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育种中早代宿根选择的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邓祖湖 林彦铨 +1 位作者 林华民 陈如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比较不同选择途径的入选后代性状表现发现 :宿根选新植蔗 (PS)的有效茎数、小区产量和锤重明显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蔗 (P ) ,宿根选新植的宿根蔗 (SPS)的性状表现总体上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的宿根蔗 (SP ) ,SPS所有组合的小区产量均... 比较不同选择途径的入选后代性状表现发现 :宿根选新植蔗 (PS)的有效茎数、小区产量和锤重明显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蔗 (P ) ,宿根选新植的宿根蔗 (SPS)的性状表现总体上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的宿根蔗 (SP ) ,SPS所有组合的小区产量均值和锤重均值都比 SP 相应组合高 ,锤度相近 .总体上 ,宿根选后代的主要性状宿根能力比新植选后代的高 .在甘蔗宿根性育种中 ,增加实生苗宿根这一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选择途径的入选结果比较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 甘蔗 宿根性 选择方法 选择途径 早代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黑穗病及其抗病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5
2
作者 许莉萍 陈如凯 《福建农业学报》 2000年第2期26-31,共6页
就甘蔗黑穗病 (Ustilago scitaminea Syd.)及其生理小种 ,甘蔗对黑穗病菌的抗性机制及其遗传 ,甘蔗抗黑穗病性鉴定技术 ,以及我国甘蔗抗黑穗病育种的现状进行评述 。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 抗病育种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有性世代单叶净光合速率的遗传变异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高三基 陈如凯 +1 位作者 张木清 廖建峰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8-11,共4页
研究了甘蔗F1代10个家系单叶净光合速率(Pn)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Pn的表型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广义遗传力(h2B)较低,为21.58%~30.68%,因此在低世代对Pn的选择应适当降低选择强度并根据... 研究了甘蔗F1代10个家系单叶净光合速率(Pn)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Pn的表型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广义遗传力(h2B)较低,为21.58%~30.68%,因此在低世代对Pn的选择应适当降低选择强度并根据与Pn密切相关的性状进行筛选.不同家系遗传标准差和遗传变异系数有所差异,家系选15×崖90/31、粤农85/177×崖90/31和CP72/1210×崖90/31的Pn平均值较高且遗传变异系数较大,从这些家系中选择高光效基因型的效果好,可获得较高的遗传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净光合速率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杂交育种早代叶冠形态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华 林彦铨 陈如凯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07-412,共6页
对甘蔗15个杂交组合有性世代(PC)与无性世代(FC)的叶冠形态因子与产量因子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叶冠形态因子在PC和FC均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差异,利用它们对广义遗传率较低的一些产量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效果较理想... 对甘蔗15个杂交组合有性世代(PC)与无性世代(FC)的叶冠形态因子与产量因子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叶冠形态因子在PC和FC均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差异,利用它们对广义遗传率较低的一些产量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效果较理想.随着育种进程的推进,育种策略倾向于以蔗茎产量的提高促进蔗糖产量的增加.角度指数与叶宽是高产高糖基因型中期评价的有益指标.通过选择叶片宽大、叶姿紧凑的基因型,可望获得较理想的蔗茎与蔗糖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杂交育种 早代 叶冠形态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华 林彦铨 《甘蔗(福建)》 2001年第3期1-6,共6页
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研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在甘蔗染色体行为、分子遗传图谱。
关键词 甘蔗 细胞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染色体行为 复合体系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品种抗旱性光合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 被引量:58
6
作者 高三基 罗俊 +2 位作者 陈如凯 张木清 潘大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98,共5页
利用相关、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 ,研究有关生理生化指标与甘蔗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 :(1)中度水分胁迫下 ,MDA含量和 PMP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而 Fv/ Fm、Fv/ Fo、ΔFv/ Fo、Δ Fv/ Ft和 T1 /2 有不同程度地降低 ,变化的幅度因供试品... 利用相关、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 ,研究有关生理生化指标与甘蔗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 :(1)中度水分胁迫下 ,MDA含量和 PMP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而 Fv/ Fm、Fv/ Fo、ΔFv/ Fo、Δ Fv/ Ft和 T1 /2 有不同程度地降低 ,变化的幅度因供试品种基因型而异。 (2 ) PMP与 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与 Fv/ Fm、Fv/ Fo及 Δ Fv/ Fo呈显著负相关 ;Fv/ Fm与 Fv/ Fo和 ΔFv/ Fo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 Δ Fv/ Ft呈显著正相关 ;ΔFv/ Fo与 Fv/ Fo和 Δ Fv/ Ft呈极显著正相关。 (3)主成分分析选出了 3个主成分 ,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 88.37%。 (4)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 MDA含量、PMP、Fv/ Fm、Fv/ Fo、Δ Fv/ Fo和 Δ Fv/ Ft等 6个对品种抗旱性分类有显著影响的指标 ,并根据这些指标对 16个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划分为高抗、中抗、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水分胁迫 抗旱性 丙二醛含量 质膜透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合生理指标 综合评价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叶绿体荧光参数、MDA含量及膜透性与耐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23
7
作者 罗俊 张木清 +2 位作者 林彦铨 吕建林 陈如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257-262,共6页
水分胁迫加速蔗叶活性氧产生并削弱蔗叶活性氧清除能力;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加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 D A)含量迅速提高,细胞质膜透性增大,蔗叶叶绿体2,6二氯酚靛酚光还原活性下降,蔗叶叶绿体光系统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水分胁迫加速蔗叶活性氧产生并削弱蔗叶活性氧清除能力;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加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 D A)含量迅速提高,细胞质膜透性增大,蔗叶叶绿体2,6二氯酚靛酚光还原活性下降,蔗叶叶绿体光系统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P SⅡ潜在活性、叶绿体光合量子产额降低.上述荧光参数的受抑程度与品种的相对耐旱性强弱、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 M D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荧光 水分胁迫 甘蔗 膜脂过氧化作用 耐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R分子标记在甘蔗及其近缘属分类上的应用 被引量:35
8
作者 余爱丽 张木清 陈如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4-489,共6页
对11个甘蔗及其近缘属供试材料,以锚定简单重复序列为引物,通过PCR扩增和凝胶电泳,从100个引物(来自UBC#9)中得到32个引物的清晰特异图谱.出现清晰条带的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19个,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3个,四、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分... 对11个甘蔗及其近缘属供试材料,以锚定简单重复序列为引物,通过PCR扩增和凝胶电泳,从100个引物(来自UBC#9)中得到32个引物的清晰特异图谱.出现清晰条带的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19个,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3个,四、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分别为2、3个,5′简并基序引物4个.引物(AC)n产生的多态性条带最多,其次是5′简并基序引物和(GT)n.所有(AG)n引物和6个(TC)n引物中的5个产生多态性条带,说明甘蔗基因组中含有丰富的AG/TC重复序列.总的来看,不同属间平均出现11.6条多态性条带,属内9.5条,种内有6.6条.对32个引物的特征图谱进行聚类分析,树状图与Irvine的分类结果非常相似.由此可见ISSR分子标记在甘蔗分类、基因多态性分析和品种特征图谱的建立中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分子标记 近缘属 分类 应用 甘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不同甘蔗品种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4
9
作者 罗俊 张木清 +1 位作者 吕建林 林彦铨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8-22,共5页
利用 OS5- FL调制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研究水分胁迫对不同甘蔗品种叶片叶绿素 a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蔗叶可变荧光产量 (Fv值 )下降 ,T1/ 2 减少 ,蔗叶光系统 (PS )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 Fm)和 PS 潜在活性 (Fv/ Fo)... 利用 OS5- FL调制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研究水分胁迫对不同甘蔗品种叶片叶绿素 a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蔗叶可变荧光产量 (Fv值 )下降 ,T1/ 2 减少 ,蔗叶光系统 (PS )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 Fm)和 PS 潜在活性 (Fv/ Fo)降低 ;蔗叶可变荧光衰减能力 (Δ Fv)下降 ,光合作用潜在活力降低 ,影响光合电子传递和 CO2 同化的正常进行 ,表现为可变荧光淬灭速率 (Δ Fv/ Fo)减慢 ,荧光下降比值 (Δ Fv/ Ft值 )变小 ,光合量子产额 (Yield)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荧光导动力学 水分胁迫 甘蔗 PS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和比叶重的季节变化及其关系 被引量:72
10
作者 吕建林 陈如凯 +2 位作者 张木清 李才明 廖建峰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85-290,共6页
供试的8个甘蔗品种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比叶重的季节变化规律都表现为:从苗期到伸长盛期逐渐增加,伸长盛期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下降,且这种变化规律随品种的变化而改变.不同品种间及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与叶绿... 供试的8个甘蔗品种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比叶重的季节变化规律都表现为:从苗期到伸长盛期逐渐增加,伸长盛期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下降,且这种变化规律随品种的变化而改变.不同品种间及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与比叶重均表现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各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表现为,品种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以及潜在光合作用量子转化效率RFd(Fd/Fs)大的品种其净光合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 比叶重 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苗期低温胁迫对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8
11
作者 张木清 陈如凯 +2 位作者 吕建林 罗俊 徐景升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OS5-FL叶绿素荧光调制仪研究低温胁迫(5±2)℃对蔗叶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蔗叶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变化,Fv/Fm、Fv/Fo、DCPIP光还原活性、量子产量(Y)和Rfd值降低,说明PSⅡ原初光能转... 利用OS5-FL叶绿素荧光调制仪研究低温胁迫(5±2)℃对蔗叶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蔗叶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变化,Fv/Fm、Fv/Fo、DCPIP光还原活性、量子产量(Y)和Rfd值降低,说明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光合作用活力均受到抑制,不抗寒品种如MT70-611抑制程度明显高于抗寒品种如FA81-745;研究还表明,低温胁迫下荧光粹灭减慢,光化学碎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降低,说明低温胁迫也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碳同化.MDA含量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不抗寒品种的MDA含量增幅高于抗寒品种.并讨论了低温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机制及利用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鉴定甘蔗抗寒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叶绿素a荧光 低温胁迫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观水 陆熙园 +1 位作者 吴扬 潘大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综述了大豆抗孢囊线虫的生化机制及DNA分子标记(RFLP、RAPD)技术在大豆抗孢囊线虫病研究中的应用,大豆抗孢囊线虫各个生理小种的遗传分析,大豆抗孢囊线虫病育种的研究概况及抗病品种鉴定方法的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虫 抗病育种 抗性机制 DNA分子标记技术 抗病品种 鉴定 抗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景升 张木清 陈如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6,共5页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技术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 .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的产生背景、概念、原理、分类和制作方法 。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农业 应用 类型 制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系)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邓祖湖 林彦铨 +1 位作者 陈如凯 张木清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对 8个甘蔗新品种 (系 )在 1991- 1993年两新两宿 4个作物季 4个生态环境的试验结果进行联合方差分析、互作效应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表明 ,福蔗 8710、福农 81- 74 5、福农 85- 16 0 1、福农 83- 36等为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稳产品种 (系 ) ... 对 8个甘蔗新品种 (系 )在 1991- 1993年两新两宿 4个作物季 4个生态环境的试验结果进行联合方差分析、互作效应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表明 ,福蔗 8710、福农 81- 74 5、福农 85- 16 0 1、福农 83- 36等为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稳产品种 (系 ) ,其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闽糖 70 - 6 11增产 2 1.17%、19.36 %、10 .70 %、10 .12 % ,蔗糖分比对照分别增加 0 .0 6 %、0 .0 7%、0 .4 3%和 0 .0 8% (绝对值 ) ,宿根性比闽糖 70 - 6 11强 .这 4个品种 (系 )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广示范 ,而福农 83- 0 70 6、福农 85- 6 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适应性 宿根性 生态环境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节间Mg^(2+)-ATP酶活性与节间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有强 李杨瑞 +1 位作者 陈如凯 杨丽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对8个甘蔗基因型即粤糖86-368、新台糖16号、农林8号,拔地拉、割手密以及从甘蔗杂交后代F1的实生苗中选出的3株种茎的无性系,在伸长初期测定+2至+8节间长度、茎径,+3、+5、+8节间可溶性Mg2+-ATP酶、细胞壁离子型Mg2+-ATP酶、细胞壁共价... 对8个甘蔗基因型即粤糖86-368、新台糖16号、农林8号,拔地拉、割手密以及从甘蔗杂交后代F1的实生苗中选出的3株种茎的无性系,在伸长初期测定+2至+8节间长度、茎径,+3、+5、+8节间可溶性Mg2+-ATP酶、细胞壁离子型Mg2+-ATP酶、细胞壁共价型Mg2+-ATP酶活性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表明,从+2到+8节间,不同基因型节间长度的变化极为相似.除割手密外,其它基因型的节间长度都在+6节间达到最长;但茎径在+6节间之后仍保持稍微的增粗.从+3到+5、+8节间,不同基因型的3种Mg2+-ATP酶活性都逐渐下降,而可溶性总糖含量逐渐提高.其中,节间较粗的3个基因型3种Mg2+-ATP酶的活性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都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基因型 节间生长 可溶性总糖 ATP酶 酶活性 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有性世代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徐良年 邓祖湖 +2 位作者 张华 罗俊 高三基 《甘蔗(福建)》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以 6× 3不完全双列杂交 (Nc )衍生的 18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 ,估算了 9个甘蔗亲本的 5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方差、一般配合力 (gca)和特殊配合力 (sca)效应。结果表明 :茎径和锤度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而丛重和丛有效茎... 以 6× 3不完全双列杂交 (Nc )衍生的 18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 ,估算了 9个甘蔗亲本的 5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方差、一般配合力 (gca)和特殊配合力 (sca)效应。结果表明 :茎径和锤度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而丛重和丛有效茎数的遗传是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性状的平均值、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 ,评价了亲本无性系的遗传特点及其在甘蔗杂交育种上的利用价值。以 CP6 5 / 35 7和 CP81/ 12 5 4作为母本能把高糖特性传递给后代 ,崖82 / 96是最理想的父本 ,其杂交后代表现高产、高糖。综合表现较好的组合有 CP6 5 / 35 7×崖 71/374 ,CP6 5 / 35 7×崖 82 / 96 ,CP81/ 12 5 4×崖 84 / 15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不完全双列杂交 配合力分析 有性世代 经济性状 亲本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活性氧代谢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俊 林彦铨 张木清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05-410,共6页
中度水分胁迫下蔗叶过氧化物歧化酶 ( SOD)活性、过氧化氢酶 ( CAT)活性、类胡萝卜素 ( car)含量均明显下降 ,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 MDA)含量随水分胁迫强度加剧而迅速提高 ;同时水分胁迫加速细胞膜系统的损伤 ,质膜相对透性 ( PMP)加... 中度水分胁迫下蔗叶过氧化物歧化酶 ( SOD)活性、过氧化氢酶 ( CAT)活性、类胡萝卜素 ( car)含量均明显下降 ,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 MDA)含量随水分胁迫强度加剧而迅速提高 ;同时水分胁迫加速细胞膜系统的损伤 ,质膜相对透性 ( PMP)加大 .耐旱品种如 FA81- 74 5、GT89- 5、YZ89- 151、YT86- 368的 MDA含量和PMP增幅较小 ,而 FI83- 13、MT70 - 611的 MDA含量和 PMP增幅较大 ,耐旱性较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代谢 水分胁迫 甘蔗 抗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实生苗及其宿根性状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邓祖湖 林彦铨 +1 位作者 陈如凯 胡裕森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甘蔗 6个亲本和以 3× 3不完全双列杂交 (Nc )遗传设计配制的 9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及其宿根 2个作物季的主要工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表明 ,有效茎数及其有关的早期发株率、发株率、分蘖率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 ,锤度、重力纯度主... 甘蔗 6个亲本和以 3× 3不完全双列杂交 (Nc )遗传设计配制的 9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及其宿根 2个作物季的主要工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表明 ,有效茎数及其有关的早期发株率、发株率、分蘖率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 ,锤度、重力纯度主要由母本的加性基因所制约 ,而单茎重、丛重等产量性状则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 .10个性状的遗传力都较高 ,说明对这些性状进行选择有效 .母本 CP6 5- 357是一个宿根配合力好的亲本 ,父本桂 73- 16 7、崖 73- 512的宿根配合力也较佳 .组合 CP6 5- 357×桂 73- 16 7、CP6 5- 357×崖 84 - 153、CP72 - 12 10×桂 73- 16 7、CP6 5- 357×崖 73- 512是宿根性总配合力效应值高的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配合力 宿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抗黑穗病性评价及品种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2
19
作者 许莉萍 林彦铨 傅华英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92-295,共4页
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 ,对福农 83- 36等 9个新品种和 2个主栽品种 (ROC10和闽糖 70 - 6 11)进行抗黑穗病性鉴定 .通过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等 5个流行病学参数 ,结合标准对照种的抗性表现 ,综合评价其抗性 ,同时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进行... 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 ,对福农 83- 36等 9个新品种和 2个主栽品种 (ROC10和闽糖 70 - 6 11)进行抗黑穗病性鉴定 .通过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等 5个流行病学参数 ,结合标准对照种的抗性表现 ,综合评价其抗性 ,同时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进行进一步验证 .结果表明 ,福农 83- 36、桂糖 84 - 332、川糖 78- 111及 2个主栽品种未发病 ,属高抗 ,云蔗 81- 173、福农 91- 0 70 7为抗 ,福农 81- 74 5为中抗 ,粤糖 85- 172 2、福农 90 - 6 6 52和闽糖 86 - 877为感 .文中还对如何客观评价甘蔗抗黑穗病性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抗性鉴定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不同基因型叶片酶活性差异与蔗糖分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德波 林彦铨 陈如凯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分析了 12个甘蔗基因型叶片中的酸性磷酸酶、淀粉酶、酸性转化酶等 7种酶活性变化对蔗糖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叶片中酸性磷酸酶以及中性转化酶活性与甘蔗蔗糖分的高低呈显著正相关 ,淀粉酶、酸性转化酶活性则与此相反 .多元回归分析进... 分析了 12个甘蔗基因型叶片中的酸性磷酸酶、淀粉酶、酸性转化酶等 7种酶活性变化对蔗糖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叶片中酸性磷酸酶以及中性转化酶活性与甘蔗蔗糖分的高低呈显著正相关 ,淀粉酶、酸性转化酶活性则与此相反 .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蔗糖分高低与前期酸性磷酸酶、淀粉酶、转化酶活性关系密切 ,而成熟期除了酸性磷酸酶起主要作用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酶活性 蔗糖分 基因型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