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生草刈割配施有机物料腐熟剂的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10.2%~45.4%,26.8%~56.9%,20.5%~30.7%;桃园生草还田对土壤养分的积累具有正效应,以生草刈割配施有机物料腐熟剂还田效果明显,其不仅增加了土壤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含量,减少了氮素损失,同时还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和水溶性钾含量,较其他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和水溶性钾含量分别提高12.6%~15.6%和11.4%~39.1%。综上,桃园生草刈割配施有机物料腐熟剂还田为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氮钾养分供应的较好途径,为果园生草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园 生草 还田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养分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生长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刘霜 洪丕征 +4 位作者 张宏 陈士更 刘同信 丁方军 魏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48,共5页
以小白菜(Brassicarapassp.chinensisL.)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添加Na_(2)SO_(4)模拟2‰盐渍化土壤,研究盐胁迫下不同用量γ-聚谷氨酸(γ-PGA)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特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小白... 以小白菜(Brassicarapassp.chinensisL.)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添加Na_(2)SO_(4)模拟2‰盐渍化土壤,研究盐胁迫下不同用量γ-聚谷氨酸(γ-PGA)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特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小白菜高效栽培提供参考。γ-PGA用量设置为每666.7m^(2)2、4、8kg三个梯度,以不施γ-PGA为对照(CK)。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施用γ-PGA能促进小白菜出苗和生长,提高其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从而缓解盐胁迫伤害。其中,每666.7m^(2)施用4 kgγ-PGA的效果最好,与CK相比显著提高小白菜出苗率(增幅29.0%),显著增加株高、根长和单株鲜重(增幅50.9%、26.0%、51.9%),显著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幅33.1%、67.5%、84.4%)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64.9%、25.4%、11.7%),显著降低MDA含量(降幅27.3%),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小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盐胁迫 小白菜 幼苗生长 抗氧化特性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合有机肥部分替代对土壤性状及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邵俊飞 尹静 +4 位作者 李贵杰 孙洪助 李慧敏 张金军 丁方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131,共8页
化肥减施的同时实现苹果增产增收已成为威海市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条件下苹果产量和品质的主效应因素,于2020年1—11月,以“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在化肥施用量减少25%条件下配合施用有机肥,并按... 化肥减施的同时实现苹果增产增收已成为威海市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条件下苹果产量和品质的主效应因素,于2020年1—11月,以“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在化肥施用量减少25%条件下配合施用有机肥,并按照施肥时期和施肥量的不同设置8个处理,[(1)CF1,100%化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2)CF2,100%化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3)T1,75%化肥+25%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4)T2,75%化肥+25%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5)T3,50%化肥+5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6)T4,50%化肥和5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7)T5,10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8)T6,10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肥减量25%条件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明显提高土壤质量及果实品质。与CF2相比,T2处理总酸度显著降低11.8%,产量增加5.96%,单果重增加5.13%;土壤EC值、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VP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养分(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对苹果产量的解释度为30.4%,是其主效应因素;土壤pH值是影响苹果品质的主要因子,对品质变化的解释度高达67.7%。综上,化肥减施配合有机肥部分替代,可通过影响土壤pH值、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来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化肥减量 有机替代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几种盐生植物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涵 洪丕征 +6 位作者 郭新送 宋挚 范仲卿 刘禄 陈卫民 崔慧慧 马学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1-738,共8页
以盐角草、碱蓬和冰草三种盐生植物为试材,用80 mg/L Ca(NO_(3))_(2)对其幼苗进行盐胁迫,探讨了Ca(NO_(3))_(2)胁迫对几种盐生植物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耐盐性的差异,旨在为次生盐渍化土壤的生物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 以盐角草、碱蓬和冰草三种盐生植物为试材,用80 mg/L Ca(NO_(3))_(2)对其幼苗进行盐胁迫,探讨了Ca(NO_(3))_(2)胁迫对几种盐生植物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耐盐性的差异,旨在为次生盐渍化土壤的生物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80 mg/L Ca(NO_(3))_(2)处理会抑制冰草幼苗干、鲜重的积累,对盐角草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并对碱蓬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硝酸钙胁迫下冰草、盐角草活性氧含量上升,同时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上升,碱蓬活性氧含量变化不明显,但抗氧化酶活性有小幅上升。硝酸钙胁迫导致三种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同时冰草、盐角草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上升,然而碱蓬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有小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盐生植物 植物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控释期包膜尿素氮素释放对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挚 范仲卿 +7 位作者 于晓东 孟庆羽 郭新送 李巧玉 马学文 陈士更 丁方军 昝林生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51-58,共8页
本试验通过动力学模拟,研究30、90、120天控释期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特征,并在田间条件下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控释期包膜尿素处理(90、120、30天+120天(1∶2.5))的养分释放与小麦氮素累积的关系,及对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氮... 本试验通过动力学模拟,研究30、90、120天控释期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特征,并在田间条件下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控释期包膜尿素处理(90、120、30天+120天(1∶2.5))的养分释放与小麦氮素累积的关系,及对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30天控释期包膜尿素养分释放更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90天和120天控释期包膜尿素养分释放更符合Richards方程;不同控释期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与小麦氮素积累均呈极显著二次抛物线关系,其中以30天+120天包膜尿素配合施用处理的决定系数最高,R^2为0.9871(P<0.01);30天+120天包膜尿素处理的产量、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氮素依存率与120天尿素处理无显著差异;包膜尿素处理显著增加0~40 cm土层的硝态氮积累,但减少向40 cm以下土层的淋溶。其中120天包膜尿素处理的0~40 cm硝态氮积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控释期包膜尿素处理在40 cm以下土层的硝态氮累积量无显著差异;120天包膜控释肥处理的氮素表观损失量最低,但与30天+120天包膜尿素处理无显著差异;包膜尿素处理增加了小麦净收益,其中以30天+120天包膜尿素处理净收益最高,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3135.92元/hm^2,较其他包膜尿素处理增加451.73~871.75元/hm^2。综合分析,30天+120天控释期包膜尿素更适于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尿素 释放规律 小麦 氮素积累 土壤氮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